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06 Views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第九章 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管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危险废物管理. 什么是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E N D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第九章 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管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危险废物管理 • 什么是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08年6月6日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998年发布的原《名录》同时废止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1.列入名录的危险废物类别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列入49类危险废物。 包括:医疗废物,医药废物,废药物、药品,农药废物,木材防腐剂废物,有机溶剂废物,热处理含氰废物,废矿物油,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多氯(溴)联苯类废物,精(蒸)馏残渣,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新化学药品废物,爆炸性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含铍废物,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砷废物,含硒废物,含镉废物,含锑废物,含磅废物,含汞废物,含铊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石棉废物,有机磷化合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含酚废物,含醚废物,废卤化有机溶剂,废有机溶剂,含多氯苯并吠喃类废物,含多氯苯并二恶英废物,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含镍废物,含钡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其他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2. 问题: (1)未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的但是具有或不排除其具有危险特性的怎么办? (2)家庭生活会不会产生危险废物?怎么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未列入该名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根据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适时增补进本名录。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将以上废弃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危险废物贮存 • 危险废物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前的存放行为 。 • 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设施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本标准所述“兼容”即同于“相容”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贮存一般规定 (1)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2)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3)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 (4)除上述(3)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5)禁止将不兼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6)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7)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 mm以上的空间。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8)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天,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 (9)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本标准所示的标签。 (10)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危险废物有焚烧处置和安全填埋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危险废物填埋处置 • 一个完整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包括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监测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集排系统、地下水集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滤液监测系统、管理系统和公用工程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要求 (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 000 m以上。 (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 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 m。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8)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②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③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④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⑤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其渗透系数应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中“6.4 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 cm/s,且厚度不应小于2m”。 ⑥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9)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10)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11)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填埋场入场要求 1.可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 ①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1-11-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9-1中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1996))并低于表9-1中稳定化控制限值的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表9-1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②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 12-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在7.0~12.0之间的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2.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的废物 ①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9-1中稳定化控制限值的废物。 ②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 ③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④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⑤液体废物。 3.禁止填埋的废物 ①医疗废物。 ②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有渗滤液、排出气体、噪声。 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可排放。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封场后的管理 • 封场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完成废物稳定化过程,防止场内发生难以预见的反应。封场后管理一般要延续到30年,维护工作包括: ①维护最终覆盖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②维护和监测检漏系统。③继续进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④继续进行填埋场产出气体的处置。⑤继续监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 • 放射性废物 • 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 放射性固废分类(第296页) • 1、2、3、4、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 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意味着不再需要人工管理,不考虑将废物再回取的可能。因此,为防止放射性废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须将它与生物圈很好地隔离。最终处置的主要对象是高放废物和超铀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法律中有关放射性的控制要求 • 第四十三条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α放射性固体废物依照前款规定处置。 禁止在内河水域和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处置 • 近地表处置 • 指地表或地下半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置,深度一般在地面下50m以内。 • 岩洞处置 • 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建造不同类型的岩洞(废矿井、天然洞、人工修建)中的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高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 • 放射水平高 • 半衰期长 • 生物毒性大 • 释放热量大 • 深地质处置,多重屏障设计,要求处置库的寿命至少为10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