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 3 章 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 CPU )

第 3 章 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 CPU ). 中央处理器 CPU 的英文全称是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现代微机的 CPU 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高速缓存集成为一块芯片,因此它是微机中相对技术含量最高,且就单位重量或体积而言价值最高的一个部件。不同档次的微机即是以其 CPU 的档次来划分的,也就是说 CPU 的性能基本上就反映出一台微机的的性能。. 3.1.1 CPU 的外观. Intel Pentium 处理器 AMD K6 处理器.

brya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章 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 CPU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现代微机的CPU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高速缓存集成为一块芯片,因此它是微机中相对技术含量最高,且就单位重量或体积而言价值最高的一个部件。不同档次的微机即是以其CPU的档次来划分的,也就是说CPU的性能基本上就反映出一台微机的的性能。

  2. 3.1.1 CPU的外观 Intel Pentium处理器AMD K6处理器 Intel PentiumII处理器

  3. Intel PentiumⅢ处理器 Intel Pentium4处理器 封装技术有:DIP、QFP、SECC、PGA、BGA等。 引脚分为Socket系列和Slot系列: Socket系列标准很多,包括Socket 0~8,Socket 370,Socket 423,Socket A,Socket 478等。 Slot系列有Slot 1,Slot 2,Slot A等。

  4. Socket 7:其插座有321个针孔,旁边有一拉(压)杆,称为零拔插力布置(ZIF,Zero Insertion Force),提供的电压为3V(Socket 4以前为5V)。采用这种引脚的CPU有Intel公司的Pentium 75~233 MHz、PentiumMMX;AMD公司的K5、K6、K6-2;Cyrix公司的6X86,6X86MX等,皆为PGA封装结构。 Socket 370:其插座有370个针孔,ZIF布置,提供的电压支持1.6V/1.65V,其外观尺寸与Socket 7一样,但针孔数和电压不一样。采用这种引脚的CPU主要是Intel公司的Celeron(赛扬)和PentiumIII,参见图 Socket 370插座 Socket 370封装的PentiumIII处理器

  5. Socket 478:其插座有478个针孔,ZIF布置,支持Intel公司的Pentium4 Northwood核心的CPU,包括Celeron 1.7GHz~2.6GHz,Pentium 4 1.7 GHz~3.2 GHz,其FSB可达400MHz/533 MHz,L2 Cache可达256KB/512KB。 Socket A:其插座有462个针孔,ZIF布置,支持AMD公司的Athlon 4、Athlon XP、Thunderbird 和 Duron等处理器 Socket A Socket 478的引脚和插槽

  6. Slot 1:由Intel公司制定开发CPU插槽标准,作为ZIF方式插座即Socket 7的换代,安装简便,用于基于P6架构的PentiumII及Celeron(赛扬)。采用这种槽式插口的PentiumII被封装到一个长方型的卡匣中(即SECC封装),有242个接触点,主要是为将来设计CPU与主板的数据传送更快,数据量更大

  7. Slot A:与Slot 1相似但不兼容。采用这种引脚的CPU是AMD K7(Athlon),有Pluto(冥王星),Thunderbird(雷鸟)等处理器 Slot A的引脚和插槽

  8. 3.1.2 CPU基本参数及性能 • 1.CPU的性能指标 • 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 • 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 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9. 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如,PentiumIII的工作电压为1.6V/1.65V,Pentium4的工作电压为1.5V/1.525V。 •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 • 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10. 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 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 高速缓存: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L1为一级高速缓存,L2为二级高速缓存,L3为三级高速缓存。

  11. 制造工艺:从1995年以来,芯片制造工艺的发展十分迅速,先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到PⅢ铜矿核心采用了0.18微米技术,P4 Northwood核心和Athlon 64采用了0.13微米技术,下一代的CPU如Prescott将采用0.09微米工艺,即90纳米。 • 超线程技术:超线程(HT,Hyper-Threading)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从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12. 2.CPU的编号说明 • AMD CPU的编号: • 如图,一块Athlon • XP 3000+处理器, • 芯片上编号为 • “AXDA3000DKV4D” • 可以将此编号拆成几个部分,分别是:“AXD”、 • “A”、“3000”、“D”、“K”、“V”、“4”、“D”。 • “AXD”是Athlon XP 桌面处理器产品的缩写。 • “A”表示CPU类型是桌面处理器。 • “3000”表示频率,但并非CPU的实际工作频率。

  13. “D”代表封装方式:D=OPGA封装,A=PGA,M=卡匣式,其他为TBD。“D”代表封装方式:D=OPGA封装,A=PGA,M=卡匣式,其他为TBD。 “K”表示操作电压,也就是采用的CPU核心电压是多少伏特,K表示是1.65 V。另外S=1.5V、U=1.6V、P=1.7V、M=1.75V、N=1.8V。 “V”是指核心温度。V是85℃,另外Q=60℃、X=65℃、R=70℃、Y=75℃、T=90℃、S=95℃。 “4”表示L2 Cache的大小,4表示采用的是512KB。1=64KB、2=128KB、3=256KB。 “D”指的是外频,B=100MHz,C=133MHz,D=166MHz。

  14. Intel CPU的编号: • Intel 奔腾的编号一般只能读出其主频,至于是什么核心或外频,最好查阅其说明书。 • 对于Intel PentiumIII的主频末尾有3种标示法,分别是“B”、“E”和“EB”,其中“B”表示采用Katmai核心的133MHz外频处理器,如PentiumIII 533B和PentiumIII 600B;“E”表示采用0.18微米工艺的Coppermine核心奔腾III,此外还有一个隐含意思,就是代表100MHz外频,像奔腾III550E、奔腾III600E;“EB”表示的是用0.18微米工艺的Coppermine核心奔腾III,采用的是133MHz外频。

  15. 3.鉴别CPU的一些方法举例 同样主频的Athlon XP产品,有的是0.13微米制造工艺,有的是0.18微米制造工艺,其实区分这两者的方法很简单,0.18微米制造工艺的Athlon XP,中间内核是正方形的,而0.13微米制造工艺的Athlon XP,中间内核是长方形的。

  16. 除了和正品的CPU外形进行比较之外,下面介绍一除了和正品的CPU外形进行比较之外,下面介绍一 种开机获取CPU主频的方法。 1)单击“开始”,依次选择“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随后会出现“Microsoft系统信息”窗口。

  17. 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Windows报告工具”,打开“Windows报告工具”窗口,单击“更改系统文件的选择”,如下:2)单击“工具”菜单中的“Windows报告工具”,打开“Windows报告工具”窗口,单击“更改系统文件的选择”,如下:

  18. 3)稍候,系统弹出“所收集的信息”对话框,在“要复制的系统设置”标题下,列出了电脑的系统信息,其中“COMPSPEED”项后的数值即为CPU的主频。

  19. 3.1.3 CPU超频 1.主频、外频与倍频 主频、外频与倍频之间的关系是: 外频 × 倍频 = 主频 2.CPU超频 CPU超频其实就是通过提高外频或者倍频的手段来提高CPU主频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外频改变是在主板上设置外频跳线(一般是JP4),然后进入BIOS的Frequency Control菜单进行倍频设置

  20. 3.1.4 CPU的选购 1.市场低端产品 包括赛扬二代(CeleronⅡ1/1.2GHz),Duron 1GHz ,Thunderbird (雷鸟)系列 ,Pentium4赛扬,Pentium4低端系列等。这些CPU价格都在500元以下,便宜的甚至在100元左右。 Pentium4赛扬:Willamette核心,前端总线为400MHz,L2缓存为128KB,Socket478接口

  21. 2.市场中端产品 包括Pentium4 1.7AGHz(Northwood核心),Pentium4 2.4GHz,AMD的新Duron、Athlon XP。这些CPU价格在1000元左右。 Pentium4 2.4GHz 新Duron Athlon XP

  22. 3.市场高端产品 包括Pentium 4的高端系列:800MHz FSB,市场上统称“C”版Pentium4处理器,在命名上以后缀字母C来标记,有2.4GHz、2.6GHz、2.8GHz、3.0GHz和3.2GHz几款;AMD的Athlon 64和Athlon 64 FX。 Pentium 4 3.2G:前端总线为800MHz,0.13微米 工艺 Athlon 64 FX: 64位处理器,Socket940 封装

  23. 3.1.5 CPU的竞争与发展 目前,个人计算机CPU的厂家主要是AMD与Intel。Intel以品牌,稳定性和兼容性取胜;AMD以性能高,价格低取胜。 目前的尖端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 1.处理器迈向64位 2.纳米级制造工艺 3.超线程全面开花 4.前端系统总线频率的提升 5.高速缓存 6.SSE指令集

  24. 3.2 主 板 3.2.1 主机板的类型 1.主机板的分类 • 以CPU档次类型分类,可以分为286主机板、386主机板、486主机板、586主机板、奔腾、PII、PIII、P4主机板等。 • 以主机总线类型分类,可以称为XT型主机板、ISA型主机板、EISA型主机板、VESA型主机板、PCI型主机板。 • 以控制芯片(chipset)类型分类 ,基于某类芯片组的主机板就被称为该类型的主板。例如:基于850芯片组的主机板就被称为850类型的主板。 • 以主机板布局结构分类 ,如AT主机板、BabyAT主机板、ATX主机板、uATX主机板、NLX主机板等。

  25. 2.AT、Baby AT及ATX主板结构 • AT主板是早期的IBM PC/AT机主板,并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尺寸13"×12"。 • Baby AT是AT主机板的缩小改良,尺寸13.5"×8.5"(34×22cm),或者10"×8.5"(25×22cm) • ATX(AT eXtention) 即AT扩展型。现已成为 新的工业标准,尺寸 12"×9.6" (30.5×24.4cm), 如图:

  26. 3.2.2 主机板上的主要部件

  27. 1.CPU插座(插槽):Socket和Slot 2.主控芯片组(Chipset):南桥和北桥 3.总线插槽:总线插槽类型有ISA、EISA、PCI、AGP等 4.内存插槽 :SIMM和DIMM 5.磁盘接口:并行ATA(IDE接口)和串行ATA(SATA接口) 6.主板电源插座:ATX与AT结构电源 7.外设端口:包括键盘、鼠标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和IEEE 1394火线接口、网线接口,以及音视频输出/输入接口等

  28. 8.BIOS芯片及CMOS芯片:BIOS芯片是主板上的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用专门写入器才能将信息数据写入EPROM芯片,在其内部存放微机的重要程序,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引导程序、自检程序等,常称为BIOS程序。CMOS是主板上一块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参数的设置。 9.跳线或DIP开关:用于设置CPU类型、使用的电压、总线速率(外频)、清除CMOS内容等 10.电池:关机后维持主板COMS内容和系统时钟的运行

  29. 3.2.3 主板控制芯片组 1.控制芯片组的结构

  30. 2.控制芯片组的发展 • Intel系列控制芯片组:早期的有420, 430, 440,450,460,i810,i820,i840系列,目前的有i850,i845, i865,i875系列。 i865 i875

  31. VIA(威盛)系列控制芯片组:早期有Apollo 系列芯片组,最新的有支持Intel Pentum 4的PT系列芯片组,支持AMD Athlon的KT系列芯片组。 SiS 748 VIA KT400A • SiS(矽统)系列控制芯片组: Intel平台上有:SiS648/SiS648FX、SiS655/SiS655FX AMD平台上有:SiS746/SiS746FX、SiS748 • 其他控制芯片组:如ALI(扬智科技)Aladdin系列;nVIDIA的nForce2

  32. 3.2.4 主机板的选择与升级 1.主板选购原则 :需求与环境 、稳定 、品牌 、服务 2.代表性主板简介 : • Intel平台主板 升技IS7-G:芯片组为 Intel 865PE/ICH5R

  33. AMD平台主板 精英748-A:采用SiS748+SiS963L芯片组

  34. 3.主板的新技术介绍 • 整合技术:这种主板也称为集成主板或一体化(All in One)主板 • 免跳线与智能超频技术 • 强大的BIOS • CPU保护技术 • 主板供电技术与节能 • 其他智能技术

  35. 3.3 内 存 3.3.1 随机存取存储器 1.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 FPM DRAM:快页式动态存储器 • EDO 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存储器 • SDRAM:同步动态存储器 • DDR DRAM:双倍数据速率动态存储器 • DDR DRAM-II:是DDR内存的换代产品 • RDRAM:存储总线动态存储器 • Flash Memory:闪速存储器,特点是不加电而长期保持存储的信息。其可移动式产品称为闪盘或优盘。

  36. 2.影子内存(Shadow RAM) 属于RAM的一部分,位于640K~1M之间的UMA,是为了提高系统效率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技术 3.静态存储器(SRAM)与Cache 静态存储器的基本存储单元是电晶体 ,不象电容器容易漏电,因此,不需要进行刷新 ,因此存取速度快,一般用作高速缓存(Cache),也用于加速显卡以及一些辅助存储器的的缓存。

  37. 3.3.2 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只能读、不可写的存储器件,且不须供电也能保持其中的存储数据。它一般用于存放由厂家写入的程序或数据,例如BIOS数据。 1.掩膜ROM:其内部的内容是不可能改写的,如一些点阵打印机的点阵字库。 2.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其正中间有一个玻璃窗口,在紫外光的照射下10~20分钟其内部的数据将全部擦除了,这时可以再通过编程的方法写入希望的数据。 3.电可擦可编程ROM(EEROM,E2ROM):可以在加电的情况下擦除存储器的全部或某一部分内容,然后在电路上直接改写其擦除过的单元内容。

  38. 3.3.4 微机内存的管理 1.内存管理的概念和组织 • 常规存储器:实模式状态下能够访问的主存储器空间,其容量通常为1MB。 • 扩展存储器:指 1MB 以上的可以利用的内存,采用扩展存储器规范XMS。 • 扩充存储器:也指 1MB 以上的可以利用的内存,采用 EMS 规范。

  39. 2.x86系列微机内存管理的特点 • 体现模块化程序设计:将存储空间进行分段,一个模块往往装入内存储器的一个段之中。 • 体现内存的透明度:不考虑信息在内存中的位置,用户使用逻辑地址来编程。 • 体现兼容性:承认旧有软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但开发新的管理方式以充分利用扩大了的存储空间。 • 实地址和虚地址保护方式:实地址方式寻址范围只能在1MB范围内;虚地址保护方式采用存储器管理机制、分段分页机制、保护机制。

  40. 3.3.5 内存条的性能指标与选购 1.性能指标 • 存取速度:以前内存条的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单位一般用ns)来作为性能指标。普通内存速度只能达到70ns~80ns,EDO内存速度可达到60ns。现在一般用内存的总线频率(MHz)来标明其速度。例如PC66,PC100,PC133换算为纳秒分别为15ns,10ns,8ns。也有以带宽(数据传输量)作为命名原则,例如PC1600以及PC2100(单位 MB/s),所以 DDR200 其实与 PC1600 是相同的规格,数据传输量为 1600MB/s (即64bit×100MHz×2÷8=1600MB/s)。

  41. 256MB DDR PC2700内存条上的标识: • 容量:早期的30线内存条有256KB、1MB、4MB、8MB多种容量,72线的EDO内存则多为4MB、8MB、16MB,168线的SDRAM内存大多为32MB、64MB、128MB容量,甚至更高。184线的DDR内存大多为128MB、256MB、512MB容量。

  42. 奇偶校验:内存条中每8位容量能配备1位做为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内存条中每8位容量能配备1位做为奇偶校验位 • 内存的电压:SDRAM使用3.3V电压,DDR使用2.5V电压,DDRII的电压更低 • 可靠性:一般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来衡定。 2.选购指南 符合主板上的内存插槽要求;成组成对的配置内存条;速度要匹配;兼容性问题;使用转接卡;平稳的安装内存条;控制COMS开关。

  43. 3.几款高性能的内存条 • Kingston(金士顿):如256M PC133 SDRAM • GeIL(金邦):如DDR400白金条

  44. Corsair(海盗船):如Corsair 256M DDR400 CL2内存条 • KINGMAX(胜创):如KINGMAX 256MB DDR333

  45. 4.内存条的明日之星DDRII 从72线的SIMM到184线的DDR,从33MHz EDO到500MHz DDR,内存自打从一体化的PC主板上独立开来成为一个部件之后,历经几代,运行频率翻了十几番,达到了目前最快的DDR500的水准。 采用0.10微米制程的DDRII预计起始400 MHz,未来并且能达到DDR无法达到的533 MHz和667 MHz等速度。 开放的协议、更低的工作电压、更快的执行速度、更先进的技术,造就了DDRII与生俱来的优势。

  46. 3.4 机箱与电源 3.4.1外观与分类 一般机箱随微机电源(交流变直流的开关电源)一起提供。 1.机箱外观 机箱面板上有一些按键和指示灯。按键包括POWER(电源)钮,用于开关主机电源,还有一个十分有用的按键RESET键 。机箱背面为各种外设及电源的接口。

  47. 2.机箱分类 分为AT结构和ATX结构。从外观上看,AT机箱与ATX机箱最大的区别在于机箱背面接口的布局。从结构上看,AT机箱与ATX机箱的区别在于其电源部分同样也有AT和ATX结构之分,区别包含下列几个方面: • 电源提供的主板电源线不同 • ATX电源输出电压组在AT电源的正负12V和5V外还提供了一路+3.3V电压输出。 • ATX电源对整体电源控制较AT电源不同。 • ATX电源内部风扇的风向依照不同版本而不同

  48. 3.4.2部件结构说明 1.电源2.机箱风扇 3.机箱底板 4.驱动器固定架 5.面板 6.支架

  49. 电脑开关电源外观 : AT电源有四路直流输出:+5V是向系统主板、插卡及键盘供电;+12V主要为软驱、硬盘及光驱供电;-5V用于软驱中锁相式数据分离电路;+12V和-12V用于向串行通讯口提供EIA接口能源。主板电源插头有两个,编号为P8和P9。 ATX电源比AT电源多一个3.3V输出。主板电源插头有一个,为二十芯。它提供了±12V、±5V及3.3V电压 。

  50. 3.4.3性能指标与选购 • 电源功率:分150,200,230,250,300W等档次 • 噪音和滤波:噪音标志输出直流电的平滑程度,滤波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输出直流电中交流分量的高低 • 瞬间反应能力:当输入电压在瞬间发生,输出的稳定电压值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 • 电压保持时间:一般优质的电源的保持时间可以达12-18ms

More Related