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 1 ) 宏观经济政策 概况 ( 2 )需求管理(一): 财政政策 ( 3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 ( 4 )供给管理政策 ( 5 )宏观经济政策的 运用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 1 ) 宏观经济政策 概况 ( 2 )需求管理(一): 财政政策 ( 3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 ( 4 )供给管理政策 ( 5 )宏观经济政策的 运用. 政策目标. 政策背景. 政策手段 ( 工具 ). §14–1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政策 : 政策是 政府行为 ,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 目标 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要素的逻辑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1 ) 充分就业 ( 2 ) 物价稳定 ( 3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 4 ) 国际收支平衡.

clarke-ch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1 ) 宏观经济政策 概况 ( 2 )需求管理(一): 财政政策 ( 3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 ( 4 )供给管理政策 ( 5 )宏观经济政策的 运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 (3)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 (4)供给管理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2. 政策目标 政策背景 政策手段(工具) §14–1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政策: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要素的逻辑体系

  3.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3)国际经济政策

  4. 部分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

  5. §14–2 需求管理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1)变动税收是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2)变动政府支出是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它属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6. 财产税 所得税 税收 流转税 政府收入 短期 公债 中期 国家财政 长期 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

  7. 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的逆向调节 ● 一些财政政策本身具有自动稳定功能,但调节经济的作用有限 ● 赤字财政政策:不是以财政预算平衡为目标,而是以充分就业为目标

  8.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可以向两个方向变动。 (1)膨胀性财政政策。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2)紧缩性财政政策。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9. 财政政策图解 IS1 i LM IS0 扩张性财政政策 IS2 E1 E i0 E2 紧缩性财政政策 O Y0 Y

  10.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原因:增加政府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故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在 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就使得利率上升。私人投资被挤出。 IS1 i LM IS E1 i1 E E2 i0 O Y0 Y1 Y2 Y

  11. §14–3 需求管理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货币供给,可以降低实际利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亦然。 货币政策:一是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12. 货币政策图解 LM2 i LM0 IS 紧缩性货币政策 E2 LM1 E i0 E1 扩张性货币政策 O Y0 Y

  13. 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2)计价单位;(3)贮藏手段。 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存贷款业务,指导监督商业银行;发行纸币;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2)商业银行。性质与一般厂商相同。

  14.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公 众 一国的银行体系结构

  15.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2)资产业务:放款(为企业提供贷款),投资业务(购买有价证券获取利息收入); (3)中间业务:代理客户办理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

  16. 货币政策基础 准备金的概念,法定准备金与法定准备率 货币乘数的概念 金融市场:各种信用工具交易的场所。 货币市场:从事短期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国库券,银行承兑票据,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交易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从事长期信用工具(公债,公司债券,股票,房地产抵押单等)交易的金融市场。

  17. 货币供给量 市场利率 总需求 货币政策机制与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贴现政策 (3)变动法定准备率 还有道义劝告、垫头规定、利息率上限等措施。

  18. §14–4 供给管理政策 从总供给方面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 (2)指数化政策:工资、税收指数化 (3)人力资源政策(就业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支持劳动力流动 (4)经济增长政策:劳动力数量与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促进

  19. §14–5 宏观政策的运用 政府支出增大 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 i IS 1 LM E1 IS LM1 E 两种政策的同时实施 i0 E3 货币供应量增加 E2 O Y0 Y

  20.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限制因素 (1)政策时延问题:内在时延,外在时延 (2)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3)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21. 宏观经济政策

  22. 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 • 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 • 拿何调控----- 财政政策两个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 如何调控----- 运用 萧条时扩张 繁荣时紧缩

  23.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24. 四大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它会造成通货膨胀。

  25. 二、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 • 1、内容 • 财政支出----政府工程支出:兴建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 • 财政收入----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其他税收 (财产税)

  26. 2、运用 • 在经济萧条的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税和增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 • 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支的方式,增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

  27. 3、内在稳定器 •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各种转移支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 • 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和企业收入增加,所适用的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 • 经济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下降,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从而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28. 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所以在关键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所以在关键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29. 4、赤字财政政策 • 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30.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 1、主要工具 • 1)公开市场操作 •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 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31.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 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 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 • 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 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32. 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比的变动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比的变动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 轮次 最初存款 累计存款总额 1 20 20 2 16 36 3 12.8 48.8 4 10.24 59.04 5 8.192 67.232 6 6.5536 73.7856 7 5.24228 79.02348 8 4.194304 83.222784 …. …… …...  0 100 R(最初存款) 20 D(存款总额) = -------------------- = -------- = 100 r(法定准备率) 20%

  33.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息率就称贴现率。 • 政策有: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 • 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 反之。

  34.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道义劝告 垫头规定(规定证券交易的自有资金比例) 利息率上限 规定分期付款的比例及期限 • 上述工具有一定的作用。

  35. 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增加,起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反之。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直接目标是利息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债券收益 • 债券价格= ----------------- 利息率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通过物价水平影响生产。

  36. 3、运用 • 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就能起到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 •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就能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加就业。

  37. 四、供给管理政策 • 1、收入政策---- 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等。 • 2、指数化政策---- 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 3、人力政策---- 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 • 4、经济增长政策----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等。

  38. 小 结 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支出3 税收3 市场业务准备率贴现政策 萧条 增加 减少 买进证券 降低 降低放松 有失业 采取扩张性政策 货币量增加,利率降低 繁荣 减少 增加 卖出证券 提高 提高严格 通胀 采取紧缩性政策 货币量减少,利率提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