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马铃薯晚疫病 ( Potato Late Blight)

马铃薯晚疫病 ( Potato Late Blight).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 20%-40% 。 曾引起爱尔兰饥饿,导致约 100 万人死亡。. 1. 症状. 主要侵害 叶、茎和薯块 。最早发生在下部叶片。叶片染病 , 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 , 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 , 呈褐色 , 产生一圈白霉(孢囊梗和孢子囊) , 叶背最为明显。 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 , 质脆易裂 , 不见白霉 , 扩展慢。

hain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铃薯晚疫病 ( Potato Late Bligh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 曾引起爱尔兰饥饿,导致约100万人死亡。

  2. 1.症状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最早发生在下部叶片。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产生一圈白霉(孢囊梗和孢子囊),叶背最为明显。 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扩展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显褐色。

  3. 马铃薯晚疫病病薯

  4. 马铃薯晚疫病病叶

  5. 2.病原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菌丝无色无隔膜,孢囊梗无色,具3-4分枝,无限长,在产生每个孢子囊的部位,孢囊梗膨大成节状,节基部钝圆而顶端尖细。孢子囊单胞无色,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的生理分化,可分为许多生理小种。病菌寄主范围窄,自然情况下只侵染马铃薯和番茄。

  6. 3.病害循环 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前一季遗留土中的病残组织和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茎上条斑,病苗和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的在土壤内移动,还可以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

  7. 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内含物分裂形成6-12个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长出被膜,成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内含物分裂形成6-12个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长出被膜,成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从伤口、芽眼及皮孔等处侵入块茎、形成新病薯,尤以地面下5cm以内为多。

  8.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循环图

  9. 4.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以温度,湿度影响最大。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 (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 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 品种抗病性: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马铃薯对晚疫病菌的抗病性以下两种: (1)寡基因遗传的小种专化性抗病性 (2)非小种专化性的,多基因遗传部分抗病性或田间抗病性.

  10. 耕作与栽培措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瘠薄、缺氮或黏土使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减轻危害。耕作与栽培措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瘠薄、缺氮或黏土使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减轻危害。

  11. 5.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不同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害,冬藏查害、出害、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12. (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田块,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田块,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1212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13.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均十分严重,一般使马铃薯减产20%-50%,严重的达80%以上。感染病毒的马铃薯通过块茎无性繁殖进行世代积累和传递,致使块茎种性变劣,产量不断下降,甚至失去利用价值,不能留种再生产。

  14. 1.症状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 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 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焉脱落; 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15. 马铃薯皱缩花叶

  16. 卷叶型

  17. 马铃薯病毒病在块茎上的症状

  18. 2.病原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X)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症,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 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简称PVS),在马铃薯上引起轻度皱缩花叶或不显症 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简称PVA)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或不显症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简称PVY),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简称PLRV) 该病毒寄主范围主要是茄科植物,在马铃薯上引起卷叶症 此外烟草花叶病毒(TMV)也可侵染马铃薯

  19.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20. 4.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海拔高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 (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在条斑花叶病及普通花叶病严重地区,可选用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郑薯4号、乌盟601、克新1号和广红二号等抗病品种。

  21.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使用药剂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使用药剂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 (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5)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2.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是一种世界性的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1972年一次调查,病株率一般在20%,重病地块减产达60%以上。

  23. 1.症状 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焉两种类型。 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 萎焉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焉,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24. 马铃薯环腐病病状

  25. 马铃薯环腐病

  26. 2.病原 属病原细菌,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型(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Spieckermann & Kotthoff)Davis et al), 异名环腐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 (Spieck. & Kotthoff) Skaptason & Burkholder)。菌体短杆状,大小0.4~0.6×0.8~1.2微米,没有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革兰氏染色阳性。

  27.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 适合此菌生长温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经10分钟。最适pH6.8~8.4,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

  28. 4.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加强检疫,杜绝菌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3.选用健薯,汰除病薯 (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d,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此外用50ug/kg硫酸铜浸泡种薯10min有较好效果。提倡小种薯作种,避免切刀传染,如用切块播种,应进行切刀消毒。) 4.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5.栽培管理

  29. 第四章 薯类病害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茎线虫病、根腐病、甘薯瘟病及储藏期的软腐病等。

  30. 甘薯黑斑病Sweet potato black rot * 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10%。此外,黑斑病菌侵染薯块后,在病斑及其周围组织中可产生甘薯黑疱霉酮(ipomeamarone)等呋喃萜类(furanoterperpenolols)有毒物质,人食病薯后出现头昏症状,家畜食用后,常引起中毒死亡。用病薯作发酵原料时,病菌的代谢产物能抑制酵母菌和糖化霉菌的活性,延缓发酵,降低酒精的产量和质量。

  31. 一、症状 * 甘薯在苗床、大田和储藏期均可受害,引起死苗和薯块腐烂。 薯块症状 的病斑多发生于虫伤、鼠咬、裂口处,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轮廓清楚,直径1~5cm,病斑上往往产生灰色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和黑色刺状物(子囊壳)。黑色刺状物顶端常出现黄白色蜡状小粒(子囊孢子)。切开病薯,可见病斑下层组织呈黑色或墨绿色,薯肉有苦味。贮藏期薯块受害后,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斑,中间产生黑色刺状物,贮藏后期,病斑可深入薯肉达2~3cm,与其他真菌和细菌并发,引起腐烂。

  32. 幼苗症状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后逐渐扩大,环绕薯苗基部呈黑脚状,地上部叶片发黄或使幼苗基部变黑腐烂。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也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带病薯苗移栽大田1~2个星期后,基部叶片发黄脱落,病重时,根部腐烂,仅残存纤维状的维管束,薯苗枯死。幼苗症状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后逐渐扩大,环绕薯苗基部呈黑脚状,地上部叶片发黄或使幼苗基部变黑腐烂。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也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带病薯苗移栽大田1~2个星期后,基部叶片发黄脱落,病重时,根部腐烂,仅残存纤维状的维管束,薯苗枯死。

  33. 甘薯黑斑病 2. 病薯横切面 1. 病薯症状

  34. 二、病原物 * 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1.形态无性态 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内生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或侧生的分生孢子梗内,无色,单胞,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两端平截;厚垣孢子大量产生在病薯皮下维管束圈附近,一般着生在分生孢子梗内,成熟的孢子为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厚膜。 有性态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基部为球形,具长喙,其顶端裂成须状;子囊为梨形或卵圆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状,成熟时由于子囊壳吸水产生膨压,将子囊孢子排出孔口,成团聚集于喙端,初为白色,后呈黄白色蜡状小颗粒。

  35. *内生分生孢子生成后,可立即萌发,有时生成一串次生内生孢子,如此可连续产生2~3次,然后生成菌丝,也可在萌发后生成内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需经一段时间休眠后才可萌发。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可不经休眠,立即萌发,在传播上起重要作用。

  36. 1. 分生孢子2. 厚垣孢子3. 子囊壳和子囊孢子4. 子囊壳基部剖面5. 子囊和子囊孢子

  37. 2. 生理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9 ~36℃,最适温度为23.0~28.5℃。菌丝及3种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51~53℃(10min)。病菌在pH3.7~9.2之间均可生长,最适pH为6.6。三种孢子在薯苗茎、l%蔗糖溶液中或薯块伤口上很易萌发,在清水中很少萌发。病菌分生孢子寿命极短,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存活约2个月,而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寿命较长,在室温25℃以上干燥条件下能存活5个月。在自然条件下,埋在土壤表层的病菌,经过1年后大多死亡,埋在土层7~9cm处的病菌则可存活34个月。

  38. 三、病害循环 * 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和菌丝体等在贮藏病薯及大田和苗床土壤、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薯、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传病。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此外,病菌也可从芽眼和皮孔等自然孔口及幼苗根基部的自然裂伤等处侵入。病薯或苗床土中的病菌直接从幼苗基部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喷淋水而向四周扩展,引起秧苗发病。病、健种薯间相互接触摩擦也可传播病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有利于薯块发病,贮藏期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造成烂窖。

  39. 四、发病条件 * 甘薯黑斑病发生的轻重与温、湿度、土质、耕作制度、甘薯品种和薯块伤口、虫鼠危害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 土温在1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5℃。 * 土壤含水量在14%~60%之间,病害随湿度的增加而加重,超过60%,又随湿度的增加而发病减轻。一般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 甘薯对黑斑病尚无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40. 五、防治 * 甘薯黑斑病危害期长,病菌来源广,传播途径多。因此,防治上应抓住种薯、种苗两个关键环节,采取以选用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 1.限制初侵染源的传播 2.建立无病留种地 3.安全贮藏种薯 4. 培育无病壮苗 5. 选用抗病品种 6.药剂浸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