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18 Views
臺中市 97 年度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初級研習. 洪榮照 97.12.25/26-31. 壹、心理計量之特質. 一、間接取得受評者訊息與能力 二、測驗工具的天花板效應與地板效應 三、受評者的意圖常會混淆評量結果的真實性 四、心理特質的穩定性有時變動性高. 壹、心理計量之特質. 五、容易受到月暈效應的影響 六、評量者的訓練與主觀性影響評量的結果 七、心理評量的目的常影響整個評量計畫的推動 八、過度依賴標準化常模參照測驗的迷失. 貳、心理評量人員之角色與功能. 一、心評人員有必要一定是特殊班老師嗎? 二、心評人員普及與熟練的衝突. 叁、測驗的基本概念.
E N D
臺中市97年度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初級研習 洪榮照 97.12.25/26-31
壹、心理計量之特質 • 一、間接取得受評者訊息與能力 • 二、測驗工具的天花板效應與地板效應 • 三、受評者的意圖常會混淆評量結果的真實性 • 四、心理特質的穩定性有時變動性高
壹、心理計量之特質 • 五、容易受到月暈效應的影響 • 六、評量者的訓練與主觀性影響評量的結果 • 七、心理評量的目的常影響整個評量計畫的推動 • 八、過度依賴標準化常模參照測驗的迷失
貳、心理評量人員之角色與功能 • 一、心評人員有必要一定是特殊班老師嗎? • 二、心評人員普及與熟練的衝突
叁、測驗的基本概念 • 一、測驗工具與多元評量 • 二、疑似特教生施測時,是否嚴格遵循標準化程序 • 三、典型表現與最高表現
肆、良好測驗的具備要素 • 一、效度、信度、常模 • 二、簡便、有效、減少負面干預
伍、智能鑑定工具 • 一、篩選工具(CPM、SPM、SOI、學校能力測驗、圖形式智力測驗)、鑑定工具(比西量表、WISC、新編中華智力量表、綜合心理能力測驗、KABC) • 二、資優、學障與智障與智力的關係
三、智力鑑定之多元評量原則 • 依據教育部民國 96年12 月 日修正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第二條『各類特殊教育學生之鑑定,由各直轄市、縣 (市) 政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 (以下簡稱鑑輔會) 負責相關事宜。 各類特殊教育學生之鑑定,應採多元評量之原則,依學生個別狀況,採取標準化評量、直接觀察、晤談、醫學檢查等方式,或參考身心障礙手冊記載蒐集個案資料,綜合研判之。』
陸、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之施測 • (WISC-III於1992年美國TPC出版,中文版1997年6月—中國行為科學社) • (WISC-IV國內目前多用於資優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