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13 Views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自然科學史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第 9 章 地外文明的搜索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Email: cmyang@gate.sinica.edu.tw Tel: 02-27821258#612, 613 FTP: http://biodiv.sinica.edu.tw/cmyang.htm. 世界各地人類與外星人的接觸. 世界各地人類與外星人的接觸. 一種人類看千模百樣的外星人 ?. 有趣又奧密的宇宙. 搜尋宇宙生命.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 (1)--- 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E N D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自然科學史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第9章 地外文明的搜索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Email: cmyang@gate.sinica.edu.tw Tel: 02-27821258#612, 613 FTP: http://biodiv.sinica.edu.tw/cmyang.htm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1)---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外星人的報導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Flying saucer),甚至見過外星人,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麼?據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但也有人聲稱他們見到的外星人是高大的巨人、機器人狀怪物、滿身長毛的怪獸甚至美麗的裸女。對這種現象,有人認為這些外星人不止來自一個星球。另一些人則認為,地球上絕不可能有這麼多不同種的外星人同時光臨,這種混亂的描述正說明外星人的說法是不足為據的。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確有相當一部分不足為信,但仍有一些可以確認是真實的。 另一些人則熱心於尋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跡都與外星人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只能作為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2)---地下文明說 記得看過一個漫畫故事,說的是在地球上是人類進化的天堂,但是在地球內部卻存在另一個由進化後的昆蟲統治的文明世界,最終地下的昆蟲為了地上的生存權與人類開始了戰爭。據悉,美國的人造衛星“查理7號”到北極圈進行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然發現北極地帶開了一個孔。這是不是地球內部的入口?另外,地球物理學者一般都認為,地球的重量有6兆噸的上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是實體,那重量將不止於此,因而引發了“地球空洞說”。一些石油勘探隊員都在地下發現過大隧道和體形巨大的地下人。 我們可以設想,地球人分為地表人和地內人,地下王國的地底人必定掌握著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這樣,他們—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製造的飛碟遨遊空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3)---雜居說 該觀點認為,外星人就在我們中間生活、工作! 研究者們用一種令人稱奇的新式輻射照相機拍攝的一些照片中,發現有一些人的頭周圍被一種淡綠色暈圈環繞,可能是由他們大腦發出的射線造成的。 然而,當試圖查詢帶暈圈的人時,卻發現這些人完全消失了,甚至找不到他們曾經存在的跡象。外星人就藏在我們中間,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麼,但沒有證據表明外星人會傷害我們。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4)---人類始祖說 此種觀點認為: 人類的祖先就是外星人。大約在幾萬年以前,一批有著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識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發現地球的環境十分適宜其居住,但是,由於他們沒有帶充足的設施來應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所以便改變初衷,決定創造一種新的人種—由外星人跟地球猿人結合而產生的。 他們以雌性猿人作為對象,設法使她們受孕,結果便產生了今天的人類。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5)---平行世界說 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即總星系)不可能形成於四維宇宙範圍內,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不只是在長、寬、高、時間這幾維空間中形成的。 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鄰的兩個世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繫雖然很小,卻幾乎是相互透明的,這兩個物質世界通常是相互影響很小的“形影”狀世界。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複合”為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 後來,宇宙發生膨脹,這時,物質密度下降,引力衰減,從而形成兩個實際上互為獨立的世界。換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時空記憶體在一個與我們毗鄰的隱形平行世界,確切地說,它可能同我們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們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學定律相同,但現實條件卻不同。這兩個世界早在200-150億年前就“各霸一方”了。 因此,飛碟有可能就是從那另一個世界來的。可能是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偶然闖入的,更有可能是他們早已經掌握了在兩個世界中旅行的知識,並經常來往於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人類之上。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6)---四維空間說 有些人認為,UFO來自於第四維。那種有如幽靈的飛行器在消失時是一瞬間的事,而且人造衛星電子跟蹤系統網路在開機時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認為,UFO的乘員在玩弄時空手法。 一種技術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間曲度,這種局部的彎曲空間再在與之接觸的空間中擴展,完成這一步後,另一空間的人就可到我們這個空間來了。 正如各種目擊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具體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間便會從一個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現,而非明顯地從一道門裏跑出來。對於這些情況,上面的說法不失為一種解釋。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7)---綠孩子的傳說 1887年8月的一天,對西班牙班賀斯附近的居民來說,是終生難忘的。這天人們突然看見從山洞裏走出兩個綠孩子。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十分小心翼翼地走到跟前仔細觀看。沒錯,這兩個孩子的皮膚真是綠色的,身上穿的衣服面料也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不會說西班牙語;而只是驚恐的不知所措地站著。好奇和同情心使人們很快給這兩個孩子送來了食物,可惜起初他們不肯進食,那個男孩也就很快地死去了。而那綠女孩還比較乖巧,她居然學會了一些西班牙語,並能和人們交談。據她後來自己解釋自己的來歷時說,她們是來自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有一天,被旋風捲起,後來就被拋落在那個山洞裏。這個綠女孩後來又活了5年,於1892年死去。至於她到底從哪里來,為什麼皮膚是綠色,人們始終無法找到答案。 早在11世紀,據傳說從英國的烏爾畢特的一個山洞裏也曾走出來兩個綠孩子。他們的長相、皮膚和西班牙的這兩個綠孩子極為相似。令人驚異的是當時的那個綠女孩也說。她們也是來自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 這兩次奇怪的事件,始終使人們困惑不解。因為人們都知道地球上的人只有白、黃、黑三種膚色,而有些自稱見過外星人的入在說到外星人時,總是把他們描繪成身材矮小,發出綠色的類人生物,也被稱為“小綠人”。這不禁使人們想到,在西班牙發現的綠孩子是不是有與被稱為“小綠人”的外星入有關。而綠孩子自稱的“沒有太陽的地方”,到底是哪兒?也沒有人能夠解釋。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8)---科學家的看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指出,在整個銀河系中差不多有二千億顆恒星,這些恒星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行星。在這些行星中,與地球環境近似的,估計可能多達一百萬顆。既然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產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樣在這些行星上產生和演化,併發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已經比現在的人類文明更為先進。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 但薩根卻對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的消息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都是把一些人類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謂外星人身上,所描述的外星人形象也大多是人類的變形。而在別的星球,生命進化過程千差萬別,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態很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其掌握的科學技術也會與人類完全兩樣。而且這些可能產生智慧生命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都在幾千或幾萬光年。因此以為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來訪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現實的。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9)---科學家的看法 薩根的看法,大致可以代表嚴肅的科學家們的意見。這就是說,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但各種發現外星人的消息,卻大都不足為信。然而仍有一些被認為可靠而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解釋的事件,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跡,又是否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呢?這一切仍然是個謎。 對於目前外星人的存在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可能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大膽,現在看來也很離奇,但是誰又能責怪人類的想像力呢,也許這些幻想有一天會變成可觀的存在。
地球以外文明之探測---從思辨、神話到科學 無邊無際一片星群, 那是無窮、無數、無盡的星辰 聖哲們向我們宣稱: 那裡有許多不同的世界, 無數的太陽在那裡閃爍, 那裡還有人類永恆地生存。 ==羅蒙諾索夫== 世界有許多個, 還是只有一個? 這是研究大自然極為奧妙而備受推崇的問題之一。 ==13世紀德國哲學家 A. Magnus==
尋找外星生命的一些基本思維---根據地球的經驗尋找外星生命的一些基本思維---根據地球的經驗 尋找行星和它們的衛星。 生命是無法在炙熱的恆星 上生存。 生命需要一顆恆星做為能 量來源,需要在一個不冷也不熱的環境,必須要有液態水。 如果文明只延續了一百年,則不論在何時,我們在本銀河系 中看到外星文明的次數大約一百個。 如果文明延續了十億年,則看到的外星文明有十億個。 平均來說,文明有一百萬年,在銀河系內有百萬個文明! 銀河系內的電波傳訊要數萬光年,和仙女座星系交換電波要 四百萬年!
思考:在美國找尋理想的餐館 美國理想餐館的數目= 美國境內城市的數目(5000)× 有餐館的城市比例(0.99)× 平均每個城市的餐館數目(200)× 裝潢順眼的餐館比例(0.2)× 服務親切的餐館比例(0.1)× 食物可口的餐館比例(0.2)× 價錢公道的餐館比例(0.5)× 開張時間合適的餐館比例(0.8)× (一個理想餐館的壽命/尋找餐館的老饕壽命)(3/60) =5000 × 0.99 ×200 × 0.2 × 0.1 ×0.2 × 0.5 ×0.8 ×(3/60) =79.2
德瑞克方程式 (Drake‘s Equation)---推估地外文明數目 196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召開一項會議,討論太空研究的新方向:找尋來自外星文明的訊號。德瑞克 (Frank Drake) 是這次會議的主辦人,而這場會議的議程只有一道方程式,現今被稱為德瑞克方程式: N = R * f(p) * n(e) * f(l) * f(i) * f(c) * L N代表著我們銀河中通曉通訊的文明。這個數字取決於數個因子。 R是銀河中「合適」恆星形成的形成率。f(p)是恆星擁有行星之百分比。n(e)是這些恆星的生態層(ecosphere)之內擁有的行星的數目。生態層是指環繞恆星、且適合生命形成的一層包圍。太近恆星的話則太熱;太遠的話則太冷。f(l)是生態層中生命真正發生的百分比。f(i)是這些有生命的行星中進化出智慧生命的百分比。 f(c)是行星上的智慧生命開發科技並嘗試通訊的百分比。L是這些擁有智慧且擁有通訊科技的生命存在之時間。 德瑞克認為,在銀河系中,有能力和我們通訊的文明高達10320個, 這個數字是他對自己那個方程中的各項參數估計而來的。 本銀河系中的文明數 (N) = (3000億) × (0.3) × (10) × (0.025) × (0.5) × (0.75) ×L/100億=0.84375L=0.85L
代號 薩根 我們的 最有利 最不利 最佳估計 情形 情形 恆星的個數 N* 1千億 3千億 3千億 3千億 類似太陽恆星的比例 fp 1 3/10 1 1/15 每顆恆星平均行星數 ne 10 10 20 5 適合生命發展的行星比例 Ne 1/10 1/40 1/3 1/1000 適合的行星中生命確實出現的比例 fl 1 1/2 1 1/1,000,000 有生命的行星發展出文明的比例 fi 1 3/4 1 1/1000 文明存活期與銀河系壽命的比值 L L/1百億 L/1百億 L/1百億 L/1百億 目前(或某個特定時間)銀河系中 的文明數目(上述各項的乘積) N L/10 0.8 L 300 L L/1千億 影響銀河系文明數量的各個因素之估計值 L代表某文明一旦發展出和他人通訊的能力與意願後,能夠存在的時間(以年為單位)。除了方程式中種種不確定的因素以外,我們能準確地估計目前銀河系中有能力而且有意願通訊的文明數量N,可以簡單的表達成為L,也就是該類文明的生存期(以年為單位):N=L。
尋找外星智慧計畫SETI: Searching for Life (3) 假設我們的外星鄰居正試著與我們搭上線,那我們也該找找他們所發出的訊號。 我們人類目前手邊擁有數個計劃,是關於找尋生命存在宇宙其他地方的證據。而整體來說,這些計劃就叫尋找外星智慧計畫(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
SETI始於1960年代 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畫,早在60年代就開始了。在前蘇聯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後兩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兩位物理學家菲力浦莫里森和朱塞佩科尼在他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裏,首次闡述了有關無線電信號可以在兩個星球之間傳播的問題。這直接引發了用射電望遠鏡探測宇宙間是否有其他文明存在的提議。 兩位物理學家還提出,在電磁頻段上有一段叫做微波段的電磁波在穿越宇宙進行資訊傳達上尤為有效。它不只是自然界最穩定的波段,同時,它還放射出一些在任何發達社會都能被射電天文學家解釋的放射光線。這就像通過微波在宇宙間打電話一樣。 自那以後,全世界湧現了60多家有關的機構,建於1984年的加利福尼亞“搜尋地外文明協會”,成功地找到了私人贊助。協會對臨近星系的研究觀察被稱為“鳳凰工程”。它的首次觀測是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進行的,他們用64米的帕克斯射光望遠鏡在6 個月內進行了長達2600小時的觀測。 “鳳凰工程”發展到了今天,與40多年前弗蘭克。德雷克的Ozma工程相比,已經有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發展。他們在一年中運用了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射光望遠鏡進行了為期40天的連續觀察。
在可見光波段尋找地外智慧生命 迄今為止,SETI計畫一直將重點搜索範圍定在無線電波的21釐米波段,因為這是中性氫原子譜線的波長,而氫則是宇宙中最豐富的物質。科學家認為,如果外星人試圖與其他星球上的智慧生命取得聯絡,很有可能使用這一波段的電磁波。 但SETI研究所網站最近發佈消息說,可見光的波長比無線電波短,能量更高,而且沿直線傳輸,因此外星智慧生命更有可能用強大而短暫的可見光脈衝的方式來傳達他們的問候,就像航船用信號燈進行交流一樣。幾光年遠地文明,只要存在,脈衝偵察系統就有能力發現,SETI計畫已經開始用可見光望遠鏡掃描一些可能擁有行星系統的恒星,尋找這類光脈衝。 以前由於技術所限,探測可見光脈衝信號容易受到星光等因素的干擾。此次科學家使用3 個高精度光電倍增管,裝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一架口徑約1 米的望遠鏡上,這一裝置能探測到持續時間僅為十億分之一秒的光脈衝。
SETI: Searching for Life (2) Aerial view of the Arecibo Observatory.
1972/3/2先驅者10號及1973先驅者10號都帶有長寬22.5cm×15cm的名片1972/3/2先驅者10號及1973先驅者10號都帶有長寬22.5cm×15cm的名片 地球人送給外星人的名片 人類認識宇宙間最豐富的物質—氫(H2)的分子結構 飛行器 14個脈衝星標明太陽系在宇宙中的相對位置 地球人分男女 結構功能不同 太陽系、地球的位置及飛行器的來歷 飛行器的來歷
搜索外星人鐳射信號 SETI小組接通地外文明 在宇宙中除了人類文明以外,還有其他文明存在嗎? 這是一個我們思索了千百年的問題。“SETI”(地外文明搜尋計畫)對這—古老問題作出了一次新的嘗試。 2001年9 月24日SETI研究所發佈新聞公報稱,該研究所將聯合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天文臺,開始搜索外星人發出的鐳射信號。此次搜索,科研人員在原有的射電望遠鏡上增加為三個光電倍增器。研究人員用望遠鏡依次觀察每一個星球約10分鐘,分離望遠鏡收集到的光線,分送到每一個探測器中,以確定是否發現外星人發出的鐳射信號。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檢查了約300 顆星球,仍沒有發現外星人。他們計畫把這項調查至少延續2002年,以搜索1000個星球。
美國NASA「勇氣號」及「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 經過半年多飛行,美國「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登陸,降落地點十分準確,並傳回10 多張登陸區附近的高清晰度照片,為美國太空計劃打了一支強心針。「勇氣號」將與稍後登陸的「孿生」探測器「機遇號」一起在火星探索。 在帕薩迪納的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監測登陸過程的數百名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後一片歡騰,互相擁抱。美國太空總署主管奧基夫說﹕「我 們已到達火星,我為這隊工作人員感到非常、非常驕傲。這絕對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成就。」
美國NASA軌道號---火星探測 自由時報95.3.26.(日)
美國NASA軌道號---火星探測 火星勘察軌道飛行器最新拍攝的火星南半球照片
幼年火星或孕育生命但地質氣候變化不再可能 2006/4/20,美國NASA及歐洲NASA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進行火星勘查後共同得出這一結論:火星經歷過3個界限分明的地質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從火星誕生到大約46億年前,時間跨越6億年。這個時期以鐵紋石和綠脫石礦物為主要特徵。這些礦石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量和炎熱的天氣。 第二個時期是從40億年前到35億年前,炎熱、鹼性的環境變得寒冷、酸性,在這種環境中形成了灰色赤鐵礦。科學家指出,環境巨變是火山大規模噴發導致的。火山噴出的硫磺彌漫在大氣中,落下後覆蓋了整個行星表面。 最後一個地質時期從大約35億年前直到今天,火星上的礦物在缺少水的條件下形成。這些礦物大多富含鐵質,在火星表面隨處可以發現,反映了如今火星表面寒冷荒涼的環境。 報告指出:幼年時期的火星氣候潮濕、炎熱,氣候適合生命繁衍。但這種環境持續時間很短。此後,火星地質和氣候變化使生命繁衍不再可能。 火星呈紅色的原因不是早期水的影響的延續,而可能是細小赤鐵礦顆粒或其他某種富含鐵質礦物呈現的顏色。
到火星找火星人!7萬5000年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到火星找火星人!7萬5000年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 火星地表乾燥的程度,我們地球人難以想像。智利的亞他加馬沙漠中有些地區,有史以來,從不下雨,為世界上最乾燥之地,也是美國NASA用來模擬火星環境的寶地。但它和火星比起來,還是差一大截。 人類火星探測史將近40年,獲得的明確知識是火星以前可能有浪濤洶湧的海洋,或許比地球深10倍。但目前火星的地表液態水卻完全絕跡。換言之,火星那麼巨量的水都躲起來,不見了。火星沒有海洋,沒有海平面,地勢起伏,因此,火星的基準面(datum surface)是人為規定的。基準面是火星地表大氣壓為6.107百帕的高度,在概念上與地球以一大氣壓(1013百帕)為海平面高度類似。火星地表液態水消失,就是因為在6.107百帕的氣壓之下,水的沸點為0℃,冰直接昇華成水蒸氣,根本不需經過液態水階段。火星地表沒水,是物理定律必然的結果。但火星地底,越深壓力越高,冰融化時,就必須先變成水,再變成水汽,這也由物理定律主控。火星地表除了無水外,還有別的魔障。大氣稀薄,強烈的紫外線和宇宙射線長驅直入,轟擊地表上億年。即使火星以前曾經有過較高的大氣壓,地表潮濕溫暖過,真的有過生命存在,但是在大氣逐漸流失下,結果是,生命若不先渴斃,就等著被輻射線扼殺,最終還是逃不過死劫。人類尋找火星生命的熱情,的確因為火星無水,而曾遭到嚴重的打擊而心灰意冷。生命跟著水走,生命無水可逐,只有死路一條。
中國古籍所載的火星人 中國晉朝人干寶所撰的《搜神記》第八卷中,卻有一段火星人的記載,這位火星人還預言了當時的中國大勢。事情發生在公元 260 年,當時是史上著名的三國時代,東吳、蜀漢、曹魏各據一方,逐鹿中原,都想完成統一霸業。守衛邊境是國防大事,東吳景帝(孫休)在位時,均將邊屯守將的妻子兒女齊聚一處,美名曰『保質童子』,其實是將這些守將的家屬當做人質,以防變節。這些孩子平日嬉戲娛遊都在一起。 景帝永安三年二月某一天,出現了一位年約六、七歲,身高四尺的奇異童子,穿著青衣,來到遊戲的孩童群中,所有孩童都不認識他,問他:『你是誰家小兒,今日忽來?』這位怪童回答:『看見你們一大群在嬉戲玩樂,就來到這裏。』孩童們仔細端詳,見他眼有光芒射出,心生畏懼,重問他來此的原因。怪童才回答:『你們怕我嗎?我不是這裏的人,是來自熒惑星(火星古名)的,我有話告訴你們:三公歸於司馬。』眾孩童大驚,有的跑去告訴大人,大人趕忙跑來看他,怪童說:『我要走了!』於是聳身而躍,飛上天去,大家仰著頭看他,只見他宛如拖曳一疋白練飛上天空。晚來的大人還沒來得及見到這個景象。只見愈飄愈高,過沒多久就看不見了。 當時吳國政治峻急,大家都不敢散播怪童的話。四年之後,蜀漢亡國,六年後曹魏廢帝,21 年後東吳被平定。時值公元 280 年,三國時代終了,統一中國的是西晉武帝司馬炎。怪童的話應驗了。 這段『三國時代的火星人』事蹟不知真實成分多少,但有四點倒和現代傳聞的外星人現象相符合,第一:身高四尺多,穿青衣,和現代傳聞的『小綠人』不謀而合。第二:眼露出芒。第三:飛上天的景象和背著單人噴射器飛行的情景一樣。第四:預言天下大勢。《搜神記》是一部記載古代民間傳說的書,文學家都視為之神怪作品而不屑閱讀,對於這一段『古代火星人』事蹟,我們也只有當做奇聞異事而消遣一番了。
NASA公佈最新宇宙圖 地外世界炫得極端(2006/4/6) 美國NASA公佈的一組宇宙空間星雲圖,璀璨與詭譎並存、喧囂與寂寥同在,地球外的世界很大。 由NASA提供的這張圖片藝術地表現了"脈衝星"之死。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觀測到了這顆死亡星球及其周圍環繞的碎石。 NASA公佈的一張仙后座星雲圖。科學家在仙后座群星中發現了一個盤狀行星碎片群圍繞在一顆已經死亡的"脈衝星"周圍。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很可能就起源於"脈衝星"周圍的碎片。
NASA公佈最新宇宙圖 地外世界炫得極端(2006/4/6)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梅西耶82"星系由於恒星燃燒散發出的煙霧狀星雲。 NASA的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銀河系璀璨星雲。這種星雲與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的星球構成有莫大的關係。
NASA公佈最新宇宙圖地外世界炫得極端(2006/4/6) NASA的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火星。 宇宙的星雲排列往往雜亂而無組織。但是天文學家近日利用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類似DNA雙螺旋結構的星雲。
地外生物的生命物質是左旋,還是右旋? 除了火星外,太陽系中還有別的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嗎? 其實木星的木衛二最有希望,甚至超過火星。木衛二表面 是一層厚實的冰殼,冰殼下可能有一個深達100多公里的海 洋。在木衛二上不需辛苦找水,因為它本身就是個大水球。 但木星距地球太遠,登陸探測,花費更大。但是科學家早已經展開想像力,夢想送一架「水中機器人」(hydrobot,如圖),以核能加熱穿過數公里厚的冰層,潛入海中,四處漫遊照相,說不定能看到魚在鏡頭前出現。拍下來的圖像再經由木衛二通訊衛星中繼站送回地球。 太陽系內的生命,因為隕石互訪感染,生命可能來自同一泉源,生命的結構,也可能和地球一樣,以DNA、RNA乃至於左旋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為基礎。左、右旋胺基酸構成之蛋白質的形成,約在40億年前生命起源年代,機率可能各半。太陽系可能是清一色選擇了左旋胺基酸蛋白質結構,但在太陽系外,右旋胺基酸蛋白質結構的生命很可能存在。人類的科技,已能找到數百光年外的行星,現在正努力發展比哈伯望遠鏡大上數十倍的「下世代太空望遠鏡」(NGST),通過它對太陽系外行星的光譜分析,我們說不定真的能偵測到生命氣體,看到右旋結構的生命,那又是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呀!
宇宙文明的可能類型(Types of civilization in universe) 為了比較方便,天文學家把地外文明分為三大類型: 第I型文明:為像我們一樣的文明,也就是瞭解基本的物理定律,能嘗試星際通訊,而尚未把恆星用太空站包住以便利用所有恆星能量。這樣的文明,例如我們自己,每秒鐘能用到兆分之一母恆星所釋出的能量,因此如果我們以能量的使用來看,第I型文明只達到第II型文明兆分之一的水準。 第II型文明:稱利用母恆星所有發出的能量的文明為「第II型文明」。這個由蘇俄天文學家卡達歇夫 (N. S. Kardashev) 發明的專有名詞,稱把第I型文明定義成像我們這樣消耗能量,而第II型文明收取到它們恆星所有的能量輸出之後。 第III型文明:為能夠收取並利用整個星系能量的文明。 因此第III型文明每秒鐘使用的能量大約是第II型文明的一兆倍,而第II型文明每秒鐘使用的能量又是像我們這種第I型文明的一兆倍。 由於巨型星系幾乎包含一兆顆恆星,一個第III型文明(按照定義)的確有單一顆星球一兆倍這麼多的能量供其利用。在星球間旅行非常困難,但是並非不可能,只不過需要撥出千百萬年的行程。我們自己這個第I型文明沒有投入這些大型航行的驅策念頭,但是第II型文明大有可能眼光看得遠些,而決定花上億萬年左右來開拓整個銀河系。
面對外星人的態度 科學家指出,在浩翰的宇宙中,類人生物肯定不是唯獨我們人類,有一億顆星球完全有指望能有生命存在。 僅僅在銀河系。依然還有1.8萬顆行星適合類人生物居住。 這裏面至少有10顆行星的文明能得到發展並很可能超過我們地球。 所以即使真的有外星人來光顧我們的地球,我們也將不足為怪地歡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