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49 Views
by 吳信鳳 政治大學英文系 May 16, 2004.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語言學習理論與語言教學. 全民學英語. 九年一貫新課程:小學英語 全美語、雙語幼稚園 全民英撿 官方語言. 英語焦慮症. 英語竭斯底裡症. How do people learn to talk? 人為什麼會說話?. Nativists 先天學派 : 人類語言為與生俱來. Environmentalists 後天學派 : 人類語言為環境使然. Interactionists 互動學派 :
E N D
by吳信鳳政治大學英文系 May 16, 2004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andLanguage Teaching語言學習理論與語言教學
全民學英語 • 九年一貫新課程:小學英語 • 全美語、雙語幼稚園 • 全民英撿 • 官方語言 英語焦慮症 英語竭斯底裡症
Nativists 先天學派: 人類語言為與生俱來 • Environmentalists 後天學派: • 人類語言為環境使然 Interactionists 互動學派: 人類語言為內在機制與 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
Nativists先天學派 Noam Chomsky •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 Universal Grammar & Parameter • Trigger
Environmentalists後天學派 B. F. Skinner • Observable and Measurable •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Operant Conditioning • Imitation
Interactionists互動學派 Jean Piaget • Interactions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Lev S. Vygotsky • Interactions with the Social World • Speech as a Result and Tool of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ists互動學派 Bates, MacWhinney, Snow, Gleason, Slobin • “Motherese” • Child Directed Speech (CDS) • Language Acquisiton Support System (LASS)
How much a child has to learn? How much is built in?
A Marriage between LAD and LASS 語言發展是先天機制與後天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第一及第二語言(外語)發展 • 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習得 • First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語言學習與語言習得 • Language Learning versus • Language Acquisition
How do people learn a second or a foreign language?人類如何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 • When 何時? • Who 誰學? • Where 在哪裡學? • How 如何學? • What 學到什麼? • How如何使用?用在何種場合?
第二語言習得 「同步習得」(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先後習得」(sequential acquisition) • 習得年齡 • 習得方法 • 性向因素 • 社會因素 • 心理因素
英語學習年齡的迷思 • 1、年齡小的孩子學外語不但學的快,而且學的好。 • 2、年齡大的孩子和成人不容易將外語學好。 • 3、年齡小的孩子學外語不會影響母語的能力。 • 4、小孩與成人學習外語的成效不同,是因為成人的大腦已失去可塑性(plasticity) Snow 2000 Taipei Lecture Wu & Chang, 2001
父母對英語學習年齡的迷思 • 張鑑如、張湘君、及顏宏如(2001)﹕ • 「愈早開始學外語成效愈好。」 • 「贊成幼稚園全面實施英語教學,因為自己的英語不好,當時是上了國中才學的嘛,不敢講也講得不流利,所以希望小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語言的東西。」 Wu & Chang, 2001
英語學習年齡與課程 • 外語學習應該於 何時 納入正式學校課程? • Porter (1998, p. 1): • 「 最好是三至五歲之間,或是愈早愈好。」 • New Jersey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9, p. 7): • 「年齡愈大,愈不容易分辨其他語言中細微語音的差別;語言學習也愈制式化,. . . 造成學習第二語言的的干擾和困難。」
語言學習關鍵期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年齡說:愈早愈好嗎? • (Isyounger better?) • 生理性因素:大腦側化或分化(lateralization)Penfield & Roberts (1959), Lenneberg(1967) • 非生理性因素: 認知、社會、心理、情感層面、學習動機等 • Snow & Hoefnagel-Hohle(1977, 1978), • Susan Ervin-Tripp(1974), Genesee (1987) Wu, 2000
語言學習關鍵期(1)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Penfield & Roberts (1959) • Lenneberg(1967): • 語言學習為人類於特定時間內之生理發展過程。此一特定的時間表結束於青春期(a specific timetable ending at puberty)。 • 青春期大腦側化或分化(lateralization)後,失去可塑性(plasticity),學習第二種語言既費力且不易成功。
語言學習關鍵期(2)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Pinker (1994): • 語言為人類特定之生理發展機制,語言的「生長」一如其他身體器官或系統的生長。 • 一般正常孩童一定會學會說話,不論其外在生長環境如何不同。 • 一旦過了語言「生長期」,再多的訓練刺激也無法彌補。
語言學習關鍵期(3)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Snow (1977, 1978): • 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三組測試者,以青少年的外語學習成效最佳。愈小不見得愈好。 • Genesee (1987): • 從幼稚園就開始學法語的七年級學生,並不比從六年級才開始學七年級學生表現佳。
語言學習關鍵期(4)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Snow (2000): • 語言學習關鍵期只是民間的信念 • (folk belief),未需經過嚴謹的科學檢驗。事實上,許多實證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些迷思。
語言學習關鍵期 (5)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 • 年齡說:愈早一定愈好嗎? • 生理性因素: • 大腦側化或分化(lateralization) • Penfield & Roberts (1959), Lenneberg(1967), Pinker (1994) • 非生理性因素: • 認知、社會、心理、情感層面、學習動機等 • Snow & Hoefnagel-Hohle(1977, 1978), • Susan Ervin-Tripp(1974), Genesee (1987) 不一定! Wu, 2000
語言學習關鍵期(6) • 到底有沒有語言學習關鍵期? • 「口音關鍵時期」(The Critical Period of Accent) • Larsen-Freeman & Long (1991, p. 158) • 大腦與幼兒語言發展的關係 • Bates (1991), 洪蘭(2000 ) Wu, 2000
口音關鍵期與英語教育 • 非母語音素差異分辨 • 左、右腦顳葉聽覺皮質區 • 口音純正與幼兒教育目標─ • 排擠效應 • 口音純正與整體國家教育資源分配 Wu, 2000
Optimal Age? Or Optimal Conditions? 「最佳年齡」並非關鍵, 重要的是 「最佳時機」? 「最佳配套條件」 Snow 2000 Taipei Lecture Wu & Chang, 2001
「最佳配套條件」(1)Optimal Conditions • 正確的語言學習及使用觀念 • 適齡適性的教學方法 • 豐富的語言輸入及互動機會 • 正面的回饋及鼓勵 • 視學習者的個別性向、學習需求、學習目標, • 以及學習者的家庭、學校、社會、文化所能支援的配套學習條件而加以定義 Snow 2000 Taipei Lecture Wu & Chang, 2001
「最佳配套條件」(2)Optimal Conditions • Singleton (1989): • 如果相關配套條件沒有齊備,提早學習語言可能產生負面的學習經驗。 • 良好的教材教法 • 適當培訓的優秀師資 • 父母及大眾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Wu & Chang, 2001
Aim/Goal 目標 • Accent 口音 • Component 範疇 • Social/Cultural Value 社會文化價值 • Allocation of Peron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個人及整體教育資源分配運用
The Nature and Goals of Language Learning語言學習之本質及目標
影響外語學習之因素 • 聽到多少 (quantity of input) • 聽到什麼 (quality of input) • 傾聽的重要 • 語言學習對象 • 母語讀寫能力 (literacy)與外語學習 • (Snow 2000 Taipei Lecture) Wu & Chang, 2001
教室與舞台 觀 眾 演員 學習需求 個別差異 教學方式 教室安排 班級經營 導演 舞臺設計師 劇場經理
參 考 論 文 吳信鳳(Wu, 2000)。『語言學習理論與小學英語 教學』。國立台北大學學報,第二期, 頁107 -161。台北:國立台北大學。 吳信鳳與張鑑如(Wu & Chang, 2001)。『英語 學習年齡的迷思:從語言學習關鍵期談台灣 學前幼兒的英語教育』。國際兒童教育協會 中華民國分會2001年年會「幼兒發展第二語言的理論與實施研討會」論文集(頁22-41)。 台北:國際兒童教育協會中華民國分會。
參 考 論 文 吳信鳳(Wu, 2000)。「綠影搖曳中一群四歲兒童 的家─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附設學前班 之研究、課程、及語文教學」(上)及 (下)。教育研究雜誌,第73期,5月號, (頁19-31);第74期,6月號,(頁25-42)。 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The End cwu@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