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Welcome to study Philosophy

Welcome to study Philosophy.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 Liuxingkai.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特点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基本内容: 1.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2.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 认识的真理性和真理标准. 一、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jade-nunez
Download Presentation

Welcome to study Philosoph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Welcome to studyPhilosophy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 Liuxingkai

  2.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特点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基本内容: 1.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认识的真理性和真理标准

  3. 一、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认识论思想: • 柏拉图的回忆说 • 洛克的白板说 •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 1、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 2、认识的基础:实践

  4. 柏拉图的回忆说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 • 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美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5.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要求一切科学知识都要做到像数学那样确切可靠。他从新兴的科学中借来机械方法,对人类的知识进行分析,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所以,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于人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这些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6. 洛克的白板说 • 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人的心灵天生就好比一块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 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内部感官”,是心灵反思内部活动而获得的观念。

  7. 1、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结构 • 认识主体 • 认识客体 • 认识工具 (2)认识的本质 • 反映论和先验论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能动的反映与直观被动的反映

  8.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主体

  9. 认识主体的特点 社 会 性 鲁滨逊 狼孩卡玛拉

  10. 有伤风化! 认识主体的特点 一个残废! 真美! 历 史 性

  11. 认识主体的特点 实 践 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 认识客体 精神客体 社会客体 自然客体

  13. 认识客体的特点 古人问天 飞船上天 人类登天 客 观 性

  14. 认识客体的特点 对象性

  15. 认识客体的特点 历史性 客观世界 客体 扩展性

  16. 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认识主体 认识工具 认识客体

  17. 2、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8.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 1、两个阶段 • 2、辩证过程 • 从实践到认识 •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9. 三、真理及其特点 1、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 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 认识主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 特点: • 实践性 • 社会性 • 历史性

  2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王安石:咏菊 昨夜西风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 苏东坡: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2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天花和牛痘 • 天花——人类的恶梦 • 鼻苗种痘 • 牛痘接种

  2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1)感性认识反映现象 (2)理性认识反映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1)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2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1.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1.各种颜色的鱼 2.各种嘴形的鸟 2.羽毛 1 1 2 2 感性认识反映现象 理性认识反映本质

  2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F=GM1M2/R2 于源来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27.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 舍罕国王:当然可以……! ? 舍罕王赏麦

  28. 概念 那树是绿的 语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判断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 这花是红的 感 觉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

  29.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含义 真理 正确反映 客体 主体 歪曲反映 谬误

  30.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没有阶级性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及其标准是客观的 实践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真理 日心说 地心说

  31. 认识. 改造. 利用 足满.务服.用有 真理的价值性:真理价值性的含义:真理具有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客 体 主 体

  32. 理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 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确定性、 无条件性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相对性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