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20 Views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跃 —— 论 开放中前进的中国证券市场 殷觅智 , CFA 拟任投资总监 中欧基金管理公司 2006 年 10 月 28 日. 目录. 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仍存在的问题 监管者思路管窥 机构投资者 中欧基金.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1978 年至 2005 年 , 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高达 9.77%, 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0.04 万亿 增至 11.69 万亿。. 数据来源 : 天相系统.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背离经济增长的中国证券市场.
E N D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跃 ——论开放中前进的中国证券市场 殷觅智, CFA 拟任投资总监 中欧基金管理公司 2006年10月28日
目录 • 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 仍存在的问题 • 监管者思路管窥 • 机构投资者 • 中欧基金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1978年至2005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7%,进出口贸易总额由0.04万亿 增至11.69万亿。 数据来源:天相系统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背离经济增长的中国证券市场 2000年至2005年,中国A股市场证券市值不断缩水,证券化率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天相系统,中国证监会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中国证券市场的里程碑事件——本土发展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中国证券市场的里程碑事件——海外融资 A、B股市场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但总市值很小,H股恰恰相反。 N股(在NASDAQ上市)以及P股(香港上市的国内民企股)发展较快。 数据来源:CLSA(数据截至2005年末)
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 价值回归,A-H股整体高溢价时代已远去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
二、仍存在的问题 个股的A-H比价仍有较大差距 从个股的角度而言,在A股和H股市场,目前仍然溢价、折价、平价共存。 数据来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二、仍存在的问题 • 折价溢价——半江瑟瑟半江红 • A股溢价之弊 • 投资吸引力降低 • 投机氛围浓厚 • 折价溢价之辩 • 由全部溢价到部分折价部分溢价——公司基本面决定 公司治理欠缺 信息披露不佳 股利纳所得税 资金成本低 机构比例低 小盘股比价 折 价 溢 价
三、监管者思路管窥 • 国九条(2004.2) • 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 • 坚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A、B股合并——空穴来风还是管理层与市场博弈? • 没有时间表 •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是时间问题? • 开放原则:尚福林(2005.10) • 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如QFII,从试点到快速推进 • 兼收并蓄,完善制度:国资体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 • 公平竞争,平等互利:市场准入与行业准入
三、监管者思路管窥 •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 • 进一步推动各类合规资金入市:基金,保险,社保,QFII,券商集合理财,企业年金等。 • 借鉴成熟市场理念,促进市场理性投资:QFII,合资基金,合资券商。 • 发展QDII,推动资金双向流动,加速国内市场与境外成熟市场投资理念的融合。 • 增加A股市场上优质蓝筹股的供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使投资者充分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成果: • 大型央企A+H • 整体上市 • 资产注入
四、机构投资者-QFII与QDII • QFII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2002.12) ——有条件批准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管理暂行办法》 (2006.9) ——放宽资本金\运作年限要求 ——扩大范围至养老基金、慈善基金会、捐赠基金、信托、政府投资机构 • QDII • 保险业:《保险公司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2004.8) •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4) • 证券基金业:全国社保基金(2006.5);华安试点(2006.8)
四、机构投资者-QFII与QDII 显然,与基金公司的规模相比较,QFII与QDII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对中国证券市 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数据来源:天相系统,中欧基金,数据截至2006年10月19日
四、机构投资者-QFII的战略思维 QFII投资中国市场的战略思维 • 中国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QFII进入中国A股市场,实际上是在“锁定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欲与中国本地投资者一起,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 • 在除日本以外的亚太证券市场中,中国市场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在亚太地区排名中,仅次于香港和澳大利亚,位居第三。使得外资金融机构不得不将中国市场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加以考虑。 •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投资中国A股市场,包括国债和可转换债券,不仅能够获得有意义的投资收益,而且可以受惠于潜在的人民币升值。
四、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风格 • 看重长期投资价值 1.QFII入市的资金很大部分是出于长线投资考虑,持股周期普遍较长,其持股的时间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以上。 2. 2005年,基金、社保资金、券商集合理财和券商自营的换手率分别为325%、218%、520%和360%;而同期QFII的股票换手率仅为193% • 偏爱具有行业龙头地位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股票 • 紧跟市场热点 股改,M&A,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等(例东方明珠,上港集箱)
四、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风格 • 配置多元化 • QFII将其资产配置于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中,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有效地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的稳定性。 2. 行业配置上:分散持股和集中持股相结合 • QFII对钢铁、有色金属、水泥、机械和港口等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是基于长期考虑,一般采用集中持股模式。 • 对于看好的非周期性行业以及消费品行业采取分散持股模式。QFII一般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化解风险,例如宏观调控背景下对于交通运输、金融、零售业和食品行业的投资。
四、机构投资者-QFII的选股原则 • QFII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偏好选择基本面良好的股票来投资,他们崇尚业绩,强调所选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因此,那些流动性好、市盈率低、业绩优良及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盘蓝筹股成为QFII的首选 • 较高的派现及转送股能力更能获得QFII的青睐。从派现及转送股角度看, QFII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经营情况较好、派现及转送红股能力都较强。 • QFII对流通盘的大小要求并不是很高,但主要集中在1亿以上的流通盘。 • 注重公司的市场化程度和透明度,要求市场化程度较高,不确定因素尽量少。QFII通过避免投资关联交易过多的上市公司,防止了由于非市场化的关联交易而造成错误评估公司价值。
四、机构投资者-QFII的选股原则 • 依据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预期调整股票品种 • 2003年,看好重工业以及和重工业相关的具有天然垄断性的矿产资源类行业,而在2004年基于宏观紧缩政策的减速经济背景,他们虽看好这些行业的长期发展,但短期内不再继续大量增仓。 • 2004年主要开始关注港口、交通运输、金融、零售业行业 • 目前,基于国内经济快速增长,需求旺盛,消费品空间很大,其次,由于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会持续存在,而技术优势也将逐步提升,所以消费、制造类等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股票受到了QFII的青睐。
四、机构投资者-不同QFII选股特点 • 特点一:大行青睐大蓝筹 比如,高盛、花旗、美林这些国际证券业三巨头则对行业龙头公司进行 了集中配置,如高盛配置了G宝钢、G中信,花旗配置了中集集团、山东 铝业、G振华、G申能等,美林则配置了青岛啤酒、G上港等。 • 特点二:“日系”基金四面出击 “日系”资金是2004年后进入A股市场的新QFII。从带有日本资金性质的 QFII重点持股名单看,目前尚未出现较为统一的线索,有的个股甚至给、 人以“冷门”之感。 • 特点三:小QFII“随大流”
五、中欧基金管理公司简介 资产管理业现状:国际公司与本土公司各具优势 投资组合管理 国际 本土 对本土市场的了解 风险控制管理
五、中欧基金管理公司简介 我们独具的优势: 投资组合管理 国际 本土 风险控制管理 对本土市场的了解
五、中欧基金管理公司简介 股票投资流程:
投资之中 持续监控风险 识别风险来源 设定风险限制 衡量风险敞口 并决定是否调整 投资之前 投资之后 反馈 五、中欧基金管理公司简介 风险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