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Flow of Fund: Introduction

Flow of Fund: Introduction. Q: 实际经济运行与货币资金运行的相互关系实证把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史: 1944 年 Connell 大学教授 Kopulan 受 NBER 的之邀,对美国经济中的货币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开始了资金流量核算的先驱工作。 1947 年 NBER 的 Micheal947 年发表了 《 支付流量、概念和数据的初步调查 》 一文,首次提出了资金流量的概念和从总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

Download Presentation

Flow of Fund: Introduc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Flow of Fund: Introduction

  2. Q: 实际经济运行与货币资金运行的相互关系实证把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 简史: • 1944年Connell大学教授Kopulan受NBER的之邀,对美国经济中的货币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开始了资金流量核算的先驱工作。 • 1947年NBER的Micheal947年发表了《支付流量、概念和数据的初步调查》一文,首次提出了资金流量的概念和从总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 • 1952年Kopulan出版了《美国货币流量的研究》专著,并受Federal Reserve Board委托,编制了美国的货币流量统计(Money Flows in the U.S.)。

  3. 当初的目的是二战以后金融制度日趋复杂,因而需要掌握一个国家作为支付手段的通货(现金与存款)的流量情况,重点在于记录与工资、消费等实际经济运动相关的资金流动,至于与金融交易相关的,除现金、存款以外,只限于由贷款所引起的信用供给。此后,FRB继续货币流量的研究,1955年更名为《资金流量统计》(Flow of Fund Account)。更加侧重包括多种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保险等)的金融交易。1959年以后开始按季公开发表。

  4. 50年代中后期,日本、英国、加拿大、南斯拉夫等国都先后开展了资金流量核算。由于资金流量核算作为一种对资金运动的有效描述手段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1968年,联合国统计署在对1953年版的国民核算体系(SNA)进行修订时,把资金流量核算纳入了新修订的SNA中,用资本筹集帐户来综合反映资金流量。1993年,在对1968年版SNA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流量核算,现在它已经成为SNA中心框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中后期,日本、英国、加拿大、南斯拉夫等国都先后开展了资金流量核算。由于资金流量核算作为一种对资金运动的有效描述手段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1968年,联合国统计署在对1953年版的国民核算体系(SNA)进行修订时,把资金流量核算纳入了新修订的SNA中,用资本筹集帐户来综合反映资金流量。1993年,在对1968年版SNA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流量核算,现在它已经成为SNA中心框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 Functions of FOF

  6. 资金流量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资金流量仅指由于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以及相应的金融负债的发生,即货币资金运动。 • 广义的资金流量则是根据生产循环过程,将金融交易同与之相关的储蓄投资活动以及收入分配活动结合起来,全面反映收入分配和储蓄投资过程的价值运动以及融资过程的资金运动。有人把储蓄投资过程和收入分配过程的价值运动称为实物资金运动,因此,广义资金流量包括实物资金运动和货币资金运动。

  7. 实物资金流量反映伴随着收入分配及消费、储蓄和投资过程而发生的资金活动,货币资金流量反映为调剂资金余缺使用各类金融工具进行金融交易而产生的资金运动,这两个部分通过净金融投资即资金余缺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资金流量核算通过资金流量表对资金流动的过程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关系进行系统地反映。简要表式如下:实物资金流量反映伴随着收入分配及消费、储蓄和投资过程而发生的资金活动,货币资金流量反映为调剂资金余缺使用各类金融工具进行金融交易而产生的资金运动,这两个部分通过净金融投资即资金余缺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资金流量核算通过资金流量表对资金流动的过程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关系进行系统地反映。简要表式如下:

  8.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 产收入减支出差额 • =初次分配总收入 • 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减支出差额=可支配总收入 • 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 =总储蓄 • (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减支出差额)-(投资+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净金融投资

  9. 一、广义金融市场的概念 • 广义金融市场:一定时期内一国发生的全部金融交易,既包括国内各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也包括国内和国外之间发生的交易。 • 广义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的主要工具:通货、存款、贷款、债券、股票、保险准备金、金融机构往来(包括存款货币机构、保险公司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往来)、国际资本往来、国际储备、其他。

  10. 二、研究融资格局的目的 • 资金融通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 • 融资结构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 融资格局影响各部门的资产负债结构

  11. 三、1991年以来我国广义金融市场上融资格局的特点三、1991年以来我国广义金融市场上融资格局的特点 • 非金融机构部门资金余缺的情况 • 广义金融市场上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发展的趋势 • 广义金融市场上融资主体结构 • 非金融机构部门在广义金融市场上的资金筹集

  12. 注释:资金余缺(1) • 各机构部门 的GDP • 各机构部门 的GNP =各机构部门 的GDP +各机构部门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各机构部门 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要素收入:劳动者报酬、利息、股息等) • 各机构部门的国民可支配收入 = 各机构部门GNP +各机构部门间经常转移净额 +各机构部门与国外间经常转移净额

  13. 注释:资金余缺(1) • 各机构部门的储蓄 = 各机构部门的国民可支配收入 - 各机构部门的消费 • 各机构部门的资金余缺 =各机构部门的储蓄- 各机构部门的实物投资

  14. 四、非金融机构部门的资金余缺(1) • 2000年以前,住户部门资金赢余水平较高,广义金融市场资金供应充足;2000年以后,住户部门资金赢余水平会下降,广义金融市场资金供应会有所紧张 • 企业部门资金需求严重不足 • 政府部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资金短缺程度有所扩大 • 1994年以来我国资金连续外流

  15. 四、非金融机构部门的资金余缺(2)

  16. 五、广义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发展趋势(1) • 1997年以来,出现融资收缩 • 出现融资收缩的原因 • 、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减少 •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能力有限 • 、吸引外资遇到困难 • 融资规模收缩不利于经济发展 • 金融扩张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

  17. 五、广义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发展趋势(2)

  18. 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1)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1) • 1998年以后,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 1998年以后,直接融资比重快速上升,间接融资比重有所下降,引进外资比重居高不下,融资方式多元化已成趋势

  19. 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2)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2)

  20. 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2)六、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结构的变化(2)

  21. 七、几点结论 • 广义金融市场相对融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 广义金融市场资金供应出现相对下降的端倪 • 广义金融市场资金需求不足 • 广义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多元化 • 广义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多元化

  22. 八、“十五”期间广义金融市场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1)八、“十五”期间广义金融市场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1) • “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展望: GDP增长保持在7-8%;通货膨胀率控制在0-3%;国民经济面临重大结构调整的重任,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3. 八、“十五”期间广义金融市场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2)八、“十五”期间广义金融市场融资格局的发展趋势(2) • 短期内广义金融市场的相对融资规模不会有很快的提高 • 广义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 国内金融市场上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重由目前的73:27,变为60:40。间接融资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 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必须保证有所增长,新增贷款向住户部门倾斜

  24. 九、广义金融市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1) • 抓住机会,建立适合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合理的广义金融市场结构,积极发展资本市场 •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同时要有效控制银行贷款增幅的下降,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 • 在未来几年内,财政通过国债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不能减弱

  25. 九、广义金融市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2) • 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后果是住户部门持有的存款货币类资产比重下降,证券类资产比重上升。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多元化,使市场行为较过去变得更为复杂。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间资金的相互渗透,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即面临机遇,也面临竞争和风险

  26. References: • 日本银行,《入门 资金循环》,2001。 • 《中国资金流量核算与分析》,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2001,June, “ The U.S. Flow of Funds Accounts and Their Use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