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5.1 引言 (introduction)

第五章 离子聚合 (ionic polymerization). 5.1 引言 (introduction). 自由基聚合. 连锁聚合 (Chain polymerization ). 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活性中心 —— 离子 (ion) 或离子对 (ionpair). 根据活性中心的电荷性质.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 反应机理及动力学与自由基聚合相比不成熟. 离子聚合的特点 单体选择性高; 聚合条件苛刻; 聚合速率快,需在低温下进行; 引发体系为非均相; 反应介质对聚合有很大影响。.

ma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5.1 引言 (introduc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5.1 引言(introduction) 自由基聚合 连锁聚合 (Chain polymerization) 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活性中心——离子(ion)或离子对(ionpair) 根据活性中心的电荷性质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 反应机理及动力学与自由基聚合相比不成熟

  2. 离子聚合的特点 • 单体选择性高; • 聚合条件苛刻; • 聚合速率快,需在低温下进行; • 引发体系为非均相; • 反应介质对聚合有很大影响。 一些重要的聚合物,如丁基橡胶、异戊橡胶、聚甲醛、聚氯醚等只能通过离子聚合得到。

  3. 离子聚合的应用: • 理论上,有较强的控制大分子链结构的能力,通过离子聚合可获得“活性聚合物”(living polymer),可以有目的的分子设计,合成具有预想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 • 工业生产中,利用离子聚合生产了许多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如丁基橡胶、异戊橡胶、SBS塑性橡胶等。

  4. 5.2 阳离子聚合(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特点 :阳离子活性中心,通常为碳阳离子(carbocation)或氧翁离子。 :紧靠中心离子的引发剂碎片,称反离子(counterion)或抗衡离子。

  5. 一. 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烯类单体 羰基化合物 含氧杂环的单体 离子聚合 烯类单体:取代基为供电基团(如烷基、苯基、乙烯基等)的单体均可以。 • 供电基团使C=C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活性种的进攻; • 供电基团又使阳离子增长种电子云分散,能量降低而稳定。

  6. 含供电基团的单体能否聚合成高聚物,还要求:含供电基团的单体能否聚合成高聚物,还要求: • 质子(proton)对C=C有较强亲和力; 烯烃双键对质子的亲和力,可以从单体和质子加成的的热焓判断,见表 5-2。 • 增长反应比其他副反应快,即生成的碳阳离子有适当的稳定性。

  7. 如:α—烯烃 • 乙烯(ethylene): • 无侧基,C=C电子云密度低,且不易极化,对质子亲和力小,难以阳离子聚合。 • 丙烯(propylene)、丁烯(butylene): • 烷基供电性弱,生成的二级碳阳离子较活泼,易发生重排(rearrangement)等副反应,生成更稳定的三级碳阳离子。 • 丙烯、丁烯只能得到低分子的油状物。

  8. CH3 CH2=C CH3 CH3 CH3—C+ CH3 • 异丁烯(isobutylene): • 同一碳原子上两个烷基,C=C电子云密度增加很多,易受质子进攻,生成稳定的三级碳阳离子。 异丁烯是唯一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α—烯烃,且它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根据这一特性,常用异丁烯来鉴别引发机理。 • 更高级的α—烯烃: • 由于位阻效应,只能形成二聚体。

  9. 烷基乙烯基醚: • 诱导效应:烷氧基使双键电子云密度除低; • 共轭效应:氧上未共用电子对与碳碳双键形成P~π共轭,使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 • 共轭效应占主导,因此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单体: • π电子活动性强,易诱导极化,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 但它们活性不及异丁烯和烷基乙烯基醚,无工业价值。

  10. 二. 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及引发作用 • 引发方式: • 由引发剂生成阳离子,再与单体加成,生成碳阳离子实现引发; • 通过电荷转移引发。 常用的引发剂: • 质子酸(protonic acid) • Lewis酸 • 电荷转移络合物引发 • 其它

  11. 1. 质子酸 HClO4、H2SO4、H3PO4、HCl • 引发机理:在水溶液中离解成H+,使烯烃质子化引发聚合。 • 质子酸作为引发剂的条件: • 有足够强度产生H+ ; • 酸根离子的亲核性不能过强,以免与活性中心结合成共价键,使链终止。 如氢卤酸:在非极性溶剂中,其酸根离子亲核性很强,只能得到齐聚物。在强极性有机溶剂中,酸根离子被溶剂化,可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12. 2. Lewis酸 -电子受体,亲电试剂 广义上把能和非共用电子对配位的分子和离子称做酸。 AlCl3、BF3、SnCl4、ZnCl2、TiBr4金属卤化物等。 • 共引发剂——质子或碳阳离子的供给体。 • 共引发剂: • 能产生质子的物质,如、ROH、HX、RCOOH等; • 能析出碳阳离子的物质。如RX、RCOX、(RCO)2O等。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包括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如BF3—H2O称为引发体系。

  13. 引发过程: • 引发活性取决于向单体提供质子或R+的能力。 • 主引发剂:与其接受电子的能力和酸性强弱有关。 • 活性次序:BF3>AlCl3>TiCl4>SnCl4 • AlCl3>AlRCl2>AlR2Cl>AlR3 • 共引发剂:活性次序一般也即酸根强弱次序。

  14. 引发剂与共引发剂用量最佳比 ——聚合速率最快、分子量最高。 • 共引发剂过少,活性不足, • 共引发剂过多将终止反应。 如SnCl4-H2O引发苯乙烯聚合,以CCl4为溶剂时,最大速率在[H2O]/[SnCl4]≈0.002,以30%硝基苯~70% CCl4为溶剂时,则[H2O]/[SnCl4]≈1.0,聚合速率最大。 • 产生原因: • 过量水产生活性较低的氧翁离子,使聚合速率降低; • 水是阳离子聚合的链转移剂,过量水导致链终止,降低聚合速率。

  15. 3. 其它能产生阳离子的物质 碘、氧翁离子等 引发活性较低,只能引发活性较高的单体。 高能辐射也能产生阳离子引发聚合, 4. 电荷转移络合引发 单体和适当的受电体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在热和其他能量作用下,该络合物离解而引发聚合。

  16. 三. 阳离子聚合机理 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 • 1 . 链引发:由连续两步反应组成: • 引发体系反应,产生活性中心; • 与单体双键加成形成单体碳阳离子。 C:引发剂 RH:共引发剂 M:单体。 特点: 引发速率快,引发活化能低(Ei=8.4~21KJ/mol)

  17. 2 . 链增长 特点: • 增长反应是插入反应,单体插入碳阳离子与反离子,之间进行增长。 • 增长反应是离子与分子间的反应,速度快,活化能低; • 中心阳离子与反离子形成离子对。其紧密程度与溶剂、反离子性质、温度等有关,并影响聚合速率与分子量; • 增长过程中伴有分子内重排反应。

  18. 3. 链转移和链终止 增长活性中心带有相同电荷,不能双分子终止,往往通过链转移或单基终止。 1)动力学链未终止 增长的碳阳离子活性中心易与亲核物质(如单体、溶剂、杂质及反离子等)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即链转移反应。 链转移的结果,动力学链不终止。 • 向单体转移终止 增长活性中心向单体转移,生成含有不饱和端基的聚合物,同时生成离子对再增长 阳离子聚合的CM(10-2)>>自由基聚合的CM (10-4)

  19. 向反离子转移终止-自发終止 大分子上的H向反离子转移,结果形成未端为不饱和的大分子链,同时又形成原来的引发剂。 增长碳阳离子与反离子构成的离子对重排,使活性链终止。 2)动力学链終止 • 与反离子加成 当反离子亲核性较大时,与碳阳离子结合成共价键,导致链终止; 活性中心与反离子中亲核性较强的共引发组份结合,导致链终止; • 添加链终止剂。 • 常用终止剂:水、醇、酸、酸酐、酯、醚等。

  20. 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 • 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 終止方式是单基終止。无自加速现象。 在阳离子聚合中,真正的动力学链终止较难实现,但与阴离子聚合相比,却不易生成活性聚合物,主要原因是反应体系中水是引发剂,又是終止剂。另外,阳离子聚合易链转移。 但现在也可以作到活性聚合。

  21. 四. 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 • 反应机理复杂,动力学方程建立较难。 • 聚合速率快,反应易受微量杂质的影响——实验数据重现性差。 • 快引发、难终止、易转移的特点——很难建立“稳态”假定。 • 但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仍可采用“稳态”假定 1. 动力学方程 以St-SnCl4为例,假定: 1)链終止为单基終止(自发終止和反离子加成) 2)引发阶段以生成单体活性种为控制速率 3)稳态假定(事实是不可能,为方便)

  22. 引发: K:引发剂-共引发剂络合平衡常数 增长: 终止: :所有增长离子对的总浓度 [C]、[RH]、[M]:分别为引发剂、共引发剂、单体的浓度。

  23. 引发: 增长: 终止: 稳态假定: 阳离子单基终止的 聚合速率方程: Rp 对引发剂和共引发剂浓度 均呈一级反应,说明终止方式是 单基终止。而对单体浓度呈二级 反应,说明引发与[M]有关。 此方程适用于苯乙烯—SnCl4体系,

  24. 2. 聚合度 • 与自由基聚合类似,阳离子 • 聚合物的聚合度: • 向单体和溶剂转移的速率方程: 向 溶 剂 转 移 单 基 终 止 向单体转移 ∵温度对CM,CS影响大 ∴与温度有关

  25. 若终止方式以单基终止为主,聚合度为: 聚合度与引发剂浓度无关,与单体浓度成正比。 • 若向单体链转移终止为主: 聚合度只取决于链转移常数。 若向溶剂或转移剂链转移终止为主

  26. 五. 影响阳离子聚合的因素 1. 反应介质(溶剂)的影响 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的结合形式: 共价键化合物 离子紧对 离子松对 自由离子 • 大部分活性种,是处于平衡的离子对或自由离子。 • 自由离子的增长速率常数比离子对大1~3个数量级,即使它只占活性种的一小部分,对总聚合速率的贡献比离子对大得多。 结合形式与溶剂性质有关,从而影响到聚合速率和分子量。

  27. 溶剂性质的影响: • 离子对和自由离子的相对浓度,从而影响聚合速率。 • 当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能力大时,自由离子和离子对中松对的比例都有增加,结果使聚合速率与聚合度增大。 • 溶剂选择原则: • 1)溶剂不与中心离子反应,即要求溶剂的极性不能太大。 • 2)在低温下有一定的流动性,使体系保持流动状态。 • 3)溶剂对催化剂的影响。 • 在阳离子聚合中选卤代烃为溶剂。

  28. 2. 反离子的影响 • 反离子的亲核性对聚合能否进行有很大影响。它始终在活性中心旁,对聚合速率有影响。 • 若反离子亲核性强,将使链终止; • 反离子的体积越大,形成离子对越松散,聚合速率就越大。

  29. 3. 聚合温度的影响 阳离子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综合活化能为: • Ei、Et>Ep,ER=-5~+10kcal/mol,其绝对值较小. •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比自由基聚合小。 • EXn常为负值,聚合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 阳离子聚合常在较低温下进行,防链转移,有利于提高分子量。

  30. 6. 异丁烯的聚合 • 异丁烯通过阳离子聚合得到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 • 异丁烯以AlCl3作引发剂,在0~40℃下聚合,得到低分子量产物,用于粘结剂、密封材料等。在低温(-100℃)下聚合,得到高分子量产物。 • 丁基橡胶: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产物。以AlCl3作引发剂,氯甲烷为稀释剂,在-100℃下进行连续阳离子聚合。 丁基橡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橡胶产品,具有耐侯、耐臭氧、气密性好等优点,是作为内胎(产量的四分之三)的理想材料。

  31. 5.3.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阴离子活性种,一般由亲核试剂(nucleophile)提供;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活性中心是C -(碳阴离子) 阴离子聚合应用比阳离子多,应用广泛。由于具有活性无終止的特点,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

  32. 一.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 烯类、羰基化合物、含氧杂环的单体 • 烯类单体,必须符合: • 吸电子基: • C=C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于阴离子的进攻; • 碳阴离子增长种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能量降低而稳定,有利于增长反应。 • 具有π-π共轭体系的烯类单体 • 共轭效应使双键上电子云密度下降,使C-离子稳定。 • π-π共轭体系的烯类单体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分, 取代基极性大的单体,阴离子聚合活性大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σ

  33. 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硝基乙烯及丙烯酸酯类。 (π-π共轭) •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它们的P-π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相反,减弱了双键电子云密度下降的程度,不利于阴离子聚合。 • 甲醛既能阳离子聚合,又能阴离子聚合。 •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内酰胺等杂环化合物,可由阴离子催化剂开环聚合。

  34. 二. 阴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和引发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电子给体,即亲核试剂,属于碱类。 直接转移引发 电 子 转 移 引 发 间接转移引发 按引发机理 阴离子加成引发 分子型引发 碱金属 按引发剂种类 有机金属化合物 Lewis 碱(供电子)

  35. 1. 碱金属- • 引发机理:电子转移引发,形成双阴离子活性种。 • 直接转移- 体系为非均相 e 碱金属 活性种 单体 e • 间接转移- 碱金属 中间体 单体 活性种 如萘钠-THF(四氢呋喃)引发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 e Na THF St (St)- Li-液氨也是电子间接转移引发体系。 e (M)- Li 液氨 M

  36. 2. 有机金属化合物 引发机理:阴离子活性种直接引发单体,形成单阴离子活性中心。 (R)- M (M)- K 与液氨反应生成 KNH2,由NH2-阴离子 活性种引发单体 • 金属胺基化合物(研究最早的引发剂): 自由离子活性大

  37. 金属烷基化合物(应用最广的引发剂) • 引发活性与金属电负性有关,若Mt—C的极性愈强,引发活性愈大。 Mt-C键 极性大 Mt的电 负性小 易成 离子键 引发 活性大 活性次序: RK>RNa>Rli>RMg>RAl 丁基锂(butyllithium)是最常见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单分子的烷基锂易发生缔合现象,而失去引发作用。

  38. 什么场合下发生缔合现象? • 1)非极性溶剂中存在缔合, • 2)低温下易发生 • 3)引发剂浓度高时(小于10-4 mol/l,无缔合) • 4)加入lewis碱可以破还缔合。 • 所以,为防止缔合现象,选极性溶剂,温度高,低浓度等措施。 3. Lewis碱-分子型引发 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亲电试剂,如ROH, HOH, R2N等,利用未共用电子对直接与单体反应形成C-,是分子间的反应,引发活性弱,只能引发活泼单体。

  39. 三.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相比,单体对引发剂有较强的选择性,只有当引发剂与单体活性相匹配才能得到所需的聚合物。 表5-6,表中按引发剂活性由强到弱、单体聚合活性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箭头连接的单体和引发剂都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 引发剂a、b、c、d中a类活性最大。 单体A、B、C、D,D类单体活性最高,是极性单体。

  40. 四. 阴离子聚合机理 1.机理:引发、增长、終止。 链引发:I M- 链增长: 链終止: 极快 原因:1)难链转移-脱H- 能量上难以达到(H-Mt) 2)反离子加成—形成C-Mt键不可能 ∴ 阴离子聚合为无終止聚合,只能靠外加終止剂終止反应。 2.特点 快引发、慢增长,无終止

  41. 五. 活 性 聚 合 阴离子无終止聚合,体系纯净,无杂质形成的聚合物,仍具有活性,这样的聚合称为活性聚合。 特例 活性聚合物 化学计量聚合 引发剂很快形成R-活性中心 保持聚合活性的聚合物 得到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 广义词 聚合度可以由[I]、[M]定量计算 [M-]=[I] 1956年Szwart对萘钠在THF中引发苯乙烯聚合时首先发现的。

  42. 1. 无终止阴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 典型活性阴离子聚合特征 (1)引发剂很快完全转变为活性中心。[C]=[M-] ( 2 ) 链增长同时开始,增长几率相等 (3 )无链转移合終止反应 (4 )解聚忽略 1)聚合速率: [M—]:活的阴离子增长活性中心的总浓度。由光谱法在可见光或紫外光范围内测定,或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

  43. 2)聚合度 平均聚合度应等于每活性端基上的单体量,即每单体浓度与活性端基浓度之比.( 聚合度随C而变,符合逐步聚合机理,阴离子聚合兼有 连锁和逐步聚合机理。 [C]:引发剂浓度; n:每一个大分子的引发剂分子数,双阴离子n=2,单阴离子n=1。 当转化率为100%: 典型阴离子活性 聚合及活性计量聚合。

  44. 3.阴离子聚合速率常数的影响 溶剂和反离子性质不同,增长活性种可以处于共价键、离子对(紧对和松对)、自由离子等几种不同状态,并处于平衡。 1)溶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溶剂的极性强,反离子的极性弱,R-↑→RP↑。 溶剂极性大(介电常数)→ R-↑→RP↑。 溶剂化能力大(电子改予指数)→反离子易溶剂化→ R-↑→RP↑。 → → → 2)反离子的影响-离子半径 在溶剂化能力大的溶剂中:半径小→易溶剂化→松对多→RP↑ 在溶剂化能力小的溶剂中:半径大→易溶剂化→松对多→RP↑ 阴离子聚合速率常数受溶剂的极性(以介电常数表示)、溶剂化能力(以电子给予指数表示)及反离子性质(以离子半径表示)等综合影响,情况较复杂。

  45. 3)温度对增长速率的影响 活性聚合的活化E=8~21kj/mol,聚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但并不敏感。 温度对聚合度无影响 综上所述,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很多又复杂,溶剂的极性、溶剂化能力、反离子性质均有影响,且又相互联系,可见阴离子聚合体系的复杂性。

  46. 六. 活性聚合物的应用 • 理论研究 • 可测定kp,探讨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 • 2. 实际应用 • 测定分子量的标样—均一分子量聚合物。 • 制备遥爪聚合物(telechelic polymer) 末端带有特殊官能团的聚合物。 在活性聚合末期,有目的地在活性链上加入某些添加剂如CO2、环氧乙烷、二异氰酸酯等,使末端带羧基、羟基、异氰酸根等基团的遥爪聚合物。利用端基官能团与其它官能团反应,又可合成新的聚合物。

  47. 制备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 • 先制成一种单体的活的聚合物,再加另一单体共聚,制得任意链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 • SBS嵌段共聚物,称热塑性橡胶。 先反应的单体能否引发后一单体进行聚合? 决定于两单体的相对碱性:pkd值 pkd值:表示碱性大小的相对值。 pkd值大 碱性强 pkd值大的单体先聚合,再引发pkd值小的单体 (表5-11)

  48. 七. 阴离子聚合中的立体规整性 阴离子聚合特点: 单体对引发剂的选择性,无終止反应,容易得到结构规整的聚合物。 在非极性溶剂中,易制得立体规整的聚合物。 在工业上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是采用丁基锂—己烷体系来合成的。 聚合过程中,溶剂和反离子性质不仅影响聚合速率,也影响聚合物链的立构规整性。见表5-12、5-13。

  49. 四. 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比较 • 4. 1 引发剂种类 • 自由基聚合: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 • 阳离子聚合:亲电试剂,主要有Lewis酸、质子酸、阳离子生成物; • 阴离子聚合:亲核试剂,主要有碱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碳阴离子生成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