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likes | 37 Views
Cecilia Young Yau Yau杨幽幽医生于1994年毕业于牙科菲利普牙科医院,并于199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牙科学士学位。她曾是一名普通牙科医生及独立研究员。 她于2006年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br>
E N D
不足兩成教師懂搶救飛脫牙 -醫藥人牙科顧問 楊幽幽醫生 意外或運動受傷令牙齒飛脫應該怎樣辦?原來甩掉的恒齒應即時放於牛奶、生理 鹽水或口水內作保護。但調查訪問本港教師,了解其處理學童牙齒受創方法,發 現僅32.8%教師懂得帶傷者往牙醫治理。若恒齒飛脫,只有16.3%人知道正確要 將牙齒,放回牙床原位。牙科醫生楊幽幽指,普遍市民不懂得處理受損牙齒方法 ,影響日後成功植牙機會。 忌以紙巾包裹斷齒 齒 楊幽幽與港大牙科學院聯合進行研究,去年經教協向教師派發3,000份問卷,最後 成功訪問594名中小學教師。除32.8%教師答對指,應帶傷者往牙科診所外;逾半 人指會帶傷者到沒有牙醫應診的急症室。個別指會帶往私家醫生求診。 另外,僅16.3%知道飛脫牙齒應放回牙床原位。若不能放回原位,只有20.4%教 師知道牙齒應儲存於牛奶、生理鹽水或口水內作保護。至於牙齒斷裂,僅32.5% 答對指應存放於特定液體內,逾半人會以紙巾或棉花包裹牙齒,個別人甚至認為 斷裂部份可棄掉。 楊幽幽解釋,牙腳及牙床之間,主要靠一層很薄的牙周膜細胞(又稱牙周韌帶) 連結。若牙齒飛脫,牙周膜細胞在乾涸環境下便易死亡。最佳處理方法,是放回 牙床原位;其次可放於牛奶、生理鹽水或口水,然後立即帶往牙科診所作植牙程 序。 她臨床所見,幾乎全部牙齒受創的病人,錯誤以紙巾包裹飛脫牙齒,令牙齒最後 變乾及細胞死亡。如勉強植牙,半年至一年內,牙腳會與牙床融合,致牙齒最後
脫落。港大去年底向全港中小學派發海報,推廣處理牙齒受創方法。研究刊登在脫落。港大去年底向全港中小學派發海報,推廣處理牙齒受創方法。研究刊登在 最新一期的《香港醫學雜誌》。 Source: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20928/180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