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47 Views
推动宽带发展,促进信息消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2014 年 5 月.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两大国家级政策出台,构筑有利发展环境. 一、总体要求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三、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 五、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 七、完善支持政策. — 战略 目标 :到 2015 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 路线图: 2014-2015 推广普及阶段
E N D
推动宽带发展,促进信息消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 2014年5月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两大国家级政策出台,构筑有利发展环境 一、总体要求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三、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五、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七、完善支持政策 —战略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路线图:2014-2015推广普及阶段 —重点任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政策措施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行业重点工作 • 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
目录 一 国家战略推动宽带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 信息消费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固定宽带取得显著进展 • 截止2013年12月,固定宽带用户达到1.89亿户,普及率13.9%,与OECD国家差距连续5年缩小,超过全球平均9.8%的水平。 • 高带宽用户大幅提升,目前4M以上用户占比接近80%。预计2014年,2M以下宽带接入产品基本消除,全面迈入4M以上时代。
光纤宽带后发赶超 •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强调推进光纤宽带发展,工信部联合住建部制定光纤入户强制标准 • 我国光纤宽带实现高速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宽带用户中,FTTH/O用户达到4082万户,用户占比达到21.7%,比2012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超过了2013年6月OECD国家平均15.8%的水平。 中国21.7%
无线宽带超高速发展 • 3G • 我国2009年才启动3G,截止2013年,3G用户超过4.02亿,占全球17.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3G市场。 • 根据当前发展趋势,2014年我国3G仍将加速发展,用户数量预计可达5.5-6亿。 • 4G • 截止2013年11月,全球LTE(4G)用户为1.26亿。 • 2014年我国LTE用户预计将达到6000-8000万,将超越日、韩,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LTE市场。 我国3G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 WiFi • 截至2013年底,公共WiFi AP数超过587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WiFi网络。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宽带速度大幅度提升 • 国外机构采取不同测试方法,测速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看,我国宽带速率近年来增长较快,国际排名也不断提升,但与日韩欧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 差距。 • 据宽带发展联盟数据,2013年下半年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为3.53Mbit/s,比上半年提高20.4%;忙时平均为3.42Mbit/s,闲时平均为3.96Mbit/s。最近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平均下载速率提高到3.71Mbit/s,忙时平均,3.56Mbit/s,闲时平均为4.05Mbit/s。 Speedtest测速(最大下载能力) Akamai测速(实际下载能力平均值):速率及国际排名 数据来源:Speedtest,Akamai,宽带发展联盟
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力支撑应用服务繁荣 • 我国拥有覆盖全国的多张骨干互联网,网间以直联为主、国家级交换中心为辅的方式互联互通,2013年新增7个直连点,形成10大骨干直联点全国性布局; • 通过3个国际互联网业务出入口局,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网络直接相接 668G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35972.4万个,年增长率达34%。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间互联带宽达1652Gbps,其中2013年扩容668G,年增长率达68%。 内容分发网(CDN)加速用户访问,是互联网提速的关键环节。第三方CDN服务保持40%年增速。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投资自建CDN,带宽规模从1000G到数百G不等。 承载互联网信源的数据中心(IDC)流量需求激增,国内数据建设进入高潮,仅2013年新增面积24%。 IDC CDN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国际出口带宽为3407Gbps,年增长率达79.3%。全球排名第6。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Telegeography
目录 一 国家战略推动宽带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 信息消费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信息消费量质齐升、蓬勃发展 随着宽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终端产品和应用服务不断丰富,信息消费逐渐成长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力量之一。2013年,我国信息总体规模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信息服务消费达到10167亿,同比增长19.5%;信息产品消费达到12080亿,同比增长35.4%。 数据业务 此外,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云计算等平台还带动了社会消费的迅速增长。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33.5%,为居民消费注入了新的成长动力,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形成了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型交易模式。 智能终端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发展新动向 3 1 2 用户结构快速升级,增强信息消费市场活力 互联网宽带接入进一步普及,高带宽接入用户比例再创新高。2013年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1.89亿户,人口普及率接近14%。 3G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超过70%;智能手机快速普及,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达到40.8%,相比2012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产品创新空前活跃,提升信息消费增长动力 2013年,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加速增长趋势显著,智能终端的换机与新增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如平板电脑凭借便携化和移动化优势,2013年销量超过1600万台,同比增长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整体渗透率超过20%,消费规模突破510亿元,同比增长46.5% 此外,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相继涌现,智能终端产品日趋丰富。 移动应用融合渗透,开启信息消费巨大潜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渗透普及,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视频等融合应用表现出明显的移动化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与零售、融合应用为例,2013年11月11日手机淘宝购物消费规模全面井喷,全日成交额达到53.5 亿,是2012年同日成交额的5.6倍,占全天淘宝和天猫支付宝总成交额的比重超过15%。
信息消费在稳增长防通胀中的贡献突出 • 信息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 2013年,信息消费对当年GDP增长直接贡献超过0.75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增速的十分之一。 • 考虑到产业关联效应,2013年信息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新增产出超过1.14万亿元。 信息消费助力经济持续增长 ① 稳增长、防通胀 ② 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③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 智能终端和电信资费持续下降,对平抑物价的作用逐步显现。 • 以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例,2014年2月,ICT价格指数下降至81.44,同比降幅达3.9%。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表明,2013年信息消费的通货紧缩贡献率达到5.3%,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显著。 ④ 助力提升社会民生 ⑤ 制度建设、营造环境
信息消费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信息消费通过需求引领产业供给,不断催生新技术产生与应用,使较低层次产业中的资金、人才、技术向更高的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作用。 •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表明,信息消费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高度,信息消费每新增100亿元,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新增产出的贡献分别为3亿元、191亿元和144亿元。 • 2013年,信息消费拉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新增产出的贡献分别为144亿元、9185亿元和6925亿元。其中,新增产出中后两者的占比超过99%,信息消费对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更为显著。 信息消费助力经济持续增长 ① 稳增长、防通胀 ② 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③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④ 助力提升社会民生 ⑤ 制度建设、营造环境
信息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信息消费所蕴含的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信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并加速向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中扩散渗透,智能化制造、网络化生产、协同化研发等新生产模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 从技术、资本、劳动三个生产要素进行分析(Δ经济增长=F(Δ技术、Δ资本、Δ劳动)),2013年与信息消费领域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全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达到38%,贡献超过三分之一。 信息消费助力经济持续增长 ① 稳增长、防通胀 ② 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③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④ 助力提升社会民生
信息消费普惠民生作用进一步显现 • 信息消费与民生领域息息相关,随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不断普及应用,信息消费极大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 •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网络购物日益活跃,为消费者提供巨大便利。截至2013年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5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5.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7.5%。 • 信息消费新增大量就业岗位,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信息消费作为消费者和信息产业的桥梁,提供大量新增就业岗位,催生传统产业新兴部门,带来就业新模式。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表明,2013年信息消费直接新增就业岗位130万个,间接新增就业岗位310万个。 信息消费助力经济持续增长 ① 稳增长、防通胀 ② 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③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④ 助力提升社会民生 ⑤ 制度建设、营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