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08 Views
開發 金融與產業發展 — 台灣產業金融運作實例 楊 子 江 2010.01.21. 綱要. Ⅰ﹑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P.2 Ⅱ﹑ 開發 ( 產業 ) 金融的功能與建立 P.5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P.8 Ⅳ﹑政府部門如何推動產業投資 P.13 Ⅴ﹑ 個案研討 P.15 Ⅵ ﹑ 總結與經驗 P.20. Ι﹑ 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 一 ).
E N D
開發金融與產業發展 —台灣產業金融運作實例 楊 子 江 2010.01.21
綱要 Ⅰ﹑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P.2 Ⅱ﹑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P.5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P.8 Ⅳ﹑政府部門如何推動產業投資 P.13 Ⅴ﹑個案研討 P.15 Ⅵ﹑總結與經驗 P.20
Ι﹑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一) 產業資金需求 金融資金供給 貸款 (Loan) 商業銀行 資本金 ( Equity ) ? 短期資金 ( Working Capital ) 商業銀行 中期資金 長期資金 土地 廠房 ? 設備
Ι﹑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一) • 資本金與中長期資金缺位與不足,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 資本市場的功能在提供中長期資金,但許多新創事業與 中小企業無法運用資本市場集資 • 有些國家與地區的資本市場產業失衡,也影響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Ι﹑產業需求與金融服務 (二) • 資金的缺位與斷鏈形成產業發展的二大融資問題 →以短支長 →以債替股 • 可行的解決方案 →發展中長期資金與資本金的管道,與商業銀行發揮 互補的功能 →發展健全的直接金融 (資本市場)
Π﹑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一)—開發金融的功能Π﹑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一)—開發金融的功能 • 提供資本金 • 提供中長期貸款 • 協助政府推動重大產業、公共建設 • 推動創業投資 VC & PE 的發展 • 協助建立與發展資本市場 • 協助政府建立中長期資金管道
Π﹑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二)—台灣如何建立開發金融Π﹑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二)—台灣如何建立開發金融 台 灣 的 具 體 政 策 中華開發(1959,1999)/台灣交通銀行交銀條 例(1979)/工業銀行設置與管理辦法(1998) 台灣工銀(1999) 開發基金(1973)/ 國發基金(2006) 財政部門成立推動小組(1982) ●制定創投事業管理規則(1983) ●政府成立創投種子基金新台幣8億元 ●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 174家創投公司(2009年12月) 機 構 • 工業與開發銀行 • 政府發展基本或主權基金 • 創業投資( VC ) / 租稅與投資獎勵
產 業 升 級 Π﹑開發(產業)金融的功能與建立(三)—台灣開發金融與產業發展 2010s 綠色能源 生物科技 精緻農業 觀光 文化創意 醫療照顧 2000s 1990s 光電材料 生物科技 服務業 1980s 半導體工業 光電工業 電信通訊業 運輸業 電腦工業 電子零件 友達光電/瀚宇彩晶/奇景光電/和鑫光電/展茂光電/劍度科技/力特光電… 五鼎生物/喬山/必翔… 台灣固網/新世紀資通/中華開發資產管理… 1970s 1960s 聯華電子 宏碁電腦 仁寶電腦 神達電腦 中環 中華映管 台陽科技 開發科技創投 中華投信 … 石化工業鋼鐵工業 台灣積體電路/世大積體電路/世界先進/力晶半導體/德碁半導體/華邦電子/中德材料/京元電子/威盛/聯華電子… 華碩電腦/明碁電腦/國聯光電/錸德科技/光磊科技… 遠傳電信/和信電信/合勤科技/國碁電子/兆赫電子… 遠東航空/復興航空/新竹貨運… 紡織工業 塑膠工業 中國鋼鐵 東聯化學 聯成石化 台灣聚合 國喬石化 亞洲聚合 … 遠東紡織 中國人造纖維 華隆 華夏海灣塑膠 …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 推動產業發展的主要法令依據 • 1960年 頒訂獎勵投資條例 • 1990年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 2011年 審議新法『產業創新條例』是否圖利大企業與 財團引起爭議。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 配套措施與政策 一、開發基金與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 • 1973年 依據修正獎勵投資條例,成立開發基金提供投資、融資貸款等功能。 • 1983年 依據新設「創業投資事業管理規則」為創投的主 管單位,並成立種子基金新台幣8億元,投資創投事 業享有20%投資抵減,如投資的產業別,新創事業之 比例符合規定。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 2001年 廢止原管理規則,新訂「創業投資事業範圍與輔導辦 法」 VC由特許事業改為一般事業,並取消投資抵減 與其他一般限制。 • 2006年 合併中美基金改名為「國發基金」 • 2010年 擬依審議中新法「產業創新條例」擴大規模。 • 國發基金以往投資以石化、金融為主,近來投資以半導體、面板(平面顯示器) 、生技、數位內容、綠色能源、通訊為主。 • 至2008年止,民間創投公司累計投資金額新台幣2,381億元,投資12,794家企業,平均每一投資約新台幣二千萬元,投資標的以半導體、電子、光電、資訊、通訊為主。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二、推動以產業投資為主的工業銀行 •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 交通銀行 • 台灣工業銀行 三家工業銀行累計產業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 除高科技產業外,參與公共建設,工業區開發的投資是另 一項特色。
Ⅲ、台灣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 三、其他有助於產業發展的政策 • 公司法第267條 現金增資員工依法認購10%~15% • 員工分紅入股的規定(原按面值計算,2010改為市價) • 科技事業上市核准放寬之規定 • 興櫃與OTC交易市場的成立 • 開放保險、證券、商銀投資VC(退休基金仍未納入) • 創業投資業務納入金融控股公司 • 工業研究院成立
Ⅳ、政府部門如何推動產業投資 (一)參與途徑 政府基金 政府基金 創業投資公司 政府基金 工 業 銀 行 政府基金 商 業 銀 行 國營企業 國營企業 創業投資公司 官股銀行 官股銀行 創業投資公司 一般政府基金會邀請產業專家(按產業分組) 、學者、政府官員 成立投資審議委員會來決定投資與否。 直接投資 產 業 投資 投資 委託 投資 低利貸款 委託 投資 投資 投資 投資 & 貸款 投資 投資
Ⅳ、政府部門如何推動產業投資 (二)投資後管理 • 參與董事會 • 列席董事會 • 指派財務長 • 定期拜訪評估 • 適時處分股票
Ⅴ、個案研討 (一)半導體 • 台積電( TSMC ) :全世界半導體代工( foundry )龍頭 第三階段 資 本 市 場 境 內 上 市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1991) 工業銀行 VC 政府基金代表 —工研院 PHILIP TSMC 第四階段 海外上市( NYSE )
Ⅴ、個案研討 (一)半導體 • TI-Acer ( Dram ) 第二階段 民間企業(可贖回特別股) ( 1990 ) TI (技術股) Acer 工業銀行 TI—Acer VC 第一階段(1990) 第四階段 境內上市 與TSMC合併 ( 2000 ) 第三階段
Ⅴ、個案研討 (二)資訊電子 • Acer:全世界個人電腦排名第二 ( 僅次於HP ) • ASUS, BenQ 類似Acer 的發展模式 (4)境內上市(1990 ) (1)核心團隊出資 1970+ Acer (2)民間企業出資(大陸工程) (5)海外ADR & GDR (1990+) 1980+ (3)工業銀行、境內外VC 1980+ (6)分割品牌Acer與代工 (2002) (緯創)
Ⅴ、個案研討 (三)兩兆雙星計畫( 2002年) • 兩兆 • 產值超越台幣兆元 • 半導體 (晶圓代工與Dram為主) :TSMC(台積電) 、UMC(聯電) • 平面顯示器 ( TFT-LCD為主)與光電:AUO(友達) 、Chi-Mei(奇美) • 雙星 • 數位內容與文化創意:? • 生物科技:? 兩兆雙星計畫,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及光電得到民間VC與企業的大力 支持,但雙星的發展並不成功,民間參與投資的意願也不高。
Ⅴ、個案研討 (四)雙星計畫的再提升 • 2007年7月頒布「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主要以租稅減免為重點 • 研發人才培訓支出35%可投資抵減 • 法人股東20%投資抵減,如法人透過VC投資生技,亦可依比例享有投資抵減 • 技術股與認股權證 (warrant)取得當年免課稅,轉讓時才課稅 • 國發基金2010年準備與民間合作新台幣600億元生技基金 • 2010年1月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 • 以「票價補貼」為主 • 企業捐贈1,000萬元抵稅 • 政府編預算發放藝文券給學生 生技條例通過後,國發基金大力推動,但民間VC參與之意願略有提 升,整體而言,助益大小仍難判定,但相對而言,在推動上,似乎比 當年推動半導體要困難許多。
Ⅵ、總結與經驗 (一)產業發展成功關鍵 (除資金與資本市場外) • 政府與民間合力推動產業政策 • 人力素資高及人才回流 (技術股、員工分紅入股、增資保障員工參股) • 產業發展有計畫形成上中下游的群聚效應 • 經營策略的創新 ( Innovation ) • 半導體代工 (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TSMC、UMC • 資訊電子: OEM→ODM→代工︰鴻海、仁寶、廣達、佳士達、緯創、和碩 →品牌:Acer、ASUS、BenQ、HTC • 面板:日本、韓國、台灣的競爭激烈,台灣友達與奇美如何勝出?大陸應如何參與這場世紀大戰?
Ⅵ、總結與經驗 (二)政府與民間的夥伴關係: • 虧本公有化,賺錢民營化? • 民間對風險承受能力較政府弱 • 民間對效率要求比政府高 • 民間股東要”利”,政府要”名” • 如何防範政治力介入 • 政府避免擔任單一最大股東,且不宜超過20%~40% • 政府資金應待民間股東資金到位後才撥款 • 吸引民間資金投資抵減稅賦最有速效,但非萬靈丹,且應有落日條款 • 公民合資,如何避免利益衝突 • 公民合營,政府投資不易退場
附件一2009台資企業香港上市與回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之比較附件一2009台資企業香港上市與回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之比較 • 電子股:溢價提升幅度大 • 不分產業,流通性大幅提高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