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741 Views
嗜睡症( Narcolepsy ). 心理 0702 杨志林. 2009 年 8 月 25 日晚上,丁女士开着一辆奥迪车行驶在千佛山南路上。开着开着,眼皮撑不住,竟然睡着了 …… 直到听到两声巨响,丁女士才惊醒。据她后来推测,车应该是在她睡着后快速“溜”下来,先将并排横放的帕萨特和面包车撞飞,来了个 90 度的大转弯,又径直向前冲去,一头顶在了停放在路口的本田车上,车门被撞陷。幸亏快到西头时路面平缓,丁女士伤势较轻,只是右腿骨折。. 案例 1 :. 这个女驾驶员可不是酒后驾驶,她得了“周期性嗜睡综合征”,在开车时突然进入了睡眠状态。
E N D
嗜睡症(Narcolepsy) 心理0702 杨志林
2009年8月25日晚上,丁女士开着一辆奥迪车行驶在千佛山南路上。开着开着,眼皮撑不住,竟然睡着了……直到听到两声巨响,丁女士才惊醒。据她后来推测,车应该是在她睡着后快速“溜”下来,先将并排横放的帕萨特和面包车撞飞,来了个90度的大转弯,又径直向前冲去,一头顶在了停放在路口的本田车上,车门被撞陷。幸亏快到西头时路面平缓,丁女士伤势较轻,只是右腿骨折。2009年8月25日晚上,丁女士开着一辆奥迪车行驶在千佛山南路上。开着开着,眼皮撑不住,竟然睡着了……直到听到两声巨响,丁女士才惊醒。据她后来推测,车应该是在她睡着后快速“溜”下来,先将并排横放的帕萨特和面包车撞飞,来了个90度的大转弯,又径直向前冲去,一头顶在了停放在路口的本田车上,车门被撞陷。幸亏快到西头时路面平缓,丁女士伤势较轻,只是右腿骨折。 案例 1:
这个女驾驶员可不是酒后驾驶,她得了“周期性嗜睡综合征”,在开车时突然进入了睡眠状态。 • 据国内一项统计,开车打瞌睡占交通事故原因的25%,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3%。而嗜睡几乎占开车瞌睡的98%,是恶性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 不能开车、不能游泳、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一、 嗜睡症的含义 • Narcolepsy:Individuals with this dyssomnia(睡眠障碍)suffer repeated sleep attacks in which they are unable to resist falling asleep suddenly. They also experience cataplexy (晕倒)and/or recurrent experie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过渡) between sleep and wakefulness of paralysis(瘫痪), hypnopompic and/or hypnagogic hallucinations (醒期或催眠幻觉) . ------ DSM-IV-TR
Hypnopomic hallucination : This is the experience of dreamlike hallucination(幻觉)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leep to wakefulness .
猝睡症(narcolepsy)最早是由法国人Gelineau于1880年首创提出。当时法国有个售酒商人,他从36岁起就经常在清醒的状态下入睡,如吃饭时、打牌时,突然就停止说笑立即进入睡眠状态。
主要症状是白天出现无法抗拒且具恢复性的睡眠以及身体某些肌肉群突然间的瘫软(cataplexy),有些病患甚至出现将睡期幻觉(hypnagogic hallucination),将醒期幻觉(hypropomic hallucination)或睡眠麻痹症(sleep paralysis)。在白天多次入睡试验(MSLT)中可出现两次以上的REM睡眠,其入睡时间小于5分钟。
人类嗜睡症也是一种遗传障碍,并且受到未知环境的影响。该障碍刺激了免疫系统,侵蚀和破坏下丘泌能神经元,但只有到了青春期后免疫系统才会侵蚀这些神经元,嗜睡症才会出现。
二、嗜睡症的症状 • 医学将嗜睡用四种主要症状进行了定义,这四种症状被称为嗜睡四分体: • 1、白天睡意过多:这种症状是嗜睡症最为明显的症状。
2、猝倒 • 症状:这种症状是指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突然失去肌肉张力,从而引起了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瘫痪,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轻微症状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口吃、眼皮下垂或手指无力拿不住东西。严重的猝倒会引起膝盖弯折,使人虚脱。 • 原因:
3、睡眠瘫痪:这种症状当人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它只持续几分钟。和猝倒类似,睡眠瘫痪可能也与REM睡眠和清醒状态之间的过渡不充分有关。 • 4、催眠性幻觉:是指精神、梦境般的影像,通常很恐怖,常见于入睡时或发生睡眠瘫痪前。
三、嗜睡症的诊断标准 • 1、 量表 • 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 • (在以下情况有无打盹、瞌睡的可能性 得分) 注:评分标准: 从不=0 分; 很少=1 分; 有时=2 分; 经常=3 分;
2、其他: • (1)详细的病史 • (2)嗜睡症的诊断,除了详细的病史外,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缺一不可,甚至往往还需要多项睡眠生理脑波仪及多次入睡潜伏时间测试等检查,有时候还会用到脑部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的影像诊断才能诊断嗜睡症的种类。
四、嗜睡症的分类 • 1.原发性嗜睡症 : • 这种嗜睡症会出现的情况是,患者本人抱怨过度思睡至少一个月,几乎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延长,或者白天也禁不住想睡觉。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或是睡眠不足所造成的,也不是因为使用药物或身体状况不佳所导致的,这时可以初步断定为原发性嗜睡症。
2.反复性嗜睡症 : • 反复性嗜睡症较常见的有克莱恩-顾文症候群及反复性经前嗜睡症等疾病。 • 克莱恩-顾文症候群: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的疾病,男性比女性更为高发。 • 症状:
3.猝睡症: • 猝睡症是至少有3个月、每天都会发生无法抗拒的睡眠(主要是白天),而且会发生猝倒。猝倒发作时,患者本身通常可以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是由强烈的情绪引发身体两侧肌肉张力消失,以至于患者会忽然全身发软而倒下。白日入睡很快会有REM的情形发生,有些人在睡眠刚开始或即将结束之前会有栩栩如生的幻觉,也有些人会发生睡眠麻痹(俗称"鬼压床")的情形。
4.发作性嗜睡: • 发作性嗜睡是一种神经方面的疾病,是由于脑干中睡眠觉醒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而产生过度嗜睡、猝倒、睡眠瘫痪及入眠期幻觉等四大主要的症状。 • 发作性嗜睡的过度嗜睡症状是指在白天的日常活动中、在不适当的场所睡着,例如在吃饭、开车及工作中突然睡着。此类患者经常会有交通意外或工作意外的经验。
但发作性嗜睡的患者却经常抱怨晚上失眠,这可能是因为频繁的入眠期幻觉或睡眠瘫痪所导致晚上睡眠断断续续,无法一觉到天亮;也可能是因为白天嗜睡的时间过长,而干扰到晚上的睡眠。但发作性嗜睡的患者却经常抱怨晚上失眠,这可能是因为频繁的入眠期幻觉或睡眠瘫痪所导致晚上睡眠断断续续,无法一觉到天亮;也可能是因为白天嗜睡的时间过长,而干扰到晚上的睡眠。 • 虽然发作性嗜睡患者好像总是处于迷迷糊糊想睡觉的状态,但其一天24小时的总睡眠时数,并不比正常人长。
五、嗜睡症的机制 • (一) 睡觉的机制: • 1937年美国Loomis等首次根据脑电图波形变化,把夜间睡眠由浅入深划分为A、B、C、D、E五个阶段。 • 直到1957年Dement和Kleitmen创建了多导睡眠图(PSG),同时记录脑电(EEG)、肌电(EMG)、眼动电(EOG)、心电(ECG)及呼吸等多种生物电活动,综合分析睡眠时相。
1968年Rechtschaffen和Kales等依据EEG、EMG、EOG等生物电变化指标制定了睡眠分期标准,把睡眠分为非快眼动相睡眠(NREM)和快眼动相睡眠(REM),前者由浅入深又分为1、2、3、4四期,这一分类方法得到国际上认可并一直沿用直今。1968年Rechtschaffen和Kales等依据EEG、EMG、EOG等生物电变化指标制定了睡眠分期标准,把睡眠分为非快眼动相睡眠(NREM)和快眼动相睡眠(REM),前者由浅入深又分为1、2、3、4四期,这一分类方法得到国际上认可并一直沿用直今。
睡眠开始大约90分钟后(第4阶段大约在45分钟开始),脑电图突然变成以去同步化波为主,并伴有少量的θ波,同时眼睛在眼皮下飞快的转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生理研究表明,除了偶然的痉挛外,在此期间,人主要处于瘫痪状态中。睡眠开始大约90分钟后(第4阶段大约在45分钟开始),脑电图突然变成以去同步化波为主,并伴有少量的θ波,同时眼睛在眼皮下飞快的转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生理研究表明,除了偶然的痉挛外,在此期间,人主要处于瘫痪状态中。
在夜晚人的睡眠处于快速和非快速眼动的交替过程中,每次的交替循环接近90分钟,包括20~3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因此,每8小时的睡眠包括4~5个快速眼动。在夜晚人的睡眠处于快速和非快速眼动的交替过程中,每次的交替循环接近90分钟,包括20~3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因此,每8小时的睡眠包括4~5个快速眼动。
(二).引起嗜睡症的原因: • 1、内科疾病引起的嗜睡症:一些内科疾病可因疾病本身引起患者嗜睡的症状,像糖尿病、 肝功能障碍、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怀孕初期、甲状腺低下症或肢体肥大症等都会让病患嗜睡。
另外一些中枢神经方面的疾病像脑血管意外、脑瘤、多发性硬化症、脑炎、Wernicke’s脑病变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及头部外伤等也都会引起嗜睡的症状。 • 韦尼克脑病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 E)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由于维生素B1 (即硫胺)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
2、药物引起的嗜睡症:有些药物, 像用来治疗皮肤过敏、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的抗组织胺,常会引起使用者会有嗜睡的现象。而不当使用长效型的镇静安眠药物, 也会引起患者整天昏昏欲睡的现象。 另外,某些种类的抗忧郁药物也有镇静的效果,使人有嗜睡的症状。
3、脑结构: 快速眼动每隔90分钟发生一次,表明,存在一种交替的脑机制产生快波眼动睡眠和慢波眼动睡眠。嗜睡症是由于这种控制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制之间的混乱造成的。病人难以保持清醒,而快速眼动睡眠又闯入了睡眠状态,他们一般跳过正常的慢波睡眠期,从觉醒状态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最后他们的睡眠被打断。
人们通过多个动物的实验,即让狗等动物患上嗜睡症,Lin,Chemelli等人在1992年发现,鼠类、犬类的嗜睡症是由于一种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感受器,负责接受一种叫下丘泌素的缩氨酸神经递质。下丘系统的异常似乎也是人类嗜睡症的原因之一。人们通过多个动物的实验,即让狗等动物患上嗜睡症,Lin,Chemelli等人在1992年发现,鼠类、犬类的嗜睡症是由于一种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感受器,负责接受一种叫下丘泌素的缩氨酸神经递质。下丘系统的异常似乎也是人类嗜睡症的原因之一。
六、嗜睡症的治疗: • (一)西医:在嗜睡症的西医治疗方面,由于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根本性治疗手段。一旦出现嗜睡现象,就不容易消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治疗、有规律的小睡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成功地控制解决这些嗜睡症状。而严重的嗜睡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治疗。
1.一般治疗 :主要从生活规律方面进行调节。 • 首先,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使自己的心身得到兴奋; • 其次,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唱歌等,多参加社交活动,要让你从表面上感到你是位外向的人; • 再次,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每天给自己制定好生活学习计划,认真努力完成等。
2.药物治疗 主要目标是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1)、改善白天嗜睡状况 • 兴奋剂 :如甲苯盐(Ritalin和其他品牌名)或右旋安非他命(Dexedrine) • 利他林和儿茶酚胺等也能起到效果。 • (Vgontzas & Kales 1999)
(2)、消除猝倒和睡眠瘫痪现象 • 三环抗抑郁剂 • 羟基丁钠盐 • 镇静剂药物 • (Mitter & Hublin 1996)
最近莫达菲也被用于治疗嗜睡症上,研究发现莫达菲的服用增加了下丘泌素,能增加神经元中的Fos蛋白的数量。最近莫达菲也被用于治疗嗜睡症上,研究发现莫达菲的服用增加了下丘泌素,能增加神经元中的Fos蛋白的数量。 • 同时用抗抑郁的药物也能消除快速眼动的障碍。
(3)、调节心理状况 : • 对于因自尊、感情支持相关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是很重要的,尤其对那些嗜睡的人来说,因为他们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可能被家人和同龄人认为懒惰、不愿意活动。这种情况多采用心理治疗,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精神刺激,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
(二)中医: • 中医以其无毒副作用在治疗嗜睡症方面有着奇效,柴胡、党参、枳壳、佩兰、苍术、白寇、黄芪、当归、人参等有重要作用。
睡眠瘫痪、睡眠幻觉可以用来解释一些UFO事件。很多人都声称自己见过UFO,甚至是见过外星人的来访。但这些报告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谁也不清楚,只有那些报告者自己清楚。
为此,Spnanos,Cross,Dickson等人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把这些报告者划分为两组——具有非强烈体验组和强烈体验组,非强烈体验组仅看到了空中的光和形状,而强烈体验组却看到了外星人并与之交流。为此,Spnanos,Cross,Dickson等人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把这些报告者划分为两组——具有非强烈体验组和强烈体验组,非强烈体验组仅看到了空中的光和形状,而强烈体验组却看到了外星人并与之交流。
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UFO报告都发生在晚上,且60%的强烈的UFO事件与睡眠期有关。那些UFO目击者真实可怕的故事可能是活跃的幻想和欺骗,至少对某些事件而言,可能是由于睡眠的扰动。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UFO报告都发生在晚上,且60%的强烈的UFO事件与睡眠期有关。那些UFO目击者真实可怕的故事可能是活跃的幻想和欺骗,至少对某些事件而言,可能是由于睡眠的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