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学习单元 3: 钢筋安装

学习单元 3: 钢筋安装. 3.1.1 钢筋的绑扎连接. 3.1.2 钢筋的焊接连接. 3.1 钢筋的连接技术. 3.1.3 钢筋的机械连接. 3.1.1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 交叉点、接长 ). 1. 钢筋绑扎的施工要点: ⑴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钢筋绑扎注意位置是否正确。 ⑵ 板的钢筋网 ,除靠近 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牢 外,其它部分的交叉点可 间隔 交错绑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牢。. ⑶ 梁和柱的箍筋 ,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 应与受力钢筋垂直 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与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s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习单元 3: 钢筋安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单元3: 钢筋安装 3.1.1钢筋的绑扎连接 3.1.2钢筋的焊接连接 3.1钢筋的连接技术 3.1.3钢筋的机械连接

  2. 3.1.1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交叉点、接长) 1.钢筋绑扎的施工要点: ⑴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钢筋绑扎注意位置是否正确。 ⑵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牢外,其它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牢。

  3. ⑶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与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⑶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与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⑷钢筋绑扎时,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

  4. ⑸各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绑扎接头钢筋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⑸各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绑扎接头钢筋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⑹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构件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在绑扎接头区段,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⑺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力钢筋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大于100mm;当为受压钢筋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大于200mm。 (8)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梁、阳台等悬臂梁,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以保证梁的抗弯能力。

  5. 2. 钢筋绑扎及安装 (1)柱筋 搭设柱筋施工脚手架→套柱箍筋→柱筋焊接→柱筋绑扎 a.搭设施工脚手架:柱筋施工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操作面四周辅跳板, 并挂安全网。 b.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 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焊接,定位。 c.画箍筋间距: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柱角钢筋与箍筋间用双扣交错 绑牢,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d.柱筋绑扎、连接:柱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 上,柱角钢筋与箍筋间双扣交错绑牢,绑扣相互成八字形。 箍筋与柱主筋垂直。 e.上层柱出楼面部分,用柱箍将其固定。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 柱钢筋 的 安装

  7. (2)梁、板钢筋绑扎与安装 • 梁筋绑扎采用模内绑扎 • 画梁箍筋间距→放梁箍筋→穿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板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筋楼板保护层为净保护层,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1)梁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 纵向 架立筋上。纵向受力筋为多层时,层间垫钢筋头,保证其间距。 2)梁纵向受力筋:上筋净距≥30mm或1.1d(d为最大钢筋直径),下筋净距 ≥2.5mm或d;下部纵向钢筋配置≥两层的,钢筋水平方向中距比下面两层 中距增大一倍。 3)梁的下部钢筋不在跨中1/3范围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不在支座1/3范围搭; 4)板中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 5)板的下部钢筋不在跨中1/3范围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不在支座1/3范围连; 6)箍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详见图纸; 7)钢筋绑扎安装时还应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8. 板钢筋 网的 安装

  9. ④ ②, ③ • 箍筋 梁钢筋 的 安装 • 架立筋 • 弯起钢筋 • 弯起钢筋 • 纵向受力钢筋

  10. 3.1.2 钢筋的焊接 • 钢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和气压焊等 钢筋焊接接头质量检查与验收应满足下列规定: • (1)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焊接骨架、焊接网)应按JGJ 18—96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 (2)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 (3)外观检查首先应由焊工对所焊接头或制品进行自检,然后再由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检验。 • (4)力学性能试验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

  11. 1.闪光对焊 • 用于钢筋接长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热轧钢筋优先选用闪光对焊;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Ⅰ~Ⅲ级钢筋及直径10~25mm的Ⅳ级钢筋。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强电流,钢筋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

  12. 闪光对焊机 • 常用闪光对焊工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光焊三种,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等选用。

  13. (5)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质量检验报告单中应包括下列内容:(5)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质量检验报告单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  ① 工程名称、取样部位;② 批号、批量;③ 钢筋级别、规格;④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⑤ 施工单位。 1.闪光对焊 2.电弧焊 3.电渣压力焊 4.埋弧压力焊 5.钢筋气压焊

  14. 质量检验: 接头外观检查:无裂纹和烧伤、接头弯折不大于4°、接头轴线偏移不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也不大于2mm 抗拉试验和冷弯试验合格。

  15. ⑵电弧焊 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形成焊缝。根据焊接位置和方法分为帮条焊、搭接焊、熔槽帮条焊、坡口焊等

  16. ⑶电阻点焊 利用点焊机进行纵横交错的 钢筋网片焊接,多用于小型 预制构件的钢筋网片的成型 电极 钢筋 接变压器 电极 点 焊 钢筋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使钢筋通电发热至一定温度后,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施工现场常采用手提式点焊机。电阻点焊主要用于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网片、钢筋骨架等,特别适于预制厂大量使用。它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应用广泛。

  17. 上钢筋 电极 焊药包 电极 下钢筋 电渣压力焊示意图 ⑷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将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接通电路,用手柄使电弧引燃,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引弧、稳弧、顶锻三个过程连续进行。 这种方法比电弧焊易于掌握、工效高、节省钢材、成本低、质量可靠。 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钢筋的接长,不宜用于热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

  18. ⑷电渣压力焊

  19. 3.1.3 钢筋的机械连接 1.机械连接工艺 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施工检验(JGJ107-96) 2.操作要点 a)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丝扣干净,完好无损)搬运待连接处; b)接头拧紧:接头的连接用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符合下列规定,力矩扳手精度±5%。 接头拧紧力矩 c)作标记: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2个丝扣。 d)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现场取样检验。(切去处允许用焊接补上)

  20. 3.机械连接方式 • ⑴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 套筒连接将需连接的变形钢筋插入特制钢套筒内,利用挤压机进行径向或轴向挤压,使套筒紧紧咬住变形钢筋。压接顺序、压接力、压接道数为其三参数。 • 它适用于竖向、横向及其他方向的较大直径变形钢筋的连接。 • 与焊接相比:具有节省电能、不受钢筋可焊性好坏影响、不受气候影响、无明火、施工简单和接头可靠度高等特点。

  21. (2)锥螺纹连接 锥螺纹连接是用锥形纹套筒将两根钢筋端头对接在一起,利用螺纹的机械咬合力传递拉力或压力。所用的设备主要是套丝机,通常安放在现场对钢筋端头进行套丝。

  22. (3)直螺纹连接 • 直螺纹连接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的螺纹连接方式。它先把钢筋端部镦粗,然后再切削直螺纹,最后用套筒实行钢筋对接。 1)等强直螺纹接头的制作工艺及其优点 • ①等强直螺纹接头制作工艺分下列几个步骤:钢筋端部镦粗;切削直螺纹;用连接套筒对接钢筋 ②直螺纹接头的优点:强度高;接头强度不受扭紧力矩影响;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经济;便于管理。

  23. 3.3 钢筋安装质量自检 3.3.1 现场钢筋绑扎安装质量要求 1.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J50204-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8-2003)的要求 2.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钢筋品种、质量、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范有关标准规定;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则使用;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性能、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

  24. 3. 钢筋安置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安置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5. 学习单元4: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单的填写 4.1 钢筋施工的安全与劳动保护 4.2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写作指南 4.3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

  26. 4.1 钢筋施工的安全与劳动保护 4.1. 1 钢筋施工的安全与劳动保护 1. 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操作。 (2)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除(严禁气割)。 (3)丝头加工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液,严禁用机油切削或不加切削液进行加。 (4)为保证丝头加工长度,必须使用挡铁进行限位,挡铁在使用时必须将钢筋紧贴住挡铁,撤下挡铁后将钢筋夹紧。 (5)钢筋施焊时必须将其端部夹紧,并正对钢筋处严禁站人以防钢筋滑脱伤人。

  27. (6)钢筋拉伸卷扬机前加设护栏,防止钢筋拉断而反弹伤人;(6)钢筋拉伸卷扬机前加设护栏,防止钢筋拉断而反弹伤人; (7)各种加工设备必须有地线连接,设备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维修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8)钢筋运输前与塔吊司机统一信号,使起、落、转、停一致,严禁违章指挥; (9) 2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施工人员系安全带、安全帽 (10)所有操作及相关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规程、标准。 (11)现场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每日两次对现场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2)现场设置消防设备:消火栓、铁锨、水桶、钩子、斧子等按规定配备; (13)施工现场实行动火审批制度,现场动火必须经消防负责人批准,指定动火监护人,方可进行施工; (14)施工现场设置吸烟室,不得在吸烟室以外吸烟,否则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

  28. 2.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钢筋)按规格、类别摆放整齐并标识。 (2)为减少对工地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严禁在晚10:00至第二天早6:00在现场卸钢筋。 (3)堆料场钢筋按计划用塔吊将钢筋运至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 (4)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 (5)钢筋加工场地需硬化,防止因钢筋生锈而造成土地污染。

  29. 4.2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写作指南 4.2.1 技术交底的要求 4.2.2 技术交底的方式 4.2.3 技术交底的分级管理 4.2.4 技术交底记录填写说明 4.2.5 技术交底记录填写说明

  30. 4.3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 4.3.1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4.3.1 分项工程安全交底 4.3.1 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实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