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2014 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讲座

2014 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讲座. 时间: 2014 年 3 月 29 日 主讲人:刘建伟.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环节 它旨在通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从而让学生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的常用方法等。 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kei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4 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讲座 时间:2014年3月29日 主讲人:刘建伟

  2. 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环节 • 它旨在通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从而让学生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的常用方法等。 • 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3. 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并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信息处理、统筹安排、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与人沟通、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术素养和技能。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并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信息处理、统筹安排、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与人沟通、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术素养和技能。

  4. 2、毕业设计的总体思路 • 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个方面。 • 毕业设计的过程,包括设计的准备阶段、正式设计阶段、毕业答辩阶段。

  5. 2.1设计的准备阶段 • 设计准备阶段 • 房屋建筑学、三大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等学科进行系统复习和巩固 •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明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收集有关的资料,拟定设计计划 •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通过多种方式多方面、全方位收集有关资料,尽快熟悉将要设计的工程的特点 • 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6. 2.2正式设计阶段 • 本阶段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完成设计任务书中所提到的所有设计任务。 • 正式阶段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计算与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计算书整理等。

  7. 2.3建筑设计阶段 • 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准确理解甲方意图) • 建筑物的名称、建造目的、建筑物性质及其他相关情况 • 建筑物的规模、具体使用要求、各类房间用途、建筑总面积、总层数、房间的组成和分类 • 建筑投资和造价限额 • 拟建建筑物地段的描述:建筑所占场地的范围、大小、形状;自然地貌;周围原有建筑、道路、环境状况;附基地平面图(含道路及建筑红线图)。 • 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电源接用许可文件。 • 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求。 • 建筑设计的完成期限和图纸要求。

  8. 2.4 • 收集必要的资料 • 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资料(勘察设计单位提供) • 气象资料:温度、湿度、日照、雨雪、主导风向和风速、冻土深度 • 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 • 建筑的具体使用要求(如医院设备摆放、食堂主副食区域、设备安装等) • 建筑材料的供应和结构施工的技术条件

  9. 2.5 •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国家法规和规范 • 通用性规范: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专门性规范:如《住宅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 相关的标准图集《05系列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5YJ》 •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0. 2.6 建筑的平面设计 • 平面形状的确定,与结构专业共同确定柱子的位置 • 平面设计应该主要划分和确定各类功能房间的位置,各个功能房间的建筑面层做法及厚度。 •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走廊、过道、门厅、楼梯的布置。 • 底层、标准层、屋顶层的建筑平面设计(突出屋面的小房间) • 底层平面图中缺少指北针、缺少剖面的剖切符号、主要出入口的设计失误等。没有标高。没有散水,散水宽度。墙体厚度的问题。轴线用点划线。未注明室外地面的标高。楼梯起步的画法及上下楼梯的方向。卫生间标高不同处,未注明标高。

  11. 2.6 建筑的平面设计 • 二层平面图中缺少在建筑物入口处雨棚的设计。雨棚的标高及排水坡度未标注;缺少水、暖、电管井;公共卫生间或卫生间的布置;墙体厚度(100、150、200、250);雨水管应在每个建筑平面图中均表示;未标注标高。 • 标准层平面图中,未标注门、窗户的尺寸。特殊位置门、窗的定位缺少。建筑的标注一般用三道。没有标注标高。楼梯的“上下”要上下一致。 • 屋顶平面图中,有组织排水中没有画分水线;有分水线,但是很乱;没有标注女儿墙的标高。雨水口设置不合理。屋顶层楼梯间的平面图出现继续上行的错误。出屋面的小房间没有顶盖或者有顶盖但是没有标高和排水坡度线。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女儿墙设置及排水问题。

  12. 2.7 采光和通风 • 采光要求 • 厕所、浴室窗地比不小于1/10。 • 楼梯间、走道等处不应小于1/14。 • 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内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有两端采光口,内走道长度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 • 通风要求 • 室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户或开口,否则应设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设置。一般1/20,厨房为1/10。

  13. 2.8 建筑剖面 • 剖面设计中填充样式不对,正确区分结构构件与建筑构件 • 剖面中雨棚的尺寸及标高与平面不符 • 剖面中没有准确表达室内外高差 • 没有准确表达窗户高度,窗台的高度 • 个别位置结构降板应在剖面上有所显示,并与平面图和总说明对应。如卫生间、生活阳台等。 • 女儿墙高度没有表示 • 剖面与立面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建筑竖向的尺寸关系,标高一定要准确、详细。

  14. 2.9 建筑立面设计 • 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 • 立面设计主要为层高、窗户、腰线、竖向造型、女儿墙的标高等(女儿墙高度不应小于1.2m)。 • 建筑层高确定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确定。每层要用轴线画出层高线。 • 立面上与平面上没有对应。例如二层出雨棚位置,标高等问题。立面上没有表达女儿墙的位置。立面上没有表达出屋面的小房间。立面中没有表达雨水管。立面中窗户的位置关系与平面不对应;楼梯间的窗户高度错误。

  15. 2.10 楼梯的设计及建筑节点构造大样 • 楼梯形式的选择。 • 楼梯要注意避免碰头。(2.0和2.2) • 楼梯的踏步尺寸和高度应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 楼梯的梯段宽度应能满足相应的专门设计规范。 • 楼梯间要有直接的天然采光。 • 平台的进深不能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 • 梯井不应大于200mm。 • 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画出节点构造大样,如女儿墙,泛水,上人屋面做法,有防水要求的楼面做法等。

  16. 3、结构设计 • 3.1结构方案选型 • 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框架-支撑体系 • 3.2认真阅读地勘报告 • 明确建筑所处区域的场地类别、设防烈度、 • 确定结构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设防类,丙类) • 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 • 3.3结构设计的依据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甲方签订的设计合同等

  17. 3.4框架结构体系 • 3.4.1结构布置原则 • 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对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 • 控制结构高宽比 • 尽量统一柱网尺寸及层高

  18. 3.5结构设计分析计算 • 3.5.1计算模型 • 截面尺寸估算、计算单元选取、确定计算简图、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 • 3.5.2结构计算 • 侧移验算及控制、水平与竖向荷载内力计算、内力组合 • 3.5.3构件及节点设计 • 截面设计及构造措施 • 3.5.4基础设计

  19. 3.6结构计算的一般假定 • 均按照弹性静力方法计算结构内力,而按照弹塑性极限状态进行截面设计。 • 地震作用通过地震设计反应谱简化为地震作用的等效静力,然后再采用弹性静力方法对结构进行内力分析。 • 正交布置的抗侧力构件,每个方向的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只由该方向的平面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参加工作。 •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无限大,不考虑其平面外变形。 • 水平荷载按照位移协调原则分配

  20. 3.7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 • 竖向荷载 • 结构自重(恒载)及使用荷载(活载) • 活荷载取值及折减按照荷载规范 • 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 水平荷载 • 风荷载 • 地震作用

  21. 3.8内力及位移计算 • 竖向荷载用分层法计算 • 水平荷载用D值法计算(修正的反弯点法) • 3.9内力组合 • 活荷载 不利布置时导致的最不利内力 • 框架梁的弯矩塑性调幅 • 选择控制截面,确定最不利内力 • 3.10构件和节点的设计 • 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 强节点弱构件 • 根据调整后的内力进行梁、柱的正截面、斜截面的配筋计算 • 3.11抗震构造措施 • 梁的配筋率不能大于2.5%,柱的总配筋率不能大于5%

  22. 4 地基基础的设计 • 4.1基础的类型及注意事项 •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等 • 基础设计要同时满足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条件 • 尽量采用天然地基,尽量浅埋,基础底标高要置于冻土线以下 • 基础高度和基础埋深区别 • 基础顶面以上至少有0.15m覆土。 • 4.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23. 4.3基础面积确定 • 4.4基础配筋计算 • 4.5结构设计电算化简介 • 常用的计算软件为PKPM、广厦、Midas、3D3S、YJK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