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电路系统设计 与 EDA 技术

电路系统设计 与 EDA 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电子系 2003 级. 主讲教师:金之诚 zcjin@ee.ecnu.edu.cn.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的要求 参考书. 本课程的内容. 一个思想 了解 EDA 的发展、作用 一种工具 FPGA 、 CPLD 的开发平台 一个应用 完整的(数字)电路系统 一门语言 VHDL 、 Verilog HDL. 本课程的目的. 了解和熟悉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器件的发展、设计手段(软件开发平台)的发展 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将所学(硬件)知识融会贯通

edan-ful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路系统设计 与 EDA 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路系统设计与EDA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电子系2003级 主讲教师:金之诚 zcjin@ee.ecnu.edu.cn

  2. 绪论 • 本课程的内容 • 本课程的目的 • 本课程的安排 • 本课程的要求 • 参考书

  3. 本课程的内容 • 一个思想 • 了解EDA的发展、作用 • 一种工具 • FPGA、CPLD的开发平台 • 一个应用 • 完整的(数字)电路系统 • 一门语言 • VHDL、Verilog HDL

  4. 本课程的目的 • 了解和熟悉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 器件的发展、设计手段(软件开发平台)的发展 • 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将所学(硬件)知识融会贯通 • 数字逻辑电路、可编程逻辑 • 微机原理、微机应用、单片机 • 用系统设计的观点,实现一个应用系统 • 应用开发平台、硬件描述语言(HDL)构建一个应用系统 • 设计、调试、实现一个应用系统

  5. 本课程的安排 • 课时数与学分 • 学分:3.5 • 学时:3+1 • 理论课与实践 • 理论课:3×18=54学时=14周 • 实践课:1×18=18学时=4~5周 • 考试与分数 • 没有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比例60% • 平时、大作业占总比例40%

  6. 本课程的要求 • 开放的心态、轻松的心情 • 不要战战兢兢,为一分一厘计较 • 从系统的角度,感受设计的乐趣 • 态度严谨、收支平衡 • 不要以赢取学分为唯一目的 • 一步一个脚印,有付出但为了得到更多 • 培养兴趣、技高一筹 • 培养电子设计的兴趣,掌握最新知识 • 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系统具有实用性

  7. 参考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谭会生、张昌凡编著 • 特点: • 介绍了EDA技术 • VHDL编程 • 常用EDA工具 • 应用实例

  8. 参考书 • 科学出版社 • 沈明山编著 • 特点: •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 • 常用EDA工具 • 硬件描述语言VHDL • EDA设计实践

  9. 参考书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国丽、朱维勇 等编著 • 特点: • 大专教材,比较浅 • VHDL、Verilog HDL语言 • 数字系统设计问题

  10. 参考书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赵世霞、杨丰 等编著 • 特点: • VHDL语言基础知识 • 微机接口电路设计(8255、8259、8253等) • 设计工具的使用

  11. 第一章 EDA技术概述 • EDA技术的发展 • EDA技术的主要内容 • 硬件描述语言(HDL) • 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 • EDA的典型流程 • EDA工具的发展趋势

  12. EDA技术的发展 • CAD阶段(60~80年代) • 软件工具,部分代替人工操作 • CAE阶段(80~90年代) • 工具集成,数据处理、模拟评价等 • EDA阶段(90年代~ ) • 自上向下(Up-Down)的设计方法 • 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

  13. EDA技术的主要内容 •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 硬件描述语言HDL • 软件开发工具 • 实验开发系统

  14. 硬件描述语言(HDL) • 什么是HDL? • 为什么要用HDL? • HDL的发展历史 • Verilog HDL与VHDL的比较

  15. 什么是HDL • 硬件设计人员与EDA工具之间的接口 • 用于多层次的数字系统建模 • 建立电子系统行为级的仿真模型,对复杂数字逻辑进行综合仿真 • 生成适合某工艺条件下的具体电路的延时模型 • 写入FPGA/CPLD,或制造ASIC

  16. 为什么要用HDL • 电子设计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 •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 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设计重复的次数 • HDL的易用性,功能的完善

  17. HDL的发展历史 • 1962年,Iverson公司提出HDL • 多种HDL • ABEL HDL、VHDL、Verilog HDL • 1987年,VHDL成为IEEE标准,是国际上第一个标准化的HDL,称为IEEE 1076 • 1993年升级、更新成为IEEE1164标准;1996年,IEEE1076.3成为VHDL的综合标准

  18. HDL的发展历史(续) • Verilog HDL于1983年由Gateway Design Automation公司开发 • 1989年,GDA公司被Cadence公司并构,1990年由Cadence公司发布Verilog HDL • 1995年Verilog HDL成为IEEE标准,成为IEEE std 1364-1995

  19. Verilog HDL与VHDL的比较 • 推出的过程 • VHDL偏重于标准化的考虑,语法比较严格 • Verilog HDL在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语法比较自由 • 功能 • VHDL适用于电路高级建模 • Verilong HDL适用于描述门级电路,易于控制资源

  20. Verilog HDL与VHDL的比较(续) • 学习 • VHDL入门比较难,但设计效率较高 • Verilog HDL入门比较容易 • 工作量 • VHDL综合器完成的工作量大,设计者的工作相对较少 • Verilog HDL需要设计者搞清除具体电路结构,工作量较大

  21. 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真值表 卡诺图 逻辑表达式 状态方程式 设计实现

  22. 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续) • 一位全加器 • 真值表 • 卡诺图 • 方程 • 电路

  23. 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续) • S=ABC+ABC+ABC+ABC • C=AB+BC+AC

  24. EDA的典型流程 系统划分 综合 设计输入 时序仿真 编译 JTAG ISP CPLD/FPGA实现 功能仿真

  25. EDA工具的发展趋势 • 设计输入工具的发展趋势 • 具有混合信号处理能力的EDA工具 • 更为有效的仿真工具的发展 • 更为理想的设计综合工具的开发

  26. 第二章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 FPGA和CPLD的选择

  27. 概述 •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速度 • 产量和集成度每年增长35%左右 • 成本每年下降40%左右 •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几大公司 • Altera • Xilinx • Actel • Atmel • Lattice

  28. 概述(续) •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

  29.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 逻辑阵列块(LAB) • 宏单元 • 扩展乘积项 • 可编程连线阵列(PIA) • I/O控制块

  30.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 可编程逻辑块(CLB) • 输入/输出模块(IOB) • 可编程互连资源(IR) • 可编程开关矩阵(PSM)

  31. FPGA和CPLD的选择 • 器件的逻辑资源 • 芯片速度 • 器件的功耗 • CPLD、FPGA的选择 • CPLD:小量产、普通规模、信号延时固定 • FPGA:直接使用、硬件仿真、ASIC设计仿真 • 封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