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习原理课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既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也是同学的需要;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第一 , 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 , 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 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 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kyok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学习原理课的目的和意义 •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既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也是同学的需要; •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 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3.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 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 在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在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

  5. “近一百多年来,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推动社会前进起那么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许多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都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近一百多年来,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推动社会前进起那么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许多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都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 ———江泽民

  6.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东剧变、自由主义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连同其话语理论及其实践一起“灰飞烟灭”之时,德里达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东剧变、自由主义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连同其话语理论及其实践一起“灰飞烟灭”之时,德里达 却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7. 吉登斯(英国):《第三条道路》2000年 “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消逝了,但它们的幽灵仍然缠绕着我们。我们不能简单地放弃推动他们前进的那些价值和理想,因为这些价值和理想中有一些是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要创造的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划已经失信的地方使这些价值再现其意义。

  8. 哈贝马斯(德国):《追补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9. 绪 论

  10.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1.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2. 【本章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3.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14.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从其创造者、继承者讲: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15. 科学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

  16.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7.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时间:19世纪40年代 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18.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 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三大起义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 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 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0.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21. 卡尔·亨利奇·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5.5-1883.3.14) 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

  22. 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摩塞尔河畔的特利尔市

  23. 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下层民众的利益进行辩护。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下层民众的利益进行辩护。 莱茵报时期的 马克思

  24. 童 年 马克思和燕妮

  2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895.8.5) “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恩格斯

  26. 1820年,恩格斯出生于莱茵省的一个工厂主家庭。1842年他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1820年,恩格斯出生于莱茵省的一个工厂主家庭。1842年他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他对工人说:“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青年恩格斯

  27. 恩格斯的出生地 恩格斯故居纪念碑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手稿

  28.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 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 第二国际 第一国际 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29.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这部著作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表述。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这部著作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表述。

  30.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资本论》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恩格斯 《反杜林论》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费尔巴哈论》

  31.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2.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 乔•威•弗•黑格尔 路•费尔巴哈

  33.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精神世界 人类社会 自然界

  34.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35.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这是人类赖以生长和基础。

  36.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8页,人民 • 出版社1995年版。

  37.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

  38.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亚当·斯密著 大卫·李嘉图著

  39.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作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作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 沙尔•傅立叶[法] (1772-1837) 罗伯特•欧文[英](1771-1858)

  40. 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想。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想。 但是,他们不能从科学的高度理解资本主义制度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这一历史过程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41.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42.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体系,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总结和概括,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不断开辟认识发展的新道路。 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自觉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已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43. 马克思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列 宁 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 毛泽东思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邓小平理论——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新阶段

  44.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45.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46. 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是: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 四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特性是:

  47. 马克思主义是干什么的?这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解放服务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政治立场的,是以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理想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干什么的?这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解放服务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政治立场的,是以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理想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利益愿望的表达和意识形态诉求,而是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合理的科学内容和严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追求,而且还是一种改选世界、变革现实的实践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48. 小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小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 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49.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从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看,马克思主义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第二,从内容和本质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