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477 Views
鼻出血. Epistaxis/nosebleed. 遵义医学院附院耳鼻喉科教研室. 教学要求. 掌握鼻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熟悉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一、出血部位. 1. 鼻中隔前下方 : 易出血区、黎氏区 . 2. 鼻腔顶部 : 筛前、筛后及蝶腭动 脉出血 . 3. 鼻腔后段 : 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 . 下鼻道后外侧壁出血 . ( 吴氏鼻 – 鼻咽静脉丛 ). 二、鼻中隔 Little ’ s 区的解剖特点. 2 )粘膜菲薄 , 粘膜下 毛细血管收缩性差 ; 3 )血运丰富 : 利特尔 动脉丛 , 克氏静脉丛.
E N D
鼻出血 Epistaxis/nosebleed 遵义医学院附院耳鼻喉科教研室
教学要求 掌握鼻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熟悉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一、出血部位 1.鼻中隔前下方: 易出血区、黎氏区. 2.鼻腔顶部: 筛前、筛后及蝶腭动 脉出血. 3.鼻腔后段: 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 下鼻道后外侧壁出血.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二、鼻中隔Little’s区的解剖特点 2)粘膜菲薄,粘膜下 毛细血管收缩性差; 3)血运丰富:利特尔 动脉丛,克氏静脉丛. 1)位置靠前,易受外界物理、化学刺激;
三、病因 鼻腔恶性肿瘤 局部病因: 1)外伤 2)炎症 3)肿瘤 4)其他 a.鼻腔异物 鼻咽癌
全身病因: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2)心血管疾病 3)血液病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 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 6)中毒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8)内分泌失调
四、治 疗 原则:局部止血,寻找出血原因,病因治疗。 1、局部处理: 1)简易止血法: 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 指压法 2)使用血管收缩剂: 1%麻黄素 肾上腺素
3)烧灼法: a.电灼:灼力较强 b.化学烧灼 原理: 破坏出血点组织,封闭血管或凝血
4)填塞法:﹙Packing of the Nose﹚ ①前鼻孔填塞法: ﹙anterior Packing﹚ 层状填塞 袋状填塞
填塞材料: 凡纱条 抗生素油膏纱条 碘仿纱条 气囊或水囊 止血材料 填塞注意事项: 填塞时间一般1~2d,一般不>3~5d;在 此期间应全身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手术治疗: 1)鼻中隔剥离 + 压榨术 2)鼻中隔划痕术 3)鼻中隔植皮成形术 4)血管结扎术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全身治疗: 1)镇静剂 2)止血剂:立止血、安络血、止血敏、止 血芳酸 3)维生素:VitC、K4、P 4)输血、输液:纠正贫血及抗休克治疗 5)抗生素
总 结 • 鼻出血好发于鼻中隔的Little,s区,单侧多见 • 病因复杂,分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 • 治疗原则是局部止血后寻找出血原因并对因治疗 • 鼻腔填塞是专科行之有效的常见止血方法 •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根治局部原因造成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