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649 Views
第二十五章 抗 高 血 压 药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制作:肖 逸. 目的要求: 了解抗高血压药临床意义、分类、应用原则。 掌握利尿药、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阻断药、 β 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交感神经抑制药、扩血管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E N D
目的要求: 了解抗高血压药临床意义、分类、应用原则。 掌握利尿药、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交感神经抑制药、扩血管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第一节 概 述一.血压、高血压、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轻、中、重(或Ⅰ、Ⅱ、Ⅲ期)。二.高血压病发病学:原发与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神经、肾脏和内分泌及遗传等有关;膳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可促发。 降压药可延缓病情,减少或减轻并发症。
三.药物分类:(一)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噻米等。(二)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等,已少用。 3.抗NA能神经药:胍乙啶等。 4.受体阻断药:α、β阻断药等。
(三)血管扩张药: 1.影响血管紧张素药:卡托普利等。 2.直接扩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等。 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 4.钾通道开放药:米若地尔等。 (四)其他(新型)抗高血压药: 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肾素抑制药、5-HT受体阻断药、内皮素受体阻断药等。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氢 氯 噻 嗪(双克)【药理作用】 ①初期:排钠利尿→血容量减少。 ②后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少钠→Na+–Ca2+交换→细胞内Ca2+减少→血管舒张。 ③诱导扩血管物质如PG、缓激肽等的产生。
【临床应用】 特点: 1.不良反应少:基础降压药。 2.疗效稳定:单用、与其它降压药协同。 3.不易产生耐受:可长期应用。【不良反应】 继发性激活RAAS可抵消部分降压作用。 引起低血钾、高血糖、高血脂。
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一)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 clonidine【作用机制】 1.激动孤束核神经元突触后膜的α2受体。 2.激动延髓嘴端腹外侧的I1-咪唑啉受体。 3.激动外周突触前膜α2受体。
【作用与应用】 作用中等偏强;伴心率减慢、输出量减少;肾素分泌减少。 适于中、重度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缓解戒断症状;抑制胃肠蠕动及分泌。【不良反应】 口干、嗜睡、心率减慢、体位低压;钠水潴留;突然停药可引起撤药征候群。
※ α-甲基多巴 α-methyldopa【作用与作用机制】 扩血管而降低外周阻力(肾血管);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转化为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而激动延脑突触后膜α2受体(与可乐定相似)。
【临床应用】 中度高血压、肾性及伴肾功不良高血压。【不良反应】 腹痛、腹泻、便秘、眩晕;药热、溶血、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肝损害及狼疮样综合征,应立即停药。
莫索尼定 moxonidine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激动延髓I1-咪唑啉受体而使外周交感活性降低,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对中枢及外周α2受体作用较弱,不良反应较少。
(二)神经节阻断药: 美加明等。 副作用多,已少用(控制性降压)。(三)抗NA能神经末梢药: 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摄取、代谢等,阻碍递质的传递作用、改变血管张力和心脏兴奋性而使血压下降。
利血平 reserpine 特点:缓慢、温和、持久;机制:耗竭递质(影响合成、再摄取、储存等);适于轻度高血压。胍乙啶 guanethidine作用较强、快、持久;与膨体膜结合而阻止递质释放、伪递质;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 ※ 倍他尼定、胍那决尔等。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1阻断药:不影响α2受体。 哌唑嗪 prazosin【临床应用】 适于中度以上高血压及伴肾功不良者、CHF伴高血压者、伴高血脂的高血压者。 【不良反应】 副作用少;首剂现象;鼻塞、嗜睡等。
※ 特拉唑嗪作用同哌唑嗪,但药效持续时间长;可轻度增加心率;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松弛膀胱出口平滑肌及前列腺平滑肌,改善尿潴留;治疗前列腺肥大症。
2.β阻断药: ①阻断中枢β受体: ②阻断心脏β受体: ③阻断肾脏球旁器β受体: ④阻断外周突触前膜β受体:抑制正反馈作用而使交感递质释放减少。 ※(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促进PG合成有助降压)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心得安)【作用与应用】 降压缓慢、平稳,不易产生体位低压。 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肾素增高者效果好;伴冠心病、脑血管病尤宜;个体差异大。 哮喘、慢支炎、肾功不良等慎用。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对β1有较高选择性,对支气管影响小;卡维洛尔作用强。
3.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labetalol具α、β受体阻断作用。 口服或静注均可降压,作用温和;口服用于各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可静注。
三.血管舒张药:(一)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和作用药:1.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Captopril【作用机制】 ①抑制转化酶,引起动、静脉舒张而降压。 ②减少缓激肽降解而舒血管。③促排钠:减少醛固酮分泌、扩张肾血管。
【作用与应用】 特点: 1.各型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效果佳;对高肾素者降压作用明显;改善心功。 2.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继发性损害;延缓高血压发展,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3.可逆转左室肥厚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 4.一般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低血压、高血钾、干咳、影响胎儿、血管神经性水肿、肾损害、低血锌、白细胞减少、肝毒性、肾动脉狭窄禁用、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低血压、高血钾、干咳、影响胎儿、血管神经性水肿、肾损害、低血锌、白细胞减少、肝毒性、肾动脉狭窄禁用、药物相互作用等。
※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均为前体药,经转化后发挥效应;t1/2约11小时,口服给药一日一次即可。 用于各型高血压;与利尿药、β阻断药、钙拮抗剂可协同。可用于顽固性充血性心衰。
2.血管紧张素Ⅱ(AgⅡ)受体阻断药:AgⅡ受体:AT1、、AT2。AT1对心血管功能稳定性有调节作用(AT2受体可能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 本类药阻断AT1而扩血管,增加肾排钠和水,减少血容量;使肥大的细胞缩小。无缓激肽引发的副作用。
氯沙坦 losartan【作用与应用】与AT1结合,抑制AgⅡ的缩血管及醛固酮分泌效应,血压下降;保护肾和脑血管。 用于各型高血压。【不良反应】 低血压;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等;伴肾疾病或用保钾药者可引起高钾血症。
(二)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hydralazine,肼苯哒嗪)【作用与应用】 舒张小动脉;作用与增强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有关。常与利尿剂及交感神经抑制药合用于各型高血压。 【不良反应】单用较多:心悸、头痛、水肿等;狼疮样综合症。
硝普钠 sodium nitroprusside【作用与应用】 松弛小动脉和静脉: ①降压快:静滴可使血压迅速降低;减轻心脏负荷可用于CHF危急病例。 ②作用强:可控制性降压;高血压危象和脑病。 ③维持时间短:停药后数分钟内血压即回升。
作用机制:释放一氧化氮(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鸟苷酸环化酶,提高cGMP浓度而舒张血管。【不良反应】过度降压(如心悸、头痛等)、大剂量可致血中硫氰化物蓄积(SCN-)引起中毒;可致甲低。
(三)钙拮抗药: 阻断心、脑及血管壁细胞Ca2+内流,减轻细胞内Ca2+负荷;对心、脑缺血有保护作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硝苯地平降压时伴心率加快、搏出量增多、血浆肾素活性增高;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尼群地平对心脏作用较弱,能舒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各型高血压。
(四)钾通道开放药:激活钾通道致细胞膜超级化,血管松弛。米诺地尔 minoxidil强效小动脉舒张剂;维持时间长而无蓄积性;引起反射性交感兴奋而增加心率。 用于严重高血压及其他药无效病例;常与噻嗪类、β受体阻断剂合用。※ 吡那地尔、尼可地尔等。
四.其他(新型)抗高血压药: 1.促进前列环素合成:沙克泰宁多种机制降压。2.抑制肾素:依那克林等尚在研究中。3.阻断5-HT受体:酮色林阻断5-HT2A、α1降压。4.阻断内皮素受体:波生坦拮抗内皮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降压。
★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概念 1.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 2.保护靶器官 3.平稳降压 4.个体化治疗 5.联合用药
E N D ! 下一章 前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