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622 Views
校長領導 的 新 思維 與 新 模式. 吳明清 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John C. Maxwell * -. 除非很多人希望領導者成功; 否則他很難成功。 自己才是最難領導的人; 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領導; 不要停止學習。 * 參見:章世佳譯 (2008) 。 領導的黃金法則 。台北:天下遠見。原著 John C. Maxwell (2007). Leadership Gold: lessons I’v learned from a lifetime of leading. 前言. 謝謝邀請! 教改後的校園生態丕變
E N D
校長領導的新思維與新模式 吳明清 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John C. Maxwell *- • 除非很多人希望領導者成功; 否則他很難成功。 • 自己才是最難領導的人; 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領導; • 不要停止學習。 * 參見:章世佳譯 (2008)。領導的黃金法則。台北:天下遠見。原著John C. Maxwell (2007). Leadership Gold: lessons I’v learned from a lifetime of leading.
前言 • 謝謝邀請! • 教改後的校園生態丕變 • 校長「權少、事繁、責任重、壓力大」 • 面對「難為」的現實 需要新思維與新模式 • 提供「一些想法」「some thoughts」 • 冀能拋磚引玉 • 敬請指正!
報告大綱 • 一、從概念開展領導思維 • 二、用問題引導領導實務 • 三、依情境決定領導策略 • 四、遵法制形塑領導角色 • 五、憑智慧超越領導困境 • 六、循理論建構領導模式 • 七、勤學習提升領導能力 - 代結語
一、從概念開展領導思維 • 「領導」(leadership)是:領導者(the leader)影響他人(the others)之認知、行為與情意,以實現特定目標的過程。 • 領導就是要「帶人做事」,而且要將事情「做好」,以達成目標。 • 從「帶人做事」的領導意涵來開展校長領導的思維。
二、用問題引導領導實務 • (一)帶什麼人?(what) • (二)做什麼事?(what) • (三)要達成什麼目標?(why) • (四)如何帶人、做事、達成目標?(how)
人員特質 校務類型 帶什麼人?做什麼事?
達成什麼目標? • 回歸組織願景與運作功能來思考 • 維持組織的生存並促進組織的發展 • 維持校務正常運作,提供學生適性的學習機會與成果 • 校長領導的目標思維,必須回歸教育本質與專業效能 • 學校教育目標之實現程度,可作為校長領導效能的主要指標
三、依情境決定領導策略 • 校長至少面對12種「人」與「事」交織的領導情境(條件) ,故須思考:如何將各類校務「做對」又「做好」。 • 面對人員的能力問題,應以「倡導」為主; • 面對人的意願問題時,則以「關懷」為主; • 兼顧能力與意願之因應,則「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與「增權益能」(empowerment)不失為良策。
對事之因應 • 例行性校務,以法制及常規為主;要有品質管理與績效評估的配套機制和措施; • 問題性校務,以「通報系統」的建立以及「標準作業程序」(SOP)的訂定與落實為優先; • 發展性校務,須形塑創新團隊並營造追求卓越的學校文化。
四、遵法制形塑領導角色 • 角色(role)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種公共形象 • 校長須具有適當的角色認知與實踐。 • 如若角色認知不當,凡事「自以為是」,則難免偏蔽而失身分; • 如若角色實踐不力,則又流於矯情虛偽之譏,均有損領導的影響效果。 • 因此,「言如其分」、「行符其責」應為校長領導守則的第一條。
校長不是「大家長」 • 依法行政乃行政人員處理公務的至高準則 • 校長領導角色之形塑應從法制出發,以法制規範為基礎,開展多元相容的領導角色 • 俗稱校長是學校的「大家長」,雖屬親暱之喻,其實值得商榷。 • 畢竟學校不是家庭,學校的人際關係亦非賴「私情」維繫 • 校長的領導角色雖可公私兼顧,但仍以秉公忘私或先公後私為宜。
校長的多元角色 • 道德典範(moral model) • 專業導師(professional mentor) • 行政督導(administrative supervisor) • 變革大師(change master) • 協調高手(negotiation expert)
五、憑智慧超越領導困境 • 專業的限制 • 權力的稀釋 • 支持的不足 • 變革的壓力 • 公私的兩難
六、循理論建構領導模式 • 校長領導的困境在所難免 • 因此需要一個統觀而且系統化的領導「模式」(model),作為日常行事可資依賴與信任的依據 • 俾能洞察領導情境並確認問題關鍵,進而尋求因應解決的策略,發揮執簡馭繁的行動效率
好模式的建構 • 「模式」是一種足資表徵特定「實相」(reality)的結構型式或行動程序 • 模式具有「描述」和「解釋」的性質,也具有引導行動的功用 • 「好模式」(a good model),必須兼具「 周備性」、「系統性」、「解釋性」及「應用性」。 • 模式的建構最好依循相關理論的提示作為主軸,然後依情境脈絡的特徵及實務運作的需求加以補充,期能兼顧模式的解釋性與應用性。
組織架構論(frames oforganization) • Lee G. Bolman & Terrence E. Deal (1997).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p.303) • Structural Frame - 工廠 • Human Resource Frame - 家庭 • Political Frame - 叢林、競技場 • Symbolic Frame - 寺廟、嘉年華
好的領導者- 結構取向 • (一)認真了解組織結構; • (二)審慎思考組織結構與策略及環境的 關係; • (三)重執行; • (四)經試驗、評估然後採用。
好的領導者-人力資源取向 • (一)相信人們且願意溝通信念; • (二)容易接近; • (三)重授權。
好的領導者-政治取向 • (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能 獲得什麼; • (二)能評估權力與利益的分配; • (三)能與重要關係人建立聯結; • (四)先說服、其次談判,非必要時不強 制。
好的領導者-象徵取向 • (一)運用象徵性符號掌握別人注意力; • (二)能將經驗賦予意義; • (三)能發現並溝通願景; • (四)善於說故事。
校長領導模式 • 從學校組織結構、學校人力資源、校務運作之政治歷程以及學校的符號與文化四個面向, • 全方位的關照學校組織的特徵與問題, • 然後運用適當的領導行為,展現有效領導, • 致力於健全學校組織結構、提升人力資源、善用政治歷程、營造學校文化。
七、勤學習提升領導能力 • 本文論述的不周 • 以John C. Maxwell 在領導的黃金法則一書中的詮釋作為補充
Maxwell 的精譬詮釋(1) • 領導是願意冒險。 • 領導是要為別人帶來改變的熱情。 • 領導是不滿足於現狀。 • 領導是當別人都在找藉口時,卻承擔責任。 • 領導是當別人看到限制時,卻看到可能性。 • 領導是準備好在群眾中脫穎而出。 • 領導是敞開的頭腦與胸懷。 • 領導是為了別人的好處,壓下自己的能力。 • 領導是喚起別人做夢的能力。
Maxwell 的精譬詮釋(2) • 領導是以別人能參與的願景來鼓舞他們。 • 領導是以一人的能力來統合眾人的能力。 • 領導是以你的心向別人的心說話。 • 領導是心、腦、靈魂的整合。 • 領導是關懷的能力,並讓別人在關懷中釋放他的想法、能量與能力。 • 領導是實現的夢想。 • 領導最重要的是,要勇敢。
結語 • 領導的要求很多,也很複雜, • 校長須不斷學習,以充實領導知能,提升領導力 • 不要停止學習
誠摯的祝福 • 平安健康 • 順利無礙 • 成功圓滿 • 福德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