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1.33k Views
心肺復甦術 Cardio Pulmany Resusci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0 Version. 生命之鏈. 儘早確認心臟停止並啟動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儘早 CPR ,並強調 先作胸部按壓 儘早電擊去顫 有效的高級救命術 整合的心臟停止後照護. 2. CPR 實行 40 多年的心肺復甦術, 2010 年程序 8 個重 大改變 !. 「查看、聽和感覺是否有呼吸」已經從流程中移除。 胸部按壓速率至少 100 次 / 分鐘。 成人按壓深度至少為 2 英吋 ( 5 公分 ) 。
E N D
心肺復甦術Cardio Pulmany Resusci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0 Version
生命之鏈 • 儘早確認心臟停止並啟動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 儘早 CPR,並強調先作胸部按壓 • 儘早電擊去顫 • 有效的高級救命術 • 整合的心臟停止後照護 2
CPR實行40多年的心肺復甦術, 2010年程序8個重大改變! • 「查看、聽和感覺是否有呼吸」已經從流程中移除。 • 胸部按壓速率至少 100 次/分鐘。 • 成人按壓深度至少為 2 英吋 ( 5 公分 )。 • 從A-B-C的順序變更為C-A-B。 • 每次按壓後確保完全的胸部回彈。 • 儘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的施行。 • 一般不建議在通氣期間作環狀軟骨按壓。 • 更新後的步驟適用成年人、小孩、嬰兒(新生兒除外)。
2010 年 AHA CPR 與 ECC 準則再次強調高品質 CPR 的需要 • 「查看、聽和感覺是否有呼吸」已經從流程中移除。在提供30次按壓後,單人施救者應打開患者呼吸道並提供2次呼吸。 • 胸部按壓速率至少 100 次/分鐘(原本為「大約」100 次/分鐘)。在大部份研究中,較多按壓次數會提高存活率。按壓速率不足或頻繁中斷(或兩者皆有)會減少每分鐘實施的按壓總次數。 • 成人按壓深度至少為 2 英吋 ( 5 公分 );嬰兒和兒童按壓深度至少為胸部前後徑尺寸的三分之一 (嬰兒約為 1.5 英吋 [ 4 公分 ],兒童約為 2 英吋 [ 5 公分 ])。 請注意,成人已不再適用 1½ 至 2 英吋的範圍,且針對兒童和嬰兒指定的絕對按壓深度,較舊版 AHA CPR 與 ECC 準則所要求的更深。
從A-B-C的順序變更為C-A-B • 此一改變理由乃為避免施救者在打開呼吸道以給予人工呼吸、取得隔離裝置時受到延誤。將步驟變為C-A-B後,胸部按壓可以較早開始。 • (A 打開呼吸道 Airway、B 檢查呼吸 Breathing、C 胸部按壓 Chest compressions)
每次按壓後確保完全的胸部回彈 儘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的施行:動物試驗資料證明,延遲或中斷胸部按壓會降低存活率。 一般不建議在通氣期間作環狀軟骨按壓。七個隨機進行的研究顯示,環狀軟骨按壓可能會延遲或阻礙高級呼吸道裝置的放置,也顯示可能發生吸入情形。 更新後的步驟適用成年人、小孩、嬰兒(新生兒除外)。 ×
AED之使用 • 現場電擊由三次改成一次 • 目擊倒地無脈搏→CPR+AED • 非目擊→CPR2分鐘結束前幾秒時啟動AED(視AED廠牌),以便AED能在檢查脈搏10秒內沒有摸到脈搏時能立即分析 • 有電馬上CPR • 一歲以上得使用成人AED • 電擊劑量為單向360J雙向150~200J
心肺復甦術步驟 • 叫 • 叫 • C • A • B (叫患者確認無反應) 。 (叫119救護車)。 壓胸30下以利血液循環或一分鐘內壓胸100下以上。 維持呼吸道暢通(壓胸100下則省略此歩驟)。 吹二口氣(壓胸100下則省略此歩驟)。
啟動緊急醫療網條件 • 若懷疑窒息導致心跳停止,先求救再做CPR ! • 創傷、溺水、中毒、小兒 可先做CPR再求救! 適當包括外觀是否為發紺 無法辦別時先給兩口氣
Airway 呼吸道 • 壓額抬顎法 (懷疑創傷,可使用下顎推擠法) • 使用口鼻咽維持呼吸道
<-壓額壓下法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下額推擠法->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檢查呼吸 .評估呼吸 .聽、看、感覺 .有無適當呼吸 .臉頰距離口鼻五公分 在提供30次按壓後,單人施救者應打開患者呼吸道並提供2次呼吸。 × ×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Breaths呼吸 • 沒有高級氣道前(LMA or Endo tube): 二次呼吸;1秒/吹氣,間隔1秒 擠壓甦醒球三分一 .國內男70kg女65kg 吹氣量360-490cc .口訣:壓一、壓二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人工呼吸 • 若為人工呼吸10-12次呼吸/分鐘 (大約每5~6秒給一次吹氣) .小兒及嬰兒12~20次(約3~5秒一次) .新生兒40~60次 2010年AHA CPR與ECC準則也持續建議急救人工呼吸的吹氣約持續一秒。確認高級呼吸道裝置的位置後,可以繼續胸部按壓(速率至少100次/分鐘)且不再配合通氣週期。接下來可以使用約每6至8秒呼吸一次的頻率提供急救人工呼吸(每分鐘約8至10次呼吸)。應避免過度通氣。
建立氣道 • 找時間放口咽呼吸道 • 已建立高級氣道後(LMA or Endo tube): 8-10次呼吸/分鐘(大約每6~8秒給一次給氧) • 使用LMA壓胸與吹氣不用配合各壓各的
檢查脈搏之分類 • 成人頸動脈 • 小兒股動脈 • 嬰兒手臂或股動脈 • 新生兒臍脈搏 • 檢查脈搏≦10秒
評估循環徵象?評估脈搏(從下巴→喉結→頸動脈)評估循環徵象?評估脈搏(從下巴→喉結→頸動脈) 約有百分之四十錯誤 當患者沒有呼吸,不確定或摸不到視為沒有
Circulation之壓胸位置 .兩乳頭間胸部中央處 • 不要量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直接目視找按壓點 雙人心肺復甦術2分鐘換手
Circulation之壓胸深度 • .成人按壓深度至少為 2 英吋 ( 5 公分 )。 • 兒童至少胸部前後徑尺寸的 1/3約2英寸(5公分)。 • 嬰兒至少胸部後徑尺寸的 1/3約1.5英寸(4公分)。 • .壓與放的時間各佔 50%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異物哽塞 Foreign Body Airway Obstruc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5 Version
患者清醒異物梗塞輕微或嚴重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摘自B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AHA
評估呼吸道異物哽塞徵象 • 你異物梗塞了嗎? • 你儘量咳!!
清醒患者→腹部壓擠法 • 背後環抱腹戳法 • 直到病患將異物吐出或喪失意識為止
清醒到昏迷 1.暢通呼吸道檢查口中是否異物 2.給氣→吹不進去 3.重新暢通呼吸道吹氣 4.壓胸30次 5.副手收好器材立即送醫
到達時已喪失意識 1.暢通呼吸道檢查呼吸 2.給氣→吹不進去 3.重新暢通呼吸道,檢查口中是否有異物(固體異物掏除) ,吹氣 4.壓胸30次 5.暢通呼吸道檢查口中是否異物 6.給氣→吹不進去 7.重新暢通呼吸道吹氣 8.重複4~7動作並迅速送醫
呼吸道異物排除一般流程 壓 挖 吹
嬰兒哈姆立克法 背部扣擊 胸部快速按壓法
復甦姿勢 35
復甦姿勢 36
自動體外電擊器(A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PAD (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
自動體外電擊器(AED) 插輎 開關 電擊鈕
操作順序四步驟 • 打開電源 • 貼上電擊片,插入導線 • 分析心律 (此時不可以接觸或移動晃動病人) • 電擊 (若機器有指示需要電擊) [90秒內完成四步驟] • 電擊前警告所有旁人與救助者: “我離開,你離開,大家都離開” • 電擊前檢視確定無人接觸患者, 再按下電擊鈕
沒反應 ………求救 • 求救 • 電擊器 • 急救車 • 原因: - 心室顫動(VF)是心因性猝死最常見的初始心律 - 心室顫動(VF)只是心臟在顫抖,無法有效血液灌流 - 65%成人死亡心律為VF - VF唯一的有效治療為電擊 - 每延後一分鐘,電擊成功率減少7-10%
打開AED (SWITCH ON AED) 有些AED打開面板,即自動開機 開-貼-插 41
貼上電擊貼片 42
建議電擊 離開 你離開、我離開、大家都離開 電擊 44
電擊後立即CPR(壓胸:通氣30:2) 30 2 45
不建議電擊立即CPR 30:2 壓胸通氣 30 2 46
小兒AED • > 8 歲 • 使用成人 AED貼片 • 1-8 歲 • 使用小兒貼片 • < 1 歲 • 不建議使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