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09 Views
周雅清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1961 ~ 2008 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特征.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大陆 730 站的经过均一化订正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 根据建站在 1961 年及以前,且缺测不超过 2% 的原则选取了其中 526 个台站。
E N D
周雅清 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 1961~2008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特征
资料与方法 • 采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大陆730站的经过均一化订正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 • 根据建站在1961年及以前,且缺测不超过2%的原则选取了其中526个台站。 • 采用Rclimdex软件对所有日资料重新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分两步:(1)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为负值则标记为错误值,按照缺测值处理;(2)超出平均值4倍标准差的记录被标记为出界值,对出界值进行人工判断,合理的保留,不合理的按缺测处理。经过检验有360个台站被检测出有出界值,其中有11站25个值是不合理的,占总资料数的百万分之一,按缺测值进行了处理。 • 采用Rclimdex软件计算逐站13个气温极端指数的趋势,并对趋势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 线性趋势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中国区域平均时间序列按照Jones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法。 • 关于霜冻、结冰、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做以下规定:当某站在48年中有2/3的年份没有出现某项极端事件记录时,该站不参与该项指数的趋势和时间序列的统计。
FD0 Slope=-3.48 气温极端指数的趋势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 霜冻日数(TN<0℃):全国范围内明显减少,有1/3以上站点减少在4天/10a以上,主要分布在华北、黄淮和江淮一带。
Slope=-2.32 Slope=2.69 ID0 结冰日数(TX<0℃)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减少的。近4成台站减少在2天/10a以上,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34°N以南基本没有该指数。 SU25 夏季日数(TX>25℃)全国基本上都是增加的。 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2~4天/10a。
Slope=2.47 TR20 炎热夜数(TN>20℃)全国范围内基本都是增加的,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增加在2天/10a以上。
Slope=-0.15 DTR 气温日较差除我国中部和南部有部分地区为增大趋势外,有8成以上台站为减小趋势,东北、华北、新疆西北部减小相对显著,趋势在-0.2℃/10a以上。
Slope=8.16 Slope=-8.23 TN10P 冷夜日数(TN<10%分位值的日数)全国都是明显减少的,80%以上台站减少在5天/10a以上,近30%的台站减少在10天/10a以上,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 TN90P 暖夜日数(TN>10%分位值的日数)全国范围内明显增加,增加显著的区域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和华南沿海,趋势达到10天/10a以上。
Slope=5.22 slope=-3.26 TX10P 冷昼日数(TX<10%分位值的日数)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是减少的,有一半地区减少在3天/10a以上。 TX90P 暖昼日数( TX>10%分位值的日数)除河南、贵州等小片区域为减少趋势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增加,有近一半地区增加趋势达到5天/10a。
* * * 冷昼(夜)、暖昼(夜)时间序列的四季变化情况 *为没有通过99%信度检验,**为没有通过95%信度检验。
Slope=0.58 Slope=0.25 极端最低气温以升高趋势为主,近6成升高在0.5℃/10a以上,东北、华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升高在1 ℃/10a以上。 TNN TNX 最低气温极大值以升高趋势为主,但升高趋势相对较弱,从全国范围看,北方升高趋势要显著一些。
Slope=0.35 Slope=0.15 最高气温极小值除零散站点有降低外,其余为升高趋势,东北和新疆北部升高在0.5℃/10a以上。 TXN 极端最高气温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有部分降低趋势,仍以升高为主,但升高趋势较弱,近一半台站在0.2 ℃/10a以上。 TXX
结论 • 1、冷指数减少,暖指数增加,冷指数的变化一般较强。 • 2、从空间分布看,东北、华北是气温极端指数变化显著区域。 • 3、从时间序列看,暖指数一般在90年代中期有一个骤变的过程;而冷指数则是在80年代中后期发生显著的变化。 • 4、从季节变化看,冷昼(夜)冬季减少最明显,夏季减少的趋势最弱;暖昼(夜)增加最显著的季节分别出现在秋(夏)季。气温日较差则是在冬季减小最多,秋季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