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70 Views
失眠的生物学、脑电生学 基础和治疗的关系 临床 1 班 钟珊 90101131. 失眠的概念 失眠是一种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 失眠的分类 (1) 按病程的长短分 : ① 暂时性失眠 ②短期失眠 ③慢性失眠 (2) 按病因分 : 原发性失眠症 继发性失眠症. 失眠的病因 1 环境因素:强光、噪声
E N D
失眠的生物学、脑电生学 基础和治疗的关系 临床1班 钟珊 90101131
失眠的概念 失眠是一种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 失眠的分类 (1) 按病程的长短分: ①暂时性失眠 ②短期失眠 ③慢性失眠 (2) 按病因分: 原发性失眠症 继发性失眠症
失眠的病因 1 环境因素:强光、噪声 2 生活习惯因素:睡前饮咖 啡 3 躯体因素:躯体疾病 咳嗽、疼痛 4 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紧张 5 精神疾病 焦虑症 、抑郁症 6 药物原因 咖啡因、阿托品 7 年龄因素 8 睡眠相关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失眠的治疗 一 脑电生理基础和治疗(仪器) REM(快速动眼睡眠) NREM=SWS(慢波睡眠) 睡眠时EEG:θ波(困倦)、σ波(熟睡) 治疗:利用仪器来改变脑电活动 声光大脑调节仪、大脑电刺激仪、低频磁场诱导仪: 仪器诱导脑内出现睡眠波 脑电生物反馈同步仪: 把自身脑电波状态反馈给自己,自身调节入睡
二 生物学基础和治疗(药物) 睡眠的机制要点: 1 最重要:弥散调节系统 2 弥散调节系统--丘脑的节律--大脑皮层EEG的节律 应用最广:BDZ 或非BDZ 药物(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都增加GABA的抑制作用,局限, 睡眠-觉醒机制中找到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库宝善教授 1992 “SWS是最重要的睡眠成分,寻找增加SWS 的药物是催眠药物开发的重要内容”的构想
1 睡眠与免疫系统的密切关系 免疫增强剂对睡眠的影响 异丙肌苷、转移因子、胞壁酰二肽(MDP):增强免疫功能的同时增加了睡眠. 细胞因子对睡眠的影响 IL-1 ,IL-2 ,TNF等可诱导慢波睡眠(SWS) IL-1--PGD2--SWS TNF--5-HT--SWS 5-HT--不同受体亚型--精细调控SWS与REM 关系?
免疫 TNF 增多 5-HT更新率增加 SWS 增强 IL-1增多 PGD2 SWS 治疗: 1 .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 扶正作用的中药 2 .影响5-HT 系统的药物: 5-HT 受体不同亚型
2.中枢结构与睡眠 VL PO腹外侧视前区(促睡区)-TMN结节乳头核 (觉醒区) 为睡眠-觉醒发生部位 基底前脑吻端:“PGD2 敏感性睡眠促进区” 激动PGD2 受体--软脑膜细胞分泌腺苷--激动邻近的VL PO--释放GABA抑制觉醒区TMN--SWS睡眠 治疗:可以用PGD2 激动剂:前体物质、促进其产生的物质
3 .激素与睡眠调节 褪黑素(melatonin)是松果体分泌的光信号激素。生理性褪黑素浓度升高--降低体温--促进睡眠。外源性急性给药,直接催眠 治疗:用褪黑素、生长激素 :适当利用褪黑素,可以改善经常面临时差变化或昼夜交替工作的人的睡眠质量。
总之,新型延长SWS 的药物切入点: PGD2 激动剂; 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 影响5-HT 系统的药物; 褪黑素及生长激素等
三.其他疗法 虽没有具体的脑电生理或是生物学的机制作为后盾,但临床上有效 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训练、睡眠约束、放松训练 、强光治疗、时间疗法、认知疗法等 中医药疗法 针刺、耳穴压丸、按摩、中药制剂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增加药物作用靶点 增加非药物治疗与机制关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