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方案培训 2007.11.28

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方案培训 2007.11.28. 大中型工业 ( 乙型 ) 企业投入产出 调查方案培训. 主办 : 河南省投入产出办公室 授课人 : 郑宝卫. 大中型工业(乙型 ) 企业. 两部分内容 : 1. 乙型企业调查方案简介 2. 乙型企业调查表介绍. 大中型工业(乙型 ) 企业 方案简介. 简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 一、调查填报范围 二、调查报表种类 三、调查组织模式及分工 四、调查填报注意事项 五、资料来源 六、填报方法步骤.

bryg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方案培训 2007.11.28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方案培训2007.11.28

  2.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投入产出调查方案培训 主办: 河南省投入产出办公室 授课人: 郑宝卫

  3.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两部分内容: 1.乙型企业调查方案简介 2.乙型企业调查表介绍

  4.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 简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一、调查填报范围 二、调查报表种类 三、调查组织模式及分工 四、调查填报注意事项 五、资料来源 六、填报方法步骤

  5.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1 一.调查填报范围 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填报报表分为两类,即甲表和乙表。填报甲表的企业范围包括九个投入产出部门,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糖业、酒精及酒的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填报《2007年乙型工业企业投入产出基层调查套表》的企业范围是上述九个投入产出部门之外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单位。

  6.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2 二、调查报表种类 《2007年乙型工业企业投入产出基层调查套表》包括5张基层重点调查表和6张基层典型调查表。5张基层重点调查表包括《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工业企业存货构成调查表》;6张基层典型调查表包括《运输费用构成》、《差旅费构成》、《办公费构成》、《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包装费构成》、《研究与开发费构成》。

  7.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3 三、调查组织模式及分工 根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我们设计两种企业组织填报的模式,供企业参考使用。 一种是针对产品较为单一、核算过程比较简单的企业,基层调查表填报可实行由投入产出调查办公室负责人进行总体分工协调,财务、材料、供销、统计等办公室人员直接组织填报的集中组织模式及分工。 另一种是企业实行两级及以上会计核算,如车间(分厂、分公司)、总厂(总公司)两级核算,核算过程比较复杂,投入产出基层调查表的填报可实行以车间(分厂)为单位组织数据,最后由总厂进行归类汇总、总体平衡的分级组织模式进行填报。

  8.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4 四、调查基本知识及填报注意事项 1.正确理解“投入产出产品部门”概念 投入产出产品部门是一种投入产出调查的分类方法,是区别于产业分类、行业分类、商品分类的新分类方法。它是同类产品或服务的集合,即把产品用途相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相同、消耗结构相同的产品群作为一个产品部门。一个产品部门可能包括多个具体的产品,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006)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洗精煤、石煤等产品生产。2007年投入产出表共设置144个产品部门,每个产品部门所包括的具体产品范围可以查阅《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

  9.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4-1 2.封面及表头指标的填报。封面及表头指标都是企业的属性指标,填报时要规范不能简写、要标准与相关证书一致。 3.调查时间的界定。 本套调查表的时期指标是2007年,时点指标是2007年12月31日。比如成本费用指标是2007年全年企业工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产品年初年末库存指标就是2007年1月1日及12月31日的产品库存额。 4.填报内容的确定。本企业2007年工业生产活动对应的成本费用等各种指标,不包括本单位非工业生产活动发生的费用等指标。

  10.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4-2 5.表头指标中企业所属投入产出部门的确定。若企业生产产品属于单个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则该投入产出部门就是企业所属的投入产出部门;若企业生产产品属于多个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则重要的、生产销售额多的主产品归属的投入产出部门为企业所属投入产出部门。 6.企业产品及消耗材料对应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界定。根据产品及材料性质对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 《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等进行确定。

  11.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4-3 7.数据填报“不重不漏”。按照企业会计核算中对实际发生费用归属科目及核算方法进行填报,应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8.相关数据填报协调对应。比如《大中型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填报应按照“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的原则,成本费用要与产值相对应,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9.计量单位协调一致。材料购进额与产品销售额若是用“美元”或其它外币进行计量,在过录表的登录过程中,应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元”进行填写,以“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的也要换算为“元”进行规范填报。

  12.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5 五、 资料来源 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总帐,材料购进明细帐及原始凭证,产品销售明细帐及原始凭证,材料领用、盘存台帐及原始凭证,差旅费、办公费、运输费用、包装费、研究与开发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帐及原始记录凭证。

  13.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方案简介6 六、填报方法步骤 各表填报方法有较大差异,下面按表分别说明。

  14. 大中型工业(乙型)企业 调查表介绍 《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 《工业企业存货构成调查表》 《运输费用构成》 《差旅费构成》 《办公费构成》 《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 《包装费构成》 《研究与开发费构成》

  15. 《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第一张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这张表的主栏包括产品部门产值和产品制造成本两部分,主要部分是制造成本的细化。 宾栏是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分类,即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按投入产出部门分类归属的类别。

  16. 《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这张表: (一) 填报思路 (二)填报原则 (三)填报步骤 (四)填报本表注意事项

  17.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思路 (一)填报思路: 先确定宾栏列项名称,再逐列填报该列的各行数值。即根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的规定,将企业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划分为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将其填入宾栏;计算并填报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在2007年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将消耗的各种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进行归并汇总,填入相应各行。

  18.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原则 (二)填报原则 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2、“不重不漏”。即按照本企业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例如,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可不填列,而在本表的“制造费用”中“机物料消耗”指标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应做到既不遗漏成本项目,也不重复填报成本项目。

  19.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 (三)填报步骤 • 1、确定宾栏即本企业计入工业产值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应归属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 • 2、确定各产品部门的产值。 • 3、确定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 • 4、计算各产品部门的 “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 5、将各产品的消耗数据按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分类汇总,审核无误后填入草表。 • 6、若企业采用的是分级填报的组织模式,最后还要对应加总,得到全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

  20.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1 1、确定宾栏即本企业计入工业产值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应归属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首先列出本企业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名称,然后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将其划归到不同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将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名称及代码填入调查表宾栏。

  21.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2 2、确定各产品部门的产值。两种方法: 一是,从工业统计年报取得本企业各工业行业小类产值,填入过录表1-1,对照附录《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将工业行业小类产值转换合并为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产值。 二是,整理企业各最终产品及对外提供劳务的产值,填入过录表1-2,对照附录《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分类合并即可。

  22.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2

  23.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1 • 3、确定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 • ①根据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材料明细帐”及财会部门、车间生产台账及报表等资料,确定每种产品消耗的外购材料。在查阅材料明细帐过程中,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明细帐“摘要栏”内容及用途区分每种材料是哪种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同时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发生额(即材料发出)填写过录表1-3。

  24.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2

  25.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2 ②将各种消耗材料按照“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归入不同的材料使用目录中。

  26.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3 ③将各种材料按使用目录分类汇总,得到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消耗量。 如果某种材料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且难以分清各种产品具体负担多少,应采用既合理又简单的分配方法将该种材料消耗在各种产品之间加以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产品重量(体积、产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析法等。

  27.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4 4、计算各产品部门的 “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如果可以分清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可以直接填写。如果难以分清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可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按产量比例分配以及按固定分配率分配等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8.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填报步骤3-5 5、将各产品的消耗数据按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分类汇总,并与会计报表、会计成本总帐、材料总帐等总体数据进行比对,审核无误后填入草表。 6、若企业采用的是分级填报的组织模式,最后还要将各车间分厂属于同一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进行对应加总,得到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

  29. 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注意事项 • (四)填报本表注意事项 1、若企业消耗材料中有本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即“自产自耗产品”,还要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为生产这些产品时耗用的外购原材料,并将其叠加到相应消耗结构中去。 分解还原的方法是:找到生产该“自产自耗产品”的车间,用该车间生产这种材料时的制造成本构成,将“自产自耗”材料分解还原到外购材料及费用。 2、若企业销售产品中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及废料,要以其销售值冲减直接材料消耗的废品废料,其价值计入使用目录中的“自产废品废料”项。 3、若企业材料管理执行的是计划价格,要根据成本差异率调整为实际价格。

  30.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第二张表《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本表填报2007年全年本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购进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材料的来源情况。主栏是购进材料按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分类,宾栏是购进材料的地区分类。

  31.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32.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填报思路 (一)填报思路 1、登记每种购进材料的金额及产地。 2、将购进材料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及《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对应到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分类。 3、将相同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购进材料金额合并到相应行,对应产地填报各列数据。

  33.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填报原则 (二)填报原则 1、2007年全年的工业用材料购进都要填报。 2、不包括工业以外的材料购进。

  34.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填报方法 (三)填报方法 1、翻阅材料购进帐和原始购货票据,逐笔登记过录购进材料名称、金额、产地等信息到过录表2-1。 2、确定过录表中各购进材料所属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按照及《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及《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对应到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分类。 3、按投入产出产品部门进行合并填报。将购进材料金额合并到相应行,对应产地填报各列数据。

  35.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填报方法

  36. 《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购进材料额不包括工业以外用途的材料购进。 2、购进材料按“产地原则”(材料包装物标注的)进行地区分类。从国内市场上购买的进口商品按进口商品的产地确定国别,如果实在难以区分时,按照商业部门属地填报。 3、“从省内市外购进”仅由洛阳、安阳、南阳三市的工业企业填报。 4、购进材料若以外币计价,要按购进时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元”。

  37.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第三张表《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本表填报2007年全年本企业工业生产产品的初次销售去向情况。主栏是初次销售工业产品按工业行业小类的分类,宾栏是产品初次销售金额及地区分类。

  38.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39.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填报思路 (一)填报思路 1、登记每种工业产品销售的金额及地区。 2、确定销售的工业产品所属的行业小类。 3、将销售的相同工业行业小类的产品金额进行合并,对应销售地填报各列数据。

  40.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填报原则 (二)填报原则 1、2007年全年的工业产品销售都要填报。 2、 不包括工业产品以外的销售。

  41.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填报方法1 (三)填报方法 1、翻阅产品销售帐和原始票据,逐笔登记过录销售产品名称、金额、初次销售地等信息到过录表3-1。

  42.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填报方法1-1

  43.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填报方法2 2、确定过录表中各销售产品所属的行业小类。将初次销售工业产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工业行业小类的分类,对应到各行业小类中去。 3、按行业小类进行合并填报。将销售产品金额合并到相应行,对应销售地填报各列数据。

  44. 《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不包括来料加工产品的交付。 2、销售地按初次销售的地区。 3、“销往省内市外”仅由洛阳、安阳、南阳三市的工业企业填报。 4、销售产品若以外币计价,要按销售时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元”。

  45.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 第四张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 本表填报2007年全年本企业涉及到的36类工业生产产品的销售情况。

  46.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

  47.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填报思路 (一)填报思路 1、首先逐笔登记涉及到的36类销售量和金额。 2、其次将销售的主要工业产品按名称进行合并填报。

  48.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填报原则` (二)填报原则 1、2007年全年本企业涉及到的36类工业生产产品销售都要填报。 2、 不包括没涉及到的工业产品的销售。

  49.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填报方法 (三)填报方法 1、翻阅产品销售帐和原始票据,登记过录36类工业产品销售量、销售额信息到过录表4-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