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 蛋白质概论.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 目的与要求 】. 了解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分类;. 掌握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掌握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质-大分子性质、紫外吸收、颜色反应、变性作用、沉淀作用等;.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技术;.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1.1 蛋白质通论.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 氨基酸. §1.3 肽.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 §1.1 蛋白质通论. 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kov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 蛋白质概论

  2.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目的与要求】 了解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分类; 掌握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掌握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质-大分子性质、紫外吸收、颜色反应、变性作用、沉淀作用等;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技术;

  3.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1.1 蛋白质通论 •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 §1.3 肽

  4.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 §1.1 蛋白质通论 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除水以外,机体组织中最多的组分,占人体干重的45%,占细菌干重的50~70%。

  5. §1.1 蛋白质通论 二、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生物催化剂:在体内催化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的酶几乎都是蛋白质。 2.调节代谢反应:一些激素是蛋白质或肽,如胰岛素、生长素。 3.运输载体:如红细胞中运输O2、CO2要靠Hb(Hemoglobin血红蛋白)、运输脂类物质的是载脂蛋白、运铁蛋白等转运蛋白或叫载体蛋白。

  6. §1.1 蛋白质通论 4.参与机体的运动:如心跳、胃肠蠕动等,依靠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来实现,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5.参与机体的防御:机体抵抗外来侵害的防御机能,靠抗体,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 6.接受传递信息:如口腔中的味觉蛋白、视网膜中的视觉蛋白。

  7. §1.1 蛋白质通论 7.调节或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遗传信息的表达。 8.其它:如鸡蛋清蛋白、牛奶中的酪蛋白是营养和储存蛋白;胶原蛋白、纤维蛋白等属于结构蛋白。还有甜味蛋白、毒素蛋白等都具有特异的生物学功能。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8. 一.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蛋白质是有机化合物,离不开C、H、O三种元素,还含有N、P、S、金属元素等。 含量%: 50~55 6~7 20~23 15~17 0.3~3 微量或无 元素组成 : C H O N S

  9.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蛋白质中N是特征元素,且含量恒定,为16%左右 ,即16克氮/100克蛋白质,故可以用定氮法测量蛋白质含量,即:每100克蛋白质含氮16克,100/16=6.25克蛋白质含氮1克。所以,每克样品含氮量×6.25×100=100克样品蛋白质含量(克%)。 有些蛋白质含有其他微量元素:P、Fe、Cu、Mn、Zn、Co、Mo、I 等。

  10.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二、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1.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12.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构型: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均含有α-碳原子,在空间各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L-构型与D-构型,它们的关系就像左右手的关系,互为镜像关系,下图以丙氨酸为例:

  13.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看出: •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 2、除R为H(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 具有旋光性。 • 3、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基R基上。

  14.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1、按氨基酸分子中羧基与氨基的数目分: (1)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有: 天冬氨酸、谷氨酸、 (2)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 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15.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中性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2、按侧基R基的结构特点分: (1)脂肪族氨基酸 (2)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3)杂环氨基酸:脯氨酸、组氨酸

  16.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按侧基R基与水的关系分: (1)非极性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2)极性不带电氨基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3)极性带电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17.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4、按氨基酸是否能在人体内合成分: (1)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有十种。 (3)半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氨基酸,有两种:组氨酸、精氨酸。

  18.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二十种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如图所示:

  19.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0.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1.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2.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3.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4.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 注:二十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 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 含羟基的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 • 含硫的氨基酸:半胱氨酸(含巯基)、 甲硫氨酸(含硫甲基) • 含苯环的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 含胍基的氨基酸:精氨酸

  25.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 含咪唑基的氨基酸:组氨酸 • 亚氨基酸:脯氨酸 • 含酰胺的氨基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 含吲哚基的氨基酸:色氨酸 • 含ε-氨基的氨基酸:赖氨酸 蛋白质中不常见的氨基酸 羟-脯氨酸、羟-赖氨酸、r-羧基谷氨酸、 6-氮-甲基赖氨酸

  26.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7.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非蛋白氨基酸 鸟氨酸、胍氨酸、高半胱氨酸、高丝氨酸、β-丙氨酸、 γ-氨基丁酸等

  28.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1)形态:均为白色结晶或粉末,不同氨基酸 的晶型结构不同。 (2)溶解性:一般都溶于水,不溶或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在稀酸和稀碱中溶解性好。

  29.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熔点:氨基酸的熔点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大 于200℃,超过熔点以上氨基酸分解产生胺和二氧化碳。 (4)旋光性:除甘氨酸外的氨基酸均有旋光性。 (5)光吸收:氨基酸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光吸收,在 近紫外区含苯环氨基酸有光的吸收。

  30.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1.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氨基酸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 • 氨基酸既含有氨基,可接受H+,又含有羧基,可电离出H+,所以氨基酸具有酸碱两性性质。通常情况下,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如下图所示:

  32.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 氨基酸的水溶液既可被酸滴定,又可被碱滴定,应该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现以甘氨酸为例来说明氨基酸两性电离的特点。

  33.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4.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从上图可知:氨基酸在酸性环境中,主要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在碱性环境中,主要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在某一pH环境下,以两性离子(兼性离子)的形式存在。该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所以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定义为: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溶液pH。

  35.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化学性质(α-氨基与α-羧基共同参加反应) (1)与茚三酮的反应:除脯氨酸与羟脯氨酸 外,可与其它氨基酸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为黄色化合物。

  36.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7.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2) 与甲醛的反应:用过量的中性甲醛与氨基酸反应,可游离出氢离子,然后用NaOH滴定,从消耗的碱量可以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此法称为间接滴定法。

  38.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3) 与2,4-二硝基氟苯(2,4-DNFB)的反应(Sanger反应): 生成黄色的二硝基苯-氨基酸衍生物。 (4) 与苯异硫氰酸酯(PITC)反应(Edman反应):生成苯乙 内酰硫脲-氨基酸。 (5) 与丹磺酰氯(DNS-Cl)的反应:生成荧光物质DNS-氨基酸。 (3)、(4)、(5)反应用于蛋白质的N-末端的测定。

  39. §1.3肽 一、肽键与肽链 1.肽键(酰胺键):一个氨基酸的α-COOH 和相邻的另一个氨基酸的α-NH2脱水形成共价键。如下图:

  40. §1.3 肽

  41. §1.3 肽 肽键和肽的结构

  42. §1.3 肽 2. 氨基酸借肽键连接起来叫肽,肽是一大类物质。即: (1)两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叫二肽;(2)三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叫三肽; (3)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叫多肽; (4)氨基酸借肽键连成长链称为肽链,肽链两端有 自由-NH2和-COOH,自由-NH2端称为N-末端(氨基 末端),自由-COOH端称为C-末端(羧基末端);

  43. §1.3 肽 (5)构成肽链氨基酸已残缺不全称为氨基酸残基;(6)肽链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一般-NH2端开始, 由N指向C,即多肽链有方向性,N端为头,C端为尾。 二、天然活性肽 自然界中有自由存在的活性肽,主要有:

  44. §1.3 肽 1. 谷胱甘肽(GSH):三肽(Glu-Cys-Gly),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含有自由的巯基,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某些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遭氧化,使其处于活性状态。

  45. §1.3 肽

  46. §1.3 肽 2.牛催产素与加压素: 均为九肽,分子中含有二硫键,有两个氨基酸不同,两者结构类似。前者第九位为Gly或Lys或Phe,后者为Arg。前者可刺激子宫的收缩,促进分娩。后者可促进小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也有抗 尿作用,参与水、盐代谢的调节。

  47. §1.3 肽 S S Cys·Tyr·Ile·Gln·Asn·Cys·Pro·Leu·Gly-NH2 牛催产素 S S Cys·Tyr·Phe·Gln·Asn·Cys·Pro·Ary·Gly-NH2 牛加压素 3.脑啡肽:为五肽,是近年来在高等动物脑中发现的比吗啡更具有镇痛作用的活性肽。 :

  48. §1.3 肽

  49.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1.1 蛋白质通论 • §1.2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 §1.3 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