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3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題解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題解. 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 金剛,在金屬之中最堅固,就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說,能建一切法,而且無堅不摧,所以叫金剛般若波羅密。. 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多」字是尾音,現在的音來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拿古代的梵音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達」。「多」就是「達」的音。. 翻譯 者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raech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題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題解 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 金剛,在金屬之中最堅固,就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說,能建一切法,而且無堅不摧,所以叫金剛般若波羅密。 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多」字是尾音,現在的音來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拿古代的梵音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密「達」。「多」就是「達」的音。

  2. 翻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印度一位宰相,媽媽是一位公主。鳩摩羅什十一、二歲的時侯,已經可以說悟道了,三十多歲就到了中國。當時是南北朝時代,三個國家為了請這位學者來,相繼被消滅。鳩摩羅什是一位名聞國際的大法師,各國都在爭取他,因為爭請鳩摩羅什,一國消滅了另一國,第三個國家又消滅了第二個國家。 金剛經分成三十二章,編輯人就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蕭統(501年—531年)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長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遺有「昭明文選」傳世。

  3.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聞」是佛入涅槃之前,答覆阿難四種問題的其中一個問題。 這四事── (一)結集經藏時,在經的前邊應該用什麼字來代表一切的經藏? (二)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同佛在一起住;佛入涅槃之後,又應該和誰在一起住? (三)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之後,又尊哪一位做師長? (四)應該怎麼樣來對待惡性比丘?

  4. 「如是我聞」 • 當時佛就答說:(一)結集經藏,一切經的前邊就用「如是我聞」四個字。 • (二)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就是: • (1)身,觀身不淨。(2)受,觀受是苦。(3)心,觀心無常。(4)法,觀法無我。 • (三)佛在世的時候,以佛為師;佛入涅槃的時候,就以「波羅提木叉(戒)」作師父,這是一切比丘、比丘尼的師父。 • (四)對待惡性比丘,就要默而擯之。默,是不講話;擯,是擯棄他,不睬他,不理他。

  5. 「一時」 「一時」,印度對時間的觀念很差,印度人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所以一時就是講某個時候。它沒有年月日的分別。所以你看佛經都講一時。 拿白話文來解釋,「一時」就是「那個時侯」。 印度人除了沒有時間觀念而沒有歷史外,數字觀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經上這裡八萬四千,那裡八萬四千,等於杭州人說:「木老老」,多得不可數的意思。印度人說多得很就是八萬四千。

  6.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由三十一歲開始說法,直到八十歲,在四十九年之間,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衛國。舍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 舍衛城中,有一大臣名為須達,因樂善好施,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所以城中人民皆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長者見佛聞法後,歡喜無量,隨即買下太子的祇陀園,欲供養佛陀,成就精舍。 佛陀告訴阿難,這個園地既是須達所買,林樹花果是祇陀太子所獻,兩人同心共同成就,所以此園應號稱「太子祇樹給孤獨園」,以流傳後世。

  7.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 佛出來傳法以後,第一批招收的學生,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 • 舍利子,在佛沒有出來說法之前,他已經是大老師了,跟他的有一百個學生。 • 三迦葉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個迦葉),其中兩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另一位有五百個,合起來一千個學生,他們都是影響當時社會宗教的大學者。 • 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在那裡,年齡也比佛大幾歲,也在傳教,他也有一百個基本徒弟。 • 還有耶舍長者子,朋黨五十個,所以佛有這六個徒弟皈依了以後,他們帶領出家修道的學生,一起皈依佛,才變成了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就是經常跟著佛的;每次說法,他們都是聽眾。

  8.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 「爾時世尊食時」,吃飯時侯到了。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佛學把人類吃飯,叫做段食,分段的在吃飯,一天吃三餐,叫做段食。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佛採用的制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鐘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制度。 到了吃飯的時侯,著衣,要穿好袈娑,「持缽」,拿著飯碗,「入舍衛大城」,到這個首都。「乞食」,討飯,土話叫做化緣。佛的戒律規定,佛弟子們不但不做飯,連種田也是犯戒的,一鋤頭下去,泥土裡不曉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准種田。 化緣,規定弟子們不要起分別心,窮人富人一樣,挨次去化,不可以專向窮人化緣,或專向富人化。

  9.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謂「不揀選富貴貧賤、親疏、同業(道)與否,皆令生善信,得大福報。 還至本處,飯食訖:以禮儀是生活的常情,因此言還至本處;又謂「五觀若明金易化,即食存五觀」,故說飯食訖。 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此亦是生活禮儀。以之薰習,能助相好。然此示現,有二種涵意,一者能得相好,二者表法。 〈一〉相好者,即「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云。 由此當知,於吃飯、睡覺、穿衣等一切行儀,皆不得有一些些馬虎,佛弟子,皆須學。 〈二〉表法者。亦即此經說: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即「來者應,去者空」的意思,故說洗足已,敷座而坐。

  10.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就是「須菩提」,是中文的意譯,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 佛教一般知道須菩提談空第一,這一本經就是空和有的研究。後世佛教,稱須菩提為尊者,連中國民間對他也非常熟悉。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及七十二變的本事,都是從須菩提那裡學的。

  11.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經是從須菩提問問題開始的,因為他談空第一。 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那裡?就是善護念。 這裡講「發心」,發就是動機,發什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這四個字是梵文,中文勉強譯為「無上」,至高無上。「三」這個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覺悟,連起來就是說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云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裡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麼能降伏下去?

  12.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 「住」這個字,與「止」,與「定」是不一樣的。 「止」可以說是心理的修持,把思想、知覺、感覺停止,用力把它止在一處。等於我們拿一顆釘子,把它釘在一個地方,就是止的境界。 所謂「定」,等於小孩子玩的轉陀羅,最後不轉了,它站在那裡不動了,這只是個定的比方。 這個「住」跟「止」、「定」不一樣。住是很安詳的擺在那裡。 中文有一句俗語:「隨遇而安」,安與住一樣,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實,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求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

  13. 止與觀 — 定力與內觀 • 佛教有兩種開發心靈的方法, • 定力(奢摩他)的開發 ﹕ 著重在專注力;一個人要不斷地注意一個目標,而且專注力是依循單一的軌道,以趨向清澈的寧靜境界,這種心靈的開發並不會帶來對事實及其因果的瞭解,祇會帶來寧靜。 • 內觀(毗婆舍那)的開發 ﹕則要瞭解「存在的實相」,換句話說,就是要證知肉體與心。這種證知是開發內觀的目標。 阿姜念 ACHAAN NAEB由於我們總是希望現狀能改變,因而沒能清楚地看到當下現況;如果我們注意到的不是現況,這樣的修行就是離開了中道。我們可以看出,建立平衡中道並非易事;基於這個理由,具足正見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必須瞭解,內觀並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而是出於正念。 瞭解「存在的實相」,就是瞭解產生罣礙的「對立與矛盾」,我們因應之道為超越「對立與矛盾」。

  14.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現在佛學提出來眾生,佛把一切的生命分成十二類。第一是卵生,像鳥、雞、鴨等,都是屬於卵生。胎生是指人、馬、及各種由胞胎裡生的。濕生包括了魚、蚊子、蒼蠅等。化生就是變化的東西,如蟬蛻、蜻蜓、蝴蝶等。 另有一種生命為「有色」,是有形像,有物質可以看見的。另有一種生命是「無色」,不是我們所知,也看不見,可是它確實的存在。譬如說鬼吧! 另有一類眾生是「若有想」,有思想感覺。另有一類眾生是「若無想」,沒有思想、感覺。細分之下,有些生命沒有思想,沒有知覺,但有感覺。 另有眾生是神的境界, 一類叫「非有想」,不是沒有想,但是看起來沒有想。

  15.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涅槃是梵文音,有人翻譯成中文叫它寂滅,寂」是清清淨淨。也翻譯成圓寂,圓滿的清淨。 涅槃分兩類,「有餘依涅槃」及「無餘依涅槃」。 羅漢們得道,證得的是有餘依涅槃; 餘什麼?習氣。因為他的習氣沒有變,。 有餘依涅槃是羅漢境界,不徹底;無餘依涅槃是佛境界,是非常徹底的。 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心裡并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這是佛的願力和胸襟,學佛先要學這個胸襟,就是說雖幫助了千千萬萬人,心中沒有一念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佛的境界謙退到極點,他要度盡了一切的眾生,而心胸中沒有絲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它宗教解釋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沒有權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實,只說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 「何以故」?什麼理由要如此呢?這是他加重語氣。

  16.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說,須菩提啊,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胸裡頭還有你、我、他,甚至給了人家好處時,這個傢伙應該賣賣我的交情才對!這是世間法的作風,那麼他就不是菩薩。 三輪體空布施。 四相和我的觀念四相和我的觀念 宇宙人生,四度空間。 人生成長之次第。

  17.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18. 布施度之意義 • 何謂布施度 • 《菩薩地.施品》中認為以無貪之心、身語二業安住於律儀、正見,並對身、財無所吝惜的,隨所希求而施予一切所應施物,即是布施度之義。 • 何謂施者、施主 • 此於《聲聞地》中有明確的定義,其認為親手布施者,即名為施者;而以一己之物歡喜的施予他人,即名為施主。 • 何謂受者 • 《聲聞地》認為有苦、有恩、親愛、尊勝此四種人是應當接受布施的對象。有苦者即指貧窮殘廢、無依無怙者。有恩者指父母、師長或於己曾有養育、救助之恩者。親愛者指一己的親友或敬愛之人。尊勝者則指已離三毒之修行者。 • 何謂所施物 • 財施 : 1.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惠施。2.調伏慳吝垢而行惠施(捨離對財物的執著)。 3.調伏積藏垢而行施(捨離受用的執著)。 • 無畏施: 1.拔濟獅子、虎狼、鬼魅等怖畏。2.拔濟王賊等怖畏。3.拔濟水、火災難等怖畏。 • 法施 : 1.無(顛)倒說法。2.稱(如)理說法。3.勸修學處(勸他修學一切戒律、儀軌)。

  19. 布施度之意義 • 布施之原則 《施品》認為: (一)不施與的原則是只能令求者安樂而無利益,或對求者無安樂、無利益。 • (二)施與的原則是對求者一定有利益,未必有安樂;或一定有利益,有安樂。 • 施心為何 • 布施時自己具有正確的知見,並相信自己的施予是於他人有益,施予時心存至誠恭敬,絕沒有藐視求者之心,而且是親自施予,不是差遣他人代勞;並能於他人最需要幫助時適當地施予。 • 是以歡喜心施予,而非先數落人之後才施予;且布施後不再後悔。 • 於有怨者,當以慈心而行施;於有苦者,則當以悲心而行施;於有德者,當以喜心而行施;於有恩、親愛者,則以捨心而行施。 • 何謂清淨施 • (一)不留滯施 即當他人有需求時,則即刻施予不延遲,此表示一己施予的誠心。 • (二)不執取施 不因執取某些知見、因緣、果報而行施。此乃屬動機單純的行施。 • (三)不積聚施 有求者來則隨力而施,不待多積聚財物後才行施。此表施心之真。 • (四)不高舉施 當以謙卑之心行施,不生憍慢心,認為己勝他劣、己高他卑;若如此,則有失悲心。 • (五)無所依施 體達世間稱譽之虛妄(空)性而行施,不因貪好世俗美譽而行施。此表施心之無染。

  20. 布施度之意義 • 何謂清淨施 • (一)不弱施  指行施前滿心喜悅,正施時心是清淨無染,布施之後心無悔意。 • (二)不下劣施 意指揀選殊勝、上妙之物行施,而不以賤物行施。 • (三)不向背施 則指無怨親的分別而行平等施。 • (四)不望報恩施 觀眾生苦而以悲心行施,不希求其回報。 • (五)不希異熟施 觀諸行自性本空及無上菩提的最勝功德,而不希求當來果報。 • 有過失之施 • 若懈怠、不隨求者所欲、有染心(怖畏貧窮,希求富樂)、眷戀過去、希望未來(回報、果報)、輕慢及求他知聞而行布施,則有過失,而非正確地施予;亦即此為有染污的施予,非真正出自慈悲心、歡喜心、恭敬心、無所求心等的無染心施予。 • 布施之原由 • (一)因慈悲故,見有苦者而行施。 • (二)因於己有恩故,而行施於恩人。 • (三)因愛、敬、信(任)、順(從)的緣故而行施於所親愛的人。 • (四)基於希求世出世間的殊勝功德,而行施於賢聖之流。

  21. 布施度之意義 • 施障 (一)因過去未常培養布施心、未常布施,故雖有可施物品,卻無法發起布施心。 (二)因一己所具有的物品缺少,故布施心無法發起。 (三)因太過貪著上妙悅意的財物,故無法捨予他人。 (四)觀見布施後,當有具足財富的果報而深以為樂(不求無上正等菩提) 。 • 施障之對治 (一)以智慧深入思惟一己因過去(世)未常培養布施心、未常布施,故今世慳吝;若能覺悟於此,則首當勉強行施,久而久之,自然施心漸發,施行漸至深廣。 (二)以智慧思惟,因匱乏,故障礙行施;今何不令一己忍受匱乏之苦,而起悲愍心行布施。 (三)此則當起正慧,遍觀耽著外物之顛倒迷惑而行施。 (四)此亦當起正慧如實觀察諸行無常、自性本空,故當來果報亦虛幻不可得;因之斷滅欣樂果報之心,而將一切所行的功德迴向於無上菩提。

  22.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此段大意是說悟如如理,實見如來,之前說的度生與布施,固然不可著相,但因恐意中或執一佛相,故本段復以諸相非相破之。 色身是相,法身是性。如來說:丈六身相(過去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印度成佛,他的身相就是示現的丈六身),持大圓鏡智,所現影像耳,非真實法身相,不僅佛相如是,凡一切人物所有之相,皆屬虛妄,若不執諸相為實相,而見諸相即非相,則知色身中具有法身,則見自性如來矣。 本經經義至此包括己盡,以後問答,皆屬破疑闡理,開示學人。

  23. 佛的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的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來(Tathāgata)是對佛的總稱,《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應供 (Arahant) 又譯做,意為「殺賊」,『賊』是指煩惱,也就是「斷除了貪、嗔、癡一切煩惱」。阿羅漢遠離了一切煩惱(遠離),自輪迴中解脫出來,不再輪迴流轉(破輻),因此,他值得被人供養(應供)。 正等正覺(Sammāsambuddho)又譯做 正遍知 ,由於佛陀是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已的努力,最後領悟了四聖諦,因此被稱為正等正覺。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o) 佛陀具足「明」,即一切智慧圓滿;具足「行」,即大慈悲圓滿。因此,他知道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對眾生無益,並以此引導眾生走向滅苦之道。 善逝(Sugato)佛陀擁有圓滿、毫無污點的行為(正行),也具備正確的言語方式(正語),並滅盡一切煩惱,不再處於生死流轉,因此稱為善逝。

  24. 佛的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的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世間解(Lokavidū)佛陀向眾生解釋了「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達到世間滅盡的方法」,這一切都存在於人們的身心之中,人們可以通過修行,以自己的身軀去瞭解它。由於佛陀對此有徹底的瞭解,因此被稱為「世間解」。這裡的世間是指和身心五蘊相關的四聖諦。 無上調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佛陀具有透徹眾生性格、習性的能力,因而知道什麼修行方式最適合他們。在佛陀四十五年的教化裡,成功教導了許許多多個性、學習能力都不同的眾生,使他們都證得解脫。因此,佛陀被稱為「無上調御丈夫」。 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又譯作人天導師。佛陀不止是人類的導師,也是天人的導師。 佛(Buddho) 即「覺者」,也就是了悟真理(聖諦)之人,此外,佛也能教導其他人覺悟。 世尊(Bhagavā) 在這世上,佛陀是最殊勝、最無上、最值得受人尊敬的老師,因此,他被稱為世尊,也就是「世人所敬仰的」。

  25. 佛陀還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種大樂、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佛陀還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種大樂、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 三身者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基督教所體認的神,是三位一體的上帝,具三個位格但卻是一體的,即 ﹕聖父—法身,聖子—報身,聖靈—化身。 六祖曰:「三身者, 清淨法身,汝之性也。 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十地經論》﹕ (1)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無二無別,即是一空相之體,常住湛然,稱為法身。 (2)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之身。 (3)應(化)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身。

  26. 依眼根 依耳根 依鼻根 依舌根 依身根 依第七識 轉識成智與唯心識定 第一眼識 —— 緣色境 佛學術語 現代術語 第二耳識 —— 緣聲境 以制感 成所作智 Perfecting Wisdom of Amoghasiddhi (果位轉) 第三鼻識 —— 緣香境 Sense control 第四舌識 —— 緣味境 文字般若 Wisdom of Literature 知識觀 View of Knowledge 第五身識 —— 緣觸境 以凝念 (因位轉) 妙觀察智 Profound Observing Wisdom of Amitabha 第六意識—— 緣法境思、想(審而不恒) Concentration 以禪定 依第八識 (因位轉) 第七末那識—— 緣六根 Manah淺意識(恒審思量) 平等性智 Universal Wisdom of Ratnaketu 人生觀 View of Life 觀照般若 Wisdom of Enlightenment Meditation 以三昧 遍法界 (果位轉) 大圓性智 Great Mirror Wisdom of Aksobhya 第八阿賴耶識 — 暗能量 Alaya萬法種子(恒而不審) 宇宙觀 View of Universe 實相般若 Wisdom of Reality Samadhi

  27. 五眼、六通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陀具足五眼, 菩薩則具有慧眼及法眼,阿羅漢及辟支迦佛亦具有慧眼。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證得小乘極果之聖者已 基本具足,但亦有一類小乘極果之聖者是沒有神通的,而一般的天人均有五通,凡夫中亦有修得具有神通的人。 真正神通的獲得,首先應由持戒開始,嚴守佛陀教導守持的每一種戒律;「莫將身作業,嚴以戒為師。」神通的根本源頭就是智慧,智慧是體,神通是用;若修行人不持戒而獲得某種力量,或由守持非佛陀教授之戒律後而得到神通,要小心這是魔力加持所致。

  28.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 係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   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 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與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 合稱「相好」。「相好」是用來形容佛陀色身的莊嚴殊勝。 佛陀莊嚴的德相並不是生來如此的,《大乘百福莊嚴經》說: 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 佛陀在因地時,由於精進不懈,經過九十一劫才圓滿相好的業報。 其實,相與好是有差別的。佛陀莊嚴的色身中,顯而易見,一目了然的特徵,稱為「相」,約略可分為三十二種,叫作「三十二相」;細微難見,不易查覺,而能使人生起欣喜愛樂之心的,就稱為「好」,共有八十種,叫做「八十種好」。由於這八十種好是隨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稱為「八十隨形好」。

  29.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第六段講生真正信心,最為世所稀有,但是實信有(之)人仍須推及無相。 前段示離相度生,以彰妙慧,無相布施,以稱妙福,非相見佛,以印妙心,空生一一信受,又欲眾生同生信心,佛告以果能淨信,不但證法空,且脫法空之障矣。

  30.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須菩提提出懷疑的問題了,他說:佛你這樣講了以後,將來有 「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聽到你這樣講,尤其金剛經這一種理論流傳到後世, 「生實信不?」他們能夠相信嗎?一般人信佛都要著相,完全不著相能夠辦得到嗎?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佛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要這樣看法,接著,佛就說預言了。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指的是佛说:「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31.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 這裡不用佛滅後,而用如來滅後,乃表示法身不壞,只是色身示寂。 言「後五百歲」,是表示再久遠之後,都會有持戒修福者實實在在遵從奉行。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持戒修福者,指的是奉持佛所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為戒,以修佛道者。他們已經實證,深信「此章句」是實實在在的真理。 善根,前劫有修的人,比一般人能心領神會佛說經義,謂之善根,也叫慧根。當然也是可理解為前劫有修的人,比一般人能心領神會老師所說理、法、訣,謂之善根,也叫慧根。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大家要知道,這種人不同一般人,不僅是經過幾個佛教導過,種過善根,而是已經過幾世,受過無量千萬佛教導過,種過深厚善根。

  32.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 所以能夠一聞這種深妙章句,一念生信,不會猶豫,心中也無絲毫法見,馬上深信不疑喜受,這就是淨信。我就悉知悉見,此人的智慧和福德,你不要用一般的眼光看他、量他。何以故呢?因為這種人,心已廣大圓融,不會受外境所縛,也不受法見所拘了。所以不但沒四相,並且無法相,亦不偏執廢法,所以亦無非法相。 這裏講的淨信很難啊!它不是正信,而是淨信,乾淨,空靈,什麼妄念都沒有。心境清淨到極點,心地上的淨土,能夠生出淨信。假使有這樣一個人,一個生淨信的人,那就可以說他已經是悟道了,已經到達真正無所住了,到達一念不生全體現了。金剛經開始叫你無所住,無所住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這個才是淨信。淨信是要證得的,不是理論上瞭解。

  33.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何以知淨信者,人法皆空?是諸眾生,若心有所取,即住於相也。住於法,則法亦相也,住於非法,則非法亦相也。層層翻駁,總之一有所執,即不能淨信心矣。故能淨信者,不可著有,亦不可著無,法相宜空,非法之相亦宜泯。 這一段在實修中尤其重要,因為實修中,必然是依法而修,從有為入無為,有為無為自然交互滲透。有為即有法,無為亦有法,只是不執法、不住法。從有為入無為的過程,必然會顯現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之一種或多種。如果執法、住法、執相、住相,就入不了靜虛、入不了定,輕者是被第六識轉卻去做遊戲。重者即入五蘊陰魔區。無論輕重,於修煉皆是干擾、障礙。

  34.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一段非常重要,佛吩咐弟子們, 「以是義故」,由這個平常教你們的道理, 「汝等比丘」,你們這些出家跟我的一千二百人,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我的說法像過河的船一樣。筏就是木頭綑起來過河用的木排,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還把船揹起來走嗎?沒有這樣笨的人。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是個比方。 「法尚應捨」,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 「何況非法」,何況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後捨不乾淨,還是不能成道的,何況非正法,更不能著相了。這裡佛講得非常徹底。

  35.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所說義理,皆無一定之法可名可說。如何領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非法非非法。法屬有,非法屬無。執有著相,執無落空。所以道出來的不是法,也不是沒有法。就像以手指月,手指不是月,但並非沒有月。

  36.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已得無上正等正覺嗎?你認為我有說能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法嗎?」 這一句重點是,佛問須菩提尊者,取得無上正果的方法是有一定模式可讓人遵循,或用語言文字表達,就能讓人得到的嗎?

  37.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須菩提尊者回答說:「就我所瞭解佛您所說的意思,沒有一定的法可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之法。而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法,只可心悟,不能用形象描繪;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 不是有為的想法做法〈非法〉, • 也不是不是有為的想法做法〈非非法〉。 • 因為這樣,所以,一切聖賢,皆是用無為法自修。只是隨各人修為不同,所得證悟就有差別。 文字般若,理也。 觀照般若,法、訣也。 實相般若,景也。 依正理、正法、真訣,必能修出景徵﹙實相﹚。過程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38.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人世之福,離不開緣與業,緣業有時能盡,惟有出世之福慧,本由性生,而永久無盡也。 金剛經》前後九次,以福德與智慧相較,這是第一次。為什麼要講這麼多次,值得深思。 再再提醒以一切物資來佈施,都不如在法性上修持之功德。因為以物資來佈施之功德是有限的。

  39.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佛說須菩提呀,若是有人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佈施,這個人的福德,究竟多不多呢? 須菩提尊者知佛之意,說,甚多甚多。世尊呀,我為什麼說多呢?因為這是有相佈施,有形物品是數得清,可以說出多少的。為什麼說這是福德相,而非福德性呢?因為聚寶佈施是藉物而修,物之聚散,有數有限,其福德自然有限。此種福德是人間之福,非福德性,縱然很多,仍不能超出輪回。 六祖曰:「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佈施,福德雖多,於性上一無利益。」 六祖曰:「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墮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滅,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踐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40.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假使有人明白了整部《金剛經》或其中一章,乃至只有四句偈的道理,生起了信心,誠心接受,並且據以修持。再將整部《金剛經》或其中一章,乃至只有四句偈的道理,以及自己是如何生起信心,如何誠心接受,如何據以修持,分享他人。這樣自覺覺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勝過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佈施的福德。 《金剛經》中有十六處講四句偈,但沒指明是那四句。 依彌勒菩薩言:「若論四句偈,應當不離身。」不離身是指不離法身,意謂若見法身,便是受持四句偈,若不見法身,便是迷了四句偈,四句偈乃法身妙理在其中。 受持什麼四句偈見法身呢?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便是見色身。

  41.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佛接著說須菩提呀,那是因為所有的佛,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彼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有人能夠受持此經,離四相、無住相修行,又能為他人解說,豈是用世間財物佈施的福德可以比較! 「皆從此經出。」此「經」當途徑、路徑、或歷程解。 六祖曰:「此經者,非指此一卷之文也,要顯佛性,從體起用,妙利無窮。般若者,即智也。慧以方便為功,智以決斷為用,即一切時中覺照心,是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覺照生,故云此經出也。」

  42.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恐後世學佛者,因聞佛與法,皆是從此經出,以為佛所說的﹙或後來文字記載下來的經書﹚就是佛法。故立即告訴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說聽到的、看到的所謂佛法者,只是文字般若,須經觀照般若,才能證入實相般若成佛。但為方便對人解說,才權宜使用「佛法」的名相。 凡言語相、文字相,皆非法性。而法性者,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故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因那只是名相的佛法。 六祖曰:「所說一切文字章句,如標如指。標指者,影響之義。依標取物,依指觀月,月不是指,指不是物,但依經取法,經不是法,經文則肉眼可見,法則慧眼能見。若無慧眼者,但見其文,不見其法。若不見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義,則誦經不成佛道。」

  43.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第九段言四相歸一, 「一相」就是實相,無二之相,這個實相是無相的;若有一相,即無得果。此段言不可得果之念。上言佛法不可執著,此言佛果亦不可著相。修中有果,隨證隨空。空生承四果之問,返躬自照,即以佛之所許而證之也。

  44. 四種小乘果位之聖人—四果羅漢 初果須陀洹名為入流 二果斯陀含名一往來 三果阿那含名為不來 四果阿羅漢(梵語:arhat),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是依照佛的教導修習四聖諦,脫離生死輪迴的聖人。 佛光山西來寺的一座花園中的阿羅漢雕像

  45. 四種小乘果位之聖人—四果羅漢 所謂小乘,目的是先求自了,先求跳出世界,避免入世。小乘又分四果羅漢,果是果位。 羅漢不一定是出家人,無論在家出家,修行到一定的程度,都可以成羅漢。不過佛在世的時候,證得羅漢果的,出家人比較多。 四十二章經曰,阿羅漢飛行自在,曠劫常存。阿那含壽終生天,直證羅漢。斯陀含再受一生,即證羅漢。須陀洹七死七生,方證羅漢。

  46. 如何能夠修到四果呢?必須能夠斷掉了見惑、思惑。 「見惑」有五個,是思想上,學問上,觀念上的問題;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 這五種又稱為「五利使」 ,五利使是見解上面的迷惑, 惑就是煩惱。 。 許多宗教家、哲學家、大學問家,都脫不了見惑的範圍;或者落在身見,或者落在邊見,思想學問愈高的人,這個五見愈厲害。 邪見、戒禁取見,多數是屬於宗教信仰方面的,認為非這樣不可,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否則就犯戒了。有些教一定要吃什麼東西才行,這些都屬於戒禁取見。 見取見是說自己的心得修養,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見光了,認為這個光才是道,你沒有得到光就沒有道,這就落在見取見上,都是思想觀念的問題。

  47. 如何能夠修到四果呢?必須能夠斷掉了見惑、思惑。 「思惑」也有五個,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也是人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這五種又稱為「五鈍使」 , 五鈍使是修持上面的迷惑 。 什麼是貪?貪名、貪利、貪感情、放不下,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屬於貪。最重要是貪圖美色。 再說「瞋」,瞋心瞋念,大家以為自己都沒有,脾氣大,當然是瞋念,恨人、殺人、怨天尤人,都是瞋,是非分明也是瞋。或者你說什麼都不會生氣,就是愛乾淨,看到不乾淨受不了,也是瞋,一念的瞋就是厭惡。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 瞋恨心、愚癡心、傲慢心、懷疑心,任何聖人道理他都不相信,三世因果他更不相信,這叫疑心太重的人,這是非常危險的。

  48. 四果羅漢 初果羅漢叫須陀洹,中文的意思是預流果,斷了五個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為餘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餘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斷不了的,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如果七還人間時,不曉得再進修,還是會後退的。 到了二果斯陀洹,是一還果了,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死後再來一次世間。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還果,不回到人世間來了,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  阿羅漢是譯音,阿是無的意思,阿羅漢就是無生,永遠沒有煩惱,沒有魔障,心中之賊拔去了,此心永遠清淨光明,這是阿羅漢果。

  49. 方便五乘解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