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01 Views
綦久竑 北京环境交易所研究部主任 2012-04-27. 中国碳市场展望与排放交易:中国经验. 1. 3. 2. 北京环交所介绍. 熊猫标准. 碳市场展望. 内容提要. 北京环交所介绍. 一、不断优化治理结构(环交所概况). 北京环境交易所成立于 2008 年 8 月 5 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许经营实体; 成立之初环交所为北京产权交易所全资拥有;目前注册资本为 1 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占 40% 股份;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各占 20% 股份。. 4. 二、环交所的定位:行业与区域角度.
E N D
綦久竑 北京环境交易所研究部主任 2012-04-27 中国碳市场展望与排放交易:中国经验
1 3 2 北京环交所介绍 熊猫标准 碳市场展望 内容提要
一、不断优化治理结构(环交所概况) • 北京环境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8月5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许经营实体; • 成立之初环交所为北京产权交易所全资拥有;目前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占40%股份;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各占20%股份。 4
二、环交所的定位:行业与区域角度 关于行业:环境金融市场 • 环交所所处的行业是环境金融市场,属于广义的绿色金融范畴。这是一个新兴的 • 领域,和传统金融市场大不相同;它是一个人为创设的市场,是以解决由于市场 • 失灵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日趋严重的外部性问题为目的的。 • 环境金融市场包括水权交易市场、节能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它们是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全新业务。 • 除环境金融市场,环交所还致力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地方提供低碳咨询、低碳融资等服务,同时辅助地方完成碳资产的积累与储备。
二、环交所的定位:行业与区域角度 关于区域:首都金融中心 • 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同时在《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发达的金融市场,则是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关键要素。 • 传统金融方面:北京的优势在于,它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产权交易市场和PE中心,同时可望依托中关村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新三板市场,此外还可以争取在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方面有所突破。 • 新兴的绿色金融领域,北京则具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其中,环境金融有助于造就北京新金融的竞争优势,形成区别于上海传统金融中心的独有优势,并与上海进行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其中,碳市场因为业务模式完善,并具有天然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属性,金融化潜力巨大,可以成为北京金融市场建设尤其是增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二、环交所的定位:行业与区域角度 环交所业务布局与展望 • 碳市场本质上讲是为低碳经济融资的一种机制。通过引入各种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出各种金融工具,可以丰富和完善低碳融资手段,形成一个新兴的碳金融市场,为推动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提供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 • 碳金融 • 配额远期合约交易 • 碳指数产品交易 • CERs质押与保险 • VER项目开发投资 • CCER远期合约交易 • EMC保险 • EMC投融资服务 • 排污权质押 • 低碳融资 • 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 低碳指数ETF • 低碳集合债券 • 低碳并购债券 • 低碳技术担保 碳交易 双特试点 抵消机制 VER 环境金融市场 抵消机制 CDM 节能量交易转换 业务布局 EMC融资与节能量交易 氮氧化物交易转换 排污权交易 碳资产开发 技术投融资 低碳发展服务 碳资产开发 低碳转型 碳资产开发 UNDP 环交所业务线划分 业务指向性 金融服务方向 7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三大业务线布局 • 环交所三条业务主线包括:首先,由CDM、VER与“双特试点”所构成的多层次碳交易业务;其次,节能量与排污权交易业务;最后由节能环保技术投融资、低碳转型服务组成的低碳发展业务。各条业务线最终都可以汇流于碳交易之中。 双特试点 碳交易业务 抵消机制 VER 抵消机制 CDM 排污权与节能量业务 业务布局 节能量交易转换 EMC融资与节能量交易 氮氧化物交易转换 排污权交易 碳资产开发 技术投融资 低碳发展业务 碳资产开发 低碳转型 8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国内领先的挂牌与交易量 • 挂牌量:截止到1月,环交所共挂牌CDM项目88个,挂牌量89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共挂牌VER项目51个,挂牌量6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共挂牌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项目6个,节能量超过1100万吨标准煤。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转让、节能环保企业投融资等相关的各类环境权益在内的累计挂牌金额超过145亿元人民币; • 交易量:成立三年来,环交所场内共成交CDM项目11个,交易量180万吨,国内仅有的两个“单边”CDM项目场内交易均发生在北京环交所;自愿减排实现交易量45万吨,交易项目(含企业碳中和)24个,个人购碳案例超过20000笔。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9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碳中和案例 • 中国第一单企业碳中和交易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碳中和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这是中国企业自愿减排领域迈出的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步; • 第一个熊猫标准示范项目——云南竹林碳汇项目所产生的熊猫标准自愿减排信用已于2011年3月29日出售给方兴地产,用于其开发的金茂府碳中和; • 2010年6月12日,国航推出国内第一个绿色航班,对当天北京至广州CA1301航班全程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中和抵消。 10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在市环保局支持下成功推出“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业务 • 为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关于研究建立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长效机制,2015年底前淘汰老旧机动车40万辆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不断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 • 该方案指定环交所为第三方交易办理平台,办理政府补助和企业奖励凭证发放工作。政府购买第三方交易办理平台提供的服务,并为交易办理平台提供一次性开办费用;交易办理平台日常运行费用由第三方向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服务所收取的交易费用支付,交易费用标准为100元/车。 11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 • 合同能源管理是各国行之有效的提高能源效率的市场模式,但如何搭建技术与资金之间的桥梁一直是阻碍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 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10年6月5日推出中国首个“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致力于缓解当前的融资困局。 • 2010年底,北京市财政局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法律文件中明确确立了环境交易所作为政府鼓励的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和融资支持。 • 2011年6月25日环交所在第二届地坛论坛上发布《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操作指南》,提升了合同能源交易的专业水准。同时与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内的权威法律机构合作,在《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的基础上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合同范本,并与保险经纪公司共同研究创新的合同能源管理保险体系。 12
三、稳步拓展业务种类 低碳转型案例 • 在地方低碳转型服务方面,以各地地方政府为服务对象,环交所为低碳试点省市提供低碳规划咨询等一揽子低碳发展服务,为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路径与措施; • 环交所目前已完成的地方低碳转型案例包括浙江庆元、内蒙伊金霍洛旗、广东佛山;正在实施的有江苏金坛、嘉兴等。 13
四、积极创新研究支撑 熊猫标准 • 环交所与BlueNext交易所、中国林权交易所、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开发中心等联合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 标准已经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布了1.0版本,在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发布了农林细则;同时,“熊猫标准”第一个方法学已进入公示环节,正式通过并公布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竹子造林的碳汇方法学 • 在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和法国开发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支持下,标准已经开始用于云南、四川和新疆等地的农林行业扶贫性减排项目开发 • 云南竹林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已经成功用于中化集团方兴地产和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的碳中和 • 在北京市碳交易试点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也正在讨论将标准用于京郊和北京对口支援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林减排项目开发,所产生的减排量作为抵消机制纳入北京市碳交易试点的可能性 14
四、积极创新研究支撑 中国低碳指数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北京环境交易所与优点资本于2011年2月16日发布; • 中国低碳指数要求各成分公司至少有50%或达到3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来自于低碳产业业务; • 中国低碳指数的样本股由总部在中国内地、在低碳经济领域表现突出、分别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上市的 40 家公司股票构成; • 她是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低碳经济深化程度的度量;她有望促进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实体集中。 15
四、积极创新研究支撑 交易系统研发 • 目前,环交所信息系统架构主要包括四个管理模块,分别为“核心交易系统”、“核心支撑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管理支撑系统”;其中,交易系统模块又分为五个子系统:节能环保技术转让与投融资交易系统、排污权交易系统、节能量交易系统、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交易系统以及自愿减排(VER)交易系统。 • 为落实北京市碳交易试点交易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行工作,环交所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交易平台开发计划(区域试点碳配额交易系统),它将与现有的VER交易系统及CDM项目交易系统共同构成环交所的碳交易平台。 16
五、合理布局国内外渠道 国内布局 • 会员发展:在这三年里,北京环交所共发展会员55家,其中买方会员3家,战略会员25家,经纪会员14家,服务会员13家; • 地方交易所:环交所积极参与地方交易所建设,参与发起并成立了6家地方环境交易所,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环交所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国内交易所网络; 国际合作 • 环交所与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旗下的BlueNext交易所、韩国能源管理公团、澳大利亚FEX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与东京证券交易所等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初步建成了覆盖美洲、欧洲、东亚和澳洲的全球化合作推广渠道; • 其中,环交所与BlueNext交易所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际合作平台,并建成了最大规模的项目和买方数据库。 17
六、全力推广低碳理念 推广活动 • 通过举办地坛论坛、中美碳金融会议,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边会,向社会广泛宣传低碳发展理念,促进实体经济低碳化转型; •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时任北京环交所董事长熊焰所著的《低碳之路》、《低碳转型路线图》等专著系统阐述了低碳发展前景和路径,在气候变化、碳金融等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8
六、全力推广低碳理念 推广活动 • 2011年初,环交所联合五大电力发起成立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在市金融局的大力支持下,协会已完成了相关筹备登记事项,并获得了市民政局的正式批准。 19
一、提出背景 • 中国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1999年到2008年,中国发生自然灾害252起,死亡人数1.13万人,受灾人数10.48亿人,经济损失高达750.49亿美元。根据IPCC的报告,一旦全球气候变暖超过临界值,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将最为严重,而中国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但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美元,其中,人均年收入不足786元的“绝对贫穷”人口有1479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
一、提出背景 • 中国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种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对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 较高的一致性。全国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地区,这部分地区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而生态脆弱区因处于不同生态区的边缘交替地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烈,抗干扰能力弱,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更容易造成生态与环境的恶化。 • 贫困地区从自然条件来说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极端气候事件包括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高,影响更大。气候变化对贫困地区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生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 严重影响。同时,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大多数地区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加之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另外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和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应对灾害能力更为薄弱。 • 为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东部补偿西部,城市补偿农村,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的新模式,熊猫标准应运而生。熊猫标准旨在为初生的中国碳市场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碳信用额,并通过鼓励对农村经济的投资来达到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目标,实现减贫、减排的“双减”效果。 22
二、熊猫标准的发起人和共同发起人 发起人 BlueNext交易所 北京环境交易所 共同发起人 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开发中心 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
三、熊猫标准框架结构 熊猫标准管理架构 理事会 咨询委员会 作为咨询评审的碳市场行动者与专家库 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 注册处 批准新方法学,处理项目相关内容的专家库 行政机构 签发、转移、消除信用额
三、熊猫标准框架结构 熊猫标准系统架构 熊猫标准V1.0 (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方法学和工具开发 熊猫标准新方法学 熊猫标准扶贫准则 熊猫标准审定/核查指南 可逆转风险估算工具 缓冲池管理办法… … 基础设施建设 熊猫标准理事会 熊猫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熊猫标准注册处 … 细则开发 熊猫标准AFOLU细则 熊猫标准农村能源利用领域细则 熊猫标准其他细则 熊猫标准建筑、交通等细则 …
四、与其他标准的区别 • 附加效益 • 合格的熊猫标准项目必须对环境、社区经济和社会产生正面影响,比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扶贫和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消除潜在的由项目活动引发的现场内外的负面影响。 • 由中国本土农林项目开始 • 熊猫标准将首先致力于本土农林自愿碳减排项目的开发,在环境与生态补偿领域促进东部补偿西部,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 • 致力于本土碳市场的培育 • 熊猫标准的开发将培育本土碳市场的利益相关方:买家、卖家以及本土的第三方核证机构等,培养各个环节上的专业人员。
五、合格项目 • 项目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 项目开始日期: 2005年1月1日(不同类型项目开始日期不一致) • 所涵盖的行业: • 具体将在熊猫标准行业细则里公布; • 首先由农林业类项目开始; • 计入期: 项目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可被签发为熊猫标准信用额,对于具体类型的项目,会有各自具体的要求(5-30年-AFOLU)。将会在细则和相应方法学中分别规定。对于可能有逆转性风险的项目活动,将引入缓冲保证机制,计入期为20---100年。 • 其他: 地块要求,产权所属要求以及法规要求等。
八、附加效益 • 熊猫标准扶贫准则 • 可持续发展 • 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 生物多样性
一、国际碳市场政策形势 德班会议:“虽然大家都不满意,但大家都能接受” • 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 • 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 • 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 • CDM机制还将延续,但是中国的CER是否还能获得欧盟市场准入?目前只能期待明年的谈判结果; •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一、国际碳市场政策形势 其他国家和地区碳市场进展 • AB32:美国加州碳市场 • CPRS:澳大利亚碳污染减排计划 • New Zealand ETS:新西兰碳交易市场 • Tokyo Climate Change Strategy:“东京都气候变化战略” 日本东京都总量限制交易体系 • 台湾温室气体减量交易体系 37
二、国内碳市场政策形势 近期政策要点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气候变化相关问题首次被纳入国家计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位列环境部分的第一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将推进低碳试点项目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手段支持碳强度减少的承诺; 2011年11月,《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外加湖北(武汉)、广东(广州)、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即将颁布。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京都议定书及CDM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区域总量控制与交易试点政策 金融业务许可政策 政策前提 全国性 碳市场 区域试点正式阶段 区域试点准备阶段 市场类型及特点 零星VER交易 CDM项目 碳金融阶段 碳金融市场起步 碳金融市场发展完善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自愿减排区 • 自愿减排,作为抵消信用 • 经济欠发达地区 预备减排区 • 自愿加入强制减排、可获得配额 • 自愿减排,作为抵消信用 • 和核心区域相邻有替代竞争力的地区 • 设置加入强制减排的时间表 核心减排区 • 率先开展区域碳交易试点 • 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综合生产力优势或者排放行业竞争优势较强地区) 特点: 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减排模式相似。 由中央政府利用行政权限“规划”出减排区域,区别于“省市”自愿。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Offset 流动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VER市场是国内碳市场建设的第一步 • 作为京都议定书非附件一国家,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没有强制性的减排义务; • 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国内对碳市场建立有着强烈的需求; • CDM日渐势弱,且国际气候谈判前景不明朗,京都议定书的接续安排协议仍未达成; • 国内强制性碳市场的建立,无论从技术支持或是规则制定角度来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自愿减排市场是天然的试验田; • 国内VER市场已有交易量,国内碳中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力,并且相关的自愿市场政策法规即将出台。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中国VER市场与国际VER市场的区别 国家主管部门关于VER交易的规范性管理办法出台后,将赋予VER交易某种程度的政府参与色彩和一定的管制预期,这使中国VER市场与国际VER市场会有很大的不同。 国际VER市场完全由企业自愿参与,市场自发交易,完全没有政府色彩。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为“区域性碳交易试点”的建立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和参与者;培养企业与民众的碳意识,企业碳能力建设。 项目标准已开发,但由于市场的自愿属性,需求严重不足;交易量零星。 VER市场 规范VER交易行为,强化管制预期 内部需求 外部需求 政策 标准 项目标准的开发、应用与推广 包装成CCER连接欧盟航空或AB32 碳资产管理以及VER拆分销售促进公众购买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区域性碳交易试点的九个步骤 1. 准备工作 2. 摸底监测 (区域性清单) 3. 设定总量目标和政策法规(CAP) 5.信息披露和企业前期培训 4.配额分配及管理 6. 监测报告核查体系(MRV) 7. 碳交易体系 8.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9. 总结推广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在没有形成全国性市场前如何避免泄漏; 如何统一MRV相关规则; 试点省市之间如何进行正向互动和交流,相关系统最终如何链接; 在取得试点阶段性成果后,如何统一成适合全国推行的碳交易系统; 如何提升碳金融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助力; …… 46
三、国内碳市场发展路线图 碳金融市场展望 • 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市场手段,有效地发掘减排的边际成本,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实现低成本减排。以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并实现社会总体减排成本的帕累托最优; • 作为政府授信并在特定市场具有流转功能的商品,碳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上的,新型的货币。由之产生的碳市场可以发挥一定的融资功能,并可能通过碳市场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清晰的标的物进一步撬动资金投向低碳减排项目; • 可作为是国家/地方政府实现低碳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工具和抓手,其可为政府提供税费体系以外的转移支付手段,促进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引导GDP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转移等政策意图的实现。 结论:随着即将到来的强制性全国碳市场,以及我国日益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国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明显且潜力巨大;
四、熊猫标准成为Offset的优点 前提: 成为CCER并纳入交易体系中成为受许可的Offset
五、可期的碳金融业务 可期碳金融业务 • 自愿减排交易的资金存管和交易结算服务; • 区域性碳交易试点(强制市场)的交易资金存管和交易结算服务; • 区域碳性交易试点碳排放权拍卖的收益资金的资金存管、委托贷款和基金托管; • 排放权抵押贷款; • 减排量资产抵押; • 碳资产交付量履约保函; • 节能减排融资(CDM项目融资、EMC项目/设备融资)。 • 其它: • 基金。同银行和投资机构共同成立相关低碳投资基金,对碳市场中标的物(配额和/或offset),或者能够产生标的物(产生offset)的低碳减排项目进行投资; • 债券和信托。作为多元化的融资产品,成为低碳产业链或者减排项目本身的融资工具; • 碳资产管理和相关理财产品; • 资质培训和交易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