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真理大學 馬偕與牛津學堂 Dr. George Mackay and Oxford College 92 年度自我評鑑報告

真理大學 馬偕與牛津學堂 Dr. George Mackay and Oxford College 92 年度自我評鑑報告. 人文學院院長 陳志榮. 壹、基本資料. 計畫名稱: 馬偕與牛津學堂 主持人: 陳志榮 審議編號 ( 檔號 ) : NSC 92-2422-H-156-032 計畫期間 ( 全程 ) : 92 年 3 月至 93 年 2 月 年度經費: 1,168.4 千元 執行單位: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所). 貳、計畫目的、計畫架構與主要內容. (一)計畫目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真理大學 馬偕與牛津學堂 Dr. George Mackay and Oxford College 92 年度自我評鑑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真理大學馬偕與牛津學堂Dr. George Mackay and Oxford College92年度自我評鑑報告 人文學院院長 陳志榮

  2. 壹、基本資料 • 計畫名稱: 馬偕與牛津學堂 • 主持人: 陳志榮 • 審議編號(檔號):NSC 92-2422-H-156-032 • 計畫期間(全程):92年 3 月至 93 年 2 月 • 年度經費:1,168.4 千元 • 執行單位: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所)

  3. 貳、計畫目的、計畫架構與主要內容 • (一)計畫目的 本計畫主要是將真理大學校史館所珍藏的馬偕在台宣教期間相關文物,和所收集或當時的拍攝紀錄等相關相片,集結以馬偕宣教期間與官方往來的歷史文件、土地買賣契約等,及馬偕的生平、教會工作、醫療技術的西進、教育改革內容等的珍貴史料參考文書,並架構一永久性的專屬網站,作為馬偕研究之學術資料的匯集處,以探索此一基督宗教歷史傳承和社會脈絡的互動關係。

  4. (二)計畫架構 在整合計劃【馬偕與牛津學堂】之中,於九十二年度將分為四個主題館(四子計劃),分別為 【主題館一-馬偕博物室】、 【主題館二-馬偕手記室】、 【主題館三-馬偕人物室】、 【主題館四-馬偕行腳導覽室】。

  5. 整體架構圖如下--

  6. (三)主要內容 • 本計畫主要是將真理大學校史館所珍藏的馬偕在台宣教期間相關文物,和所收集或當時的拍攝紀錄等相關相片,集結以馬偕宣教期間與官方往來的歷史文件、土地買賣契約等,及馬偕的生平、教會工作、醫療技術的西進、教育改革內容等的珍貴史料參考文書,做基礎的數位化保存;並架構一永久性的專屬網站,作為馬偕研究之學術資料的匯集處,以探索此一基督宗教歷史傳承和社會脈絡的互動關係。

  7. 而本計畫執行至今,計畫內人員經由積極參與計畫辦公室多項學術研討會,及與分項計畫中的「檔案組」、「人類學組」多次會議,將經驗分享而為使計畫整體做一大調整,已規劃並架構完成網站,其整體計畫進行方向如下簡介有四:

  8. 1.【馬偕博物室】 • 九十一年度進行的基礎數位化成果,全部收納於此部分,以博物館形式,將整體的實體博物館館藏轉為數位化博物館。內容以主題又分為「相片」「文書」「文物」三大類,九十二年新增「參考文獻類」之資料庫類型。

  9. 2.【馬偕手記室】 • 此處收藏重要史料有「馬偕日記有三十份」(約一萬多筆資料,本計畫內容提供了英文電子版和日記重要紀事中文翻譯)、並預計於九十二年度內新增了「馬偕與國外、友人往來之書信」、「馬偕求學階段的筆記」、「馬偕自己在台灣生活時所作的地質、礦石、植物研究筆記」「馬偕紀錄的平埔及福佬用語」「對平埔的相關觀察紀錄」等;將之一一翻譯及解構,增加史料的活用性與加值。

  10. 3.【馬偕人物室】 • 關於此人物室,主要是將十九世紀末的台灣,因馬偕的從宗教而起,在其影響下所及的重要人物,如馬偕本人、其家族成員(包括加拿大馬偕之後代)、當時往來與馬偕相交的官員們、牛津學堂學生與初代信徒等,所有資訊都將收錄於此;首先將這些重要人物建立以馬偕相關的「人名權威檔」,並追尋其後代發展,或可覓出形成馬偕的事蹟足跡的網絡。

  11. 4.【馬偕行腳導覽室】 • 在部分最主要目的在於利用時間及空間資訊處理技術(STIT),透過WebGIS的機制,以空間的概念串連馬偕所到之處的時間維事件,同時解析出時空資訊,並與現今存留的各類訊息、教會做比對與實地田野訪察,及現今教會的發展作一追蹤,以時空架構網羅馬偕的事蹟、影響所及與後代的發展。這種透過以時間及空間為基底的資訊解析與處理,將可深入發掘出內涵的重要特性以及建立關連性,同時進而逐步累積與產生新的知識。祈對於研究馬偕宣教歷程的學者們,能更有助於深入的研究發展與取向,並且九十二年已經完成初步架構。

  12. 參、計畫執行情形(一)計畫經費單位:千元

  13. (二)人力運用

  14. (三)數位化產出情形

  15. 肆、評估主要成就及成果之價值與貢獻度(impacts) • 建構了一個以「馬偕」為主體的數位博物館,以真理大學校史館館藏為例,依據人類學組分類,將資料庫提供七個主題,「文書、相片、文物、錄影帶、錄音帶、地圖、參考書目,」並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了豐富的馬偕史實與所影響風俗文化之整體介紹。 • 馬偕的貢獻台灣與其價值的評斷,提供學術界與相關興趣之民眾作為參考與資源提供。 • 珍貴資料一一數位化,以公諸於世;並架構一永久性的專屬網站,作為馬偕研究之學術資料匯總結集之處。

  16. 伍、網站表列

  17. 陸、與相關計畫之配合 • Metadata小組全力支援下,已規劃出完善的後設資料庫;目前已完成部分的GIS系統,預計於計劃第三年(九十三年度)於重要史料解析完畢,將再借助與結合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的WebGIS技術,將史料、文物、相片做立體的效果呈現,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將整個計劃的典藏品達到完整呈現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更可使馬偕文化得以永續的傳承於世人。

  18. 柒、後續工作構想之重點 • 除了將計畫典藏品數量持續增加之外,主要重點預計九十三年度,在中研院計算中心協助下,結合GIS技術,加以應用,使整個實體的史料,成為線上虛擬的實地探訪的導覽館。九十三年度,期望能在計劃執行期間,對於現今存留之教會作一實地田調,如當時馬偕宣教在宜蘭冬山河附近建立的「利澤簡教會」探視(目前僅存留下來的教會),對於馬偕當時的噶瑪蘭信徒的後代,及現今教會的發展作一追蹤,將古今作一對照,或可於計劃成果中展示其馬偕的影響所及後代的發展。

  19. 捌、檢討與展望 • 本年度由於校史館擴建、人員替換,曾在工作進度上稍有拖延,不過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使每一季的進度都在預定計畫之內,更建立人員替換交接經驗;在技術上,原本需求助於中研院,後來透過整合校內資源,而克服了網頁權限機制。 • 本計畫目前已執行二年,期未來更能利用團隊合作,解決將來所遇到的問題。新的一年度,更將配合聯合書目與人類學組的計畫,作XML轉出,成為共同資料平台,將數位典藏資料給予大眾和相關研究人員分享,達到使馬偕文化得以永續的傳承於世人之目的。

  20. 馬偕與牛津學堂 Dr. George Mackay and Oxford College http://www.au.edu.tw/mackay/

  21. 報告完畢,謝謝各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