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國際貿易系統期末報告 數位相機市場分析

國際貿易系統期末報告 數位相機市場分析. 指導老師 : 林淑梅老師 組員 : 四國三 B 4960P082 李怡慧 4960P083 林季穎 4960P085 蔡鈴欣 4960P112 王憶梅. 前言. 近年的科技進步,數位相機在取代傳統底片相機後,也逐漸趨近飽和,製造商已開始針對升級或需要多台相機的顧客,主打新產品和功能。整體觀之,數位相機產業已邁進成熟期,究竟這產業的未來走向會如何變化 ?. 產業概況.

ladd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際貿易系統期末報告 數位相機市場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貿易系統期末報告數位相機市場分析 指導老師: 林淑梅老師 組員: 四國三B 4960P082 李怡慧 4960P083 林季穎 4960P085 蔡鈴欣 4960P112 王憶梅

  2. 前言 近年的科技進步,數位相機在取代傳統底片相機後,也逐漸趨近飽和,製造商已開始針對升級或需要多台相機的顧客,主打新產品和功能。整體觀之,數位相機產業已邁進成熟期,究竟這產業的未來走向會如何變化?

  3. 產業概況 近年來數位相機市場競爭白熱化,再加上09年數位相機產業受到金融風暴影響下,使得民眾消費緊縮,預估全年出貨量將較08年的1.28億台衰退6.4%;展望10年,在全球景氣逐步復甦及新興市場需求增加下,產業將可回復成長。 在目前的產業結構方面,主要為日廠的天下,但因(1)日幣升值,導致日廠自製成本高出台商20%~30%;(2)日系數位相機品牌廠商除Canon外皆有虧損壓力;(3)Panasonic併購Sanyo數位相機代工部門將引發其他日系品牌廠商轉單效應,故日系品牌廠商紛紛釋出訂單給予台灣廠商代工,其代工量仍有機會優於09年,預估今年台廠代工量為6240萬台,優於09年的5700萬台,滲透率達到52%,將成為台灣數位相機產業成長的動力來源。

  4. 全球數位相機品牌市占率分析 目前全球數位相機仍是以日系品牌為主,根據IDC的資料顯示,前五大品牌就有三家為日系廠商,前三大包括Canon、Sony與Nikon,在品牌廠商委外代工策略方面,美系廠商因成本考量,早已委託台灣廠商生產,包括HP與Kodak委託華晶科生產,至於日系廠商方面,除Canon外皆已委外代工,包括釋訂單給佳能的Nikon、Casio與Fujifilm,而另外一家代工大廠Sanyo亦因為獲利情況不佳,將數位相機代工部門售予Panasonic,逐步淡出數位相機的代工市場,預估部份代工訂單亦為國內廠商所接收。因此雖然整體數位相機成長幅度不高,但對於國內代工廠商而言,成長幅度將高於產業平均,根據預估,09年國內廠商代工數量仍有9.47%的年成長幅度。

  5. 台灣數位相機品牌市占率 根據DIGITIMES的資料,目前台灣數位相機的市占率仍是以日系品牌為主,但去年的第三名Nikon被Samsung擠下,其主要的原因三星推出全球首款「雙螢幕數位相機」ST550造成熱賣。而台灣國產的相機市占率第一名則是BenQ,但是事實國產的相機市占率遠不及日系、韓系品牌。

  6. SWOT分析 • 優勢( Strengths ) 長期累積的代工經驗,擁有完整的體系。日系Pentax光學鏡頭簽訂長久的合作,奠定國內數位相機擁有日系光學鏡頭的品質保證。國內研發資源的開發─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 • 劣勢( Weaknesses ) 數位相機的產品技術已趨於成熟,研發成長有限不具經濟規模,成本無法再降低,也不利於技術研究發展之投入。產業競爭激烈,價格下降迅速,產品生命週期短。 • 機會( Opportunities ) 日商因日幣升值,導致自製成本提高,加速委外釋出訂單的機會大增。 • 威脅( Threats ) 日、韓商赴大陸設廠,台灣廠商面臨競爭壓力。數位相機市場未如預期復甦,訂單大量縮減,壓縮台灣廠商獲利。

  7. 競爭者分析 跟國產相機競爭最大的主要是日產相機(Canon、SONY、NIKON.Panasonic),因為有許多日本數位相機品牌都是在傳統相機時代就已經是光學大廠,舉凡Nikon, Canon, , Konica ......幾乎你數得出來的品牌都是,而SONY雖然不是光學大廠,但是身為全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的創造者,再加上與Carl Zess德國光學大廠的合作,在光學上絕對不輸給其他傳統光學大廠的技術,而Panasonic也跟德國LEICA技術合作,所以在光學上也是有其獨到之處,而台灣國產的品牌就比較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國內的廠商多是傳統的電子公司,沒有任何光學的背景。還有外型設計與質感,日產相機大多做的較精緻,材質比較好,而國產相機質感就會感覺較粗糙,樣式較老舊。

  8. 國產相機與日系相機的比較分析表

  9. 結論 數位相機市場漸趨成熟,平均售價快速下滑,已讓日系廠商感到吃力,金融風暴後引發的需求驟減,加上日幣強勁升值,對日廠來說更是致命的一擊,紛紛重新尋求新活路。然而「低價、超值」成為數位相機市場新顯學,日廠為了避免市佔率流失,並且縮短資本支出,紛紛採取擴大委外代工比例,降低成本,竭盡所能修正成本結構,尋求利潤最大化。目前全球數位相機主要品牌除Canon外,其餘或多或少有釋出代工訂單,目前台灣數位相機代工產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但未來日、韓放寬條件讓廠商進入中國市場設立廠房,中國的低價位生產將對我國廠商一大打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