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CEPA 先行先试 : 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CEPA 先行先试 : 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冯邦彦教授 2008 年 10 月 29 日. CEPA 先行先试 : 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一、粤港合作: “ 前店后厂 ” 模式的终结? 二、深化粤港合作: CEPA 实施面对的难题 三、深化粤港经济全面融合路径: CEPA 先行先试. 一、粤港合作: “ 前店后厂 ” 模式的终结?. 据统计,至 2007 年,港商对广东的直接投资总额超过 1200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有力推动了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hi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CEPA 先行先试 : 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EPA先行先试: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冯邦彦教授 2008年10月29日

  2. CEPA先行先试: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 一、粤港合作:“前店后厂”模式的终结? • 二、深化粤港合作:CEPA实施面对的难题 • 三、深化粤港经济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3. 一、粤港合作:“前店后厂”模式的终结? • 据统计,至2007年,港商对广东的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2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有力推动了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 香港工业总会2005/2006年度对广东各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港资企业在珠三角9大城市成立了大约54900家制造企业,工厂的数目则大约达到57500家,雇用劳工大约960万人。 • 经过20多年发展,珠三角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群聚,产业链具有相当竞争力,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和塑料等6大传统行业年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4. 珠三角在广东和全国的相对重要性

  5. 一、粤港合作:“前店后厂”模式的终结? • 三高一低的增长方式 高投入:以东莞20多年的投资与GDP增长之比为8.95:1 高消耗:1990-2002年,广东省减少耕地35.8万公顷,年均减 少2.98万公顷,其中,1990-1996年年均减少3.74万公顷; 高污染:占全省国土面积63%的17个市划为酸雨控制区,成为中国酸雨污染较重的省份之一。 低效益:珠三角制造业,基本属产品价值增值周期中增值幅度最小的“中间加工”环节,估计不到全部增值的5%。 • “十一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重点: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际化与体制创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建设绿色广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6. 一、粤港合作:“前店后厂”模式的终结? 近年广东经济发展面对的国内外环境 • (1)人民币持续升值: • (2)宏观政策调整: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 • (3)国际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上涨 • (4)美国次贷危机、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7. 一、粤港合作:“前店后厂”模式的终结? • 根据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预估,2008年下半年珠三角将有一成半港资工厂搬离中国,两成(约12600家)选择结束营业。 • 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1-7月,广东玩具出口2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有出口记录的广东玩具企业仅1404家,其中374家为新增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有3618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占去年同期出口企业总数的77.8%。 • 最近,香港3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被清盘,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旗下、拥有6500名工人的东莞两家工厂宣布倒闭,家电生产商百灵达宣布关闭内地附属公司和工厂……

  8. 二、深化粤港合作:CEPA实施面对的难题 •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香港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 • 2002年1月25日,内地与香港举行首次高官会谈,将协议定名为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 2003年6月29日签署CEPA协议(包括6个附件); • 2004年8月24日签署CEPA《补充协议一》; • 2005年10月18日签署CEPA《补充协议二》; • 2006年6月29日签署CEPA《补充协议三》; • 2007年6月29日签署CEPA《补充协议四》 ; • 2008年7月29日签署CEPA《补充协议五》 。

  9. CEPA框架下粤港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 合作观念取得突破—“大珠三角”正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 香港制造业产品得以零关税进入内地; • 合作重点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推进,香港服务业可在CEPA平台下进入广东; • 合作环境优化:贸易投资趋向便利化; • 合作腹地扩大:从珠三角为主向广东东西两翼推进,向“泛珠三角”地区推进; • 合作机制建立:形成官方、半官方、民间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10. CEPA实施以来香港服务业对广东投资特点: • 从行业结构看,进入广东的香港服务业以运输及物流业、分销业、广告业、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 • 从地域分布看,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两大中心城市,并开始扩散到香港制造业企业集聚的东莞等地; • 从发展态势看,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已从两年前的“忙于进入”发展为“忙于拓展业务”; • 从发展模式看,香港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广东的方式灵活多变,包括CEPA和非CEPA两种形式。

  11. CEPA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货物贸易零关税政策的效应不明显; • 部分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仍然偏高,限制了港澳企业的进入; • 服务行业的开放,部分仍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及实施细则,不便于实际操作; • 审批程序仍然存在繁琐、复杂的问题,行政效率不高; • 通关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投资营商环境有待不断优化。

  12. 二、深化粤港合作:CEPA实施面对的难题 • 难题之一:随着WTO过渡期结束,CEPA的优先性逐渐减弱。有的香港业界人士表示,利用WTO针对外资服务业的进入条款,还可免去申请《证明书》的繁琐手续。 • 难题之二:CEPA开放的全面性与香港中小服务企业进入难度的矛盾。一般较大型的香港企业基本都能在WTO的框架下进入内地,不必要通过CEPA渠道;而中小型的香港服务企业往往却因为“门槛”仍然偏高而难以进入。 • 难题之三:市场壁垒与两地服务业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 • CEPA虽然打破了香港服务业进入的外部壁垒,但并没有消除国内市场中各种各样的壁垒。此外,内地服务业开放与市场制度环境的不匹配,对香港服务业的进入,产生了制约和障碍。

  13. 二、深化粤港合作:CEPA实施面对的难题 • 香港制造业内迁与香港服务业内迁性质完全不同。前者属于一种“飞地生产”性质,后者则以融入内地市场为前提。服务业内迁涉及市场准入的全过程,需要面对一系列复杂问题,不可避免要面对复杂繁琐的限制及审批手续问题。 • 由于服务业开放与市场制度环境的不匹配,香港按照国际化标准管理的服务业进入内地后,必然碰到制度的磨擦、制约和障碍。因此,CEPA对香港服务业的开放,对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4. 三、深化粤港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 CEPA作为一项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国两制”的一项制度性创新。它在WTO的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以及“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前提下,逐步深化两地的经济融合,从而达到维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以及共同提高香港与内地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 CEPA签署的目的之一就是“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咨询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因此,加大CEPA对香港的开放力度,保持CEPA较WTO更为开放的特性,应成为国家实施“一国两制”方针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

  15. 三、深化粤港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 设立“广东CEPA先行先试试验区”: • 可针对香港服务业的优势,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将目前尚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的服务行业开放制度在区域内试行,以推动粤港经济的全面融合,提高大珠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 在CEPA先行先试的框架下,广东可藉此加大改革力度,打破市场壁垒,推进市场经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发育程度,简化行政程序,尽快与国际接轨,为全国范围内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提供经验。

  16. 三、深化粤港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 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 •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以互利共赢、平等协商为原则,创新合作思路和方式,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全面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 • 加大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力度,深化粤港澳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发挥港澳在我省产业优化升级中的桥梁作用,将港澳与广东的优势相结合,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提高我省的国际竞争力。 • 推进粤港澳金融合作与创新,建立更紧密的区域金融协调与合作机制。加强三地空间和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协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口岸查验模式改革,促进粤港澳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全面交流合作,实现三地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动。 ——广东省《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

  17. 三、深化粤港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 “CEPA5”以先行先试的形式在广东省推行一系列开放和便利化措施,深化粤港经贸合作。 • 在广东率先推出或试行共25项开放和便利化措施,涵盖领域包括会计、建筑及相关工程、医疗及牙医、人员提供与安排、环境、社会服务、旅游、教育、海运、公路运输和个体工商户。其中17项纳入为CEPA下的开放措施,其他8项先行先试的措施则主要涵盖教育和旅游。 • 在旅游方面,针对持有外国护照的人士进入中国内地的“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适用范围将扩大到广东全省。

  18. 三、深化粤港全面融合路径:CEPA先行先试 • 发展方向: 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将发展成为经济全面融合的世界级经济区域,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双向自由畅通流动的共同市场。 ▉ 港深穗金融走廊 ▉ 港深穗物流枢纽 ▉ 港深国际大都会区、港深河套开发区 ▉ 港深创新圈——港珠高新技术产业湾区 ▉ 广东借鉴香港先进经济管理制度,加快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加强与香港的接轨。

  19. CEPA先行先试:推动粤港经济全面融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冯邦彦教授 2008年10月29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