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杨桂森教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和个人的主观条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本质特征和理论精髓;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世纪交,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 100 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杨桂森教授

  2.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和个人的主观条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本质特征和理论精髓;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在世纪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在世纪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

  4.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正像邓小平所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5. 世界各国纪念马克思的活动情况 • 1995年德国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4千人参加 • 1996年美国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1千5百人参加 • 2007年7月5日《马克思主义节》,英国伦敦6千人参加

  6.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7.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对此作了说明。他说: “……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8. 作为任何一个学科都要追问如下几个问题 (1)这个理论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2)其研究的领域、学科对象和问题域是什么? (3)学科的内在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组织和分支? (4)学科的载(主)体是什么? (5)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9.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已经使用。 ……

  10. 二、马克思的产生和发展

  11.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 时代是指现实性:其一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出现;其二是指代表人类发展的无产阶级已登上了历史。 • 时代是指人类的未来。 • 时代又标志着人类时代主题的转换 。

  12. (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结晶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介绍

  13. 我们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迹中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启迪? • 要把个人的成长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 人必须要有一种刻苦(学习)拼搏的精神 。 • 作为一个人要勇于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14.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 •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 • 英法的社会主义理论

  15. 我觉得应从如下几方面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 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关系,还马克思一个整体性。 • 要善于从马克思的论敌中探索这些对手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 • 要注意不同阶段的马克思思想来源,而这些不同的思想又如何溶入马克思的整体思想进程中。

  16. 推荐书目 • 曾枝盛著:《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 •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加),《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 。

  17.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8. 第一、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列宁阶段 • 斯大林阶段

  19. 第二,东欧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南斯拉夫实践派 • 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 • 参考书目:衣俊卿著,《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次理论飞跃。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1. 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 • 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许多流派。

  22.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3.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1.从词源上来说,“科学”源于亚里士多德对“本质”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的生产力和社会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文化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的过程,人类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客观必然规律,而规律就是“本质”。

  24. 2.按照康德的理论,科学至少有三个要素:第一,科学是可表述的;第二,科学是可推理的;第三,科学是可证明的。2.按照康德的理论,科学至少有三个要素:第一,科学是可表述的;第二,科学是可推理的;第三,科学是可证明的。

  25. 科学是可表述的 • 有一个可见的研究对象; • 这个对象通过的人认知活动可以揭示出来,并可以言说。

  26. 科学是可以推理的 • 其一,是指一个理论的不矛盾性; • 其二,是指一个理论有表述的框架; • 其三,是指一个理论的衍生性(可推演性)。

  27. 科学是可以证明的 • 所谓的证明是指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检验,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已在人类的实践得到了检验:其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其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反面出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论证。

  28. (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 政治意义上的革命:其一,是指社会制度的变更 ;其二,革命是指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我解放。 • 实践意义上的革命。 • 辩证法意义的革命 。 • 批判意义的革命。

  29. (三)马克思主义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 •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

  30. 1.理想信念的特征 • 一是虚无性 • 二是超越性。也就是说能够成为信仰的东西总需要与现实保持距离。  总之,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信仰,对现实的人而言具有两面性:一是信仰在召唤人,二是信仰永远不能完全向现实人展开,否则它只是一个可见的社会目标。

  31. 2当代人理想信仰缺失原因分析 •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转型 • 最初设定的社会统一理想与社会分化之间的矛盾 •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与人们对执政党的心理预期要求相差甚远 • 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超越性与大众文化的世俗化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

  32.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 学什么? • 如何学? • 学了有什么用?

  33. (一)学什么? • 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 学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34. (二)怎样学? • 一条主线:以现实为主线,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 • 一个中心:以基本问题为中心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实质。 • 一个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时代方向.

  35. (三)学了有什么用? • 就宏观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精神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 . • 就个人层面来说: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素质培养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