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04 Views
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 破解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难题 在电建股份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汇报 刘日明 2014 年 7 月 2 日. 目录. 第一部分: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第二部分:提高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在于机制保障和创新 第三部分:未来十年的组织形态和干部.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和尚“走出去 ”. 2012 年,带队中交学员赴香港、斯里兰卡项目实习.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到用时方恨少 某央企的国际人才需求:
E N D
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破解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在电建股份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汇报刘日明2014年7月2日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破解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在电建股份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汇报刘日明2014年7月2日
目录 • 第一部分: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第二部分:提高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在于机制保障和创新 • 第三部分:未来十年的组织形态和干部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和尚“走出去” 2012年,带队中交学员赴香港、斯里兰卡项目实习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到用时方恨少 某央企的国际人才需求: 在一次国际项目经理班的开学典礼上,主管国际业务的领导说,截至十二五末,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的规模!_____看似很美但又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 按可比口径计算,法国VANCI公司人均营业收入为27万美元(2009年),换算该企业需要3.5万人,而当下全集团只有3000人从事外经工作,海外业务收入约20亿美元。 •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正面临人才需求与供应严重不对称的刚性矛盾,而人才队伍流失也加剧了这种矛盾。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2008年9月,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为中国搜寻全球人才》表明,“人才短缺阻碍中国企业实现全球抱负”,在麦肯锡对总部设在中国的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中,54%的受访者表示,“缺乏管理人才是开展海外业务的一大障碍”。 • 2010年11月,埃森哲咨询公司发表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结论。该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缺乏全球化人才。 • 缺乏懂技术、通商务、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转型过程中这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中国电建国际化人才队伍的优势与劣势 成绩:央企第一,成绩显赫;海外人才队伍庞大 不足:人均产值低;传统施工承包业务为主,混合经营
央企国际化的人才之痛 • 国际化需要三大类型、N种人才 • 国际工程的15种人才:国际工程企业家、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合同管理专家、投标报价专家、工程施工专家、物资管理专家、融资专家、财务管理专家、风险和保险专家、索赔专家、信息管理专家、安全管理专家、环境保护专家、法律专家。-----天津大学何伯森教授的定义 • 属地化经营管理人才:营销、运营专家和CSR专家等 • 资本运营:并购重组、资本运作专家等 • 在这个团队中,企业家和项目经理是关键资源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2013年1月31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在关于理解把握指引内涵、做好学习贯彻工作要求的开头部分,印发通知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学习能力尤其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的学习能力是企业十分重要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 电建集团也明确了国际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路,对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有明确计划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一、战略人力资源布局,组织保障,政策导向 • 电建集团已有明确规划,组织有力。 • 建议针对国际化人才短缺的现状,成立国际化人才学院,集中力量解决人才短板; • 突出对国际化人才选育用管留的政策导向; • 启动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和远程教学平台建设。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二、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的示范引领机制 • 电建重组以来已举办9期领导人员培训班、5期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对于宣传贯彻企业战略,统一认识,提升能力,融合团队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 山东电建、水电七局、二局、十三、十五局等单位的国际承包工程培训; • 中交集团、能建集团的干部按专业、按梯队的培养培训,从力度和方法上值得借鉴; • 建议对领军人才队伍加大投入,按国际标准配备资源,努力打造成企业“狮子王”。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三、转型期的干部战略对话机制 解决转型中的悖论,在思想解放中寻找答案,所以“大规模的干部培训,通常发生在企业转型期”; • 既要火车头转向,又不能甩下车厢; • 既要干活挣钱,又要不干活挣钱; • 既要今天吃饱,又要明天吃好; • 既要换轮胎,又要上高速; • 既要补课,又要超越;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四、经验教训的分享机制 •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管理流程的起点是经验教训的学习; • 中冶科工总经理国文清在中澳SINO铁矿第一船铁矿石装船仪式上讲“人类学会走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每个人依旧着从阵痛到成长的过程,工程建设项目亦是如此” • 水电某局主管国际的副局长讲话“横亘在工程企业身上的痼疾,就是重复犯低级错误” • 建议由集团企业管理部门牵头,每年组织100个项目的案例,整理开发、推送分享,将企业知识资产显性化、抓上来、传下去,为企业留下宝贵的知识资产。
怎样搞砸海外项目 新世纪周刊07月25日封面 中铁进军欧洲第一步折戟波兰,央企做派、“中国打法”失灵始末 • 为了欧洲市场 • 不公平合约 • 政府关系失灵 • 小雨蛙大麻烦 • 无力回天 • 善后难了
中国企业海外巨亏一览 中海外 2011 按时完工亏损3.94亿美元 (约25.45亿人民币), 停止工程被业主追索 2.71亿美元 (约17.51亿人民币) 原因:合同过于草率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五、内部能人的教练机制: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岗位练、干中学的模式,探索批量快速复制人才的工作方式 六、龙头企业、先导项目的特殊考核激励机制 七、人才工作的外循环机制 • 国际并购带来的差异化人才补充 • 内部重组带来的人才队伍的压强效应 • 外部高级人才进入的鲶鱼效应 • 国际资质取得的标签效应 八、年轻人的“拔苗助长”机制
机制保障和创新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 九、基层创新的激发与鼓励 水电六局西南分局领导的成长之路:屌丝变凤凰、游击队变正规军 翟万全:“促使我系统思考并转化为改变企业的方法,主要来自参加集团组织的两次集中培训”。
未来的电建需要什么干部? 大胆预测下未来十年的电建组织形态: • 国际化特征 • 扁平化 • 跨界混业 • 专业事业部(公司)制为主 • 内部协同发挥价值链整合效应,并逐步过渡到外部整合 概括下:企业转型的十年,组织变革的十年,学习成长的十年
结语 • 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我们将生活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