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01 Views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D 组 (教育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科. 教育技术学. 研究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从而达到对学习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整体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就业前景. 各级医药学院校、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师、教学系统 ( 包括软、硬件环境 ) 与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的技术人员; 普通中小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及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师; 各级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行业的工作者; 各级电教馆和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技术人员;
E N D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组(教育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科
教育技术学 研究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从而达到对学习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整体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就业前景 • 各级医药学院校、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师、教学系统(包括软、硬件环境)与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的技术人员; • 普通中小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及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师; • 各级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行业的工作者; • 各级电教馆和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技术人员; •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提高的工作者; • 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的研究、开发; • 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广告公司中广播电视节目和网上栏目的创意、策划和编制工作者; • 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 • IT产业中教育产品(教育网络、教育软件、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者。
课程设置 1、教育技术导论 (72学时,理论学时为72;4学分;第五学期) 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趋势、理论基础及技术、媒体理论(视觉、听觉、视听觉、交互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2、教学设计 (45学时,理论学时45;2.5学分;第七学期)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概述、学习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
3、学与教的理论和方法 ( 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5;2.5学分;第六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与教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教学规律、科学理论、政策法规,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4、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2,实践学时30;4学分;第七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多媒体技术和创作软件。重点讲授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和应用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5、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7,实践学时27;3学分;第七学期) 熟悉有关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的剧本创作过程、分镜头编写过程、拍摄及后期制作流程。
6、计算机动画技术 (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12;2学分;第六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动画基础理论,各类动画设计的思维方式、制作技巧以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计算机动画的创作能力。
7、计算机平面设计 (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12;2学分;第六学期) 系统而全面地讲解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创意技巧,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