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化学总复习

化学总复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之溶液.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 形成 均一、稳定 的 混合物 。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 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练习 1 : 判断下列哪组可以形成溶液并说明原因?. ( 1 )汽油 --- 水. 乳浊液. 悬浊液.

eloi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总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总复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之溶液

  2.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 练习1: 判断下列哪组可以形成溶液并说明原因? (1)汽油---水 乳浊液 悬浊液 (2)碳酸钙--水 (3)冰---水  纯净物 (4)蔗糖---水 溶液 判断溶液的依据: (1)混合物(2)是否均一 (3)是否稳定

  4. 溶质和溶剂 • 在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在室温下,将20克水中放入10克氯化钠,充分搅拌后,有2.8克氯化钠沉在烧杯底里,问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为多少?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溶质、溶剂和溶液的三角关系: 小结: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5. 练习3 • 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Ca(OH)2 H2O NaCl H2O NaCl HCl氯化氢气体 H2O H2O H2CO3 H2O 碘 酒精 酒精 H2O 汽油 植物油 H2SO4

  6. A物质溶于水,一定形成A物质的溶液吗? 练习4 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CuSO4 H2O Ca(OH)2 H2O H2CO3 H2O Na2SO4 H2O Na2SO4 H2O NaOH Na2SO4 H2O H2SO4

  7. 故事内容:有一天,天气晴朗,气温大约在20℃,小明同学玩累了想喝一杯糖茶,于是小明在杯子倒了大约200毫升的纯净水,加入一勺糖,全溶后,尝了一口,觉得太淡不甜。为了使糖水变得更甜,随即又加了一勺,全溶后,他尝了还是不大甜。他又向其中加了一勺,搅拌后,有部分糖不溶了,但他还想再加糖,这是小明的哥哥对他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再加多少糖也没用,糖水也不会变得更甜的!”小明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故事内容:有一天,天气晴朗,气温大约在20℃,小明同学玩累了想喝一杯糖茶,于是小明在杯子倒了大约200毫升的纯净水,加入一勺糖,全溶后,尝了一口,觉得太淡不甜。为了使糖水变得更甜,随即又加了一勺,全溶后,他尝了还是不大甜。他又向其中加了一勺,搅拌后,有部分糖不溶了,但他还想再加糖,这是小明的哥哥对他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再加多少糖也没用,糖水也不会变得更甜的!”小明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加糖 加糖 加糖 部分溶解 想更甜 太淡 不够甜

  8.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9.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的方法 ①加溶剂②改变温度 ①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改变温度 以硝酸钾、熟石灰为例

  10. 浓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有必然的联系吗? 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对同种溶质来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11. 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固体物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单位:克/100克水。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的含义是:? 四要素: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 克/100克水

  12. 物质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13.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中,难溶于植物油中; ②硝酸钾易溶于水,大理石难溶于水; ③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④夏天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在F1方程式汽车拉力赛的颁奖台上,冠军获得者将手中的香槟使劲振荡后打开瓶塞,顿时香槟四溅,场面动人。 (1)以上事实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与 、 、 三个因素有关。 (2)影响气体溶解性的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还有 。

  14. 小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 外因 固体溶质:与温度有关 • 气体溶质 温度(升温一般减小) • 压强(加压一般增大)

  15. 练习7:制汽水时,为了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 练习8: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 ) • A.溶剂的性质 B.溶剂的温度 • C.溶质的状态和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性质

  16. 表格式:列出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表格式:列出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

  17.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8.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3)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 ①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 ②两曲线的交点 • ③曲线上方的点 • ④曲线上方的点 理解曲线上的点、线、面 点

  19. 线 陡升型:硝酸钾等 缓升型:氯化钠等 下降型:熟石灰 面 以曲线为分界线,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0.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数。为了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kPa下,M、N两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SM,20℃=0.023L/LH2O,SN,40℃=0.023L/LH2O, 在101kPa 、300C 时,M、N两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SM>SN B.SM<SN • C.SM=SN D.无法比较

  21. 向20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22. 溶液的浓度—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3.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

  24. 练习: • 第一册课本P82思考与练习

  25. 小结 物质的分散 悬浊液 浊液 乳浊液 概念: 特征: 均一的、稳定的   组成:溶质和溶剂 组成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浓溶液       溶质的多少 溶液 分类       稀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能否 饱和溶液        再溶解溶质来分 不饱和溶液 溶解 定性:溶解性 条件—温度 能力 标准—100克溶剂 定量: 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状态—饱和 单位—克/100克水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固体 溶解度曲线 气体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