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 魏晉南北朝 ( 下 )—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 魏晉南北朝 ( 下 )—.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南朝 (420~589 年 ) 建都在南京,有宋、齊、梁、陳,各帝王崇信佛教。南朝重義理,建佛寺,文物留存稀少。四川萬佛寺遺址。 文人藝術家參與 ( 陸、張、戴 ) 造像受漢族文化,秀骨清像美學影響,佛像面容清秀,穿褒衣博帶式袈裟,神情溫和慈祥,如文人雅士氣質。. 佛立像龕 梁普通四年 (522 年 ) 砂岩 高 35.8 公分 成都萬佛寺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 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釋迦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cr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 魏晉南北朝 ( 下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 代 佛 像 之 美—魏晉南北朝(下)—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2. 南朝(420~589年) 建都在南京,有宋、齊、梁、陳,各帝王崇信佛教。南朝重義理,建佛寺,文物留存稀少。四川萬佛寺遺址。 文人藝術家參與(陸、張、戴)造像受漢族文化,秀骨清像美學影響,佛像面容清秀,穿褒衣博帶式袈裟,神情溫和慈祥,如文人雅士氣質。

  3. 佛立像龕 梁普通四年(522年) 砂岩 高35.8公分 成都萬佛寺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

  4. 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5. 釋迦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大同3年(537年)高129公分

  6. 大通元年(529年)高158公分

  7. 犍陀羅佛像 印度秣菟羅佛像 鹿野苑佛像

  8. 印度秣菟羅佛像 大通元年(529年)

  9. 東魏(534~550)時期: 東魏遷都鄴城(河北臨漳縣),大批洛陽僧尼隨之東移。造像主要有山東青州、河北地區佛寺造像。 西魏(535~557)時期: 西魏遷都長安,造像主要有麥積山、敦煌石窟等造像。 兩魏雖國祚甚短,但帝王與貴族都尊奉佛法,佛教盛行。造像近似北魏晚期風格,神情清秀溫文儒雅,袈裟衣紋舒展流暢。

  10. 臨淄西天寺 高5公尺 博興縣興國寺 高5公尺

  11. 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

  12. 東魏 佛三尊造像貼金彩繪高310公分青州博物館

  13. 佛三尊像 東魏(534~550年) 山東青州龍興寺 風格近似北魏晚期,溫文儒雅,衣紋舒展流暢。

  14. 東魏 倒龍吐蓮臺

  15. 佛立像 東魏 震旦藝術博物館 東魏 佛立像

  16. 東魏 菩薩立像

  17. 思惟像 東魏興和二年(540年) 石雕 高59.5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 河北曲陽修德寺出土

  18. 菩薩立像 東魏 漢白玉 高27公分 河北定州出土

  19. 西魏大統四~五年(公元538~539年)的墨書題記。面貌清瘦,眉目疏朗,神釆俊朗而瀟灑,屬於南朝秀骨清像名士風度。西魏大統四~五年(公元538~539年)的墨書題記。面貌清瘦,眉目疏朗,神釆俊朗而瀟灑,屬於南朝秀骨清像名士風度。

  20. 西魏 432窟 中心柱東向龕 像高125公分

  21. 西魏 菩薩像 高一二五公分

  22. 佛菩薩像第135窟佛高163公分 佛面貌豐腴祥和,著寬鬆袈裟,衣褶流暢波動覆於座下。二脇侍菩薩恬靜虔誠,俯視在聆聽佛法。

  23. 西魏佛像 眉目清秀,嘴角微揚,和藹微笑,神情俊秀而慈祥 。  此尊佛像具有我國文化、藝術、審美的思想,神韻生動、溫文儒雅,

  24. 北齊(550~577)時期: 北齊各皇帝篤信佛教,大力支持佛教事業,據傳北齊境內有僧尼四百餘萬人,寺院四萬餘所。北齊有開鑿響堂山、天龍山石窟,另在山東、河北地區佛寺造像盛行。北齊造像風格明顯改變,佛像面容圓潤端祥,身軀勻稱優雅,袈裟簡潔貼身(如曹衣出水),神情寧靜禪悅。

  25. 北魏 佛像 東魏 佛像 北齊 佛像

  26. 北齊(550~577)時期: 北齊佛像面容圓潤端祥,神情寧靜禪悅。

  27. 佛穿垂領式袈裟袈裟質地輕薄而貼身(如曹衣出水),將身體優美的曲線表露無疑,這種「薄衣貼體」的視覺效果,是北齊青州造像的一大特色佛穿垂領式袈裟袈裟質地輕薄而貼身(如曹衣出水),將身體優美的曲線表露無疑,這種「薄衣貼體」的視覺效果,是北齊青州造像的一大特色

  28. 身軀勻稱優雅,袈裟簡潔貼身 佛五尊像 北齊 南響堂山石窟

  29. 菩薩、弟子像 北齊(550~577年) 北響堂山石窟 身材勻稱優雅,衣紋簡潔流暢貼身(有曹衣出水風格),神情寧靜禪悅。

  30. 北齊 定州寺院 高3.15公尺 東魏 臨淄西天寺 高5公尺

  31. 北齊 佛坐像山東青州龍興寺 北齊佛坐像高164公分上海博物館

  32. 北齊 佛立像 北齊 佛立像 北齊 佛立像

  33. 北齊 盧舍那法界人中像

  34. 北齊菩薩立像 高78公分 菩薩頭戴寶冠,臉形長圓,雙目微瞇俯視,稜角唇線清晰,下頷圓潤,表情和藹親切。袒上身,佩連珠項圈。帔帛自肩臂垂下。左肩斜披長串瓔珞,跣足立於圓台上。顯得華麗無比。

  35. 龍興寺出土菩薩像

  36. 北齊 菩薩像

  37. 愉悅的神情之中,不失莊嚴; 親切的氣氛之中,帶有可敬。 在沉思的眼神中‧‧‧‧ 北齊 思維菩薩像

  38. 中國 石雕像菩薩思惟半跏像六世紀中 日本 木雕像菩薩思惟半跏像七世紀 韓國 金銅像菩薩思惟半跏像七世紀

  39. 北齊佛像 北齊菩薩像

  40. 山東佛像莊嚴優美 • 從石雕工藝來看:山東有精美的畫象石傳統雕刻藝術,並吸收河北地區優秀的刻造佛像技法。 • 從佛像的神態來看:有深厚儒家漢文化的審美氣質,在北魏晚期時,有「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神韻。北齊時,雕工簡潔流暢,神情靜謐端祥,有「曹衣出水」薄衣貼體之新風格。 • 從造像者身分來看:北朝時經濟繁榮、佛事最興盛,僧人和雕刻家直接參與雕像,把握住相好莊嚴的宗教精神含意。

  41. 北齊 佛七尊像漢白玉 高73公分 河北臨漳縣出土

  42. 北齊 交脚菩薩像

  43. 北齊 阿難尊者像

  44. 北周(557~581)時期: 北周君主護持佛教,但在武帝建德二年(573)發佈禁毁佛、道二教,使佛教嚴重破壞。史稱第二次法難。北周佛像臉形豐圓,身體飽滿,袈裟厚重,神情敦厚莊嚴。有麥積山、敦煌等石窟,陝西地區佛寺造像。

  45. 北周 第428窟

  46. 北周     彩塑像    第290窟   北周彩塑出現二弟子造像。整體造型,面相豐圓,神情端莊祥和,通體比例上身略長、頭略大、胸平坦、腿粗短。

  47. 佛像 北周第60窟 頭高163公分 佛作低平肉髻,容貌豐腴祥和,凝神靜思之狀。

  48. 北周(557~581年)高170公分 北周 北周 高167公分

  49. 北齊 北周

  50. 菩薩像北周 石雕第47窟 高102公分 菩薩戴蓮花冠,面容豐潤慈祥,裝飾華麗瓔珞,身姿端正優雅, 顯示出雍容尊貴慈祥親切的表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