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35 Views
长期的繁荣,短暂的减速 —— 2007 年中国宏观经济之展望. 主题. 核心观点. ( 1 ) 本文观点 :处于大国崛起初始阶段的中国经济, 2007 年 GDP 减缓至 9.5% 附近, CPI 上升至 2.5% 附近。宏观调控稳中慢紧,货币政策整体上偏紧,流动性管理成为央行政策的重心。 ( 2 ) 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在 21 世纪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就其发展势头、自然禀赋和工业体系等而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成为世界中心潜力的国家。但受制于其固有的发展历史和特有的经济问题使得当下的位置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中。.
E N D
长期的繁荣,短暂的减速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之展望 主题
核心观点 (1) 本文观点:处于大国崛起初始阶段的中国经济,2007年GDP减缓至9.5%附近,CPI上升至2.5%附近。宏观调控稳中慢紧,货币政策整体上偏紧,流动性管理成为央行政策的重心。 (2) 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在21世纪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就其发展势头、自然禀赋和工业体系等而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成为世界中心潜力的国家。但受制于其固有的发展历史和特有的经济问题使得当下的位置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中。
核心观点(续) (3) 宏观经济:美国和欧盟经济减缓带动中国经济外部需求减弱,尽管中国经济不断开拓外部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逐步减速,出口因世界经济减缓而减速,中国经济在内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减速。 (4) 货币金融:货币信贷目标上调未改变央行收紧银根的基调。储蓄存款变化、通胀预期增强和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使得央行的利率政策相对从容,变动的可能性在增大。 (5) 宏观管理:2007年作为关键的一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将继续体现出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央行将通过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力度。
文章框架 大国崛起初始阶段中的中国经济 1、宏观经济 2、货币金融 外部动力减速 货币信贷整体偏紧 内部动力减速 利率政策相对从容 汇率政策依旧缓慢 3、宏观管理 宏观调控稳中慢紧 流动性管理成重心
大国崛起初始阶段中 中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位置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大国崛起初始阶段中(续) • 自然禀赋 • 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居第3位。 • 具有大陆型国家和海洋型国家的双重自然禀赋 。 工业体系 • 1949年—1978年的中国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快速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 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一个多行业的经济体系,在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没有这么多行业,欧洲都不可能,只有中国内地和美国在这个方面是相似的,所以中国市场将来会很像美国。 • 人口红利、技术进步 • 当下的位置仅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
外部动力减速 美国、欧元区2006年GDP增幅预测为3.3%和2.8%,2007年为2.4%和2.0%。 美国通胀水平 CPI 欧元区通胀水平 CPI 波动率加权均值 核心CPI 波动率加权均值 核心CPI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内部动力减速 中国经济增长乐观中的减速 经合组织预计,中国2006年GDP增幅将达到10.6%。2007年放缓至10.3%。 据我们的测算,2006年GDP增速在10.5%附近,2007年大致在9.5%附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货币信贷整体偏紧 继续相对收紧银根——2007年央行的政策基调 中国货币供应达到预期目标难度不小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利率政策相对从容 通胀阴云有望再度降临中国 我们预计,2007年的CPI水平整体上将继续爬升,全年大致在2.5%附近—— 1、据我们的测算,翘尾因素大致呈现峰状,而新增因素大致呈现倒峰状,2007年CPI的水平大致在2.5%的可能性很大。 2、粮食价格连续20个月上升至11月份的4.7%水平,农产品的涨价是未来通胀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 3、CGPI自2006年2月以来连续10个月上扬至4.1%的水平,其分类指数中农产品和矿产品价格成为其上升的核心动因。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都证券研究中心
宏观调控稳中慢紧 • 2007年的基调 • 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 艰巨性和系统性 • 全球货币体系大调整和利率环境的悄然改变 • 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期和中央地方格局再调整期相交替 • 政策的组合化和监管的系统性——土地、信贷、产业、法律、行政、官员考核体系 • 央行、发改委、银监会 、建设部、国土资源部 、环保总局 、中纪委 、中组部 • 长期发展中的关键一年 • (1)2007年,中国金融业迎来全面开放第一年。 • (2)2007年下半年,中共十七大将召开,确立胡锦涛时代的格局。 • (3)最后的准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美国大选、台湾大选。
流动性管理成重心 宏观背景 • 世界流动性过剩——全球央行在未来面对的共同课题 • 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逐渐默契、国有银行上市基本成功 • 人民币充裕和资本逐利 • 政策依据 • 公开市场操作——浅层对冲流动性 • 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深度”冻结流动性 ,属于适量微调 政策措施 • 数量型工具组合为主——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 • 价格型工具相机而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 商业银行基准存贷款利率、再贴现率
报告结束 谢谢大家! 2006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