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41 Views
克拉玛依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十中 袁卫萍 2011 年 2 月.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 、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从这次七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填空题、绘图题、列举题、连线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 2 、考查面广,侧重双基
E N D
克拉玛依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十中 袁卫萍 2011年2月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从这次七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填空题、绘图题、列举题、连线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
2、考查面广,侧重双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史上册的25个内容标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重视基础,如选择题的第3、4、5、6、9、10、11、12、16、19小题,填空题以及连线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层次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15题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考查,28题材料解析题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有如第28题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考查,问题1、2、3的设计层层递进,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能力并重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如选择题的1、2、8、12题等,绘图题23题用简笔画三国鼎立形势图,取决于学生对所学课本知识的提取;列举题25题列举孔子的教育名言,学生既可列举历史教材上的,也可以列举语文书上的,因为初一语文书上论语十则是必背篇目。包括论文,题目较开放,灵活度大较为注重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个别学生得满分20分,平均得分在16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4—8分。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出错率最高的题目 第7题 在春秋争霸中,第一个中原霸主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管仲
第15题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有( ) ①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填空题得分率较低,平均不到5分,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2 、第23题 绘图题:用简笔画的形式会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势图(注意方位,人名和国号) 此题得分平均3-4分,三国方位错误的较多。
3 、列举题24题:请举出3例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忽略了题目中的“秦汉”“科技”等字,没有认真审题。比如把祖冲之的圆周率列举上,还有把秦始皇兵马俑列举上。 4 、识图题给的是“大泽乡起义”和“巨鹿之战”的图片,要求写出反映的事件,包含的成语以及意义和结果。此题平均得分5-6分,原因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识图能力。
5、材料解析题 第28题给出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要求写出改革名称,在当时起的作用,以及改革体现的精神。 第1小题得分大多在1---2分,失分主要是(2)、(3)小题,学生对两次改革的作用不能准确掌握,对改革体现出来的精神理解有偏差。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 从这次八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填空题、绘图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的31个内容标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重视基础,如选择题的第2、3、4、6、7、9、10、11、13、15、19等小题,以及填空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的31个内容标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重视基础,如选择题的第2、3、4、6、7、9、10、11、13、15、19等小题,以及填空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26题对五四运动的考查,27题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如第27题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综合性强,问题1、2、3的较基础,问题4就需要联系所学进行思考,有一定难度,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26题对五四运动的考查,27题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如第27题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综合性强,问题1、2、3的较基础,问题4就需要联系所学进行思考,有一定难度,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得满分20分,平均得分在17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4—8分。
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 第5题“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6题 给出图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的图片,问反映的是哪次战役。
(二)非选择题 1、填空题得分平均8分,得分率较高, • 填空题21题: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参与和发动的有( )次。
2、绘图题得分平均3-4分,题目要求绘制一副简单的红军长征路线图,在图中标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地图,并写出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精神。2、绘图题得分平均3-4分,题目要求绘制一副简单的红军长征路线图,在图中标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地图,并写出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精神。
3、识图题第25题,给出台湾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图片,要求回答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总体而言做得比较好,满分9分,平均得分8分,对抗战的起止时间,日本发动的主要侵华事变掌握较好。3、识图题第25题,给出台湾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图片,要求回答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总体而言做得比较好,满分9分,平均得分8分,对抗战的起止时间,日本发动的主要侵华事变掌握较好。
4、材料解析题第26题 “外争主权,内出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根据材料回答此运动开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性质,结果意义等。
第27题 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此题得分率比较低的一道题,满分9分,平均2-3分左右。此题得分率比较低的一道题,满分9分,平均2-3分左右。 原因是课本虽然讲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还有对一些术语不能理解,比如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等。尤其是第4问“新的社会力量指哪个阶级,救国救民的先进理论是什么”,很有难度,能回答上来的是少数。
教学建议 •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