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31 Views
欢迎同学们 第一次到 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实验 指导教师:刘海刚 陈宇新. 请同学们注意 : 一、进入实验室时请在签到处签 到 二、离开实验室时请在台面仪器 登记本登记 三、通读 《 实验指导书 》 和 《 实 验 辅助材 》 ,因为所有内容 在书中都有阐述。如:. 有关开放实验规程、实验方式方法、开放时间、要求、报告的编写、考试规则、成绩评定、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在 《 基础电路实验指导书 》 和 《 基础电路实验辅助教材 》 中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请自觉阅读并遵守。.
E N D
请同学们注意: 一、进入实验室时请在签到处签 到 二、离开实验室时请在台面仪器 登记本登记 三、通读《实验指导书》和《实 验辅助材》,因为所有内容 在书中都有阐述。如:
有关开放实验规程、实验方式方法、开放时间、要求、报告的编写、考试规则、成绩评定、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在《基础电路实验指导书》和《基础电路实验辅助教材》中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请自觉阅读并遵守。有关开放实验规程、实验方式方法、开放时间、要求、报告的编写、考试规则、成绩评定、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在《基础电路实验指导书》和《基础电路实验辅助教材》中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请自觉阅读并遵守。
四、实验报告格式 及内容 报 告封面 ㈠、实验报告式: 第一页为实验报告封面 第二页为己经老师签字的数据记录表 第三页起为实验报告內容 实验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一) 实验项目 实验X XXXXXXXXX XXXX
㈡、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辅p4) 实验x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 3、实验歩骤、实验电路图、数据 记录表、特性图、数据处理分 析、结论; 4、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解 决方法以及还未解决的问题; 5、思考题; 6、体会。
直接表示法 色环表示法 数字表示法 电阻 电容 电感 常用元器件识别方法 (指P15 辅p16)
二极管 正极 负极 三极管 基极 发射极 集电极 集成块(IC)管 缺口 缺口 缺口对缺口
电位器: 电位器有A、B、C三个脚。A、B两脚 的电阻值为固定值,C为可动脚,改变C脚 可任意改变CA或CB间的阻值。 下图为电位器结构及符号图 转动轴 A、B脚为固定阻值 c脚为可变阻值
电位器在电路中有两种不同接线法 如果把电位器A、B、C 三个脚分别接入电路三个 不同位置上,这种电路叫 分压或分流电路。 如果把电位器A、C脚短 接后分别接入电路两个不 同位置上,这种电路叫降 压或限流电路。
500—2型 万用表面板图 (指p29) 第一条刻度线 以此类推 Ω电阻 ~ 交直流电压、电流 选择合适量程, 主要看指针摆动 是否在中间左右 各300的位置 DΩ小电阻或10V电压 5A大电流 dp功率 Ω 10 测电阻时要电阻调零 常用插孔 高电压(大电流)插孔 红笔 黒笔
被测电阻、电压、电流值的计算:指p29 电阻值=指针读数×量程 电压(流)值=指针读数×量程÷满刻度
数字多用表—MS8050面板图 指p39 使用时注意: ( 辅p19) 交直流转換 量程转換 小电流插孔 交(直)流电压 频率 二极管 4 2 1 电容 电阻 交(直)流电流 常用插孔
电流(压)表 SS2323型按下此键 功能键 调节稳流处于最大位置 正输出 负输出 接地 WYK系列数字显示直流稳压电源(指p47)
示波器的使用 (指p53) 注意: 1、示波器探头主杆为正、副杆为负。 正笔接被测物的高电位,负笔接被 测物的低电位; 2、测量较低电压时把探头置于×1的 位置; 3、打开探头保护帽,使探头金属钩 能与被测物有良好的接触。
旋至中间位置 左右移动 A us 时间显示 测量功能显示 按TV键此位置处于空白 时间/格 MAG 7802型示波器面板示意图 指p53 频率 TV 自动 “” 上下移动 测量状态显示 1、2 U V +↓⊥ 放大 MAG 濒率F=HZ 通道1或2 相加 相减 电压 电压 伏特/格 旋至中间位置 关至左边位置 交直流转換 接地
按下接地键调整基准线 a、直流电压测量(指p69) 用示波器测量直流信号幅(高)度叫作信号幅度(电压)时,可用下列公式算出。即: A×B=VD “A”表 示“伏持∕格”旋钮显示的电压量程读数 “B”表示在 “Y”轴上读出的格数 “VD”表示直流电压 b、交流电压测量(指p70 ) 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幅度时,按上列公 式计算出的电压叫交流电压峰峰值,用“VP- P”来表示即∶ A×B=VP-P、 另一种叫电压最大值,用“Vm”来表示,交流电压峰峰值与最大值的关系为: VP-P÷2=Vm 基准线0V 基准线0V
注意:(指P69 辅p15) 用电压表测量的交流电压叫有效值,用 “V”来表示,有效值是最大值 Vm 的1/ ,是 峰- 峰值VP-P的1/2 。所以VP-P、Vm、 V有 如下关系: VP-P=2Vm=2× 或有 V=Vm÷ =VP-P÷2
A B c、时间(濒率)测量:(指p71) 用示波器在“X”轴上测量交流信号的“宽度时间”或叫作“波长( 周期)时间”,可用下列公式算出: A×B=T “A”表示“时间∕格”旋钮显示的时间量程读数 “B”表示在“X”轴上读出的格数 “T”表示一周期所需的时间 所需的时间“T”的倒数则为频率“F”,即有 F=1∕A×B= 1∕T
SP1643B型函数发生∕计数器面板图 (p50-8112) 频率显示 电压显示 扫描宽度 扫描速率 ON ATT 频率量程 频率调节 函数信号输出(0.2HZ20MHZ) 电源 频率范围 波形对称 直流偏移 正弦波 三角波 关 关 方 波 20dB 40dB 幅度输出 50Ω 上升 下降 波形选择 输出衰减 扫描/计数 输出线座 指示灯不亮时发生信号
实验一 (指p73、辅20)测量仪表的使用与元件的伏安特性 实验性质:本实验为验证性的实验 1、验证线性电路即纯电阻元件的正、反向电压的伏安特性。 2、验证非线性电路即晶体二极管元件的正、反向电压的伏安特性。 3、验证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元件--电阻、非线性元件- 二极管伏安特 性的测试方法。 2、研究实际独立电源的外特性。 3、学习电压表、电流表以及稳压电 源的使用方法。 4、掌握电阻、电位器、二极管元件的 性能、识别及其在实验电路中的作 用--电阻是没有极性的元件。
电阻(线性)电路特性测试 R=V÷I 保护电阻 电压表测量电压(并接) 电压测量示意图 指p73 负载电阻 电流表测量电流(串接) 电流测量示意图 指p73
U(V) 3 2 1 -3 -2 -1 I(mA) 0 1 2 3 -1 -2 测量数据表 线牲电路特性
I U 0 未启动区 (盲区) 工作区 饱和区 二极管(非线性)电路的正向特性测试 R≠V÷I 平均值 I(mA) 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V ?V 不能同时接入两个表
I(Ma) U(V) 2 4 6 8 10 0 二极管(非线性)电路的反向特性测试 R≠V÷I 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不能同时接入两个表
I(mA) 12 10 8 6 4 2 U(V) 0 2 4 6 8 10 12 实际电压源伏安特性的测定 外加电压源内阻 理想电压源伏安特性 实际电压源伏安特性 不能同时接入两个表
误差原因分析: 1、电路中的电阻没经电阻表测 量。 2、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没经电压 表测量。 3、测量仪表本身的误差、加上读 取数据时没能正确操作。
+(-) 200 US 1K 1K -(+) 表一、表二内容实验电路图 实验板电路图 实验一 测量仪器的使用与元件伏安特性
+ 51 + US US 1K - - 表三、表四内容实验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