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616 Views
兒童福利 ( Child Welfare). 兒童保護篇. 兒童保護篇. 定義 歷史背景 適用情況 過程 法院行動 問題與趨勢. 定義. 社工辭點(1984) CWLA(1959) CDAHA Kadushin(1980) *** parens patriae the justification for community intervention. 社工辭點(1984). 以社會服務保護兒童免於被疏忽、虐待及剝削, 並協助父母具備能力以負起教養監護之責。. CWLA(1959).
E N D
兒童福利(Child Welfare) 兒童保護篇
兒童保護篇 • 定義 • 歷史背景 • 適用情況 • 過程 • 法院行動 • 問題與趨勢
定義 • 社工辭點(1984) • CWLA(1959) • CDAHA • Kadushin(1980) *** parens patriae the justification for community intervention
社工辭點(1984) • 以社會服務保護兒童免於被疏忽、虐待及剝削,並協助父母具備能力以負起教養監護之責。
CWLA(1959) • 當父母沒有能力改善有危兒童福祉的狀況,且不尋求幫助時,由社會責成專業機構主動提供的服務。
CDAHA • protective service as a specialized child-welfare service to neglected,abused,exploited,or rejected children
Kadushin(1980) • 當兒童受虐、被剝奪及受忽視時,,兒福機構受託於社會被賦予某些特殊責任與權利,以執行提供的福利服務。
歷史背景 • 1875 Mary Ellen • 1887 SPCA增設部門協調社會機關保護 及照顧被虐待之兒童 • 1962 C.Henry Kempe/battered child syndrome • 1974 The 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Public Law 93-247 • 我國之兒保問題與需求
適用情況 • 1.Physical abuse. • 2.Malnourishment;poor clothing;lack of proper shelter,sleeping arrangements,attendance,or supervision. • 3.Denial of essential medical care. • 4.Failure to attend school regularly. • 5.Exploitation,overwork. • 6.Exposure to unwholesome or demoralizing circumstances. • 7.Sexual abuse. • 8.Somewhat less frequently the definitions include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適用情況分類 • 疏忽 • 虐待 • 性虐待
Child Neglect疏忽 • 定義--該做而沒做的,不該做卻卻做了的 • 特徵--父母a.Apathetic-futile-schizoid • b.Impulse Ridden • c.Mentally Retarded-I.Q.68-83 • d.Reactive Depression • e.Psychotic Parent • 兒童 • 干預Intervention with a Neglecting Parent--角色模式提供立即的成就 • 防治Prevention--教育/活動參與/資源提供
Child Abuse虐待 • 定義--父母、法定監護人或任何有照顧兒童福 祉責任者,對未滿18歲的兒童施以身 體虐待、精神虐待,或因照顧上的疏 忽致使兒童的健康與福利遭受到損害 或威脅。 • 特徵--父母:幼時受虐/低自我評估/社會孤離 • 兒童:常視自己本身是不好的 • 干預--適時權威的運用 • 防治--資源聯結運用/生活教育實施
Sexual Abuse性虐待 • 定義--任何成人以兒童為性的刺激對象,而發 生與兒童有任何性的接觸(暴露性器官、 觸摸及任何性交方式),含性侵犯與性 剝削 • 特徵--家庭:父親對妻子的敵意與怨恨/母親未 • 能適任親職之責/父親未能認同一 • 種正面男性角色模式 • 兒童:角色轉換/低自我評價/與母不親 有不良關係 • 干預--醫療檢查/社會審判/遊戲治療/重建家 庭適當角色與代間界限 • 防治--親職支持/諮商輔導/社會參與/法律、 醫療等資源的提供
過程 • 1.case finding • 2.intake • 3.diagnosis • Bakan(1971):the abuse of a child creates a • child who invites abuse • Maltreatment = P + C + E • 4.evaluation • 5.treatment • 6.termination
問題與趨勢 問題 : • 明確界線標準的建立 • 個管模式的建立(專業機構間的合作) • 專業人力的高替換率 趨勢: • 從懲罰取向轉為合作取向 • 擴大認可兒童忽視與虐待為社工所關注範圍 • 防治服務的推展(未來挑戰)
問題與需求 • 民間機構歷年(1992-1998)票選十大兒虐/兒保新聞 • 官方兒保通報系統的兒虐案件數據 • 我國兒童保護工作的發展
我國兒童保護工作的發展a • 民62年 兒童福利法 • 民62-71年 零散的個人興趣(醫師報告、案例) • 民71年 北市南婦中心兒保專線7048585 • 民75-76年 媒體(新聞周刊、人間雜誌等) • 民77年 民間機構開始回應(中華兒童暨家 庭扶助基金會CCF) • 民78年 台北市政府開辦兒保服務 • 民79年 高雄市暨台灣省各縣市政府成立 設置『兒保聯合會報』 民間團體籌組兒福聯盟
我國兒童保護工作的發展b • 民82年兒童福利法修定完成 • 民84年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 • 民85年 台灣省兒保熱線中心080422110 • 民86年 少年事件處理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民87年 家庭暴力防治法公佈,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成立 • 民88年 實施保護令 成立兒童局 • 民90年 整合建置『113』三碼婦幼保護專線電話 • 民92年 立院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處遇計劃(保護措施) • 緊急處置方案 • 家庭維護方案 • 家庭重整方案 • 永久安置方案
緊急處置方案 • 當兒童發生危機狀況,非立即給予緊急保護安置時,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明顯而立即之危險者,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
家庭維護方案 • 當兒童的情況不嚴重,父母有能力或有意願照顧兒童時,仍將孩子留在家中,後續由社會工作人員進行輔導,加強親職知能並作法令宣導
家庭重整方案 • 當社工人員確定受虐兒童不能在原生家庭得到安全生活的保障,則將其帶離家庭,送到緊急庇護中心或安排寄養家庭,暫時剝奪父母的『親權』及『監護權』,同時對施虐者提供治療及重建服務,以改變其行為,使能夠適當發揮教養子女的功能
永久安置方案 • 當照顧兒童父母或監護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照顧兒童,致使兒童被嚴重的疏忽或虐待時,政府有責任提供兒童一個永久的家
未來挑戰 • 預防性觀點的介入 • 服務網絡的建立 初級預防— 次級預防— 三級預防—
初級預防 • 目標: 遏止兒童虐待新案件的發生 • 策略: 篩選兒童虐待的高危險群 及早著手於家庭的介入 積極給於教育及各項服務(學校教育/媒體宣導/社區支持等)
次級預防 • 目標: 協助輔導不幸受虐兒童與施虐者使傷害情況不會繼續發生 • 策略: 設置緊急救援通報專線 宣導加強專業人員的責任通報或一般人 的舉報 提供多元跨領域的專業團隊服務
三級預防 • 目標: 立即阻斷暴力行為對已受虐兒童提供緊急救援等服務(採證、驗傷、安置、診療等) • 策略: 建立社區守望相助緊急通報系統即可在最適時間掌握最佳機會
儲備干預計畫指引(Preliminary Intervention Plan Guidelines) •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family system • Recommendations for specific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hich could be used with this family •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ocial worker’s tasks • Comprehensive lists of outside agency referrals which might be used for thi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