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EQ 國際禮儀 第六組 非常食式

EQ 國際禮儀 第六組 非常食式. 組長 : 張芷廷 組員 : 謝韻璇 紅孟廷 王鈺翔 鄭慧絹 林宣妏 楊瑜. 目錄. 食的緣由 ……………………………………………………..P3 工作分配表 ………………………………………….P4 流程表 ………………………………………………….P5 個人簡介 ……………………………………………..P6-P12

cre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EQ 國際禮儀 第六組 非常食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Q國際禮儀 第六組 非常食式 組長:張芷廷 組員:謝韻璇 紅孟廷 王鈺翔 鄭慧絹 林宣妏 楊瑜

  2. 目錄 食的緣由……………………………………………………..P3 工作分配表………………………………………….P4 流程表………………………………………………….P5 個人簡介……………………………………………..P6-P12 中式料理禮儀……………………………………..P13-14,17-18 中式料理……………………………………………..P15-16,19-20 西式料理禮儀……………………………………..P21-24 西式料理……………………………………………..P25-32 心得感想……………………………………………..P33-38 Q&A……………………………………………………...P39

  3. 緣由  不同國家的吃飯禮儀讓我們了各個國家文化的不同,非常的特別也非常的不同。  食物的烹飪方式和禮儀也是需要學習的,這樣才不會讓我們在別的國家的人面前丟臉,所以瞭解了非常食式就能更加懂得吃飯禮儀。

  4. 分配表 工作分配 簡報:謝韻璇、林宣妏 資料蒐集:鄭慧絹、楊瑜、張芷廷、紅孟廷 整理資料:王鈺翔 劇本工作分配 攝影: 林宣妏 法國人:楊瑜 台灣人:王鈺翔 日本人:謝韻璇 英國人:鄭慧絹 道具組:王鈺翔、紅孟廷 導演:張芷廷

  5. 流程表 10/3 資料整理完成 11/10PPT製作完成 11/20 拍片 11/24 拍片 12/1  拍片 12/8  後製 12/15  影片完成 12/29 上台報告

  6. 個人簡介 姓名:楊瑜 科系:會資系 籍貫:中國四川省南充市 興趣:閱讀,上網,旅遊 專長:歷史,文學 座右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7. 姓名:謝韻璇 Irene 籍貫:台灣省嘉義人 科系:應用英文系 興趣:攝影、到處趴趴走 專長:攝影 座右銘:勇敢跟著心意和直覺走,因為在你心中已經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了。

  8. 姓名:紅孟廷 籍貫:台灣省台北市 科系:機械工程 興趣:山.聽音樂 專長:攀岩 座右銘:等待樂趣

  9. 姓名:王鈺翔 籍貫:台灣省高雄市 科系:電腦通訊系 興趣:閱讀、旅遊、寫作 專長:電腦維修、網路架設 座右銘:別記住成功的經驗

  10. 姓名:鄭慧絹 籍貫:台灣省雲林縣 科系:應用英語系 興趣:聽音樂.旅遊.品嚐美食 專長:歷史.地理 座右銘: 相信自己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把握每個機會全力以赴

  11. 姓名:張芷廷 籍貫:台灣省台中市 科系:資訊工程系 專長:寫作 興趣:閱讀、寫作、吃美食、看電影、旅遊 座右銘:是的、我知道了、嗯

  12. 姓名:林宣妏 籍貫:台灣省高雄市 科系:應用英語 專長:歷史、美術 興趣:閱讀、聽音樂、旅遊 座右銘:沒有努力沒有收穫

  13. 中式用餐禮儀 • 座位席次和料理的擺設: 1.中餐大致上都使用圓桌 2.圓桌離入口最遠處是屬於上座,接著就是主客的左邊,再來是右邊,依序而下。接近入口的座位是下座。 3.通常餐具也有固定的位子:正面的最前面是餐巾,右前方的是取菜的盤子,左側是湯匙與佈菜的深盤,右側是調羹和筷子,玻璃杯置於右側。正面的內側是放骨頭和殼等殘渣的容器。

  14. 享用佳餚的注意事項: 1.不能用手拿著盤子。 2.儘量一道料理配一個專用的取用盤,以免使味道混淆。 3.用餐時,避免破壞佳餚上的整潔,需小心取用。  4.用麵食時,用筷子夾麵條,放在調羹中再享用,看起來比較優雅。 5.不可將裝有麵食的碗端起來直接喝,更不能發出聲音。

  15. 中國廣州 • 廣州文昌雞的“文昌”二字,涵義有二:一是首創時選用海南文昌縣的優質雞為原料,二是首創此菜的廣州酒家地處廣州市的文昌路口,文昌縣產的雞體大,肉厚,但骨較粗硬,以常法烹制,難於盡其特點,30年代廣州酒家名厨梁瑞匠心獨運,把它去骨取肉,用切成大小相等的火腿和雞肉拼配成形,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恰到好處,數十年来,文昌雞已傳遍國內外。

  16. 此菜造型美觀,芡汁明亮,配以火腿、雞肝、郊菜,經煮、蒸、炒而成。三樣拼件颜色不同,滋味各異,為廣州八大雞之一。正宗的文昌雞飼養頗有研究,大多在山場樹林中放養,讓它自由活動,采食充足的野果及螺、蟲、蜢等動物蛋白和青綠飼料,早晚還補餵小量大米、糠和番薯之類的農作物。這樣養出的文昌雞肉質新嫩,口感極好。

  17. 印度用餐禮儀 • 1.用餐過程中,若給對方 ( 印度人) 加飯、加菜。 一定要用一雙未用過的筷子,千萬不可用自己還在使用的那雙筷子。 若是這樣,會被認為叫人家吃你剩的東西。 • 2. 若對方已經吃飽. 不再需要,而你作為主人出於客氣,還想再給一些。 這時。 你就會發現,對方把雙手捧著的碗筷 ( 或吃飯用的盤子 ) 一同伸到桌下 , 這表示不再要了。 見此情景,主人應當會意,就不要再給客人加飯加菜了。 • 3.客人到印度人家後,要向主人和家人問好。 在飯前和飯後到盥洗室洗一下是主人所歡迎的。 在印度人家中作客,吃飯前要漱口和洗手。

  18. 餐桌禮節 • 在大多數印度家庭中,飯菜都是放在一隻直徑約38厘米的叫“塔利”的扁圓形金屬盤中送上餐桌,從這只盤中取食,一般都是用手,而不用刀叉。  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忌吃蘑菇。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會殷勤地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 同時,客人不能拒絕給你的食物和飲料,食品被認為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拒絕它是對上帝的忘恩負義。 吃不了盤中的食品,不要布給別人,一旦你接觸到那種食品,它就變為污染物。

  19. 印度料理 • 印度拋餅又稱「印度甩餅」,是將麵和好,做成小片,然後用類似「攤桌布」的手法旋轉著向上拋,每拋一次由於離心力的作用餅坯就會變大一次,經過多次拋上,餅坯變得很大而薄,從外向內摺疊成直徑約五六寸的圓餅,再讓其落在鍋上烙,這種餅香脆可口,一般沾著印度咖喱一起吃。

  20. 所謂「印度拋餅」(Roti prata)實際並非印度常見的食品,而是由印度裔移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為了迎合當地居民的口味而改良的。一般認為「印度拋餅」是印度餅(Paratha)的變種。類似的食品在新加坡稱為Roti prata,在馬來西亞稱為roti canai。這些食品在製作過程中不一定有「拋」的過程。印度拋餅有以下口味的:雞蛋、乳酪、沙丁魚、羊肉末、雞肉末、洋蔥。

  21. 西餐禮儀 宴會的種類: 午宴 (Luncheon, Business lunch) :12:00~14:00。 晚宴 (Dinner) :18:00以後,應邀夫婦一起參加。 國宴 (State Banquet) :元首間的正式宴會。 宵夜 (Supper) :歌劇音樂會後舉行,在歐美習俗上很隆重,與晚宴相當。 茶會 (Tea Party) :16:00以後。 酒會 (Cocktail,Reception) :16:00~20:00之間,請帖上應註明起迄時間。 園遊會 (Garden Party) :15:00~17:00之間。 舞會 (Ball,Dancing Party) :通常為下午或晚間,請帖上應註明起迄時間。 自助餐或盤餐 (Buffet) :不排座次,先後進食不拘形式。 晚會 (Soiree) :下午六時以後,包括餐宴及節目(音樂演奏遊戲跳舞等)。 21

  22. 食的禮節 宴客 宴客在社交上特別重要,如果安排得宜,可以達到交友及增進友誼的目的,但如果安排不當,小則不歡而散,大則兩國交惡,故不可不慎。 宴客名單:要使宴會成功,宴客名單事先必須慎重選擇。應先考慮賓客人數及其地位,陪客身分不得高於主賓。 時間:官式宴會之請柬宜兩週前發出,宴會日期盡量避免週末或假日。 地點:以自己寓所最能顯現誠意及親切,如果使用其他地點,應注意衛生雅緻交通方便為宜 請帖:可採中式或西式邀請享用法國餐可用法文撰寫 菜單及客單:在正式宴會上均備有菜單及客單,菜餚的選定注意賓客的好惡及宗教的忌諱如果佛教徒為素食回教及猶太教徒忌食豬肉印度教徒忌食牛肉天主教徒週五安排食魚非洲人不喜吃豬肉淡水魚依西方習俗甜點應該在最後奉上水果之後才出。 22

  23. 席次的安排 (一)西式尊右原則: 男女主人若並肩而坐賓客主婦也比照以女主人居右男女主人對坐者女主人之右為首席男主人之右次之依次類推。(以六人長方形桌為示範左端為女主人右端為男主人女主人右邊依序為第一女賓客第一男賓客女主人左邊依序為第二男賓客第二女賓客) 男主人或女主人據中央之席,朝門而坐,其右方座次為尊 (二)三P原則: 賓客地位(POSITION) :座次視地位而排定,女賓地位隨夫 政治考量(POLITICAL SITUATION) :政治考量有時改變了賓客地位,如在外交場合時,外交部長的席位高於內政部長禮賓司長高於其他司長 人際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 :賓客間交情關係及語言相通者均應考慮 分坐原則:男女分坐夫婦分坐華洋分坐 23

  24. 注意事項: 請帖發出後即不輕易更改或取消。 一經允諾必準時赴約。 清楚告知時地服裝。 重要宴會事前提醒賓客。 在國外,赴主人寓所宴會宜攜帶具有本國特色的小禮物表示禮貌。 宴會後,宜以電話或寫信 (卡片) 向主人致謝。 24

  25. 日本代表食物之一 壽司 發源至東南亞,漢字寫作鮨,早期的壽司指的是保存食物的方法,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經鹽處理過後可久放的魚片。後來改為以米飯醃魚,並與米飯一起食用,此為現在的壽司料理前身。   一般所說的壽司米,是指日本種的精米,米粒白而短小,黏性較大,比其他米種製作出的壽司更為香軟,其中”越光米”較為普遍且受大多顧客歡迎。 25

  26.   壽司的種類眾多,一般普遍的是卷壽司與握壽司,卷壽司即在小竹簾上鋪一層紫菜與米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而成的長卷切成數小段。其中常見的有的太卷、細卷與手卷,太卷是指直徑較粗的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細捲則直徑細而配料單一,手卷為將紫菜捲成圓錐狀,配料至於中央,由於此卷較難用筷子夾,通常是直接用手拿著。握壽司起於江戶時期,製作者將米飯壓成可一口入嘴的塊狀,於配料背面塗上山葵(芥末)後鋪上。  壽司的種類眾多,一般普遍的是卷壽司與握壽司,卷壽司即在小竹簾上鋪一層紫菜與米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而成的長卷切成數小段。其中常見的有的太卷、細卷與手卷,太卷是指直徑較粗的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細捲則直徑細而配料單一,手卷為將紫菜捲成圓錐狀,配料至於中央,由於此卷較難用筷子夾,通常是直接用手拿著。握壽司起於江戶時期,製作者將米飯壓成可一口入嘴的塊狀,於配料背面塗上山葵(芥末)後鋪上。 26

  27. 於日本正確的生魚片吃法: 生魚片常搭配握壽司出現,由於主要是吃的是魚肉本身的甜味和口感,用餐前此類的料理是優先食用的,醬油與山葵只是為了搭味、去腥和殺菌,因此正確是先沾山葵後再沾醬油於魚肉的一小角,要注意醬油與山葵不可以攪拌混合在一塊。 按照順序為先吃顏色較淺的,後吃顏色深的,原因是顏色較淺的如花枝、旗魚等白肉魚味道較淡,後吃顏色深的如鮭魚、鮪魚等紅肉魚時才能感受的到口感與層次的不同。 27

  28. 日本用餐禮儀:如果進入包廂,應該將鞋頭朝外整齊擺放。日本用餐禮儀:如果進入包廂,應該將鞋頭朝外整齊擺放。 其步驟為︰1.人面朝包廂脫下鞋子 2.蹲坐在廊間。 3.用手將鞋子拎起調頭往內收,以免他人行走時不小心踢到。不可貪圖方便,背對包廂將鞋子脫掉。 座位安排:正式宴會,晚輩要比長輩先到。進入包廂後,主客或上司應該坐在靠內離門口最遠的地方,而職位最基層的人,則坐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方便幫忙傳菜或關門的動作。如果是私人聚會,通常會由付錢的人坐在離門口近的地方。 坐法:應雙腳跪坐,大腿壓住小腿,左右腳掌交疊。 坐法也可雙腳彎成倒V字型,斜坐在墊子上。目前改良式包廂,和式桌下有方形凹槽,不習慣跪坐的人,可自然將腳直放。而包包或公事包,應放在自己座位的背後,不要亂塞到包廂角落。

  29. 西班牙代表食物之一 海鮮飯   海鮮飯的正式稱呼為大鍋飯,,西班牙語為paella在當地的語言中指的是鍋子的意思。 基本的材料為米、橄欖油和藏紅花,再配以各種海鮮或肉。   常見種類有魚飯或貝飯,所以常有人錯譯成海鮮飯。這道料理傳入其前殖民地所在的菲律賓,並增添了許多海鮮的品種,因當地四面環海的緣故(例如螃蟹、鮑魚、醬油)。   在瓦倫西亞地區,有大型聚會時,不論是節慶、選舉活動、抗議示威,都需要製作大量的飯,有時甚至是用以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29

  30.   為此需要製作特大的鍋。西班牙人吃的米飯常為夾生飯,這種口味很難讓習慣熟爛米飯的亞洲人接受。製作大鍋飯用的是鍋身大又淺而平的專用鍋。先用橄欖油拌炒肉,再加入蔬菜。然後加入西班牙米使油滲入米粒之中。再加入沸騰的高湯,調低爐火。飯熟時離火使飯吸收剩餘汁液。放涼數分鐘後即可食用。食用時可佐以檸檬汁。用湯匙直接從鍋中取食。另外傳統上在食用時不可同時食用麵包。  為此需要製作特大的鍋。西班牙人吃的米飯常為夾生飯,這種口味很難讓習慣熟爛米飯的亞洲人接受。製作大鍋飯用的是鍋身大又淺而平的專用鍋。先用橄欖油拌炒肉,再加入蔬菜。然後加入西班牙米使油滲入米粒之中。再加入沸騰的高湯,調低爐火。飯熟時離火使飯吸收剩餘汁液。放涼數分鐘後即可食用。食用時可佐以檸檬汁。用湯匙直接從鍋中取食。另外傳統上在食用時不可同時食用麵包。 30

  31. 英國千層麵 • 千層麵是一種麵食,特點是用多張寬如手帕的大麵皮疊起來,內層夾上多種乳酪及肉醬(素食版可用菠菜代替),經焗製調味而成。西方一般稱這種食品為Lasagne或者Lasagna,此字源自希臘文Lasanon(痰罐),後來被羅馬人引伸成煮食爐,義大利人再借用此字指千層麵,有時亦會叫作Lasagne al forno (千層麵在焗爐),多會配合莫薩拉乾酪、帕馬森乾酪或利可他乳水乳酪,而且有許多食譜會加入白汁作為調味。

  32. 德國烤豬腳 • (Schweinshaxe)是一種德國料理,為烤製的豬腳。在巴伐利亞尤其受到歡迎。在奧地利稱為「Stelze」,一般會佐以葛縷子種及大蒜一起浸泡或預先煮過,再烤到表皮酥脆,搭配芥末醬、辣根、辣椒一起上桌。以豬腳製作的德國料理還有Eisbein,為醃製後煮過的食物。德文Eisbein,直譯「冰腿」,德國豬腳選用脂肪較厚的豬後小腿,經鹽腌制後水煮或火烤,並佐以德國酸菜等進食。

  33. 心得感想 33

  34. 王鈺翔心得感想: 當初選這門通識課程,還以為是抄抄筆記、上課、寫心得、交報告或上台報告等單人可以完成的事,沒想到會有個分組活動…真是失算啊!與未精挑細選的不明人士所組成的散兵部隊要完成任務是魯莽的事,沒有能力上的平衡與明確每個人專精的部份,認真的人就會多扛一點,至於其他人就可能出現擺爛現象,有點不明智呢…但事情可大可小,如今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個人在這組負責的事項為整理眾人寄來的散亂資料,修改至自我感覺良好後轉寄給製作PPT的同學,然而這個基準點不太好拿揑呀…如果以單純將眾人給的資料整理,不管是在字數與資料提供的明確點都會因每位同學的想法而有所不同,因此重新編排或尋找新資料來補齊就變的不可或缺,不過這並不表示誰對誰錯,就好比寫劇本這事來說吧,每個人對同個題目給出的劇本必不相同,因此才會有個導演先當起頭寫出初稿,再經眾人討論來完成可圈可點的好劇本,才不會有時間與成本上的浪費,所有的事也幾乎是照著這個規則,然而至今時間也過了十來週,要放棄似乎也嫌過晚了點…就這樣把它撐過去吧,以上。 34

  35. 鄭慧絹心得感想: 從找資料中學習到各國食的禮儀,包括義大利麵的由來和吃法,義大利麵統稱Pasta,原意是經搓揉過的麵糰,相傳是由馬可波羅自中國攜帶麵條回去義大利開始,義大利麵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美式吃法:用叉子抵著湯匙把麵捲成圈圈,然後用叉子或湯匙吃。另一種是歐式吃法:用叉子抵著盤子把麵捲成圈圈,再用叉子吃。兩種吃法都可被接受。還有德國豬腳的由來:又稱德國鹹豬手、德國烤蹄膀、德國冰腿等,是知名的德國和奧地利的菜肴,德國豬腳是巴伐利亞的鄉下料理,但是現在在德國的當地人不常吃豬腳,德國豬腳大多是給觀光客吃的;由於是德國當地的傳統美食,所以稱為德國豬腳。德國豬腳的吃法: 以刀叉將豬腳肉,從縱切面剖開,將豬腳肉做片狀切割佐以酸菜,黃芥末,搭配啤酒,風味絕佳,這樣既可以知道各國飲食吃法和由來,還有學習到豐富的知識,真是一舉數得。

  36. 張芷廷心得感想: 查完資料上完國際禮儀的課之後才發現原來以前學到的禮儀居然是不禮貌的,現在才發現原來餐桌禮儀是那麼的重要,餐桌禮儀不只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也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社交禮儀,再西方吃東西和喝酒是一種與人相處的社交禮儀方式而不是向東方對吃和喝酒一樣是生活的一部份,在東方不會太介意吃東西的禮儀,和甚麼東西先吃或是甚麼食物該配甚麼,大部分都是隨自己開心就好,現在發現如果不懂這些禮儀的話不只會在國外丟臉甚至一些重要場合也很容易丟臉,現在也才發現原來法國料理中的麵包就像是我們東方料理中的白飯,是必須等到菜上好時才能吃的,而不是一開始就先吃麵包,現在發現我以前的吃法是不禮貌的,現在終於不會再丟臉了。

  37. 林宣妏心得感想: 經由製作這個報告的過程,讓我學習到很多,我學到了中式用餐以及西式用餐的禮儀,還有認識各國各種不同種類的料理,以及各國用餐的方式,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這些是以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也讓我發現原來用餐的禮儀,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必須要注意很多小細節,否則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阿。而最讓我映象深刻的是,日本生魚片的吃法,以前吃的時候,總是隨便夾,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就夾,但經由這個報告讓我知道,原來吃生魚片要由顏色較淺吃到顏色深的,而且醬油跟哇沙米也不可以攪在一起。我現在終於知道原來”食”也是一門大學問阿。

  38. 楊瑜心得感想: 我在小組中獲得的任務主要是進行對中國菜以及泰國料理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在這其中,我的收穫不可謂不多,首先是對中國菜以及泰國料理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中國菜是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菜肴,每日每餐幾乎都離不開它,但是由於地域的局限性,我對中國的菜系沒有一個總的認知,唯獨對與自身關懷密切的川菜了解頗多。這次的資料收集,我閱讀了大量的關於中國菜系的介紹,對中國八大菜系中的其它七大菜系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概念,對其它菜系的特色,菜肴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除此之外,我也了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中國餐桌上的禮儀,這是一種不同于西方的禮儀,它代表的是東方的一種傳統的文化。對於泰國菜,我之前幾乎可以說是毫無接觸,這次的資料收集,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泰國料理。而無論對於世界,還是東南亞來說,泰國料理都是非常獨特的。它具有的鮮明而又奇妙的特徵,讓我對它的興趣越來越濃。總而言之,這次的資料收集,讓我獲益匪淺

  39. 謝韻璇心得感想 經過這次大家努力的做報告和影片之後發現,原來國際禮儀並沒有想像中簡單,餐桌上一個好的禮儀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如果我們都訓練有素就看得出來誰才是有禮儀的人,也知道別人犯了什麼樣的錯並改進,非常實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拍食的影片,因為不僅要準備好劇情、材料等,還要會現場發揮,這點非常有趣。大家也是邊拍邊討論,把能力發會到淋漓盡致,也許還不到專業的程度,但我們盡力做到最好,這就是最大的誠意。看到最後出來的成果,感到非常開心和感動,因為裡面交雜著汗水和淚水,是只有參予過的人,才有辦法感受的,希望大家未來能把課堂上、拍影片等國際禮儀帶到生活中,讓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意義。

  40. Movie

  41. 幕後花絮

  42. Q&A • 1.請問食用中式料理時應注意什麼事項? • 2.當您到印度家裡用餐時,如果已吃飽,那該用什麼方式告知主人? • 3.請問在西餐禮儀中,如果要宴客,那麼宴客請柬應於多久前發出? • 4.請問吃生魚片時,可以隨自己喜好隨便食用嗎?如果不是那該如何食用? • 5.請說出三種日本用餐禮儀該注意的事項?

  43. The END 4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