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94 Views
石化生产装置先进控制 技术应用. 2010 年 3 月 , 赵克勤. 先进控制( APC-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是采用多变量预测及优化技术、基于过程动态数学模型、与常规控制相结合的新型工业控制系统 ; 实施先进控制,装置被控变量偏差降低、抗干扰能力增强、操作 更加 平稳,发挥装置最大潜能, 提高 产品收率和质量,能耗及物耗降低 ; Exxon Mobil 、 Shell 、 BP Amoco 等国外著名石油石化公司早在 80 90 年代就在生产装置上普及了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 ;. 概述. 概述.
E N D
石化生产装置先进控制 技术应用 2010年3月,赵克勤
先进控制(APC-Advanced Process Control)是采用多变量预测及优化技术、基于过程动态数学模型、与常规控制相结合的新型工业控制系统; 实施先进控制,装置被控变量偏差降低、抗干扰能力增强、操作更加平稳,发挥装置最大潜能,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能耗及物耗降低; Exxon Mobil、Shell、BP Amoco等国外著名石油石化公司早在8090年代就在生产装置上普及了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 概述
概述 • 中国石化从1996年进行先进控制项目试点和推广工作,第一批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聚丙烯共12套装置。而后在总部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较大规模地推广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在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重整、加氢裂化、气分、芳烃、乙烯、PTA、聚丙烯、聚乙烯等100多套装置上实施了APC; • 建好、用好APC是一项涉及装置工艺、设备、基础仪表、控制技术、岗位与考核、操作人员、维护机制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概括五大关键要素:实施条件、控制技术、实施方法、岗位与考核、长期维护机制。
概述 建好、用好APC的五个要素
目录 • 实施条件 • 先进控制技术 • 实施方法 • 岗位及考核 • 长期维护机制
生产装置工艺技术成熟,设备稳定且故障率较低;生产装置工艺技术成熟,设备稳定且故障率较低; PID常规控制回路设计和PID参数整定合理,特别是与APC紧密关联的PID控制回路,其自控(Auto)投用率较高; 各检测仪表完好率、准确率较高,调节阀调节灵敏并工作在有效工作范围内; DCS系统CPU、内存及外部存储设备有充裕容量,可以安全部署APC控制器及其操作界面,满足其运行速度。当APC部署在DCS上位机上,其接口通讯软件与硬件成熟,并且可以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实施条件
目录 • 实施条件 • 先进控制技术 • 实施方法 • 岗位及考核 • 长期维护机制
OPT/APC/PID控制总体架构 • 装置优化控制(OPT)通常是建立全过程严格模型,优化各操作条件,控制频率通常为小时级; • 先进控制与常规控制串级,实现多个被控变量的稳定与优化控制,控制频率通常为分钟级; • PID常规控制实现单回路的给定点控制,控制频率较快,通常为秒级。
多变量预测模型 • 建立多个被控变量(CV:Controlled Variable)与多个操作变量(MV:Manipulated Variable)的动态矩阵过程模型; • 模型可以是状态方程、传递函数,或者是阶跃响应、脉冲响应等非参数模型; • 模型建立采取系统辨识技术,需要在装置上做扰动试验。试验幅度影响模型精度、生产安全,因此,需要APC实施专家认真设计试验,在装置负责人确认下稳步进行; • 避免扰动试验,建立动态数学模型,或者采取更先进辨识技术,充分利用日常操作提降量机会和信息,识别CVs与MVs之间的关系。
软仪表技术 • 一些被控变量很难测量,如:反应深度、熔融指数、浆液浓度等,或可通过在线分析仪测量,但维护工作艰巨,较难保证长期良好运行,即便运行很好,测量与分析时间也在30-40分钟,很难满足APC的控制要求。因此,这些被控变量通常采用软仪表技术,通过建立关联模型,进行计算而快速得到; • 两大技术路线:第一种是通过反应动力学、热平衡、物料平衡,建立机理模型或简化严格模型,可以是静态模型加动态补偿,或直接建立基于状态方程的动态观测模型;第二种是黑箱建模方法,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构建相关模型。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不断地用真实数据进行校正。
软仪表在线校正技巧 软仪表计算值 W*OP PI调节器 Value_Bias 化验分析值 SP = 0 (1-W)*Bias ’, W<1 校正值(Value_Bias )= (1-W)*上一次的校正值(Value_Bias’ )+ W* 调节器输出(OP); 0<W<1 一般地,W>0.5 校正后软仪表值(Calculated_Value_Biased)= G*软仪表值 + 校正值(Value_Bias );一般地,0.7<G<1.0
软仪表技术 • 第一种方法比较复杂、难度大,但适应范围广;第二种方法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第二种方法用到数学算法如下: • 回归(Regression)分析及部分最小二乘算法(PLS) • 模糊数学(Fuzzy) • 人工神经元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s)
多变量控制技术 • APC控制策略需要针对工艺过程运行现状、特点和问题,设计出真正解决装置实际问题的控制器。需要深入了解工艺、实际装置运行和操作情况,科学设计被控变量(CVs)、操作变量(MVs)和可测干扰变量(DV)。通常原则:一个CV至少要有一个MV与之相关;CV之间可平行,但应尽量少;MV之间一定不能平行和相关; • APC控制器比PID调节器要复杂,有很多参数需要调整,操作员与APC工程师应深刻理解其含义,并根据实际工况及时调整。
多变量控制技术 • 介绍APC控制器几个重要参数: • 控制性能比 = 闭环响应时间/开环响应时间,在01之间,越小则APC控制器响应速度越快,对模型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 被控变量参数有:线性优化系数和二次优化系数个数,越大则迭代计算速度越慢;CV理想值;CV软约束下限值;CV软约束上限值;CV下限权重值;CV上限权重值;CV下限斜坡约束值;CV上限斜坡约束等; • 操作变量参数有:优化参数类似CV,同时,还有MV最大的减少量(Max Move Down);MV最大的增加量(Max Move Up);MV权重(Weight);设置MV操作选择(Man MV Action)等。
非线性控制技术 • 在一些化工装置中,如:PP、PE装置,产品牌号多变,过程增益变化频繁,存在明显非线性特性,为此,AspenTech公司开发了Appolo非线性控制器,Honeywell公司则使用NOVA技术,开发了NLC控制器,它们皆在PP、PE等装置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目录 • 实施条件 • 先进控制技术 • 实施方法 • 岗位及考核 • 长期维护机制
实施方法 • 初审及预测试:通常在实施APC前,APC工程师对装置进行全面考察,对工艺流程及特点、装置运行情况、生产瓶颈、各种约束、基础仪表、DCS及PID自控投用率全面了解和审查,做到心中有数。在工艺负责人确认和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试,发现装置哪些关键CV偏差波动大和大致范围,为后面APC控制策略设计打下基础。 • 开工会:通常由工厂负责生产领导、装置负责人、仪表与自控工程师、APC实施专家等各方人员参加的正式开工会。内容主要是确立APC的实施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自分工和责任。开工会实质上是一个确立目标、组织落实、分工明确的重要会议。
实施方法 • 初步控制策略设计:在上述两个阶段完成基础上,与工厂工艺、自控人员针对本厂装置特点,进行APC控制策略设计,确立CV、MV、DV和软仪表方案,以达到开工会确立的目标。 • 辨识试验及详细设计:确立控制策略后,进行模型辨识试验,首先要结合装置特点和辨识理论精心设计试验,平衡少影响装置与高幅值则可获得高质量模型之间的矛盾。试验必须在生产装置负责人、操作班长确认和严格指导下进行。尽量利用有价值的历史数据,同时,确立不可测CV的软仪表计算和校正方案。对辨识结果要结合工艺情况认真分析,排除不符合工艺逻辑和切实没有关联的子模型。多变量预测模型确定后,对APC控制器进行组态,经过离线仿真,直到控制器参数调节到最佳。
实施方法 • 工厂接受测试(FAT):APC离线设计和仿真完成后,在上线前,必须召开正式工厂接受测试(FAT)会,请装置工艺负责人、工艺及自控工程师、操作人员等全面观摩和审核APC的离线仿真结果,听取设计介绍,提出明确意见。如果差距较大,必须返回到设计阶段,重新设计、辨识和进行APC控制器组态,这种不断反馈式的迭代实施方法,可以保证APC实施质量,避免后面更大的返工。APC实施专家在确信装置负责人没有异议后,方可进入安装与上线调试阶段。 • 现场安装及调试:APC现场安装和调试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主要是APC实施专家必须确认基础条件已得到改善,装置已具备了上线条件。如:基础仪表改造完成,DCS、接口、上位机皆具备上线条件。特别是APC要串级的PID常规回路的自控投用率必须提高。APC调试是多次进行,有时甚至需要重新做辨识试验,更新模型,总之,必须达到开工会既定的目标,取得实效。
实施方法 • 试运行:通常APC在验收前要经过一段的试运行,考察APC投用率和运行效果。通常时间为3个月,以便积累一定的生产数据,计算APC投用后各CV的标准方差(Standard Deviation)和减低的幅度,以及通过优化和卡边操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 验收及移交运维:上述工作完成后,正式召开APC验收会,除肯定成绩外,最重要的工作是落实APC的长期维护,确立APC工程师岗位和职责,确立本地维护和远程服务支持方案,确保APC长周期运行,做到效益持续保持(Sustained Benefit),这一点非常重要。
目录 • 实施条件 • 先进控制技术 • 实施方法 • 岗位及考核 • 长期维护机制
岗位与考核 • 保持APC长期、有效运行,必须从组织、管理体制上给予保障,APC运行必须纳入日常操作日志和达标考核; • 企业要设置APC工程师,负责日常APC维护和有关参数调整,APC投用率及性能与APC工程师岗位的绩效(KPI)考核挂钩; • APC投用率计算为:APC投用率 = T_apc (APC运行时间)/ T_plant(装置运行时间);关键被控(CVs)和操作变量(MVs)的投用率计算为:CV_MV_online(被控变量或操作变量投用率) = T_cv_or_mv / T_apc
同等百分数超限计算APC经济效益 • 计算步骤如下: • (1)被控量变量均值为:CV_mean = (CV)/n • (2)被控量标准方差为:S (Standard Deviation) = (1/n*(n-1)) *(n* CV² - (CV)²) ½ • (3)边际效益移动量为:Margin = CV_new_mean - CV_old_mean,或 Margin = (CV_limit(CV约束) - CV_mean)*(1 - S_new/S_old),其中: • S_old: 先进控制器投用前标准方差 • S_new: 先进控制器投用后标准方差
目录 • 实施条件 • 先进控制技术 • 实施方法 • 岗位及考核 • 长期维护机制
长期维护机制 • 为长期用好APC,中国石化总结了“九五”期间由于没有专业化队伍对已投用APC进行维护,造成一些装置APC投用不高的教训,采取了两项主要措施: • 一是加强现场运行状态的跟踪考核,组织起草了《中国石化先进控制(APC)应用管理办法》,落实各层管理人员的职责; • 二是建设先进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支持体系,在石化盈科上海分公司成立了APC支持中心,对已上线的先进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实现支持中心在线监视APC运行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随时提供维护支持。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加强了APC工作组织和领导,统一制定APC的实施计划和运维工作,使APC上一套、成一套、长期保持一套,使企业长期受益。
结束语 成功实施先进控制和长期保持良好运行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装置稳定运行、基础仪表、人员素质、管理体制、实施人员与现场工程师密切配合等都影响APC的良好应用。因此,先进控制需要操作人员、工艺工程师、自控人员、APC实施专家和管理人员通力合作,以高度责任感和激情努力工作,使生产装置不仅成功实施APC,而且能够长期使用好它,使我们的装置真正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操作水平,使我们企业的综合实力及竞争力得以提高。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