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513 Views
單元二 秦漢帝國的興衰. ※ 西周→東周→秦→漢 ( 西漢 → 新 → 東漢 )→ 魏晉南北朝 一、秦漢時期的特色 1. 統一的 帝國 2. 奠定政治制度的基礎 3. 確立疆 ( ㄐㄧㄤ ) 域的規模 4. 統一文化、思想. 二、 秦漢的歷史 ( 一 ) 秦 1. 建國者: 秦始皇 ‧ 嬴政 2. 朝代特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 3. 首都:咸陽 ( 今天的陜西 ‧ 西安 ). 4. 重要歷史: (1) 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2) 創造「 皇帝 」的稱號,自稱:「始 皇帝」 (3) 中央集權 → 廢封建、設郡縣
E N D
※西周→東周→秦→漢(西漢→ 新 → 東漢)→魏晉南北朝 一、秦漢時期的特色 1. 統一的帝國 2. 奠定政治制度的基礎 3. 確立疆(ㄐㄧㄤ)域的規模 4. 統一文化、思想
二、 秦漢的歷史 (一)秦 1.建國者:秦始皇‧嬴政 2.朝代特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 3.首都:咸陽(今天的陜西‧西安)
4.重要歷史: (1)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2)創造「皇帝」的稱號,自稱:「始 皇帝」 (3)中央集權→廢封建、設郡縣 ①全國設置數十「郡」,「郡」下 再分別設置「縣」 ②地方長官由中央朝廷派任 ③國家直接管理全國人民
(4)車同軌、書同文 ①統一貨幣、車軌、度量衡 ②李斯創作「小篆」,成為當時通行的 文字
(5)勞動人民 ①修築長城→為防禦匈奴而設置,西起「臨洮」(甘肅),東到「遼東」(遼寧) ②修築「馳道」→快速道路 ③建築宮殿→阿(ㄜ)房宮 ④修建陵墓→秦皇陵 (6)秦始皇「焚書坑儒」,以法家思想治 國,禁止其它思想 (7)秦二世‧胡亥昏庸,引發民亂 (8)秦傳三世而亡,僅15年
(二)西漢 1.建國者:漢高祖‧劉邦 2.朝代特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 建立的王朝 3.首都:長安(今天的陜西‧西安)
4.重要歷史: (1)楚漢相爭:項羽敗、劉邦勝 (2)文景之治:百姓生活安定 (3)漢武帝:西漢國力達到極盛 ①重學術:設「太學」,尊儒家思想 ②設「察舉制度」:鼓勵地方推薦人才 ③實施「專賣體制」:鹽、鐵、酒專賣 ④首創「年號」:帝王紀年的制度從此開 始 (4)西漢末期:為外戚王莽篡位,滅亡
(三)新 • 1.建國者:王莽 • 2.重要歷史: • (1)進行變法:實施「土地國有」制 • 度、改革幣制 • 變法不能成功,經濟破產,引發 • 民亂,滅亡
(四)東漢 1.建國者:東漢光武帝‧劉秀 2.首都:洛陽(今天的河南‧洛陽) 3.重要歷史: (1)漢光武帝中興漢朝 (2)明章之治:百姓生活安定 (3)中期以後,朝政敗壞:「小皇帝」即位, 外 戚、宦 官輪流亂政 (4)晚期,發生「黃巾之亂」 (5)群雄爭霸,東漢滅亡
三、秦漢的對外關係 (一)秦 1.外敵:匈 奴(位在中國北方) (1)特色:中國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 (2)專長:以搶劫農業國家的資源為主要 收入 2.對付方法: (1)秦始皇曾派兵重兵 (2)修築長城防禦
(二)西漢 1.外敵:匈奴 2.對付方法: (1)西漢初期:和親政策 (2)漢武帝: ①大舉征伐匈奴
②聯絡西域對抗匈奴 ⒜西域:今天的新疆與帕米爾高原以西地區 ⒝張騫通西域 ⒞打通絲路:長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亞 →西亞→大秦(羅馬帝國) ⒟促進東西文化交流:佛教等事物傳入 3.對外經營的結果:使中國領土倍增
(三)東漢 1.外敵:匈奴 2.對付方法: (1)匈奴分裂: ①南匈奴投降 ②北匈奴被東漢征伐、西逃到歐洲, 製造「黃禍」 (2)聯絡西域對抗: ①班超經營西域 ②再度打通絲路
四、秦漢的學術 (一)秦 1.秦始皇:統一文字 2.秦始皇: (1)統一並控制思想 (2)焚書坑儒 (3)厲行法家思想 3.矯正落後習俗
(二)西漢: 1.漢武帝的尊儒政策 (1) 採納董仲舒的建議 (2) 罷黜(ㄔㄨˋ)百家,獨尊儒術 (3) 設立「太學」,專門教授儒家經典 (4) 五經的發達 (5) 結果:儒家成為此後中國學術的主流 2. 史學的發展 (1)代表作品:《史紀》 (2)作者:司馬遷 (3)特色: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三)東漢 1.儒家思想繼續發展 2.史學的發展 (1)代表作品:《漢書》 (2)作者:班 固 (3)特色: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3.科技的發展: (1)天文學:張 衡 ①渾天儀:觀測天文 ②地動儀:測定地震方向
(2)醫學: ①華 陀:麻醉與外科手術 ②張 機:醫聖,著《傷寒雜病論》 (3)造紙術:蔡倫→促進教育的普及與 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