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15 Views
Chapter 12 内 分 泌 系 统 (endocrine system). 山东大学 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二 . 肾上腺 adrenal gland. 1. 一般结构. 被膜:结缔组织. 皮质. 实质. 髓质. 皮质. 髓质. 肾上腺 HE 染色. 1. 被膜 2. 球状带 3. 束状带 4. 网状带 5. 髓质. 1. 2. 3. 4. 5. 1. 肾上腺 特殊染色. 2. 3. 1. 被膜 2. 球状带 3. 束状带 4. 网状带 5. 髓质. 4. 5. 2. 皮质 cortex
E N D
Chapter 12内 分 泌 系 统(endocrine system) 山东大学 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二. 肾上腺 adrenal gland 1. 一般结构 被膜:结缔组织 皮质 实质 髓质
皮质 髓质
肾上腺 HE染色 1.被膜 2.球状带 3.束状带 4.网状带 5.髓质 1 2 3 4 5
1 肾上腺 特殊染色 2 3 • 1.被膜 • 2.球状带 • 3.束状带 • 4.网状带 • 5.髓质 4 5
2.皮质 cortex 占皮质总体积的80%-90% 球状带 zona glomerulosa 束状带 zona fasciculata 网状带 zona reticularis
2.1 球状带zona glomerulosa 被膜下方 约占皮质总体积的15% 光镜结构特点 细胞体积较小,矮柱状或多边形 核小,染色深,胞质内脂滴较少 细胞排列呈球团状 周围毛细血管丰富 功能: 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吸收Na+排出 K+ 肾素 血管紧张素 盐皮质激素
占皮质总体积的78% 光镜结构 细胞排列呈单行或双行细胞索 细胞体积大,呈多边形 胞质内含大量脂滴,着色浅,呈泡沫状 细胞索之间为丰富的毛细血管 功能: 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酮 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变成糖 降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腺垂体分泌的ACTH 2.2 束状带zona fasciculata
约占皮质总体积的7% 光镜结构 细胞排列呈索并相互吻合成网 细胞体积较小,多边形,核小,着色深 细胞内含少量脂滴和较多脂褐素 功能: 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糖皮质激素 2.3 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2.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 束状带 网状带 位 置 被膜下方 球状带深面 近髓质 C排列 球团状 索条状 C索吻合成网 C形态 小 大、多边形 较束状带C小 多边形 核色浅,胞 色深,含脂褐素 色深 质浅(脂滴多) 分泌(H) 盐皮质H 糖皮质H 雄H和少量糖皮 质 质激素,雌H
3. 肾上腺髓质medulla 位于肾上腺中央 排列:不规则的索条状 细胞形态: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大圆形 铬盐处理,棕黄色颗粒,称为嗜铬细胞 电镜下髓质细胞分为两种: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 血窦,汇集成中央静脉 交感神经节
肾上腺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少量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 皮质 结构 *均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超微结构特点尤以束状带最典型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髓质细胞(嗜铬细胞) 髓质 交感神经节细胞 血窦、中央静脉
三. 垂体 hypophysis 蝶鞍垂体窝 椭圆形小体0.5克
神经部 腺垂体 正中隆起 神经垂体 漏斗 垂体 漏斗柄 组成 垂体后叶 远侧部(垂体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
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 细胞间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 细胞分类:着色 1.1 远侧部 pars distalis 嗜酸性细胞 嗜色细胞 嗜碱性细胞 嫌色细胞
数量较多 光镜结构 圆形或椭圆形 嗜酸性颗粒,粉红色 根据颗粒不同 生长激素细胞 Somatotropic cells 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ic cells (1)嗜酸性细胞Acidophils
a. 生长激素细胞 somatotroph 生长激素 --促进机体多种代谢过程 --刺激骺软骨生长 相关疾病: --垂体侏儒症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幼年时期 (成年时期)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以骨骼、软组 织、内脏的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表 现为面容改变、手脚趾末端肥大、皮 肤粗厚、内脏增大、骨关节病变。 唇肥厚,鼻唇沟隆起,额部皱褶肥厚,鼻宽舌大。 手脚粗大、肥厚、手指变粗,所备鞋帽手套嫌小, 成年后仍需增大尺码。 Acromegaly
b. 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 • 男女均存在 • 妊娠期和哺乳期旺盛 • 分泌催乳素 prolactin • 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2)嗜碱性细胞basophils • 数量较少10% • 细胞椭圆形或多边形 • 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 分类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激素细胞 促性腺激素细胞
a.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和释放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 分泌糖皮质激素 • c. 促性腺激素: • 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刺激生精小管支 • 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 • 黄体生成素: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刺激睾丸间质细 • 胞分泌雄激素,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
(3)嫌色细胞 chromophobe cell --数量多 --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体积小,胞质量少,着色浅,细胞界限不清 --可能是嗜色细胞的前身或是脱颗粒后的嗜色细胞
生长激素细胞:GH 催乳激素细胞:催乳激素 嗜酸性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SH FSH LH—女性 ICSH—男性 • 远侧部 促性腺激素细胞 嗜碱性细胞 ACTH LP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嫌色细胞
1.2中间部 pars intermedia --一纵形狭窄区域 --占垂体体积的2%
中间部 --嫌色细胞 --嗜碱性细胞 --滤泡 --嗜碱性细胞细胞分 泌黑素细胞刺激素,在两栖类 促进黑色素的生成
2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 下丘脑垂体束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胶质细胞:垂体细胞 –支持营养神经纤维 结构 赫令体 (Herring body) 毛细血管
赫令体: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分泌颗粒常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样膨大 在光镜下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 赫令体 赫令体
神经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关系: •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 下丘脑垂体束 • 神经垂体无髓神经纤维 • 抗利尿激素(加压素) • 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 • 超过生理剂量时,血压升高 • 催产素 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 促进乳腺的分泌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室旁核 视上核
垂体门脉系统 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 定义: 由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
垂体上动脉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垂静脉体门微静脉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静脉窦 弓状核 垂体门脉系统 释放激素 释放抑制激素
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关系 --调节与被调节 下丘脑的弓状核等神经核团的神经元 激素(RH 和RIH) 垂体门脉系统 调节腺垂体各种腺细胞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DNES APUD细胞: 能合成和分泌胺,并且均通过摄取胺前体经脱羧产生胺,具有此功能的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称为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 APUD) 神经元:具有APUD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