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37 Views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with Crankback Re-Routing Extensions by Mean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Gustavo Sousa Pavani, Member, IEEE, and Helio Waldman, Senior Member, IEEE. 指導教授:郭文興 學生 :黃仁襄. Abstract. 成功安裝標記交換路徑 (LSPs) 後,遇忙返回 ( crankback ) 重新路由擴展可提供顯著改善。
E N D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with Crankback Re-Routing Extensions by Mean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Gustavo Sousa Pavani, Member, IEEE, and Helio Waldman, Senior Member, IEEE 指導教授:郭文興 學生:黃仁襄
Abstract • 成功安裝標記交換路徑(LSPs)後,遇忙返回(crankback)重新路由擴展可提供顯著改善。 • 這些擴展與AntColony Optimization結合。 • 與傳統固定替代重新路由機制相比,提出的演算法可有效的減輕路徑阻塞,藉由局部修復失敗的LSP。
Outline • I. INTRODUCTION • II. RELATED WORK • III.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 A. Solution construction • B. Updating of data structures • IV. ARCHITECTURE • A. Restoration • V. SIMULATION • VI. NUMERICAL RESULTS • VII. CONCLUSION • REFERENCES
I. INTRODUCTION •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控制平面在解決複雜的管理和高度動態的運作扮演著重要腳色。 • 然而,網路沒有配置轉換功能,光通道的建立可能會由於缺乏網路資源而阻塞。 • 多種的網路使用遇忙返回(crankback)資訊來減少呼叫阻塞,特別是ATM[1, 2]。 • [1, 2]:ATM介紹及將crankback合併應用 • 最近將crankback合併到RSVP-TE[3]。
I. INTRODUCTION • 本篇提出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和crankback重新路由擴展合併的演算法。 • 藉由利用局部費洛蒙,標記交換路徑(LSP)建立可嘗試不同路由來避免阻塞。 • 先前的研究[5, 6]只依靠簡單的貪婪法來建立通道。 • [5, 6]:評估螞蟻架構的網路及其分配應用 • ACO模仿螞蟻的搜尋行為,它可以有效的避免障礙而找到食物源的路徑。 • 模擬評估ACO有無合併crankback重新路由擴展的情況,來與傳統點對點重新路由方法的效能相比。
II. RELATED WORK • [15]:多目標ACO演算法,其考慮到靜態路由和波 長分配的hop數及波長轉換器數。 • [16]:新型的螞蟻演算法是路由和負載平衡。 • [17]:提出Stigmergy機制來設計分散、自我組織的 網路。 • [18]:用多路徑路由來替代螞蟻演算法,其中 Adaptive Response Attractor Selection(ARAS)用 來達到網路失敗或負載變動的自我適應。 • [19]:路由算法的生存能力來自於趨向 性、擴 散反應和限制數感應的生物過程。
II. RELATED WORK • [20, 21]:深入論述基於群體智能、人工免疫系統, 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仿生網路。 • [22, 23]:在仿生的設計下,一個網絡架構和服務所 遵循的原則和機制。 • [24]:普遍通訊環境下,仿生框架服務的供應。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 • 藉由螞蟻尋找食物過程而發明的演算法(ACO),用來解決難解問題或需要分散控制的問題。 • 每一螞蟻利用兩種局部資訊來建構解答: • 特定問題的資訊 • 費洛蒙層級 • ACO對我們的研究有重要的特點: • 在移動代理上是一明確的模範 • 特別適合在電信網路的路由[26] • [26]:從昆蟲行為得到的優化啟示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 • 原始的AntNet框架是用每hop的延遲來測量路由。 • 最小化連結的hop數是一啟發來減少阻塞機率。 • 在AntNet框架中,每中繼點i都包含下列資料結構: • 費洛蒙路由表Ti: ,Ni:節點i鄰居集合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 • 統計參數模型Mi: μd:當前節點到目的地d的平均路徑長 σd:此路徑的標準差 Ed:路徑長度最佳值 Ed有利用到不調整窗口的w觀察值,當觀察值達到w+1時, 累加值都會重置。Ed = μd = (path length of the (w + 1)- st observation),σd = 0。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 和 會由指數模型[30]來更新其值: :新觀察值 η:指數模型的因素 窗口值w = 5(c/η),where c ∈ (0, 1],更新跳動就不會太大。 • 模型M維持所有節點的評估,費洛蒙表T給較好的下一hop往目的地。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A. Solution construction • 演算法開始時是初始費洛蒙路由表,為了增加收斂速度我們用智慧的初始路由表[31]。 • [31]:AntNet-使用移動代理的路由演算法 • 開始達到要求前,只有螞蟻去探索網路並填滿路由表資訊,過一小段時間Iwarmup,開始達到路徑要求。 • 解答架構是由正向螞蟻得出,過一段時間(1/Rants),會從隨機源點s到隨機目的地d。 • 啟發值 , :鄰居n可得波長數 W:連結上波長總數 f:增強因素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A. Solution construction • 旅途中,正向螞蟻收集經過的節點的標記,放在它的記憶Vs→i中。 • 選擇下一hop的機率是由費洛蒙層級τdn和啟發值hn所決定的: α:權重值 T=Ni \ Vs→i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A. Solution construction • 假使進到loop,我們忽略啟發修正如下: • vi-1:最後訪問的節點,T’ = Ni-{vi-1} • 這情況下,選擇下一hop後,所以屬於迴圈的節點標記,都會從螞蟻的記憶刪除。 • 如果螞蟻沒有在限制hop數內到達目的地,將會被丟棄。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B. Updating of data structures • 當正向螞蟻抵達目的地時,轉變成反向螞蟻Bd→s並利用相同路徑返回s。 • 在中繼點上回更新參數模型Mi和費洛蒙路由表Ti。 • 此外,也會更新子路徑(i→d’)的節點d’ ∈ Vi→d,d’ ≠ d。 • 假設 ,子路徑可以列入考慮的。 • dist()是一個方程式,由螞蟻hop數決定。 • Isup是一優等的估計,從Tchebycheff’s inequalities算出。低等的估計等於Ed’。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B. Updating of data structures • 它容許一隨機變數定義的信任區間 , γ:信任層級系數 • 因此,局部的參數模型利用方程式(1)(2)來更新,其中oi→d= dist(Vi→d),if oi→d< , then ← oi→d。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B. Updating of data structures • 要計算適應增強rd來更新路由表 • Γ上限為0.9來避免停滯,且此值是“壓扁的” • a:放大係數
III. ANT COLONYOPTIMIZATIONB. Updating of data structures • 假設鄰居m在此路徑上, • 反之
IV. ARCHITECTURE • 在GMPLS架構,邏輯上節點和Label SwitchingRouter (LSR)是一對一,因此光通道與LSP也是一對一關係。 • 此外每節點配有控制通道,傳遞消息、封包、螞蟻的控制平面。這實現了可利用頻外訊息。 • 原始AntNet架構是利用貪婪法,因缺乏網路資源或會進loop,這路徑建立後容易失敗。 • 藉由基於ACO的RWA演算法與crankback重新路由方案合併,我們可有效的利用局部資訊來降低組塞機率。
IV. ARCHITECTURE • 此外,每個LSR都要包含歷史表,記錄每LSP的限制數目,也就決定嘗試建立路由的最大數目。 • 當LSP要求阻塞,錯誤訊息(PathErr)傳回到上一節點。 • 假如在歷史表裡至少有一自由連結還未拜訪,LSR會做另一嘗試來建立LSP。
IV. ARCHITECTURE • 假設重試數達到上限,節點會送出PathErr訊息,在越往上游方向走,直到有能力可以做重新路由。 • 最後訊息到達入口節點,且沒有路由嘗試可做,LSP建立宣告失敗。 • 為了允許波長分配演算法的燈號,Label Set物件必須在Path訊息被記錄。 • 當發生歷史表上的條目,此資訊在預定的時間或各自的Resv訊息回來後,可被拋棄。
IV. ARCHITECTUREA. Restoration • 修復是回復連結或路由失敗的過程,而點對點的修復可能的唯一途徑是從LSP修復。 • 此外,對此我們只考慮整個重新路由。 • 中斷LSP後資源在建立替代LSP之前是自由的,由於它簡單的可行性。此方法在[41]提到為“break-before-make”。 • 當連結失敗發生,花一時間Idetect來偵測及定位失敗。 • 接近失敗節點的上游節點要通知LSP的入口節點,發送PathErr訊息,包含失敗指示及釋放中斷的LSP的資源。 • 而下遊節點也會發送PathTear訊息給出口節點。
IV. ARCHITECTUREA. Restoration • 當PathErr訊息到達入口節點時,LSP重新路由的方式就像新的LSP要求一樣。 • Crankback資訊用來計算新路徑,費洛蒙路由表在網路失敗後也會更新[42]。 • [42]:基於ACO演算法的波長路由網路的修復 • [42]與本篇主要的不同在於: • 前者嘗試在失敗的節點間發送螞蟻,以得到更多對於網路新狀態準確的資訊,之後嘗試修復受影響的通道。 • 本篇依靠局部crankback資訊,嘗試修復失敗,即使存在不可靠的路由表。 • 因此後者方法修復通道更為迅速。
IV. ARCHITECTUREA. Restoration • 在固定和固定替代路由情況下,最接近失敗節點的上游/下游節點通知其餘節點拓墣的改變。 • 為了比較兩種演算法的效能,使用下列式子[43]: • [43]:網格網路的修復分析 Cfailed:失敗的通道總數 :從失敗的通道中修復的數量 • 如果失敗發生在源點或目的地點,restorability(R)不可能=1。
VII. CONCLUSION • 本篇提出基於ACO的RWA演算法,與crankback重新路由擴展合併。 • 它可提供正常運作下的光通道,及修復失敗的通道。 • 提出的演算法能夠模仿自我適應、自我組織的螞蟻行為。 • 我們展示出,只有crankback重新路由擴展的AC演算法勝過傳統的拓墣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