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汪曾祺 (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 北京文艺 》 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一、汪曾祺个人生平. 汪曾祺 (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 北京文艺 》 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 《 邂逅集 》 ,小说 《 受戒 》 、 《 大淖记事 》 ,散文集 《 蒲桥集 》 ,大部分作品,收录在 《 汪曾祺文集 》 中。被誉为 “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主要作品一览. 短篇小说: 《 受戒 》《 大淖记事 》《 鸡鸭名家 》《 异秉 》

s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汪曾祺 (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 北京文艺 》 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汪曾祺个人生平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文集》 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 主要作品一览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作者)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汪曾祺文集》 ……

  3. 二、汪曾祺抒情化小说的艺术特色   短篇小说散文化、诗化、抒情化。这一过程,古典诗词、古代散文构成的“诗骚传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抒情化小说短篇代表汪曾祺、铁凝,中篇张承志、邓刚。 汪曾祺 铁凝 张承志 邓刚

  4. 1. 关于淡淡的“滋味”   汪曾祺本质上仍然恪守儒家精神:一群书生,穷困并不潦倒,食不果腹,电灯费都交不起,仍能一烛为度,嚼野菜而读诗书,高谈阔论,臧否世事(《老鲁》)。   汪曾祺:“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

  5. 1. 关于淡淡的“滋味”   汪曾祺的作品中,从文人雅士到贩夫走卒,从殷实富户到升斗小民,很难见到他们介意外在环境的恶劣而诅天咒地,而义愤填膺。人物的孤独是淡淡的,凄凉是淡淡的,苦涩是淡淡的,欢乐也是淡淡的。

  6. 1. 关于淡淡的“滋味”   淡淡的日子,用淡淡的语言娓娓道来。汪曾祺把握住了与生活人物相和谐的叙事节奏,不紧不慢,“有滋有味”,“慢慢地说”。

  7. 1. 关于淡淡的“滋味” 淡淡的对于汪曾祺是充满乐观主义的整体性观照世界的宇宙观。 淡淡的对于汪曾祺是人道主义对人的关怀与欣赏。 淡淡的对于汪曾祺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相接合的审美情致。

  8. 1. 关于淡淡的“滋味”   总之,这种“淡”,是一种东方式的宽容和通达,是适其人性、适其自然,是对外物优美的敏锐和对内在诗意感觉的张扬。   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9. 2.关于小说结尾艺术的精彩之笔 • (1)该煞则煞,不添蛇足 • 汪曾祺小说结尾干净,一如他的语言的干净,原娓娓叙述的,结尾处仍娓娓叙述,叙完则完,嘎然而止,不枉加评论,不虚拟情节推向所谓的高潮,或曰“激情顶点的倾刻。”

  10. 2.关于小说结尾艺术的精彩之笔 (2)余音袅袅,回味绵长 “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 个朋友,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职业》节选)

  11. 2.关于小说结尾艺术的精彩之笔 • (3)笔随文势,尾无定格 • 以环境描写作结; • 以出人意料之外的任务行为作结; • 以反讽作结; • 以唐诗作结; • ……

  12.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两种态度:醉与醒。”   醒者 “他们的‘世界’ 虽是匠心的创造,却都具有真情实理,生香活色,与自然造化一般无二。” ——宗白华 宗白华

  13.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醉者 “诗人具有别才别趣,尤其具有别眼。包括宇宙的赋家之心反射的乃是一个‘诗心’所照临的世界。这个世界尽管十分客观,十分真实,十分清醒,终究蒙上了一层诗心的温情与智慧的光辉,使我们读者走进一个较现实更清朗更深厚的富于启发性的世界。” ——宗白华 宗白华

  14.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汪曾祺是一个善醒能醉的作家。 他的作品实之很实:民风民俗,世情世态,真境实相,尽收眼底。 他的作品虚之很虚:一种体察世态,又超然飘逸的生活态度,一种情韵真醇的画意梦态,一种迷离混茫引人遐思的圣化之境。他的作品有大俗,也能从大俗走向绝俗。

  15.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汪曾祺的现实主义是“能容纳各种流派的现实主义” 。 纪实笔墨精彩之一:写中国的食文化。 纪实笔墨精彩之二:写五行八作的市民。

  16.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汪曾祺是绘制风俗画的行家里手。   他的风俗画,人是主要景致。他说:“小说里写风俗,目的还是写人,不是为写风俗而写风俗。” 他把风俗当作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他在纪实风俗,纪实人生时,保持了对生活溢满诗情的“欢悦”,“童心圣化”。 汪曾祺文学馆

  17. 3.生香活色的民俗与诗心照临的温情 汪曾祺的醉与醒,就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兼得 ——“充实”与“空灵”。《受戒》能感受到这样的艺术精神。 汪曾祺常常能很好地控制了纪实叙事与诗意抒情之间的关系。他的一只脚踩在现实的土地上,另一只脚已腾空而起,做飞翔的艺术精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