1 / 41

cwb.tw/

2008Jangmi. 2008Higos. http://www.cwb.gov.tw/. http://www.cwb.gov.tw/.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 怎麼產生的低氣壓 ? 為什麼會旋轉 ?. http://www.cwb.gov.tw/. 颱風旋轉的方向. 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為什麼旋轉的方向有這樣的規律 ?. ( From Gray, 1975 ). 颱風起源的地方.

phuoc
Download Presentation

cwb.tw/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8Jangmi 2008Higos http://www.cwb.gov.tw/

  2. http://www.cwb.gov.tw/ 颱風是什麼? •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 • 怎麼產生的低氣壓? • 為什麼會旋轉?

  3. http://www.cwb.gov.tw/ 颱風旋轉的方向 • 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 為什麼旋轉的方向有這樣的規律?

  4. (From Gray, 1975) 颱風起源的地方 • 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起源的地方以赤道北方。

  5. 侵襲台灣的颱風是由何處來的? •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面上的猛烈風暴,北緯10度至15度一帶是最容易形成颱風的區域;而侵襲臺灣的颱風大都來自北太平洋西部,發生的地點以加羅林群島、馬利安納群島和帛琉群島附近一帶最多,另外也有部分來自中國南海海面,但次數較少。

  6. 除了台灣之外,其他地區有颱風嗎? • 颱風並非我們這個地區獨有的天氣現象,其他地區的熱帶海洋上也同樣有颱風,祇是稱呼不同罷了,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者稱為颱風,發生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等地者稱為颶風(HURRICANE) ,而在印度洋、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發生的叫旋風(CYCLONE)。 全球颱風生成的地區共有七區。

  7. 颱風行進的方向 • 西太平洋的颱風多半都發生在北緯10度左右,也就是在東北信風帶內,同時太平洋上在夏季經常有高氣壓,颱風形成後就跟隨高氣壓南緣的順時針環流向西至西北行進,有時也會向西北或更偏北的路線行進,端視當時颱風周圍氣流方向而定。一般常是指向台灣的方向,當颱風漸漸行進到北緯20至30度間時,已到高氣壓的西側邊緣,而漸轉向北進入西風帶,受西風影響轉向東北。 • 颱風大致行進路徑,大部分在北緯二十幾度轉向東北行進,成一拋物線形狀,也有小部分一直向西行進穿過菲律賓向中國南海行進,每一颱風所經過之路線都不完全相同,要看當時氣壓分布的情形而定。 • 至於在中國南海所發生的颱風,平均來說勢力較弱,向西行在越南或中國大陸登陸,或向東北行經台灣海峽一帶地方。http://www.cwb.gov.tw/V6/education/encyclopedia/ty000.html 北太平洋西部颱風路徑圖

  8. 颱風路徑潛勢 雷達回波圖 http://www.cwb.gov.tw/

  9. 颱風名字的來源 • 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 • 但無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10. 颱風的成因 • 颱風的成因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 • 有哪些相關因子可以推論颱風的可能成因? • 發生地點 • 發生時間 • 行進路線 • 結構特性

  11. 颱風的成因(I):「熱帶低氣壓」 • 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氣壓」。

  12. 颱風的成因(II):氣旋 •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因而形成「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13. 颱風的成因(III):對流的加速 • 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14. 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 • 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汽,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旋渦等,此均以夏、秋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少發生。

  15. 颱風內部的結構如何? • 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約有三、四百公里;由於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它的全貌,僅憑文字說明也不易描述詳盡,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以在高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中上層的形狀,但卻無法看到內部詳細的情況。現在我們分別從各方面說明,綜合起來也許可以有一個概略的印象。

  16. 颱風的結構如何? • 在天氣圖上,我們僅能用密集的圓形等壓線來表示颱風的位置和暴風範圍;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颱風中上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旋轉著的雲,在北半球是以反時鐘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鐘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以明顯的看出無雲的颱風眼,雲的旋轉情形可以代表風的吹向。

  17. 颱風的結構如何? • 在颱風內部,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的結果,可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餘公尺之高。在這圍繞龐大的雲柱中心部分是無雲或雲層很薄,而且沒有風雨現象,這就是颱風眼。從颱風眼向外,剛離開颱風眼處,即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在地面上,當有一颱風逐漸接近,並且颱風眼恰巧經過,然後颱風漸漸離去時,我們也可以大致感覺到上述的情況。

  18. 颱風結構垂直剖面圖

  19. 思考颱風形成的原因 • 有哪些相關因子可以推論颱風的可能成因? • 發生地點:為什麼經常發生於關島附近海域? • 發生時間:為什麼經常發生在夏季? • 行進路線:為什麼經常影響太平洋西岸地區? • 結構特性 :為什麼會帶來強風豪雨? • 還有其他的可能因子嗎?

  20. 思考颱風的影響:颱風壞處多嗎? • 颱風帶來的相關影響有哪些? • 風 • 壞的影響: 交通受阻農作物倒伏菜價上揚清道夫最忙 • 好的影響: 可以放假招牌業者生意好 • 雨 • 壞的影響: 植物泡水腐爛洪水的危害土石流沒有自來水 • 好的影響: 雨傘暢銷計程車生意好 • 這些判斷是否過於單純只是以人的眼光去看的呢?

  21. 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洪水暴漲的情形(廖德裕攝)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洪水暴漲的情形(廖德裕攝)

  22. 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八堵鐵橋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八堵鐵橋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3. 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4. 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暖暖段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5. 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八堵鐵路車站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2001年納莉颱風基隆河八堵鐵路車站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6. 國軍協助搶救2001年納莉颱風汐止長安國小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國軍協助搶救2001年納莉颱風汐止長安國小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7. 國軍協助搶救2001年納莉颱風汐止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國軍協助搶救2001年納莉颱風汐止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8. 2001年納莉颱風汐止災害的情形(廖德裕攝)

  29. 思考颱風的影響:颱風沒有好處嗎? • 如果以其他生物的眼光來看颱風帶來的相關影響有哪些? • 風 • 壞的影響: 植物授粉結果受影響 • 好的影響:生物的傳撥森林更新 • 雨 • 壞的影響: 洪水的危害 • 好的影響:帶來充沛水量清除河川垃圾

  30. 2001年納莉颱風頭前溪隆恩堰洪水的情形

  31. 2001年納莉颱風科仔湖溪災害的情形

  32. 20080929

  33. 20080601

  34. 思考颱風的影響:如果台灣沒有颱風會怎麼樣? • 如果台灣島上沒有颱風的話可能會怎麼樣? • 沒有強風 • 台灣的生物相起源會不會有變化: 台灣動植物的起源和颱風的關係如何? • 台灣的季風: 東北季風西南風 • 地形引起的焚風落山風 • 颱風會不會帶來焚風 • 沒有豪雨 • 台灣島上的降雨主要來自哪幾個成因: 東北季風西南氣流和颱風

  35. 颱風來臨之前 • 為什麼天氣特別清爽? • 平常的天氣為什麼和颱風前不一樣? • 颱風來臨前的氣壓和氣流有什麼不同? • 為什麼晚霞特別紅? • 清晨中午和傍晚的陽光色溫有什麼不同? • 什麼原因影響陽光的折射? • 天邊的晚霞色彩如何形成?

  36. 颱風來臨之前 • 生物會知道颱風的來臨嗎? • 藉由什麼樣的感覺去預測? • 生物會躲避颱風嗎? • 哪一些生物會躲避颱風: 白蟻螞蟻蜜蜂螃蟹

  37. 颱風對於台灣的高山有沒有影響? • 颱風影響的高度有多少?

  38. 中央氣象局颱風警報單 • 發布時間:民國89年10月24日11時5分 • 警報種類:海上颱風警報 • 颱 風 強 度 及 編 號:輕度颱風,編號第19號(國際命名:YAGI,中文譯名:雅吉) • 警報報數:第 6 報 • 中心氣壓:985 百帕 • 目前時間:24 日 11 時 • 中心位置:北緯 23.1 度,東經 127.7 度,即在花蓮的東方約630公里之海面上。 • 暴風半徑:七級風暴風半徑 150 公里,十級風暴風半徑 - 公里。 • 預 測 速 度 及 方 向:以每小時19公里速度,向西進行。近 中 心 最 大 風 速:每小時90公里(約每秒25公尺),相當於10級風。 • 瞬 間 之 最 大 陣 風:每小時120公里(約每秒33公尺),相當於12級風。 • 預測時間:25 日 11 時 • 預測位置:北緯 23.8 度,東經 123.4 度,即在花蓮的東方約190公里之海面上。 • 颱風動態: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第十九號颱風目前在琉球那霸南方海面,向西移動,逐漸向台灣東部海面接近,對台灣東北部海面、台灣東南部海面、台灣北部海面及巴士海峽將構成威脅。 • 警 戒 區 域 及 事 項:台灣東北部海面、台灣東南部海面、台灣北部海面及巴士海峽航行及作業船隻應戒備

  39. 台灣地圖

  40. 本週相關資料來源 • http://www.geo.ntnu.edu.tw/geoedunet/junior/taiwan1/ch3/ • http://www.cwb.gov.tw • http://biogeo.geo.ntnu.edu.tw/ • http://topaz.geo.ncu.edu.tw/earth/continent/continent1.html • http://biogeo.geo.ntnu.edu.tw/test1/teaching/lesson2/2.htm • 讀者文摘,海洋與海島,188~369頁 • 生活自然文庫,地球,81~90頁 • 普通生態學,177~180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