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76 Views
2010 年欧洲心血管学术精粹.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 杨水祥. 介入治疗. 心梗预防. 2010 年 ESC 学术精粹.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衰. 基础研究. LESSON I: Long-term comparison of Everolimus-eluting and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依维莫司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用于 冠脉血管重建的长期对比研究. 介入治疗版块.
E N D
2010年欧洲心血管学术精粹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 杨水祥
介入治疗 心梗预防 2010年ESC学术精粹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衰 基础研究
LESSON I:Long-term comparison of Everolimus-eluting and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依维莫司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用于 冠脉血管重建的长期对比研究 介入治疗版块 Windecker, Stephan(Switzerland)
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 目的 已证实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的临床预后优于紫杉醇洗脱支架 了解依维莫司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在长期随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两种洗脱支架治疗主要终点发生率相似研究结果:两种洗脱支架治疗主要终点发生率相似 P=0.056 主要终点: 死亡、心梗和靶血管 重建的复合终点 平均随访1.5年 主要终点发生率(%) n=1601 n=1532
研究结果: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更有效减少心梗和血管重建研究结果: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更有效减少心梗和血管重建 事件发生率(%) P=0.017 P=0.039 P=0.59
结 论 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相比,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可改善长期预后,这与其减少支架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梗发生有关
心律失常版块 PACE: Pacing to Avoid Cardiac Enlargement (PACE) study 防止心脏扩张的起搏方法(PACE)研究 Yu, Cheuk-Man(Hong Kong SA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背景 目的 PACE研究证实,随访12个月时,对心动过缓和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双腔起搏(BiV)预防左室重构优于右室心尖起搏(RVA)。 了解RVA是否会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确认早期收缩不同步是否为中期左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恶化的重要决定因素。
研究结果:早期收缩不同步患者随访12个月时左室收缩末容积增加,EF降低研究结果:早期收缩不同步患者随访12个月时左室收缩末容积增加,EF降低
结 论 接受RVA起搏的患者中,早期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出现中期LV重构和EF恶化;BiV起搏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副反应。
RESPONSE:Effect of a nurse coordinated prevention program on cardiovascular risk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ain results of the RESPONSE trial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血管风险的护理协作预防项目: RESPONSE试验的主要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 Peters, Ron J G(Netherlands)
研究背景和目的 了解护理协作预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二级预防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护理协作预防显著降低10年心血管风险评分研究结果:护理协作预防显著降低10年心血管风险评分 • 护理协作预防方案: • 入组后的6个月内,依据目前指南执行,主要包括: • 健康生活方式: • 戒烟 • 适度运动 • 控制血糖、血脂 • 筛查糖尿病 • 坚持服药 8 P=0.029 5.4 6 4.5 10年心血管风险评分(%) 4 2 0 对照组 护理协作预防组 n=377 n=377 入组12个月时评分
研究结果:护理协作预防显著增加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患者比例研究结果:护理协作预防显著增加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患者比例 35% 40 P=0.006 30 25% 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患者比例(%) 20 10 0 对照组 护理协作预防组 n=377 n=377 入组12个月时
结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后,为期6个月的护理协作干预可显著增加危险因素的控制率,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心衰版块 CARE HF LTFU: Cardiac Resynchronisation in Heart Failure: Long-Term Follow-up 心力衰竭中的心脏再同步:长期随访 Cleland, John(United Kingdom)
背景 目的 2005年,CARE-HF首次公布,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大幅减少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的死亡, 但缺乏CRT长期随访的数据。 CARE-HF-LTFU沿用CARE-HF研究患者, 旨在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的长期转归。
入选患者 2003年 CARE-HF研究 309名(38%)进入长期随访 161名失去联系或拒绝继续试验 343名已死亡 2005年 CARE-HF-LTFU研究 药物治疗组:少量 CRT组:初始CRT组患者;>90%初始药物治疗组患者
23% 结果:初始CRT治疗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初始CRT治疗vs.初始药物治疗 患者死亡风险 HR=0.768 , 95% CI 0.633 — 0.931; P = 0.007 • 高于或低于平均年龄66岁的患者均观察到CRT获益 • 对中重度心衰且有心脏不同步的66岁以下的患者,CRT可增加中位生存率5年至8年以上。
结 论 延迟实施CRT植入降低总生存率。
心衰版块 SHIFT:Heart rate in heart failure:risk marker or risk factor? A sub-analysis of the SHIFT trial 心衰患者的心率:危险标志还是危险因素?SHIFT试验的亚组分析 Böhm, Michael(Germany)
背景 目的 已知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风险的标志,我们假设心率也是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在SHIFT试验中,在基础治疗之外,使用伊伐布雷定*单纯降低心率,以了解心率与心衰患者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 *伊伐布雷定是新型窦房结抑制剂,可降低心率10-15bpm,作用独立于β-受体阻滞剂之外
结果:伊伐布雷定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伊伐布雷定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 心率 28.7% 0 30 bpm % P<0.0001 4.5 25 HR=0.82,95%CI 0.75-0.90 24.5% -10 20 15.4 15 伊伐布雷定组 10 安慰剂组 -20 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 • 6505例窦性心律、心率≥70bpm的心衰患者 • 伊伐布雷定剂量滴定至7.5mg,Tid,随访22.6个月 • 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而入院
结 论 使用伊伐布雷定降低心率可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 预后,确认了心率在心衰致病中的重要作用
心梗预防版块 RIKS HIA: Survival benefits by 12 years registry supported improvement of acute cardiac care in the Sweden - the RIKS-HIA 12 years study 瑞典12年注册支持的急性心脏治疗改进带来的获益:RIKS-HIA 12年研究 Jernberg, Tomas(Sweden)
背景 目的 在15年来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欧洲和瑞典国家指南均支持针对NSTEMI和STEMI的新治疗的实施。 通过对瑞典全部收入心脏重症病房的患者,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治疗方式的改进对长期生存率和实际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NSTEMI治疗措施12年变化 治疗措施使用率(%)
结果:STEMI治疗措施12年变化 治疗措施使用率(%)
结果:生存率12年变化 STEMI NSTEMI (%) (%) 1996年 2007年
结 论 在瑞典,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治疗策略的实施使30天死亡率减半,并将预期寿命延长1.7-2.6年
ALPHA OMEGA: Effect of low doses of n-3 fatty acid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post-MI patients 低剂量n-3脂肪酸对心梗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心梗预防版块 Kromhout, Daan(Netherlands)
背景 目的 • meta分析显示,对心脏病人每天补充1g以上n-3脂肪酸EPA*和DHA鱼油可降低心脏死亡率20%。 • 动物实验证实这些脂肪酸可改变心脏膜结构,预防心律失常。 • 植物来源的n-3脂肪酸ALA,目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证据较少。 了解在人造黄油中添加n-3脂肪酸EPA+DHA和/或ALA对荷兰心梗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EPA:二十五碳五烯酸,DHA:十二碳六烯酸,ALA:α-亚麻酸
研究设计 4837例 心梗后患者 随机分组 全安慰剂 400mgEPA-DHA+ALA安慰剂 EPA-DHA安慰剂+2gALA 400mgEPA-DHA+2gALA 随访40周
结果:ALA降低女性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降低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结果:ALA降低女性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降低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 ALA 61% 27% 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 女性患者主要终点 HR0.73,95%CI 0.51-1.03 HR0.39,95%CI 0.17-0.88
结果:EPA+DHA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和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结果:EPA+DHA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和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 EPA+DHA 49% 49% 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 糖尿病患者CHD死亡 HR0.51,95%CI 0.27-0.97 HR0.51,95%CI 0.24-1.11
结 论 低剂量n-3脂肪酸未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但ALA可对妇女带来获益。n-3脂肪酸对高危糖尿病患者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事件,但仍需进一步证据。
REACH RegistryComparative Determinants of 4-Year Cardiovascular Event Rates in Stable Outpatients at Risk of or with Atherothrombosis: Final Follow-Up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ACH Registry 动脉粥样硬化或有风险的固定门诊患者4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决定因素对比:国际REACH研究的最终随访结果 冠心病版块 Bhatt, Deepak(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背景 目的 既往缺血事件、多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涉及1个区域以上的血管)、糖尿病均为缺血事件的高危因素 了解以上危险因素对构成事件风险的相对贡献比例
结果:多血管病变可使风险加倍 34,436例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完成4年随访
结 论 缺血性事件病史是未来缺血性事件的强预测因子,糖尿病和多血管病变可进一步显著增加风险。此项大型现代国际研究中的绝对事件发生率将有助于临床医生甄别高危患者。
基础研究版块 Hyperosmolarity caused by high levels of glucose and mannitol induces angiogenesis by activating the Tonicity-responsive cis-acting elements, aquaporin 1- and Na+/H+ exchanger 1 and COX-2 and MMP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高水平葡萄糖和甘露醇通过活化人内皮细胞的紧张性反应顺式作用元件、水孔蛋白-1、Na+/H+ 交换器、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血管生成而造成的高死亡率 Madonna, Rosalinda(U.S.A.)
背景 目的 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可导致热休克蛋白和COX-2、VCAM-1及ICAM-1等炎症因子表达。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对斑块稳定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验证高渗应激是否可通过活化COX-2和MMP、引起内皮细胞芽生和移行而促进血管生成
在1天和3天时,高葡萄糖和高甘露醇孵育组(45μg/mL)COX-2表达均高于低浓度组(25μg/mL)在1天和3天时,高葡萄糖和高甘露醇孵育组(45μg/mL)COX-2表达均高于低浓度组(25μg/mL) 结果:高糖高渗使COX-2表达上调
通过小iRNA对水孔蛋白-1(AQP1)、钠氢交换器-1(NHE-1)和高渗诱导的转录因子TonEBP基因沉默高渗信号通路的上游和下游基因打靶,可恢复高糖、高渗诱导的COX-2和MMP表达和血管生成活性。TonEBP: 高渗应激信号途径的一个核转录因子
结 论 通过活化结合于TonEBP、AQP1和NHE-1(Na+/H+交换器-1)的紧张性反应顺式作用元件,高糖或高甘露醇引起的高渗可诱导人内皮细胞COX-2、MMP表达和血管生成
Telemonitoring And Self-Management In Th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ASMINH2) trial TASMINH2研究:远程监控和自我管理在高血压控制的作用研究
背景 目的 自动血压计的不断改进使高血压患者广泛进行自我监测,但在初级医疗机构中,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降压药物自我滴定的作用仍未知 评估对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双重干预自我管理对降低血压水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