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概 念. 溶血 ( hemolysis ) :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 ( hemolysis disease ) :发生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未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 ( hemolysis anemia, HA ) :溶血程度超过造血代偿能力,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不一定都有黄疸( jaundice ) 。. 发病机制. 红细胞膜的异常 血红蛋白分子的异常 外部因素. 红细胞寿命缩短易被破坏 血红蛋白的不同降解途径

calix
Download Presentation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2. 概 念 • 溶血(hemolysis):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 • 溶血性疾病(hemolysis disease) :发生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未出现贫血。 • 溶血性贫血(hemolysis anemia, HA) :溶血程度超过造血代偿能力,出现贫血。 • 溶血性贫血不一定都有黄疸(jaundice ) 。

  3. 发病机制 红细胞膜的异常 血红蛋白分子的异常 外部因素 • 红细胞寿命缩短易被破坏 • 血红蛋白的不同降解途径 • 骨髓中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4. 正常的红细胞

  5. 红细胞膜的正常结构 细胞膜 磷脂酰>70% 胆固醇<30% 鞘脂类 脂质双分子层 蛋白质 红细胞膜保持红细胞可变性和柔韧性与各种酶及能量代谢有关

  6. 红细胞膜异常的四种方式 • 支架的异常 • 红细胞膜吸附有凝集抗体或补体,如AIHA(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 红细胞膜化学成份的改变,如PNH(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 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7. 血红蛋白的异常 •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珠蛋白肽链的异常—聚集或形成结晶—硬度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8. 机械性因素 • 病理性瓣膜,人工机械瓣膜。 •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 微血管病性贫血,如DIC、TTP。

  9. Direction of blood flow Fibrin

  10. 血管内溶血 • 红细胞在循环血流中遭到破坏,血红蛋白释放而引起症状。血型不合的输血,PNH,输注低渗溶液。 • 血红蛋白尿—“肾阈”

  11. 血管外溶血 • 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尤其是脾破坏红细胞,可见AIH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裂解—卟啉—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粪胆原—粪便—血循环—尿胆原—肾 • 黄疸,游离胆红素升高,粪胆原排出增多,胆红素阴性。 • 原位溶血:MA、MDS。

  12. 原 卟 啉 胆 红 素 未 结 合 胆 红 素 胆 红 素 葡 萄 糖 醛 酸 甙

  13. 骨髓中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14. 溶血后血浆血红蛋白的降解 血液 血红蛋白 游离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 血红素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 血红蛋白结合体 结合珠蛋白 珠蛋白 血结素 血红素结合物 肾脏 血红蛋白尿 肝 脏 肠道 胆汁 重吸收 粪胆原

  15. 临床分类 • (一)按病因分类

  16.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17. (二)按溶血发生部位分(RBC破坏场所)

  18. 约占10%。

  19. 机械性 • 心脏瓣膜修复术 •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 毛细血管病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 免疫性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 感染 • 疟疾 • 梭状芽胞杆菌败血症 • 酶缺陷 • 重度G6PD 缺陷

  20. 临床表现 取决于溶血过程的缓急和溶血的主要场所 一、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有严重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 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管内溶血 可见血红蛋白尿(尿色呈酱油色/浓茶样/洗肉水样) 和黄疸 短时间内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 二、慢性溶血: 贫血、黄疸、脾肿大三联症 高胆红素血症并发胆石症和肝损 慢性血管内溶血可有含铁血黄素尿

  21. 实验室检查 • 提示红细胞缺陷及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 • 提示红细胞破坏的实验室检查 • 提示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22. 一、红细胞缺陷及寿命缩短的证据 1、红细胞寿命测定(51Cr 标记法)(RBC survival) • 正常值:25~35天 • 51Cr同位素标记,半衰期<15天,说明有溶血存在。

  23. 2、红细胞形态改变

  24. 红细胞吞噬现象 红细胞自身凝集反应

  25. 海因小体(Heinz Body) 海因小体,又称为海因茨小体,海因氏小体,亨氏小体,是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的包涵体,由德国物理学家Robert Heinz于1890年发现并命名。 光镜下可见红细胞内1-2μm大小颗粒状折光小体,分布于胞膜上。 见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G6PD缺陷症和芳香族苯胺或硝基类化合物中毒所致的溶贫。

  26.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证据 *红细胞(RBC)降低 *血红蛋白(Hb)降低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plasma free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s,LDH )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plasma methemalbumin) *血红蛋白尿(hemoglonuria) *含铁血黄素尿(Rous test) 血红素结合蛋白测定(hemopexin test)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serum haptoglobin ,Hp) *血清胆红素测定(serum bilirubin) *尿胆原测定(urobilinogen,URD) 其中*为临床最常用指标

  27. (1)血浆游离Hb测定(敏感) • 正常值:<40mg/L • 意义:血管内溶血时明显增加(60~650mg/L)

  28. (2)血红蛋白尿测定

  29. (3)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 test)

  30. (4)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 • 红细胞内含丰富的LDH1、LDH2 • 正常值:80U - 250U/L • 升高为RBC破坏指标(>600U/L)

  31. (5)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Hp) 正常值:0.8~2.7g/L(火箭电泳法) 溶血存在时,Hp减少。

  32. free Hb (a2b2tetramers) Hb dimers Hp 肾脏 肝 Hp- Hb complex 高铁Hb binds to hemopexin & albumin globin ferriheme (Fe3+) (6)血清胆红素测定 Hb尿 含铁血黄素尿 溶血时: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升高 以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升高为主 直接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 direct bilirubin,DB) 肝功能基本正常范围

  33. 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的鉴别

  34. 三、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Ret)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 网织红细胞百分率(percentage of reticulocyte) 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reticulocyte count) *外周血涂片(morphologic of peripheral) *骨髓涂片(bone marrow smear) 其中*为临床最常用指标

  35. 外周血涂片 共同特点:可出现红系增生旺盛征象,即 1、红细胞大小不均 2、何-乔小体 3、卡氏环 4、嗜多色红细胞 5、嗜碱点彩红细胞 6、有核红细胞 7、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可出现形态特异的红细胞

  36. Cabot’s ring

  37. 多色性红细胞

  38. Howell-Jolly body

  39. 嗜碱点彩红细胞

  40. 镰状细胞 靶形细胞

  41. 椭圆形细胞 球形细胞

  42. 口形细胞 泪滴形细胞

  43. 骨髓象 • 红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减小或倒置。 • 有核红细胞可见核分裂相,伴有核畸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